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與方向】
中醫數千年的發展史,是一部總結經驗和利用現實科學成就去認識解釋這些經驗的歷史,也是一個鞏固成就、否定錯誤的實踐──理論──實踐上升史。
早在《內經》時代,中醫就廣泛應用當時的科學成就去認識、解釋臨床實踐中發現的一些規律,例如:利用古代辯證法的哲學觀點去認識病理、生理、診斷、治療,利用古天文學、物理學、地理學、心理學去認識病理生理和與自然界的關係。
提出:「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
「異法方宜」;
「一病而治各不同……地勢使然也」;
「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和於陰陽,調於四時」;
「凡人之驚恐恚勞動靜,皆為變也,是以夜行則喘出於腎,淫氣病肺,有所墮恐,喘出於肝,淫氣害脾,有所驚恐,喘出於肺,淫氣傷心」;
「至而不至,未至而至……應則順,否則逆,逆則變生,變則病……物生其應也,氣脈其應也。」
通過這種方法進行的研究,不但承認如解剖得來的直觀的現實和規律,而且也承認用直觀不能解釋的,如肺合大腸,心合小腸,脾合胃,腎主骨,肝主筋,脾主肌肉,肺主皮毛,心主血,「少陽屬腎,腎上連肺,故將兩臟」等現象和規律。
隨著科學的不斷進步和醫療實踐的豐富,一些盲目亂碰的實踐經驗和錯誤的理論逐步被糾正,新的較為正確的理論漸漸建立。
正如張仲景所說:「感往昔之論喪,傷橫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訓,博采眾方,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藥錄》,並平脈辨證,為《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
「觀今之醫,不念思求經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終順舊,省疾問病,務在口給,相對斯須,便處湯藥……夫欲視死別生,實為難矣。」
在《傷寒論》條文中糾正了《素問》中,一日太陽,二日陽明,三日少陽的機械的傳變理論,提出「傷寒一日,太陽受之,脈若靜者,為不傳,頗欲吐,若躁煩,脈數急者,為傳也。」
「傷寒二三日,陽明少陽證不見者,為不傳也」的辨證的傳變理論。
並提出「辨」是認識治療疾病的綱領,提出外感病的六經辨證學說,從而構成了比較完整的理法方藥相統一的辨證論治觀點。
但是由於客觀條件的限制,張仲景不可能將很多問題都認識清楚,例如:溫熱病的感染途徑,風熱客表、熱入營血、熱入心包等都沒有認識,神昏譫語也僅知道熱入陽明、亡陽,熱入血室、蓄血等原因,直到明、清兩代的醫家,如吳又可、葉天士等,才認識到溫熱病可以由口鼻而入,溫邪的傳變有衛氣營血的不同階段和熱入心包,但是對濕熱病的傳變和溫熱後期的虛風內動還缺乏應有的認識,吳鞠通總結了前人的經驗和個人的實踐,提出了三焦學說和溫邪久羈、虛風內動的理論及有效的方法,才使外感熱病的理論比較完善。
在雜病領域裡,中醫的理論和臨床經驗也是不斷發展的。
例如:痰飲在《內經》中僅有「飲積」、「積飲」、「飲發」等名稱,發病原因也主要集中在脾胃,張仲景才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指出:「夫飲有四……有痰飲、有懸飲、有溢飲、有支飲」、「有留飲」、「有伏飲」,飲還有五臟之分,虛實之別,但是廣泛應用於內外婦兒各科的不同疾病,都是後人逐步積累經驗的過程中加深認識和完整起來的。
瘀血理論的形成和發展也是如此,《內經》、《傷寒》、《金匱要略》闡發於前,後人發展於後,到王清任、唐容川才有了比較深入的認識。
臟象學說,《內經》雖提出了臟象的基本內容,但對脾胃、腎的作用闡發得還不完整,而通過李東垣、黃元御對脾胃升降作用的研究,朱丹溪、趙養葵、張景岳等對腎的研究和其作用的闡發以後,才使我們對臟象學說有了一個系統的認識。
在一部分人利用古代辯證法的觀點和當時科學成果研究中醫時,另一部分人提出直觀的研究方法。
清代王清任經過對部分屍體的仔細觀察,提出:「嘗閱古人臟象論及所繪之圖,立言處處自相矛盾。」
「每日清晨,赴其義塚,就群兒之露臟者細視之……始知醫書中所繪臟腑形圖,與人之臟腑全不相合,即件數多寡,也不相符。」
「惟願醫林中人,一見此圖,胸中雪亮,眼底光明,臨症有所遵循……」。
一部分人指出「專病專藥」、「截藥」,如:常山、柴胡治療瘧疾,馬齒莧、白頭翁等治療痢疾,最近姜春華又提出開展「截藥」研究與利用辯證的觀點研究方法相對抗,並指出某些藥物對腸傷寒有特殊效果。
