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伍智毅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方論】

[複製鏈接]
61#
 樓主| 發表於 2014-2-12 21:28:10 | 只看該作者

方論

 

越脾湯

 

麻黃(六兩) 石膏(八兩) 生薑(三兩) 甘草(二兩) 大棗(十二枚) 水六升,煮麻黃去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分三服。

 

惡風,加附子一枚。

 

喻嘉言曰:越脾湯者,示微發表於不發之方也。

 

大率取其通調營衛。

 

麻黃、石膏二物,一甘熱,一甘寒,合而用之,脾偏於陰,則和以甘熱。

 

胃偏於陽,則和以甘寒。

 

乃至風熱之陽,水寒之陰,凡不和於中土者,悉得用之。

 

何者?中土不和,則水穀不化其精悍之氣,以實營衛,營衛虛則或寒、或熱之氣,皆得壅塞其隧道,而不通於表裡。

 

所以在表之風水用之,而在裡之水兼渴而小便自利者咸必用之,無非欲其不害中土耳。

 

不害中土,自足消患於方萌矣。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26538&pid=256248&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2#
 樓主| 發表於 2014-2-12 21:28:27 | 只看該作者

方論

 

甘遂半夏湯

 

甘遂(大者三枚) 半夏(十二枚) 芍藥(五枚) 甘草(如指大一枚,一本無甘草) 汪按:王氏雖為之釋究當從一本去甘草為是。

 

水二升,煮取半升,去滓;以蜜半升,和藥汁煎取八分,頓服之。

 

王晉三曰:甘遂反甘草,反者此欲下而彼欲上也,乃以芍藥約之,白蜜潤之,則雖反而甘遂仍得下滲。

 

《靈樞》有言,約方如約囊。

 

甘遂、半夏逐留飲彌漫於腸胃之間,雖利而續堅滿,苟非以甘草、白蜜與甘遂大相反者,激而行之,焉能去其留著之根?相反為方,全賴芍藥之酸可勝甘,約以監反,庶不溷亂中焦而為害。

 

然學識未優者,不可輕試於人也。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26538&pid=256249&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3#
 樓主| 發表於 2014-2-12 21:28:47 | 只看該作者

方論

 

控涎丹

 

(一名妙應丸) 甘遂(去心) 大戟(去皮) 白芥子(各等分) 為末,蒸餅糊丸。

 

每服五七丸至十丸,臨臥薑湯服。

 

雄按:余治虛人飲證,每以六君子湯去甘草,送服,甚妥。

 

達可謂之子龍丸。

 

云:治流注竄毒甚效。

 

王晉三曰:控,引也。

 

涎讀作羨,湎涎也。

 

水流貌。

 

引三焦之水,湎涎流出於水道也。

 

芥子色白,入肺而達上焦。

 

甘遂色黃,入脾而行中焦。

 

大戟色黑,入腎而走下焦。

 

故白芥子走皮裡膜外之水飲。

 

甘遂決經隧之水飲,大戟逐臟腑之水飲。

 

三者引經各異,湎涎於水道則同,故復之為方,而名控涎也。

 

汪按:涎即次之俗字,亦作漩,本指口唾,引伸為痰涎。

 

王說未當。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26538&pid=256250&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4#
 樓主| 發表於 2014-2-12 21:29:08 | 只看該作者

方論

 

又控涎丹

 

 治諸癇。

 

生川烏 半夏(洗) 僵蠶(炒,各半兩,生薑汁浸一宿) 鐵粉(三錢,研) 全蠍 甘遂(面裹煨,各二錢半) 為細末,生薑自然汁為丸,如綠豆大,朱砂為衣。

 

每服十五丸,生薑湯下。

 

二方俱忌食甘草。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26538&pid=256251&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5#
 樓主| 發表於 2014-2-12 21:29:26 | 只看該作者

方論

 

五子五皮湯

 

即五皮飲(五加皮、地骨皮、茯苓皮、大腹皮生薑皮一方五加易陳皮。

 

一方五加易桑白皮)加杏仁、蘇子、葶藶子、白芥子、萊菔子。

 

一方無杏仁、芥子。

 

有香附、車前子。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26538&pid=256252&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6#
 樓主| 發表於 2014-2-12 21:29:41 | 只看該作者

方論

 

桂苓丸

 

桂(一兩) 茯苓(二兩) 為末,蜜丸。

 

沸湯下二錢。

 

作湯名桂苓飲。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26538&pid=256253&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7#
 樓主| 發表於 2014-2-12 21:29:58 | 只看該作者

方論

 

禹功丸

 

