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伍智毅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方論】

[複製鏈接]
21#
 樓主| 發表於 2014-2-12 21:13:08 | 只看該作者

方論

 

百合散

 

桔梗 貝母(各三分) 巴豆(一分,去皮心膜,熬黑,研如脂) 雄按:古人以六銖為一分,分字去聲即二錢五分也。

 

為末,內巴豆更於臼中杵之,以白飲和服,強人半錢,羸者減之。

 

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

 

不利進熱粥一杯;利過不止,進冷粥一杯。

 

汪按:半錢者,以銅錢取藥末,僅沒錢文之半,即半錢匕,而省「匕」字,非若今人以五分為半錢也。

 

鄒潤安曰:寒實結胸,無熱證者,治以白散。

 

散中用桔梗為疏通氣分之主。

 

夫開導胸中之氣,仲景於大承氣湯、梔子厚朴等湯,莫不用枳、朴。

 

此偏不用何哉?蓋病有上下,治有操縱。

 

結在上者,宿痰停飲也。

 

故凡結胸,無論熱實寒實,寧用甘遂、葶藶、巴豆,不用枳、朴,如大陷胸湯丸、白散是也。

 

結在中下,始熱與實浹,氣隨熱化,則於蕩滌邪穢中,疏利其與邪為伍之氣,大小承氣諸湯是也。

 

況桔梗之用,使氣上越,而不使氣下泄,今病在至高,固宜操上而縱下,不使中下無過之地,橫被侵陵。

 

故曰,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也。

 

熱邪與停飲結,治以栝蔞。

 

而佐之者,反用半夏、黃連;寒邪與停飲結,治以巴豆。

 

而佐之者,反用桔梗、貝母。

 

於寒因熱用、熱因寒用之中,反佐以取之。

 

可謂精義入神以致用者矣。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26538&pid=256200&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2#
 樓主| 發表於 2014-2-12 21:13:30 | 只看該作者

方論

 

調胃承氣湯

 

大黃(四兩,去皮,清酒浸) 甘草(二兩,炙) 芒硝(半升) 水三升,先煮大黃、甘草取一升,去滓;內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溫服之。

 

徐洄溪曰:芒硝,善解結熱之邪。

 

大承氣用之,以解已結之熱邪。

 

此方用之,以解將結之熱邪。

 

其能調胃,則全賴甘草也。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26538&pid=256202&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3#
 樓主| 發表於 2014-2-12 21:13:50 | 只看該作者

方論

 

升麻鱉甲湯

 

升麻 當歸 甘草(各二兩) 蜀椒(炒,去汗,一兩) 鱉甲(手指大一片,炙) 雄黃(半兩,研) 水四升,煮取一升,頓服之。

 

老小再服,取汗。

 

《金匱要略》陽毒用此方。

 

陰毒去雄黃、蜀椒。

 

《肘後》《千金方》陽毒用升麻湯,無鱉甲、有桂。

 

陰毒用甘草湯,即本方無雄黃。

 

《活人書》陽毒升麻湯用犀角、射干、黃芩、人參。

 

無當歸、蜀椒、鱉甲、雄黃。

 

徐洄溪曰:蜀椒辛熱之品,陽毒用而陰毒反去之,疑誤。

 

《活人書》加犀角等四味,頗切當。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26538&pid=256203&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4#
 樓主| 發表於 2014-2-12 21:14:16 | 只看該作者

方論

 

百合知母湯

 

百合(七枚) 知母(三兩) 先以水洗百合,漬一宿,當白沫出,去其水;別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別以泉水二升,煎知母取一升;後合煎取一升五合,分溫再服。

 

王朴莊曰:百合入藥,以野生極小者為勝。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26538&pid=256204&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
 樓主| 發表於 2014-2-12 21:14:33 | 只看該作者

方論

 

百合雞子黃湯

 

百合(七枚) 雞子黃(一枚) 先煎百合,如前法了;內雞子黃攪勻,煎五分,溫服。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26538&pid=256205&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6#
 樓主| 發表於 2014-2-12 21:14:50 | 只看該作者

方論

 

百合滑石代赭湯

 

百合(七枚,擘) 滑石(三兩,碎綿裹) 代赭石(如彈丸大一枚碎綿裹)

 

 

別以泉水二升,煎滑石、代赭取一升,去滓;後合和,重煎取一升五合,分溫再服。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26538&pid=256208&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7#
 樓主| 發表於 2014-2-12 21:15:13 | 只看該作者

方論

 

百合地黃湯

 

百合(七枚,擘) 生地黃汁(一升)

 

先煮百合,如前法了;內地黃汁,煎取一升五合,分溫再服。

 

中病勿更服,大便當如漆。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26538&pid=256209&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8#
 樓主| 發表於 2014-2-12 21:15:44 | 只看該作者

