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人子須知】

 關閉 [複製鏈接]
1161#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3 18:56:15 | 只看該作者

由穴至祖,節數若干,節侯若干,有無純駁。
 

山推退運,水察流行。
 

退於後者計以候,流於前者度以步。
 

山運十里,水步千尺,少有瑕疵,悉宜控制。
 

逾於十里、千尺者,求其折候湊合,然後能得其機,合吉則吉,合兇則兇。
 

一吉一兇,美惡相半。
 

蓋龍盡則氣鐘,氣鐘則受穴。
 

穴者,用四龍之眞,裁五兆之妙,審性情之趨向,視緩急之形容。
 

形急者穴以緩,形緩者穴以急。
 

明支壠,相朝應,分別逆順,察三方,看十道,避五害,藏八風。
 

龍正者穴以斜,龍斜者穴以正,泉之原委,朝之拱衛,龍其形體,穴其旅寓,裁成輔相山人。
 

故朝流之情,依龍而不依穴。
 

賓主登對,奇耦同情,則向首之干支宜審。
 

格以土圭,精加訂正,相其陰陽,陽生陰成,成須生應音坐卦向,歲月日時,五行殊異,皆相協合,斯為美利。
 

又況穴向分金有一百二十,空于旬者二十四,空于龜甲者二十四,為鬼煞者三十六,其可用者僅得三十六。
 

又須金卦全,故曰“得金不得卦,謾自虛閒話;得卦不得金,枉費用苦心。”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62#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3 18:56:48 | 只看該作者

金卦兩全,僅十二穴耳。
 

然龜甲之穴,又當有說。
 

若龍合上格,勢勇形强,煞氣太露,宜用龜甲,更涓四殺之日,此轉殺為權之義也。
 

然龍有勢弱而氣强者,穴宜從强。
 

有勢强而氣弱者,穴宜從弱。
 

龍值衰弱者,宜用分金生旺穴。
 

龍值生旺者,宜用分金比和穴。
 

龍值休囚者,宜用分金旺相穴。
 

逐穴定其分金,得合某卦,值某分野,得其禽肖係某度數,取某星值垣,某星蓋穴,某星值向,天分某禽某宿,地分某郡某州,某年月日時。
 

去孤虛,即生旺,在歸藏易某年某月某氣某候某音,某山坐為某氣;在連山易得天元某白某門,在周易得某宮方,某卦某爻為官星,某爻為人丁,某爻為田宅,某爻爲僕馬,某爻為世,某爻為應。
 

却以葬日支干,憑六神,係某獸類,臨于某爻,某爻旺相,某爻空亡,某爻休囚,某爻比和。
 

稍有虧欠,逐爻飛伏。
 

如年過太乙,月值九宮,日逢八門,時遇奇白,昇玄刦備,契合山運,斯為兩全。
 

失之天時,則兩失矣。
 

其折行取氣,依左依右,分受入穴,十字定為潢池,是為堂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63#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3 18:58:12 | 只看該作者

內氣止生,土龍而注;外氣行形,主向而折。
 

并從中出,右為正。
 

龍氣聚于左,穴以右受。
 

氣從左發,左為正龍。
 

氣凝于右,穴以左乘氣,從右發,此乘氣之樞要也。
 

立穴無尺寸之移,受氣有耳腰之異。
 

至于行注細微一寸起音向為例,用天星,如臨流行。
 

五位水火木金土,逆順生克,金井布氣,淺注深行,以乘生氣,泄殺氣,毫釐勿差。
 

更推本命祿馬,循環相生,逐卦推排,隨音消息。
 

對天星,用地卦,推長幼命度,避已主撞溝,計分寸吉方,詳將生貴命運,折行注之內。
 

又推其生旺絕墓,控御山川,消禍生福。
 

屏明暗殺神,遠反吟白虎,避左右關煞,察曜星黃泉,審伏吟八殺。
 

夫龍之貴者,取官宿秉權,印綬有氣,催官明星,正馬建祿,正印不閑,懸金魚,臨御堦,依玉門,騰雲得經,寶曜得令,歲管文星,時值中節,紫微北顧,少微南瞻,此貴列三公之位。
 