通過這些研究豐富了藥物的品種和對某些臟腑系統的實質認識。
雖然直觀的、形式邏輯的推理研究,發現了一些規律,糾正了非直觀研究中的一些錯誤,但是由於他們沒有認識到人類眼界是有限的,有些客觀真理不一定用直觀的眼睛看到,直接的觸覺摸到,視覺看到的不一定是客觀真理的癥結所在,從而有時得出一些幼稚可笑的結論。
所以在王清任提出「醫林改錯」時,又有人指出《醫林改錯》中的「錯中錯」,在提出瘧疾用常山時,又有人指出辨證論治的方法治療瘧疾,張景岳的何人飲等即是一個代表。
近人姜春華提出衛氣營血是錯誤的理論,陰就是陰,陽就是陽。
陰中有陽,陽中有陰是錯誤的觀點,沈仲圭提出了反駁的原因就在於此。
隨著西洋醫學和現代科學的傳入,直觀的研究方法對中醫的影響日漸擴大,中醫界某些人提出以陰陽學說的一分為二觀點發展起來的研究方法是「迷信」、「不科學」的,利用中醫理論去說明問題是「丟人」的事,也跟著某些人喊用「西醫理論代替中醫理論」,「廢醫存藥」的腔調,另一部分人通過長期的臨床觀察,發現單用這些理論不能完全解釋實踐過程中發現的規律,不能指導實踐,所以拼命抵抗各種直觀論者從行政手段到學術觀點方面的進攻,背著「復古」、「唯心」的高帽,「負隅頑抗」、「背水一戰」,拼死命保護這一點科學陣地。
但是由於科學發展的限制,人們認識能力的束縛,很多問題應用通俗的語言不能闡明,所以只得站在一個角落裡喘粗氣。
運氣學說中闡述的生理病理變化與時鐘變化,季節變化、年與年之間的變化,至而不至,至而太過,不至而至的關係,子午流注的時間性針法,氣功的呼吸吐納對生理病理的影響,有的已被氣象醫學、生物的時鐘現象、紅外線攝影等的研究所證實,從而給這些喘著粗氣的人輸了點氧氣,維持了一下危機的生命。
隨著科學的進步,我們眼界的不斷開闊,認識問題更加趨於正確和全面,很少的一點氧氣可能變成睡獅的甦醒劑,認清哪些看起來是五光十色的貝殼的寶貝實際上是石灰的原料,哪些是亂石中包著的碧玉。
肯定──否定──再肯定──再否定,通過反覆的實踐檢驗,錯誤的被糾正,正確的被肯定,使醫學不斷地前進。
一、為什麼要學習《傷寒論》、《內經》、《金匱要略》
有人說《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是一千多年前的東西,當時對中醫的發展起了一定的作用,目前已進入到原子時代,是四個現代化的時代,再學習《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是復辟倒退,還有的人說當了多年中醫就沒有用過《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甚至說《傷寒》、《金匱要略》方誰用哪?
我認為考慮時代是必要的,但它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腳踏實地的實踐。
目前這個時代學不學《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主要看它有沒有實踐的意義。
有,就學;
沒有,就不學。
後一種人說沒有學過《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照樣看病了,是的,這確實是真的。
這裡我想提一個問題,當西醫不學生理、病理、解剖、藥理、微生物、組織胚胎學、生化等時能不能治病呢?
能,肯定能。
事實證明有的人就是沒有學過,也每天治病。
這能不能得出結論說,不學生理、病理、微生物、組織胚胎學呢?
肯定不能,不但不能不學,反而更應該學習。
自《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問世一千多年來,經過頻繁的戰亂和朝代變遷,漢代以前的中醫著作幾乎絕跡了,唯獨《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不但沒有丟失,反而被廣大醫家視為珍寶,把《素問》、《靈樞》視為經典,《傷寒論》、《金匱要略》的作者張仲景尊稱為醫聖,有的注解,有的使用,直到今天仍被很多醫家認為必讀之書,它是行政手段形成的嗎?
肯定不是。
因為它沒有行政權力,所以它只能靠經過千錘百煉的理論去促進人們前進。
歷史的經驗證明,凡是反覆證明是真理的,人們就信得過,就誇獎它,否則就廢棄它。《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的理論和經驗已經過了一千多年的驗證,我們為什麼不可學習呢?