方論

 

百合滑石散

 

百合(一兩,灸) 滑石(三兩) 為散。

 

飲方寸匕,日三服。

 

當微利者,止服。

 

熱則除。

 

鄒潤安曰:玩百合知母湯,可以見汗則傷氣,邪搏於氣分,為消渴熱中也。

 

玩百合雞子黃湯,可以見吐則傷上,邪擾於心,為煩懊不寐也。

 

玩百合代赭湯,可以見下則傷血,邪搏於血分,為血脈中熱也。

 

玩百合地黃湯,可以見不經吐下發汗,則系百脈一宗,悉致其病,無氣血上下之偏矣。

 

所謂百脈一宗者何?《平人氣象論》曰:胃之大絡,名曰虛裡,出於左乳下,其動應衣,為脈宗氣,是最近於心,乃著邪焉,是以見證行臥不安,如有神靈,皆心中輾轉不適之狀,口苦小便數,身形如和,其脈微數,皆心中熱鬱氣 之征。

 

以此例之,《本經》百合主邪氣腹滿心痛。

 

蓋有若合符節者,而治法始終不外百合。

 

則以心本不任受邪,心而竟為邪擾,則不責將之謀慮不審,即責相之治節不行。

 

今邪阻於上而不下行,為肺之不主肅降,無能遁矣。

 

故欲征其愈期,極宜驗其小便。

 

凡溺時必肺氣下導,小便乃出。

 

今氣拄於頭,即欲下行,上先有故,則肺形之軒舉不隨,氣之支結不降,亦又何疑。

 

乃頭中之不適,復分三等,其最甚者,至氣上拄而為痛,其次則不痛而為淅淅然,又其次則因小便通而快然,即此驗其軒舉支結之淺深微甚,既了如指掌矣。

 

況合之以百合地黃湯下云:大便當如漆。

 

百合滑石散下云:微利者止服,熱則除。

 

則百合之利大小便,又與《本經》吻合矣。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26538&pid=256210&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9#
 樓主| 發表於 2014-2-12 21:16:26 | 只看該作者

方論

 

栝蔞牡蠣散

 

栝蔞根 牡蠣(熬,等分) 為細末。

 

飲服方寸匕,日三服。

 

鄒潤安曰:百合病至一月不解,而變成渴,以百合湯洗之。

 

而仍不瘥,則病為傷中上之陰無疑。

 

雖然,僅曰渴,不曰欲飲水,且不煩不熱,究竟病無駐足之所,僅渴之一端,為得所依借耳!

 

於此見昔之百脈一宗,悉致其病者,今則上焦已化,而在下者尚未化也。

 

上焦已化,百脈之病已蠲其半,百合遂無所用之。

 

而下焦之未化者,不得不選用牡蠣,使之召陽歸陰,而其主腦,尤在治上焦之已化者,故方中配以從陽化陰之栝蔞根,兩物等分,標名則升栝蔞於牡蠣之上,為一方之統攝也。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26538&pid=256211&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0#
 樓主| 發表於 2014-2-12 21:16:44 | 只看該作者

方論

 

甘草瀉心湯

 

甘草(四兩,炙) 黃芩 人參 乾薑(各三兩) 半夏(半升) 黃連(一兩) 大棗(十二枚,《傷寒論》無人參) 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

 

王晉三曰:甘草瀉心,非瀉結熱。

 

因胃虛不能調劑上下,水寒上逆,火熱不得下降,結為痞,故君以甘草、大棗和胃之陰。

 

乾薑、半夏啟胃之陽。

 

坐鎮下焦客氣,使不上逆,仍用芩、連,將已逆為痞之氣,輕輕瀉藥卻,而痞乃成泰矣。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26538&pid=256212&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1#
 樓主| 發表於 2014-2-12 21:17:14 | 只看該作者

方論

 

赤豆當歸散

 

赤小豆(三升,浸,令芽出,曝乾) 當歸(十分) 杵為散。

 

漿水服方寸匕,日三。

 

汪按:赤小豆乃赤豆之小種。

 

今藥肆以半紅半黑之相思子為赤小豆。

 

醫者亦多誤用。

 

然相思子不能出芽。

 

即此方可證其訛。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26538&pid=256213&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2#
 樓主| 發表於 2014-2-12 21:17:34 | 只看該作者

方論

 

二妙散

 

茅山蒼朮(生用) 川黃柏(炒黑)

 

為末。

 

搗生薑,煎沸湯調服。

 

王晉三曰:此偶方之小制也。

 

蒼朮,生用,入陽明經,能發二陽之汗;黃柏,炒黑,入太陰經,能除至陰之濕。

 

一生一熟,相為表裡,治陰分之濕熱,有如鼓應桴之妙。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26538&pid=256215&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3#
 樓主| 發表於 2014-2-12 21:17:54 | 只看該作者