龍之富者,取偏官偏財,拱祿拱馬,財富有勢,如臨向坐,是為富基。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64#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3 18:58:35 | 只看該作者

若夫中下之局,只取人丁得勢,人命合卦,是為上吉。
 

倘有分等,便從分數擬議。
 

龍穴旁受,亦須金卦兩全也。
 

期間主常權變,惟理是適。
 

如陽宅行注折布計度,尺寸同乎一理,無二議也。
 

地畫九宮,計量間架,所立之地,建標為準。
 

如法鑿池,一曲一折,行注受氣。
 

周流九宮,迎吉曜,避兇神。
 

柱棟簷楹,趨避是謹。
 

本音旺位,注而少行;本宮生位,行而勿滯。
 

煞位則啟,囚位則閉。
 

啟閉行注,流通水中,不宜外洩。
 

屋漏之地,多注少行。
 

中霤之地,宜行宜啟。
 

五行順序,陰陽生成,不許繁雜,隨其行度,為氣從穴止。
 

師云:“好龍要帶貴,好砂要得位。
 

好水要來去,好穴要行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65#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3 18:59:31 | 只看該作者

《天機秘訣》云:“用卦不用卦,卦向穴中作。
 

時師若用卦,用卦還是錯。”
 

正言此也。
 

夫葬之用卦者,所以明辨吉兇,預陳休咎,定其山川合閣之機,察其陰陽生克之妙。
 

內秘五行,外周八廓,審理地,曜推,測天星,收禽步獸,逐鬼迎神,俾天光下臨,地德上載,氣感而應,鬼福及人。
 

使神不得專其宰,天不能易其命。
 

君子奪神功,改天命,豈虛語哉!

《經》曰:“穴吉葬凶,與棄屍同。”
 

且夫形勢簏跡,陵遷谷變,增高益下,安知其為本來面目哉!察氣之理,乘生出煞,消納控制,精義入神。
 

末學無師,何可妄議,故曰“形以目觀,氣須理察。”
 

“揆之以日,相其陰陽。”
 

而土圭有神器之稱,不可忽也。
 

若徒視為繁文,漫不加意,魯莽妄作,誤己誤人,豈不為禍罪之魁乎?

上廖氏《泄天機》、諸《入式歌》,並《陰契陽符》一篇,堪輿諸書無能出其右者,故特輯録,俾人子精詳玩索,形勢、方位各極其趣,而地理之能事畢矣。
 

若夫二家蘊奧,有全盡在,博雅君子自可考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66#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3 19:03:15 | 只看該作者

重刊人子須知資孝地理心學統宗卷六下之四

 

德興山人徐善繼述同著

 

曰雜著,所以補遺也

 

論風水要訣

 

吳草廬先生謂杜待制曰:“世間二事,同歸殊途。

 

修養家之丹法,地理家之葬法,可以一言蔽之曰要逆。”
 

范氏干曰:“生氣周遍天地,浸灌一身。
 

善攝生者,識生氣之根,凝之於一身;善葬者,識生氣之止聚之於一穴,其竊取生化之機一也。”
 

予謂天下之事俱要順,惟修養家之丹法,與地理家之葬法要逆。
 

蓋以二者殊事同理,一則煉身中之元氣,歸根復命以延其生;一則乘地中之生氣,返納於骨以廕所生。
 

故善養生者逆凝夫元氣於一竅之中,猶善葬者逆乘夫生氣於一穴之內耳。”
 

但風水家順逆,要眼界寬方能檢點。
 

蔡牧堂曰:“論順逆者要知山川文勢,點定於數裏之外,而後能辨順逆於咫尺微茫之間。
 

否則,黑白混淆,以逆為順,以順為逆者多矣。”
 

