【夾陰傷寒】 陸××,男,五十餘歲。 於1943年夏,因發熱不退,住某醫院,經西醫診斷為「腸傷寒」。
用西藥治療無效。
又用小柴胡湯加二陳、生地、牡蠣、丹皮之類,病勢日趨沉重。
已二十多日,乃請余診治。
症見:高熱無汗,面色晦滯。
聲低懶言,項背強痛,時見驚懼,舌苔厚膩而滑,口不渴,脈沉遲而緊。
據症分析,患者病程雖達二十多日,尤高熱無汗,項背強痛,顯係太陽未解。
然面色晦滯,脈沉遲而緊,聲低懶言者,又屬表邪閉甚而裡氣不足所致。
不足者,即「氣怯」之意也。
余詢之,患者病作之初,又犯房勞,因而致有裡氣不足之象。
舌苔厚膩,則係濕邪鬱甚。
此症初起即應以汗法解表,若汗之得當,邪隨汗解,萬不致遷延時日,愈演愈烈,至於此極。
患者當前所現症狀,原係太陽、少陰兩感證,初起誤治,專從和解少陽著眼,屢用小柴胡加減,何能勝任!
且生地、丹皮之陰而斂,牡蠣之澀而收,柴胡之升而散,黃芩之清而降,不但不能盡其解表之功,反足以抑減體功之抗力。
肌腠愈閉,致使體溫愈激愈高,神明將頻亍混亂,心機亦日趨衰弱,故時見驚懼。
斯時據理而立法遣方,固宜解太陽之表,溫少陰之經,而以麻黃附子細辛湯;
但又考慮病勢初起,前醫屢甩柴胡一升再升,今時見驚懼,若循規再用麻辛之升散,恐致心神飛越之不良後果。
兩全之策,唯有溫扶腎陽,開太陽氣機,引病邪由裡達外,遂決定用自擬附子桂枝獨活寄生湯:
附片60克桂枝9克桑寄生9克杭芍9克法夏9克茯苓15克獨活6克防風9克川芎6克台烏9克陳皮6克燒生薑3片甘草6克大棗3個
方解見本書「風寒濕痹」案。
處方畢,特語其家屬曰:「此症之轉機,若能由陰轉陽,陽回陰消,則屬易治,似此發熱不退至二十餘日,將來恐不免白痦紅斑接踵而發。此方主旨,即在導邪外出,庶免腸壁穿孔之患。」
次日復診:服藥後,神形較安,惟發熱如故。
仍守原方加重附片至90克。
三、四診均守原方另加淮牛膝9克、杜仲15克、金毛狗脊9克以溫壯元陽而療其腰脊之痛。
五診:用大劑白通湯鼓舞氣機,交通心腎之陽。
處方:
附片120克乾薑15克蔥白3個
前數方服後,均未得汗,服大劑白通湯一劑後,始濈然汗出,足見表邪固閉之甚,非大劑溫裡通陽不能逮也。
兩周來均未大便,近五日所服之方,均以附片溫壯元陽,強心益火增強體功抗力為主。
六診:服白通湯一劑後,雖已得汗,裡陽漸回,發熱未退,然全身痛楚大減,神氣轉佳,驚懼已平,面色潤澤。
病已由陰轉陽,脈現洪大有力。
煩渴思飲,病者已由初之形氣俱怯轉為形氣皆盛,實乃預後良好之徵兆也,乃用《傷寒論》白虎加人參湯。
處方:
白洋參9克生石膏15克炒知母9克甘草6克粳米15克
七診:服上方後,煩熱緩解,且得安眠。
果然胸間隱隱出現白痦,足徵肺郁已宣,惟胸悶脘痞殊甚,不大便已十餘日,脈仍有力,熱傳於胃,腑氣已實,可下之徵備矣。
西醫治療「腸傷寒」,便秘禁用下法,下之則因腸蠕動過劇而引起腸出血等危症。
然只要具備可下之症,未嘗不可用下,故毅然用大承氣湯。
處方:
大黃9克元明粉9克厚朴9克枳實9克
八診:藥後,排出臭糞甚多,十餘日來之積垢,大為蕩除。
惟自痦仍續出,並現嘔吐。
此非大承氣湯下後之變。
係患者胃氣初復,寒熱失調所致。
給以調和胃氣,方用《傷寒論》半夏瀉心湯加減。
處方:
法夏9克炒黃連3克炒黃芩6克潞黨參15克神麯9克雞內金9克麥芽15克乾薑12克甘草6克大棗3個
此方原治傷寒下後,胸滿不痛之痞證,身寒而嘔吐之主方。
方中法夏止嘔逆,散結氣;
芩、連消痞,參、草、薑,補脾和中以通上下而交陰陽;
加神麯、麥芽、雞內金。
消導積滯。
九診:諸症均減,飲食漸增,但發熱轉為潮熱,神倦,胸稍悶,又四日未大便,時有惡寒。
此邪熱有餘而陽氣不足也。
《傷寒論》云:「心下痞、而復惡寒汗出者,附子瀉心湯主之」,正符此候,乃予是方治之。
處方:
附片60克大黃6克黃連3克黃芩6克
心下痞,胸悶不舒,虛熱內伏也。
惡寒者,陽虛於內也,予瀉心湯攻痞通便,加附子以助陽。
十診:服後便通,周身旋出紅斑,色甚鮮豔(若色黑,則係胃陰枯絕,難治也)。
前於胸間所發白痦,今已全退。
患者至此,神形倦怠,骨瘦如柴。
宜保津液、養胃陰為治。
處以下方:
生地15克熟地15克麥冬9克天冬9克陳皮6克白洋參9克知母6克粳米15克犀角3克甘草6克
十一診:服上方後,神氣轉佳,飲食增進,旋又潮熱鼻衄,此靜胃餘熱未盡,血熱妄行。
宜清肺胃鬱熱,涼血止衄。
方用扁鵲三豆飲加減。
處方:
黑豆9克綠豆9克焦梔皮3克扁豆9克桑葉6克枇杷葉9克連翹9克麥冬9克枳殼6克藕節5個竹茹6克甘草3克
十二診:上方服一劑,鼻衄即止,潮熱亦退,續以養陰潤燥滋養之劑調理。
方用上方加減。
處方:
黑豆9克綠豆9克扁豆9克烏梅9克冰糖15克(分三次同煎)
上方連服五劑,諸證痊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