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頑固失眠】
臨床過程中發現:應用西藥治療無效的失眠症,應用中藥安神鎮靜藥治療亦多無效。
而根據補其不足,瀉其有餘,調其虛實,以通其道而去其邪的原則處理,常獲卓效。
例如:閻××,男,成。
失眠3年多,每夜僅能入睡一個多小時,前用魯米那、速可眠、冬眠靈,安寧、安定、奮乃靜無效,後又配用補心丹、安神補心丸、柏子養心丹和安神鎮靜之劑仍無效。
有時因連續幾天不能入睡而加大藥量,但藥後不但不能入睡,反而出現浮腫、噁心嘔吐,或兩眼困重的不能睜眼,亦難入睡。
近日來,因連續服用大劑量的鎮靜藥,而浮腫神疲,納呆口苦加重。
審視其證,除以上諸證外,並見胸脇苦滿或胸脇腰背竄痛,舌苔薄黃,脈沉弦稍數。
綜合脈證,診為肝鬱血虛,鬱而化火。
治以養血疏肝瀉火。
逍遙散加減:柴胡6克,當歸9克,白芍9克,白朮9克,茯苓9克,丹皮9克,梔子9克,生薑9克,甘草6克,薄荷4克,丹參15克。
服藥2劑,睡眠增至4小時;
8劑後,睡眠增至5小時。
趙××,男,成。
失眠3個多月,近一月來日漸加重,有時雖應用大劑西藥及中藥安神藥亦無效果。
審視其證,除失眠外,經常感到心煩急躁,有時剛剛入睡,即突然一陣熱氣上衝汗出而醒;
有時剛剛入睡,即突然大叫一聲而清醒;
有時胸脇苦滿,腹部悸動,舌苔白,脈弦細。
綜其脈證,診為肝鬱氣結,痰濕不化,上熱下寒。
為擬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加減。
處方:柴胡10克.半夏10克,黃芩10克,黨參10克,桂枝10克,茯苓12克.龍骨12克,牡蠣12克,甘草6克,大棗4個,乾薑1.5克。
服藥2劑後,諸證好轉,繼續服藥30劑,睡眠正常。
張××.男,40歲。
失眠數年,經常整夜不能入睡,開始時應用西藥安眠藥尚能入睡三四個小時,以後逐漸無效,後又配合中藥養心安神治療,開始亦稍有效,但近3年來,雖反覆應用以上藥物,但始終不能入睡。
審視其證,除失眠外,並見胸滿心煩,心悸,乃予丹梔逍遙散2劑,服藥後仍然微效不見。
再審其證,雖云胸滿,但以心前區悶痛為主,脈沉弦細而澀。
證脈合參,診為氣滯血瘀之證。
擬用血府逐瘀湯加減。
處方:當歸10克,生地10克,桃仁10克,紅花10克,甘草6克,枳殼10克,赤芍10克,柴胡10克,川芎10克,桔梗10克,牛膝15克,丹參15克。
服藥2劑,睡眠增加,繼續服藥8劑,每夜睡眠增至8小時左右,其他症狀亦明顯好轉。
賀××,男,40歲。
嚴重失眠半年多,開始時,應用安寧、水合氯醛可安然入睡數個小時,但半個月後即無明顯效果,以後又改用魯米那、導眠能、速可眠、安定、苯海拉明、氯丙嗪、奮乃靜等,每次用藥均是見效半個多月,不得已,又加服一劑中藥。
開始一周尚稱有效,但應用一個多月後,非但睡眠沒有增加,而且失眠更加嚴重,尤其是近2個多月來,睡眠更差,剛吃飯後尚有睡意,但一躺下即再無睡意。
並見胃脘痞滿,五心煩熱,口苦口黏,舌苔白而稍膩,脈滑。
綜其脈證,診為痰熱阻滯,食積不化。
為擬化痰消積和胃。
溫膽湯加減,處方:竹茹12克,枳殼12克,神麯12克,半夏10克,陳皮10克,茯苓10克,甘草6克。
服藥4劑後,睡眠增至5小時左右,食欲、胃脘痞滿等亦好轉,繼服10劑後,睡眠恢復正常。
李××,男,49歲。