(即禹功散) 黑牽牛頭(入磨一次,不復再磨,四兩) 大茴香(炒,一兩) 為細末。

 

以生薑自然汁調服一二錢。

 

或加木香一兩。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26538&pid=256254&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8#
 樓主| 發表於 2014-2-12 21:30:15 | 只看該作者

方論

 

防己茯苓湯

 

防己 黃 桂枝(各三兩) 茯苓(六兩) 甘草(二兩)

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溫三服。

 

王晉三曰:余治太陽腰髀痛,審證借用此方,如鼓之應桴。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26538&pid=256256&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9#
 樓主| 發表於 2014-2-12 21:30:34 | 只看該作者

方論

 

中滿分消湯

 

半夏(一錢) 厚朴 黃連 黃柏(俱薑製) 川烏 乾薑(俱炮開口) 吳萸(炒)草豆蔻(炒研) 木香 人參(各五分) 茯苓 澤瀉(各一錢半) 生薑(五片) 水煎,稍熱服。

 

大忌房勞、生冷、炙 、酒、面、糟醋、鹽醬等物。

 

身熱,脈浮,喘滿,有表證,加麻黃五分。

 

血虛至夜煩熱,加歸身、黃 各五分。

 

陽氣下陷,便溺赤澀,加升麻、柴胡各三分。

 

脾氣虛弱,飲食不磨,去黃柏,加益智仁、蓽澄茄、青皮各二分。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26538&pid=256257&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0#
 樓主| 發表於 2014-2-12 21:30:53 | 只看該作者

方論

 

中滿分消丸

 

厚朴 半夏 黃連(俱薑汁炒) 黃芩 枳實 白朮(同枳實拌濕炒焦) 干生薑 茯苓 豬苓 澤瀉 人參(各五錢) 甘草(炙,一錢),湯浸蒸餅為丸,梧子大。

 

每服百丸,沸湯下。

 

脾胃氣滯,食積脹滿,加陳皮、砂仁各五錢。

 

經脈濕滯,腹皮 臂痛不可拊者,加片子薑黃一錢。

 

肺熱氣化不行,溺閉喘渴者,加知母三錢。

 

張路玉曰:東垣分消湯、丸,一主溫中散滯,一主清熱利水,原其立方之旨,總不出《內經》平治權衡,去菀陳 ,開鬼門,潔淨府等法。

 

其湯方主中滿寒脹,乃下焦陰氣逆滿,抑遏中焦陽氣,有似乎陰之象,故藥中雖用烏頭之辛熱,宣布五陽,為辟除陰邪之向導,即用連、柏之苦寒以降泄之。

 

苟非風水膚脹,脈浮,證起於表者,孰敢輕用開鬼門之法,以鼓動其陰霾四塞乎。

 

丸方主中滿熱脹,用黃芩之輕揚以降肺熱,則用豬苓、澤瀉以利導之。

 

故專以潔淨府為務。

 

無事開鬼門、宣布五陽等法也。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26538&pid=256258&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1#
 樓主| 發表於 2014-2-12 21:31:09 | 只看該作者

方論

 

小青龍湯

 

麻黃(去節) 芍藥 細辛 乾薑 甘草(炙) 桂枝(各三兩) 五味子 半夏(各半升) 水一斗,先煮麻黃湯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徐洄溪曰:此方專治水氣。

 

蓋汗為水類,肺為水源,邪汗未盡,必停於肺胃之間,病屬有形,非一味發散所能除,此方無微不到,真神劑也。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26538&pid=256259&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2#
 樓主| 發表於 2014-2-12 21:31:28 | 只看該作者

方論

 

木防己湯

 

木防己(三兩) 桂枝(二兩) 人參(四兩) 石膏(如雞子大,二枚) 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溫再服。

 

虛者即愈,實者復發,去石膏,加茯苓、芒硝。

 

尤拙吾曰:防己,桂枝,一苦一辛,並能行水氣而散結氣。

 

而痞堅之處,必有伏陽。

 

吐下之余,定無完氣。

 

書不盡言,而意可會也。

 

故又以石膏治熱,人參益虛,於法可謂密矣。

 

其虛者,外雖痞堅,而中無結聚,即水去氣行而愈。

 

其實者中實有物,氣暫行而復聚,故三日復發也。

 

去石膏加芒硝者,魏伯鄉云以其既散復聚,則有堅定之物留作包囊,故以堅投堅而不破者,即以軟投堅而即破也。

 

加茯苓者,亦引飲下行之用耳。

 

鄒潤安曰:防己之莖如木,故名木防己。

 

後世以其出漢中,因又名漢防己,非二物也。

 

如仲聖但以防己名湯,則曰木防己湯。

 