故曰“順逆二途,如盲如瞽”。
 

自非灼然有見,鮮不悞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67#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3 19:03:55 | 只看該作者

論顛倒即逆

 

丹經子書云:“五行顛倒,大地七寶;五行順行,法界火坑。”

 

故神仙家有所謂顛倒之說,乃出世間法耳,即所謂逆也。
 

地理之所謂逆者,蓋無往而不然,不但逆水之龍局已也。
 

如眾大取其小,眾小取其大;眾高取其低,眾低取其高;及眾長取短,眾短取長;硬來下軟,軟來下硬;直則扦曲,曲則扦直;寬處要窄,窄處要寬;橫來直受,直者橫受;石山土穴,土山石穴;雄取其雌,雌取其雄;饑取其飽,飽取其饑;斜則扦正,正則扦斜;坦中取突,突則取窩;圓取其尖,尖取其圓;緩取急處,急取緩處;强來取弱,弱來取强;老處求嫩,嫩處求老;山多處要水,水多處要山;舒曠處要緊夾,緊夾處要舒曠;陰來陽受,陽來陰受;有氣要扦無氣,無龍須下有龍;剛取其柔,柔取其剛;浮取其沈,沈取其浮;來者不宜太逼,去者須要回頭;山本靜勢求動處,水本動妙在靜中;龍從左來穴居其右,龍從右來穴居其左。
 

凡此皆所謂逆也,即所謂顛倒之說也。
 

智者察之,思過半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68#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3 19:04:3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tan2818 於 2012-10-23 19:06 編輯

論乘生氣

 

地理家一言以蔽之,則郭氏之“乘生氣”三字足以盡其肯綮矣。


而所以察識乘之之妙,又在明地之理以得之。
 

故原龍之起,察生氣之來也;審穴之止,知生氣之聚也。
 

生氣之來,有水以導之;生氣之止,有水以界之;生氣之聚,有砂以衛之,無風以散之。
 

此察識生氣之來止聚散無餘蘊矣。
 

上古至人,發明龍、穴、砂、水四字,無非教人察生氣而乘之,及氣納骨以廕所生,此造化生生無窮之妙,皆一生氣之所流行而不息也。
 

陶公云“乘生氣則生生不絕《捉脈賦》。
 

謝氏所謂“生氣之生,非對死字而言,乃生生之生”是也。
 

夫生生之氣,如穀之種,粟之芽,在天為好生,在人為心,在性為仁,在地中為生氣。
 

《經》曰:“君子奪神功,改天命,禍福不旋日。”
 

雙湖謂此為全乘生氣之理,故能變衰為盛,易禍為福。
 

功在神者,奪之自我;命在天者,改之自我,禍福自應不待終日也。” 

趙汸字常,號東山,國初休寕人。 
 

深罪此言,以為欺天罔神,謗造化,誣生民。 
 

其言固正,第不知風水之理,乃造化生人物之妙用,必假靈于山川而後成。 
 

山川而奉天也,況人乎?

至人得之,正贊化育之事,本是天地之公。 
 

趙氏認作人心之私,泥而反昧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69#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3 19:07:04 | 只看該作者

附論乘吉凶

 

按謝氏謂生氣,乃生生之生,非對死字而言,此至當之論也。

 

後人不知此理,誤認景純生氣之旨,遂以生字對死字看。
 

凡地之凶者,輒曰此乘死氣。
 

夫死安得有氣?

所謂一息不來身是殼也。
 

既有氣,又安得謂死?