方論

 

生薑瀉心湯

 

生薑(四兩) 甘草(炙) 人參 黃芩(各三兩) 半夏(半升) 黃連 乾薑(各一兩) 大棗(十二枚)

 

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

 

徐洄溪曰:汗後而邪未盡,必有留飲在心下,其證甚雜。

 

而方中諸藥,一一對證。

 

內中又有一藥治兩證者。

 

亦有兩藥合治一證者,錯綜變化,攻補兼施,寒熱互用,皆本《內經》立方諸法,其藥性又皆與《神農本草》所載,無處不合,學人能於此等方,講求其理而推展之,則操縱在我矣。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26538&pid=256216&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4#
 樓主| 發表於 2014-2-12 21:18:18 | 只看該作者

方論

 

半夏瀉心湯

 

半夏(半升) 黃芩 乾薑 甘草(炙) 人參(各二兩) 黃連(一兩) 大棗(十二枚)

 

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

 

方中行曰:半夏、乾薑,辛以散虛滿之痞。

 

黃芩、黃連,苦以泄心膈之熱。

 

人參、甘草甘以益下後之虛。

 

大棗,甘溫潤以滋脾胃之液。

 

曰瀉心者,言滿在心膈而不在胃也。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26538&pid=256217&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5#
 樓主| 發表於 2014-2-12 21:18:46 | 只看該作者

方論

 

大黃黃連瀉心湯

 

大黃(二兩) 黃連(一兩)

 

麻沸湯二升漬之,須臾,絞去滓,分溫再服。

 

尤在涇曰:成氏云:此導虛熱之方也。

 

按所謂虛熱者,對燥矢而言也。

 

蓋邪熱入裡與糟粕相結,則為實熱;不與糟粕相結,則為虛熱。

 

非陰虛陽虛之謂。

 

本方以大黃、黃連為劑,而不用枳、朴等藥者,蓋以泄虛熱,非以蕩實熱也。

 

雄按:不但不用枳、朴等藥也。

 

二味僅以麻沸湯漬,須臾即絞,其味甚薄,乃可泄虛熱。

 

若久漬味濃,雖無枳朴,亦能下走腸胃也。

 

汪按:尤氏解釋極精妙。

 

夢隱更以煎法釋之,亦妙!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26538&pid=256219&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6#
 樓主| 發表於 2014-2-12 21:19:09 | 只看該作者

方論

 

附子瀉心湯

 

大黃(二兩,酒浸) 黃連(炒) 黃芩(炒,各一兩) 附子(一枚,去皮,別煮取汁)

 

以麻沸湯二升,漬三味,須臾絞去渣;內附子汁,分溫再服。

 

徐洄溪曰:前方乃法之最奇者,不取煎而取泡,欲其輕揚清淡,以滌上焦之邪。

 

此法更精。

 

附子用煎,三味用泡,扶陽,欲其熱而性重,開痞,欲其生而性輕也。

 

雄按:觀此可知用藥之道。

 

鄒潤安曰:心之為體,於卦象離,今被邪逼,則外陽內伐,內陰沸騰。

 

故半夏、甘草、生薑三瀉心湯,治陰邪之未化者也。

 

大黃黃連、附子二瀉心湯,治陰邪之已化者也。

 

陰邪已化,不逼心陽,則在內之沸亂略定。

 

惟在外之邪氣尚阻,則取二黃之泄熱,蕩去其邪,邪去正自安矣。

 

惡寒汗出者,在上之陰邪才化,在下之陰氣復逆,故輕取二黃之氣以蕩熱除穢。

 

重任附子之威,以追逐逆陰,使之異趨同歸,相成而不相背也。

 

其未化者,陽餒 於陽位,而恣肆於陰分,邪盤踞於清道,而潰泄於下焦,非乾薑、半夏、生薑之振散陰霾,不足以廓清心之外郭。

 

非人參、黃連之養陰泄熱,不足以安擾心之內訌也。

 

又曰,余治瘧發時先嘔者,用半夏瀉心。

 

吐瀉交作者,用生薑瀉心。

 

胸痞下利者,用甘草瀉心,皆應如桴鼓。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26538&pid=256220&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7#
 樓主| 發表於 2014-2-12 21:19:42 | 只看該作者

方論

 

小承氣湯

 

大黃(四兩) 厚朴(二兩) 枳實(三枚)

 

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二服。

 

初服湯,當更衣;不爾者,盡飲之。

 

若更衣勿服。

 

雄按:於大承氣湯既去芒硝而減枳、朴,復以大黃同煎,而緩其蕩滌之性,古人謂之和胃之劑,故曰小承氣湯。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26538&pid=256221&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8#
 樓主| 發表於 2014-2-12 21:20:12 | 只看該作者