4個多月來失眠,先用西藥治療兩月無效,繼用中藥安神鎮靜丸、湯劑治療仍無效。
審視其證,除每夜僅能入睡2個小時左右外,並見疲乏無力,胃脘痞滿,腹脹不適,矢氣後稍緩,納呆食減,舌苔薄白,脈濡緩。
綜合脈證,診為脾濕不化,輪軸失轉,心腎失交。
擬用理氣除濕,茵陳五苓散加減。
處方:茵陳24克,桂枝10克,澤瀉10克,白朮10克,豬苓10克,茯苓10克,烏藥10克,陳皮12克,香附6克,木香6克。
服藥4劑,睡眠正常。朱××,男,48歲。
數年來失眠,每夜僅能入睡2小時左右,常常夜間12時左右即不能再入睡,開始時,應用少量安寧即可入睡七八個小時,以後雖用多種安眠藥也僅能入睡兩三小時,不得已,加用中藥柏子養心丹、天王補心丹,開始時還算有效,但以後再無效果。
特別是近一年多來,晝夜均難入睡,即使強迫入睡,也僅能從10時睡到12時左右,以後再不能入睡。
審視其證,除失眠外,並見胃脘滿悶,腹部時見悸動逆氣上衝,頭暈頭重,大便稀溏,舌苔白,脈弦大緊。
綜合脈證,診為脾胃虛寒,濕鬱不化,輪軸失轉,心腎不交,為擬附子理中湯合五苓散加減。
處方:附子10克,肉桂10克,黨參10克,白朮10克,茯苓10克,乾薑10克,澤瀉10克,豬苓10克,甘草10克。
服藥4劑,胃脘痞滿好轉,睡眠增加,繼服藥10劑,胃脘痞滿大減,睡眠每夜約7小時。
朱××,女,40歲。
數年來頭暈失眠,疲乏無力,輕度浮腫,有時連續數天不能入睡,有時又連續晝夜不止的睡眠兩三天,睡醒後又連續七八天不能入睡一個小時,在失眠的期間雖用多種安眠藥及中藥鎮靜安神藥也難入睡片刻。
細察其證,除失眠外,並見面色萎黃,疲乏無力,食欲不振,胃脘時痛,五心煩熱,指趾反冷,或冬季手足冷,而夏季反五心煩熱,舌苔薄白,脈弦細。
綜合脈證,診為中氣不足,氣血俱虛。
為擬健中補脾益氣養血,十四味大建中湯加減。
處方:黃耆15克,肉桂10克,黨參10克,白朮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10克,當歸10克,川芎10克,生地10克,白芍10克,附子10克,麥冬10克,淡大云15克,半夏10克,生薑3片,大棗3個。
服藥4劑後,精神、食欲、胃脘疼痛、失眠均好轉,每夜約睡三四個小時,繼續服藥半月後,除他證繼續改善外,睡眠增至七八個小時。
朱××,女,40歲。
一個月來晝夜不能入睡,雖反覆應用西藥安眠藥,中藥安神藥都不能入睡片刻。
審視其證,除不能入睡外,並見頭暈乏力,時時悲傷欲哭,舌苔白,脈虛大。
證脈合參,診為脾胃氣虛,清氣失升,肝木失達。
為擬補氣升陽,理肝,佐以安神。
補中益氣湯加味:黃耆15克,白朮10克,黨參10克,當歸10克,陳皮10克,升麻10克,柴胡10克,甘草10克,五味子10克。藥進1劑睡眠增至4個小時,繼進10劑,睡眠正常。
宋××,男,成。
七八年來失眠,每夜僅能入睡2個小時左右,記憶力和對事物的分析能力日漸衰減,頭暈而木,腰背困痛,怯冷,開始時應用安眠藥尚能入睡2個小時左右,繼而則無明顯效果,加用中藥鎮靜安神丸劑、湯劑後,曾經有一階段明顯好轉,但不久即無明顯效果。
審視其證,除以上諸證外,舌苔薄白,脈虛而無力。
綜合脈證,診為腦髓空虛,氣陰俱衰。
為擬填精補髓,益氣養陰。
龜鹿二仙膠加減:龜甲60克,鹿茸4克,人參10克,枸杞子10克,何首烏10克。
水煎龜甲、枸杞子、何首烏;