連他物以名湯,則除去木字,以便稱謂耳。

 

後人以莖為木,以根為漢,及治風治水之分,均屬臆斷。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26538&pid=256260&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3#
 樓主| 發表於 2014-2-12 21:31:45 | 只看該作者

方論

 

藿香正氣散

 

厚朴 陳皮 桔梗 白朮 半夏(各二兩) 大腹皮(換檳榔亦可,或用蒼朮) 白芷 茯苓 蘇葉 藿香(各三兩) 甘草(炙,一兩) 為粗末。

 

每服三錢,薑三片,棗一枚,煎熱服。

 

汪按:《蘭台軌范》無白朮。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26538&pid=256261&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4#
 樓主| 發表於 2014-2-12 21:32:02 | 只看該作者

方論

 

不換金正氣散

 

蒼朮(泔浸去皮,麻油拌,炒黃,四兩) 厚朴(去皮薑汁,炒) 陳皮(去白) 甘草(炙,各三兩) 藿香 半夏(各二兩) 為粗末。

 

每服三錢,水煎溫服。

 

或加香豉。

 

雄按:二方皆治風寒外感,食滯內停,或兼濕邪,或吸穢氣,或傷生冷,或不服水土等證,的是良方。

 

若溫暑熱證,不兼寒濕者,在所切禁。

 

今人謂其統治四時感證,不審病情,一概亂用,殊可笑也。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26538&pid=256262&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5#
 樓主| 發表於 2014-2-12 21:32:19 | 只看該作者

方論

 

六和湯

 

香薷(二兩) 人參 茯苓 甘草(炙) 扁豆 厚朴(薑製) 木瓜 杏仁(去皮尖) 半夏(各一錢) 藿香 砂仁(炒研,各六分) 生薑(三片) 大棗(一枚) 水煎,熱服。

 

一方無香薷,有白朮。

 

汪按:宜用香薷為暑月受涼閉汗故表之也。

 

雄按:此亦治暑月外感風寒,內傷生冷之劑。

 

香薷飲之方不一,主治略同。

 

皆非治暑之藥也,用者辨之。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26538&pid=256263&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6#
 樓主| 發表於 2014-2-12 21:32:37 | 只看該作者

方論

 

五積散

 

蒼朮 厚朴 陳皮 甘草 麻黃 桂枝 炮薑 半夏 茯苓 枳殼 桔梗 芍藥 當歸 川芎 白芷 生薑 蔥白為粗末。

 

每服三錢,水煎服。

 

汪按:麻黃亦為閉汗而設。

 

雄按:此治外受寒濕,內挾冷食之劑。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26538&pid=256264&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7#
 樓主| 發表於 2014-2-12 21:32:57 | 只看該作者

方論

 

益黃散

 

陳皮 青皮(下食入太陰之倉) 丁香(去脾胃中寒,各二錢) 訶子肉(五錢,能開胃消食止痢) 甘草(炙,三錢) 為末。

 

每服一二錢,水煎。

 

錢仲陽用治脾土虛寒,嘔吐泄瀉。

 

汪按:徐洄溪謂訶子肉水煎澀難入口。

 

此方似宜末服。

 

不必水煎。

 

又益黃散

 

人參 陳皮(去白,各一錢) 黃 (二錢) 生甘草 炙甘草(各五分) 芍藥(七分) 黃連(少許) 為末。

 

每服二錢,水一杯,煎五分服。

 

李東垣用治慢脾風。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26538&pid=256265&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8#
 樓主| 發表於 2014-2-12 21:33:13 | 只看該作者

方論

 

星附六君湯

 

即六君子湯、四君子加陳皮半夏是也。

 

加制南星、白附子。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26538&pid=256266&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9#
 樓主| 發表於 2014-2-12 21:33:29 | 只看該作者

方論

 

附連香飲(佚)

 

俟考雄按:本論主治熱氣深伏,煩渴嘔逆,必以黃連之苦降泄熱為君。

 

或謂即香連丸,則木香與火升作嘔者,非所宜也。

 

若寒嘔,則石蓮丁香飲甚妙。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26538&pid=256267&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0#
 樓主| 發表於 2014-2-12 21:33:47 | 只看該作者

方論

 

黃連竹茹橘皮半夏湯

 

藥即湯見。

 

雄按:此方於橘皮竹茹湯,去生薑之溫、甘草之甘,加黃連之苦寒,以降諸逆衝上之火。

 

半夏之辛開,以通格拒搏結之氣。

 

用治嘔噦,其效如神。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26538&pid=256268&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9-20 10:55 , Processed in 0.093749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