方論

 

牛黃清心丸

 

陝西牛黃(二分五厘) 鏡面朱砂(一錢五分) 生黃連(五錢) 黃芩 山梔(各三錢) 鬱金(二錢)

 

為末,蒸餅為糊,丸如黍米大。

 

每服七八丸。

 

王晉三曰:此丸古有數方,其義各別。

 

若治溫邪內陷,包絡神昏者,惟萬氏此方為妙。

 

蓋溫熱入於心包絡,邪在裡矣。

 

草木之香,僅能達表,不能透裡,必借牛黃幽香物性,乃能內透包絡,與神明相合,然尤在佐使之品,配合咸宜。

 

萬氏用芩、連、山梔以瀉心火。

 

鬱金以通心氣。

 

辰砂以鎮心神,合之牛黃相使之妙。

 

是丸調入犀角、羚羊角、金汁、甘草、人中黃、連翹、薄荷等湯劑中,頗建奇功。

 

雄按:周公謹云:《局方》牛黃清心丸,止是前八味至蒲黃而止。

 

自山藥以後,凡二十一味,乃補虛中山芋丸。

 

當時不知何以誤並為一,因循不曾改正,貽誤後人匪細。

 

凡此之類,讀書者不可不知也。

 

一方用牛黃、雄黃、黃連、黃芩、梔子、犀角、鬱金、朱砂各一兩、真珠五錢、冰片、麝香各二錢五分,研煉蜜丸,每重一錢,金箔為衣,蠟匱,功效較萬方為勝。

 

汪按:萬方太輕,此方較有力。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26538&pid=256222&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9#
 樓主| 發表於 2014-2-12 21:20:34 | 只看該作者

方論

 

至寶丹

 

生烏犀角 生玳瑁 琥珀 鏡面 朱砂(研飛) 雄黃(研飛,各一兩) 西牛黃(五錢) 龍腦(研) 麝香(研,各一錢) 安息香(一兩五錢,為末,酒研飛淨一兩,熬膏,用水安息尤妙) 金箔銀箔(各五十片,研細為衣)

 

先將犀、玳為細末,入余藥研勻,將安息香膏,重湯煮,凝成後,入諸藥中,和搜成劑,丸如梧子大,蠟護,臨服剖,用人參湯化下三丸至五丸。

 

《本事方》有人參、南星、天竺黃。

 

王晉三曰:此治心臟神昏,從表透裡之方也。

 

黃,犀、玳、珀,以有靈之物,內通心竅。

 

朱、雄、二箔,以重墜之品,安鎮心神。

 

佐以腦、麝、安息,搜剔幽隱諸竅。

 

東垣云:冰、雄、牛、麝,入骨髓,透肌膚。

 

抱朴子言:金箔、雄黃,合餌為地仙,若與丹砂同用為聖金。

 

餌之可以飛升。

 

故熱入心包絡,舌絳神昏者,以此丹入寒涼湯藥中用之。

 

能祛陰起陽,立展神明,有非他藥所可及。

 

徐氏云:安神定魄,必備之方,真神丹也。

 

若病因頭痛而即神昏不語者,此肝虛魂升於頂,當用牡蠣救逆以降之,又非至寶丹所宜輕試。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26538&pid=256223&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0#
 樓主| 發表於 2014-2-12 21:21:00 | 只看該作者

方論

 

涼膈散

 

(一名連翹飲子)

 

連翹(四兩) 大黃(酒浸) 芒硝 甘草(各二兩) 黃芩(酒炒) 薄荷 梔子(各一兩)

 

為粗末。

 

每服三五錢,加竹葉七片,水一碗半,煎一碗,去滓;入生白蜜一匙,微煎溫服。

 

與四物各半服,能和營泄熱,名雙和散。

 

《本事方》加赤芍、干葛,治諸熱累效。

 

《玉機》云:輕者,宜桔梗湯。

 

汪按:此方與第二方桔梗湯名同實異。

 

即本方去硝、黃,加桔梗舟楫之品。

 

浮而上之,去膈中無形之熱,且不犯中下二焦也。

 

雄按:此方加減法,詳《宣明論》。

 

徐洄溪曰:此瀉中上二焦之火,即調胃承氣加疏風清火之品也。

 

余師愚曰:熱淫於內,治以鹹寒,佐以苦甘,故以連翹、黃芩、竹葉、薄荷升散於上。

 

大黃、芒硝推蕩其中。

 

使上升下行,而膈自清矣。

 

余謂疫疹乃無形之熱,投以硝黃之猛烈,必致內潰,因去硝、黃,加生石膏、桔梗,使熱降清升,而疹自透,亦上升下行之義也。

 

雄按:法本宣明,剪裁甚善。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26538&pid=256224&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27 23:33 , Processed in 0.093751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