另一方面,從浩如煙海的中醫著作來看,《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的原作及其注家的著作在中醫理論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方面是比較全面而緊湊的,有的醫家以《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為引子對中醫理論和臨床實踐進行了大量闡發,豐富了中醫的理論和臨床知識,我們通過學習這些著作,不但可以學習一千多年來經過千錘百煉的理論和實踐,而且可以學到很多醫家的發展。
大量的系統闡述基礎理論是《內經》的特點,後來一些臨床醫家把個人應用過的重點寫入了個人的著作,但是很不系統,為了系統地瞭解中醫基礎理論的全貌,《內經》是比較好的一部書。
《傷寒論》、《金匱要略》在理法方藥的辯證統一上是比較嚴格的,雖然《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有它錯誤方面和不完全的地方,但它不象後人的某些著作過偏,因此為了學好辨證論治,學習《金匱要略》、《傷寒論》還是比較好的。
怎樣學習《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呢?
我認為應該首先將其原文進行閱讀,並參考必要注解,對其涉及的問題進行歸納整理,通過實踐進行觀察驗證,才能體會其實質。
二、學習《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的同時,還應學習後人的代表作
學習《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的原文和注解家的著作對於學習中醫的基本理論和辨證論治體系雖然非常重要,但是仍有很多理論和實踐經驗沒有被認識,後人通過廣泛的實踐進行了闡發和補充,例如:溫病學說中的主要著作《溫病條辨》,方劑學中的《醫方集解》,脾胃學說中的李東垣、黃元御、葉天士著作,腎和命門學說中的朱丹溪、張景岳、趙養葵著作,痰飲著作中的朱丹溪、戴思恭、方隅、張景岳的著作,瘀血學說中的葉天士、王清任、唐容川、張錫純的著作,專病專藥中的李時珍著作,以及利用中醫理論去認識中藥的《本草求真》、《本經逢原》、《本草經疏》、《本草正》等,都應該深入學習。
三、研究發展中醫的途徑和中西醫結合問題
研究中醫的什麼?
用什麼方法進行研究?
這是西洋醫學傳入中國後就存在的問題。
有的認為中醫是在封建社會中逐步形成的,它是封建醫,是不科學的,因此必須科學化,用西醫代替中醫。
我認為中醫是一門科學,如果把科學隨便戴上封建主義、資本主義、社會主義的帽子是不合適的。
至於什麼叫科學、合不合乎科學,我認為科學的理論不在於自稱科學的叫賣士,而在於其理論能否指導實踐,在於它的生命力。
因此我認為凡是指導實踐的就是科學,否則就是謬誤,就是不科學。
有的人說研究中醫,必須用現代醫學,凡是中醫符合西醫理論的就是科學,我認為這是不對的。
如果以符合西醫理論為標準,那麼西醫又以符合什麼為標準呢?
我們知道宇宙中的規律在目前情況下瞭解的雖然比過去多了一些,前進了一步,但離瞭解它全部的奧妙還相差很遠,西醫為了探測人體生理病理上的規律,不斷地利用自然科學中發現的一切理論和科學成就,使西醫大踏步地前進著,中醫的研究如果僅僅應用被移植過來的西醫理論作為標準,那怎麼前進呢?
實踐證明西醫在研究中發現了人體病理、生理規律性的一角,中醫也發現了一角,如果用中醫的一角去代替西醫,或用西醫的一角代替中醫都是不行的,正如一些患者願意找純西醫,一些患者願意找西學中,一些患者願意找純中醫看病一樣,他們還不能互相取代。
那麼究竟用什麼辦法去研究中醫呢?
我認為用行政的手段去肯定某一學派正確、某一學派錯誤,樹立某一學派、砍掉某一學派都是不利於科學發展的。
中醫的發展證明利用二分法為研究方法去發展中醫是可以前進的,可以發現很多規律,西醫用直觀的方法也發現了很多規律,通過兩條不同道路進行深入研究的過程中,有的不謀而合發現了同一規律,有的西學中者通過互相滲透的理解也發現了一些規律,三種途徑各有優劣,互相補充,互相促進,對人體的奧妙越來越瞭解,越來越深入。
有的人可能說這是「復古」、「倒退」,是否定西醫學習中醫的必要性,我認為帽子先不戴為好,實踐證明有些患者發現單純請純西醫治療一直無效,而改請西學中的同志治療,很快即治癒了;
有些患者反覆請西學中同志治療無效,而請中醫治療很快治癒了;
有的請中醫、西學中治療一直不效,而請西醫治療很快治癒了,所以有的患者要求純中醫治療,有的要求純西醫治療,有的願讓西學中的治療。
為什麼呢?