蓋地中原有此生氣,葬者得乘此氣,則生生不絕。
 

其不得乘此氣者,是謂無氣死土,為水泉,為蟻穴,故無生生之理而敗絕也。
 

但此生氣妙在“乘”之一字。
 

乘而得其法則吉,失其法則轉生為殺,反吉為凶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70#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3 19:07:29 | 只看該作者

《葬經》云:“地吉葬凶,與棄屍同。”
 

楊公云:“地吉葬凶禍先發,名曰棄屍福不來。”
 

蓋得法則為沖和發育,乖法則或太剛而暴,太柔而弱,或偏駁不正,則其氣之所生,遂為凶為惡,為小人,為邪淫。
 

凡一切剛惡柔弱凶事,卒其所名也。
 

《經》曰:“五氣行乎地中,發而生乎萬物。”
 

既能生萬物,亦能殺萬物,非生氣殺之也,不善乘氣者自殺也。
 

猶水能載舟,不善水者亦能覆舟耳。
 

故無氣之死土,其為禍輕;而葬乖於法者,禍尤甚焉。
 

不覩夫亂臣賊子渠魁大盜乎?

其權勢富貴、才智勇力,或傾人主,或霸一方,此其祖地豈無氣水泉蟻穴哉!

卒至身遭刑戮,或滅族無噍類者,皆不善乘生氣之所致耳。
 

但生氣之乘有二法焉,有形勢之法,有理氣之法。
 

形勢易知,理氣難明,學者必求明師登山口訣可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71#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3 19:09:06 | 只看該作者

淺深論

 

《經》曰:“淺深得乘,風水自成。”

 

蔡氏云:“宜淺而深則氣從上過,宜深而淺則氣從下過,雖得吉地而效不應。”
 

蓋當深而淺,當淺而深,差之咫尺之間,則接脈不著,反吉為凶矣。
 

故牧堂曰:“淺深者,言乎其凖的也。”
 

誠以淺深為風水第一義。
 

諸家所論不一,有以界水定者,有以合襟定者,有以小明堂定者,有以九星分寸尺定者,有以八卦分陰陽定者,有以四應定者,有以朝之遠近度以玉尺而乘除定者,有以繩記標準於暈心暈弦定者,皆非至當。
 

周氏曰:“淺深本于支壟,支壟本于郭氏之《葬經》。”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72#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3 19:10:44 | 只看該作者

《經》曰:“藏於涸燥者宜淺,葬於坦夷者宜深。”
 

二謝子逸志道、鄭彥淵、洪天與、及顧乃德、諸人俱錯解郭氏經旨,謂涸燥為壟脈浮,宜淺;坦夷為支脈沉,宜深。
 

殊不知《經》曰“支葬其巔,壟葬其麓。”
 

又曰“卜支如首,卜壟如足。”
 

郭氏之意,誠以平支卑濕而顛獨乾,故云涸燥,涸燥豈指高壟乎?

所謂宜淺者,正以平支不可深葬也。
 

高壟崎嶇而麓始平,故云坦夷,坦夷豈指平支乎?

所謂宜深,正謂高壟不可淺葬也。
 

支以突為正,壟以窩為正。
 

陰來必陽受,陽來必陰受也。
 

司馬頭陀曰:“近以花果譬之。
 

抽條發葉者,氣之行也;開花垂實者,氣之止也。
 

蕚之開花者,豈非氣發於外乎?

窩鉗陽可知矣。
 

果之垂實者,豈非氣藏於內乎?

乳突陰可知矣。
 

是知陽發乎外,淺以乘之;陰藏於內,深以取之。”
 

達僧亦曰:“何謂開,窩鉗是也;何謂合,乳突是也。”
 

形開則陽發於外,其氣浮,故屬陽;形合則陰蓄於內,其氣沉,故屬陰。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73#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3 19:11:34 | 只看該作者