鹿茸、人參研末服。
一個月後,頭暈、精神均好轉,睡眠恢復正常。
蔣××,男,成。
嚴重失眠4個月,每夜約睡2個小時,雖用安眠藥,中藥養心安神藥無效。
審其證除失眠外,並見夜間煩熱甚烈,心煩,尿黃赤,舌苔黃質紅,脈細數。
治以滋陰平肝瀉火。
大補陰丸加減:龜甲30克,知母10克,黃柏10克,生地15克。
藥進2劑,睡眠增加,繼進6劑睡眠正常。
張××,男,45歲。
摔傷後一個多月來晝夜不能入睡,有時僅能入睡半小時,頭暈頭脹,頭痛,站立不穩,雖用多種鎮靜藥亦無明顯效果。
審其脈虛大弦滑,舌苔薄白,心煩易怒,納呆口乾,胃脘痞滿。
診為氣陰兩虛,擬補陰益氣煎加減。
處方:黃耆15克,黨參10克,白朮10克,陳皮10克,當歸10克,升麻10克,柴胡10克,甘草6克,熟地15克,山藥10克,山萸肉10克,茯苓10克,澤瀉10克,丹皮10克。
藥進2劑,食欲、精神好轉,6劑後睡眠增加,14劑後,睡眠恢復正常。
《內經》認為睡眠不但與心有關,而且與五臟六腑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
《靈樞·邪客篇》說:「衛氣者,出其悍氣之慓疾,而先行於四末分肉皮膚之間,而不休者也,晝行於陽,夜行於陰,常從足少陰之分間行於五臟六腑;今厥氣客於五臟六腑,則衛氣獨衛其外,行於陽不得入於陰,行於陽則陽氣盛,陽氣盛,則陽蹻陷不得入於陰,陰虛故目不瞑。」
《大惑論》篇說:「其腸胃小,皮膚滑以緩,分肉解利,衛氣之留於陽也久,故少瞑焉。」
並指出治療原則是「先其臟腑,誅其小過,後調其氣,盛者瀉之,虛者補之,必先明其形志之苦樂,定乃取之。」
余宗其論,對心神不安者,治以安神養心;
肝鬱氣滯者,治以疏肝理氣;
氣虛者,給以補氣;
腎督虧損著,給予培補腎督;
痰濁阻滯者,給予化痰;
瘀血者,給予活血逐瘀等,常獲滿意的療效。
例如:患者劉××,女,成。
產後兩月來,久久不能入睡。
詢之前用諸方均為養心安神、重鎮安神之品,西藥亦每日增量應用。
細審其證,除晝夜難眠外,並見乏力汗多,面色白,舌質嫩紅苔薄白,脈虛大而緩。
綜其脈證,診為氣陰兩虛。
為擬補中益氣加麥冬、五味子。
2劑開始入睡,10劑即睡眠正常。
某醫云:「前用安神鎮靜無效,後用補氣養陰即眠者為何呢?」
答云:「《內經》之論寤寐非僅指在心,而是在五臟六腑,《靈樞》論寤寐隸屬於五臟六腑陰陽出入,隸屬三焦之交泰,隸屬於心腎之交融,隸屬於腸胃之大小,隸屬於皮肉之解利。此證脾肺俱虛,清陽失升、衛氣留於陽者久。故以補中益氣湯合生脈散益陽補陽而愈。耿××,男,成。失眠一年多,經常徹夜不眠,雖用中、西藥物、針灸等無效。視之,前方多為安神鎮靜之方。證見胸脇煩滿,頭暈目眩,口苦咽乾,脈弦小數。云:肝鬱化火,心肝血虛所致也,前雖曾佐用養血,然疏肝解鬱不足耳。故以丹梔逍遙散加丹參治之。3劑始能入睡,10劑睡眠正常。劉××,男,成。失眠健忘十幾年,經常徹夜不眠,而用中、西藥無效。近來諸證更加嚴重,除晝夜入睡片刻外,並見腰酸背困,疲乏無力,畏寒肢冷,苔薄白,脈沉細弱。證脈合參,診為腦髓虛衰,任督不足。為擬參茸衛生丸、鹿茸精等一月恢復正常。張××,男,成。失眠十幾年,遍用中、西藥不效,察其胸滿脇痛,脈沉細澀,為擬血府逐瘀湯4劑效,10劑恢復正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