我認為由於學術觀點的不同,處理問題的角度不同,得到的效果也不同,也就是說他們在某些問題上的深度、廣度不同。
為了促進科學的發展,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和廣度去認識、處理問題是有好處的。
研究中醫的什麼呢?
我認為利用中醫的固有方法、西醫的方法、現代科學的所有辦法都是研究中醫的方法,都可以促進中醫的發展,但這些方法都有他們的條件和認識能力的限制,不可能對所有問題都認識清楚,因此根據一種方法去決定研究什麼,去作為衡量研究什麼的標準都是不正確的。
正確的研究物件應該是實踐過程中發現的規律性的東西,凡是符合實踐真理的東西都應該研究。
科學的發展歷史證明,在這個時代被認為是謬誤的東西,當科學發展至另一個時代的時候,通過證明又是完全正確的,因此我們不可因為在某些方面與目前的醫學水準唱反調,與現代科學的某個方面唱反調而輕易地放棄它,而應該堅持實踐第一的觀點,在科學發展的長河中去驗證它。
直觀地利用現代科學的一切最新成就去探索已經發現的科學規律性的實質是非常必要的,它是促進我們認識機體病理、生理、診斷、治療的重要手段,目前一切邊緣學科的研究大大促進了中醫已經發現的科學規律性的認識。
但是由於目前科學水準的限制,一些複雜的規律,還缺乏必要的手段,因此還不能真正認識各種規律。
辯證的、非直觀的研究,可以發現很多規律,但是由於科學的實驗手段難於設計,困難很大,因此很難進行,為了開展科學研究,還應該採用直觀的、非直觀相結合的方法進行研究。
有的同志說西醫要在病上進行研究,中醫要在證上研究,我認為這是研究中西醫的一個辦法,但它不是所有辦法,因為中醫不單純是證,西醫也不單純是病,中醫還有很多內容,如氣象、地域、心理,以及經絡、藏象、陰陽等等,都沒有很好解決,都需要研究。
中西醫如何結合呢?
什麼時候結合呢?
這個問題單純依靠行政手段是不能解決的。
實際上自從西洋醫學傳入中國後就開始了結合的工作,有些西醫自動地利用中藥去治病,有些中醫自動地應用西藥去治病,有些西醫自覺不自覺地利用中醫的理論觀點去認識問題、解釋問題,有些中醫也自覺不自覺地利用西醫的某些理論去解釋問題,這種情況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50多年的今天就更加明顯。
目前經常聽一些西醫同志說應用西藥也得辨證,抗生素的應用也不能單純靠敏感性試驗去決定;
中醫治病時也往往問一問這是什麼病,你量過血壓沒有,作過胸透、造影、心電圖等沒有,這都是結合,因此說中西醫什麼時候結合,我認為現在就正在結合著,而且有的現在就結合得很好。
但是中西醫什麼時候就完全結合了,還是很遙遠的事,因為科學的發展還很有限,認識的能力和實際情況的距離還相差很遠,所以只能在中西醫的發展中,科學的發展中去結合,否則依靠行政命令在某天突然宣佈幾年以後中西結合,保留一個醫、廢除一個醫,就美其名曰中西醫已經結合了,我認為這樣的結合不如不結合,不如丟掉。
通過各種方法去進行研究,通過各種學派的努力,百家爭鳴,百花齊放,通過中醫、西醫、中西醫以及各方面科學工作者的努力,在科學發展的道路上的不斷合分、分合,讓它們自然而然地形成統一學派吧。
四、結語
中醫的發展史是一個總結經驗和利用現實科學成就去認識解釋這些經驗的歷史,是鞏固成就,糾正錯誤的實踐──理論──實踐上升史。
歷史上研究中醫的方法,有直觀的和辯證的兩種,兩種方法都各自發現了一定的科學規律。
研究學習《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等著作,對於研究學習整個中醫理論和臨床經驗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也應該研究學習後人發展起來的理論和經驗。
研究中醫應該採用中醫的、中西醫結合的、西醫的、現代科學的其他領域的不同方法進行研究,不應該肯定或否定一種方法。
在採用不同方法研究的過程中,逐步探索病理、生理、診斷、治療的客觀科學規律性。
中西醫結合創造統一的新醫學、新藥學是我們的理想,這種結合應該逐步地結合,能結合多少就結合多少,不能結合的就不要強求湊合,什麼時候形成一個統一的新醫學、新藥學,要在中西醫和現代科學發展的長河中逐漸形成,不應採用行政命令的形式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