陽則淺以乘之,合以聚之;陰則深以取之,闢以通之。
 

此支壟分陰陽,定淺深一定之理也。
 

但支壟體段不一,窩鉗乳突、大小闊狹各殊。
 

況南方土薄而多石,氣浮宜淺;北方土厚而無水,氣沉宜深。
 

宜深者即司馬陀頭所謂乳脈粗大,陽藏於深,必須深取,擴以通之;宜淺者即朱子所謂興化、漳、泉間,棺只浮於土,土深者謹以一半入地,所以上封土甚厚。
 

後來見福州人舉移舊墓,稍深者無不有水,方知興化、漳、泉葬淺者,乃防水耳。
 

是蓋地土有厚薄之殊,氣脈有浮沉之異。
 

地土厚,氣脈沉,有葬之數丈者,不謂之過深;地土薄,氣脈浮,有安柩土皮之上,用客土封培成塚者,不謂之過淺。
 

況六尺之軀,裹而葬之,臥于地下,高不盈尺,而於數寸之間,察其生氣以乘之,使枯骸得氣,遺體昌榮,非至人哲師奚可輕議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74#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3 19:12:04 | 只看該作者

論風水無全美


好地無全美。

 

蔡氏云:“欠缺不齊,天地之奇。”
 

圖謂以此,實福善禍淫之機,不使世人易識,大抵亦造化無全功,聖人無全能。
 

故天傾西北,地不滿東南,佛家所謂缺陷世界,如孔孟之不得其位,顏回不壽,由、賜少貧。
 

世無全福之人,又安得有全美之地?

或龍眞而穴拙,或龍穴美而砂水有虧,或公位之不均,或先凶而後吉。
 

徧觀名墓,蔑有十全,此所謂物之不齊,物之情也。
 

若欲全美,則世無可葬之地矣。
 

善夫廖公之言曰:“成格龍神最難遇,檢點須從恕。
 

按圖索驥要求純,誤盡世間人。”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75#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3 19:12:32 | 只看該作者

論土色不必拘

 

廖氏《泄天機》有辨土色之說曰:“《錦囊經》謂‘土欲細而堅,潤而不澤不澤謂不濕也,截肪切玉,備具五色。’

 

又曰‘乾如穴粟,濕如刲肉,水泉沙礫,皆為凶宅。’
 

又曰‘陰陽沖和,五土四備四原本作兼,言四者,黑不與也。’
 

注云:‘得勢與形,而土色不佳,亦不貴也。’
 

今按:九州土壤不同,而燥濕亦異,難以概拘。
 

多見形勢不吉,而土色具備,用之者禍不旋日;形勢若吉,而土色不備,用之者常臻富貴。
 

此土色之不必拘也。
 

水泉砂礫,龍眞穴正,自然無之,有則非吉地矣。”
 

按:金精是論,確為至當。
 

九州土壤不同,如孔林天下至美之地,無以加矣,乃是黑土,稱曰黑墳,此其證也孔氏自周迄今六十四代,世襲公爵,及令陶阜。
 

但人子厝親,必求土色之美,此心乃安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76#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3 19:13:05 | 只看該作者

論葬必擇良期

 

《葬書》云“歲時之乖為二凶”。

 

卜氏云“山川有小節之疵,不減眞龍之厚福;年月有一端之失,反為吉地之深殃。”
 

又云:“龍吉穴吉砂水吉,何以多災?年凶月凶日時兇,犯之罔覺。”
 

又云:“作當依法,須求年月日之良。”
 

楊公云:“好地如巨舟,良年如利楫。”
 

陳圖南曰:“龍眞穴正,又須葬善時宜。”
 

諸公所論如此,可見吉地又須良期而葬之,斯盡善矣。
 

誠以葬必擇期,如耕者之必當陽春發生之際,而始播百穀焉,則獲穰穰盈倉之效矣。
 

苟於收藏肅殺之時而施栽施植,吾知其凋謝可立待也。
 

辛力徒勞,竟何益哉!

是以人子既卜吉地,又卜良期以窀穸之,不使少有後日之悔可也。
 

雖然,龍穴其本,年月為未耳。
 

使地非吉兆,無生氣之可乘,年月盡天下之選無益也。
 

仙翁曰:“鼎內若無眞種子,猶將水火煮空鐺。”
 

此徒狥年月之謂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77#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3 19:13:46 | 只看該作者

論風水不可妄加築鑿

 

卜氏云:“土有餘,當闢則闢;山不足,當培則培。”

 

郭氏云:“目力之巧,工力之具,趨全避缺,增高益下。”
 

蔡牧堂曰:“山川之融結在天,而山水之裁成在人。”
 

固皆指地之有不足者,培之闢之,損高益卑,使適於中,盡其當然,不害其為自然者也。
 

但萬金之璧,必玉人而可琢;千金之裘,豈拙匠所能裁?

多見毀瓦畫墁,非徒無益,而又壞之,此不可不慎也。
 

況又有務為觀美者,或廣築牆垣,深開月池,高起牌坊,及為崇台望柱,砌路建亭等事,莫知禁忌。
 

往往有以此盡其孝敬之心,而反自取禍敗者,是又深可憫也。
 

誠以陰陽二宅,居葬已久,切忌妄有築鑿。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78#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3 19:14:08 | 只看該作者

朱子曰:“祖墓之側,數興土功,亦能挻穴。
 

一或誤傷龍脈,發洩地氣,立招凶禍。
 

廖氏云:“來龍最忌妄穿鑿,旺氣必消鑠。”
 

又云:“後龍過脈忌穿鑿,居民必蕭索。”
 

又云:“開池穿井多有忌,消詳莫輕易。”
 

又云:“塋前切忌妄增高,災禍必難逃。”
 

又云:“明堂裏面要潔淨,有物皆為病。
 

時人不識妄安排,於內起亭台。
 

栽花砌路供遊賞,禍生如反掌。”
 

凡此皆所以丁寕告誡,欲人知所慎也。
 

茲故特述以告,明者當自謹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79#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3 19:14:44 | 只看該作者

論風水有夙緣

 

得地自有緣法定數,不可强求。

 

觀衛靈公沙邱之銘,滕公古壙之記,韋齋寂歷之詩,季通鄉謔之讖,可見自有天緣也。
 

但人子送終,不敢不自盡其心,抑安有坐待之理哉!求而得之,即所謂緣也。
 

惟不可强耳。
 

衛靈公薨,卜葬故墓,不吉。
 

卜于沙邱而吉。
 

掘之,得石槨,銘曰:“不馮其子,靈公奪而埋之。”
 

漢夏侯嬰,以功封滕公。
 

及死將葬,未及墓,引車馬跪地不前。
 

掘之,得石室,銘曰:“佳城鬱鬱,三千年見白日。
 

吁嗟!


滕公居此室!”因以葬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80#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3 19:15:17 | 只看該作者

宋韋齋先生詩有“杯酒閒談寂厯中”之句。
 

及文公改葬韋齋,屢遷不吉,最後得崇安之寂厯山。
 

蔡西山嘗同友人劉文簡二人閒步四顧。
 

鄉人善謔者嘲之曰:“蔡季通,蔡季通,出門指西又指東,山中既有王侯地,何不歸家葬祖宗!”

季通愀然曰:“山中具有王侯地,爭奈不在我山中。”
 

文簡憫之曰:“使我山有地,即可以奉。”
 

季通謝曰:“君山誠有美地!”

劉果以山與之。
 

葬後,季通以孫貴,贈太傅。
 

子文正公沈,以子貴,贈太師,進崇安伯。
 

孫文肅公杭拜相,果符王侯之職。
 

鄱陽余方伯祐曰:“地理之驗,無如蔡氏者。
 

牧堂父子壽地得地,賢貴迭出,海內莫之與倫,孰謂好地不獲見乎?

彼不得者,貪大求全。
 

不知大地有神所司,且多怪異,欠缺不齊。
 

以貪高圖大之心求全責備,安可得乎?


明地學者,當知深省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8 14:46 , Processed in 0.546875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