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吳醫匯講】

 關閉 [複製鏈接]
161#
 樓主| 發表於 2013-9-23 15:21:2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tan2818 於 2013-9-23 22:32 編輯

攝生雜話


補、戒急授而驟壅,伐、戒亟奪而峻利,用之不當,皆能致害。


故攻熱失宜,熱未去而寒復作,寒熱各踞於其所,反致溫涼並禁,良醫莫措矣;


攻寒亦然。


人但知冬不藏精者致病,而不知夏不藏精者更甚焉。


嘗見怯弱之人,而當酷暑,每云氣欲悶絕,可知中而死者,直因氣之悶絕也。


夫人值搖精,恆多氣促,與當暑之氣悶不甚相遠。


《經》曰:


「熱傷氣」,又曰:


「壯火食氣。


余故曰夏令之炎威,甚於冬令之寒,苟不藏精,壯者至秋而發為伏暑,怯者即中而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2#
 樓主| 發表於 2013-9-23 15:21:3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tan2818 於 2013-9-23 22:32 編輯

卷九

 

四大家辯


李士材《讀四大家論》一篇,本自王節齋大意,謂三子補仲景之未備,而與仲景並峙也。


然仲景醫中神聖,德備四時,三子則伯夷、伊芳尹、柳下惠而已。


試觀《玉函金匱方》中,黃芩、白虎,已開河間之先也;


建中、理中,已開東垣之先也;


復脈、黃連阿膠,已開丹溪之先也。


然則謂三於得仲景之一德,而引伸條暢之,則可謂三子補仲景之未備則未確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3#
 樓主| 發表於 2013-9-23 15:21:4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tan2818 於 2013-9-23 22:31 編輯

論《醫宗必讀》


明季李士材先生,我城人也,所著《醫宗必讀》一書,固已膾炙人口矣,然余竊有議焉。


夫必讀者,軒岐之書也,越人、仲景之書也,下此而《脈經》、《千金》、《外台》,以及近代諸名家書,雖不能盡讀,或取其十之六七,或取其十之三四,不可不讀矣。


苟守張長沙博聞強識之訓,以探本窮源,則是書又為淺醫畫限之書矣,改其名曰不必讀,其庶幾乎?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4#
 樓主| 發表於 2013-9-23 15:21:5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tan2818 於 2013-9-23 22:31 編輯

論讀景岳書不可專得其溫補之益


竊觀富貴之家,投寒涼則忌,進溫補則合,醫之喜用溫補者,遂有景岳派之名。


殊不思《景岳》亦溫涼補瀉並收之書也,觀其論症,先述古而補以已見,分劑,先古方而補以新方,作者以《全書》名之,讀者以《全書》貫之,舍其短而錄其長,則上而溯諸河間、易水、金華諸家,無不合也,更上而溯諸南陽醫聖,亦無不合也,而得景岳之益者,豈特在左歸、右歸而已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5#
 樓主| 發表於 2013-9-23 15:22:0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tan2818 於 2013-9-23 22:30 編輯

考正古方權量說


古方自《靈》、《素》至《十金》、《外台》,所集漢、晉、宋、齊諸名方,凡云一兩者,以今之七分六厘準之。


凡云一升者,以今之六勺七抄準之。


謹考定如左。


凡古方權量,皆趙於律,黃帝律尺九寸,夏尺則加一寸而為十寸,今木工之曲尺是也。


唐孫真人《千金方》論述針穴分寸云:


「其尺用夏家古尺,司馬法六尺為步,今江、淮、吳、越所用八寸小尺是也。


據此知即今曲尺無疑,知此尺即黃帝律尺寸者,以藥升之龠積與尺度考得之,詳見《律學淨聞》。


以曲尺之寸度作方徑一寸六分,上下相等,深七分八厘強,共積二千分,即古藥升之容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6#
 樓主| 發表於 2013-9-23 15:22:1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tan2818 於 2013-9-23 22:30 編輯

考正古方權量說


《千金》論「藥升方作上徑一寸,下徑六分,深八分。


當作上下徑一寸六分,深八分弱。


按《管子》云:


「釜不得為侈」,且計其容積,僅五百廿二分,不應如此之小,故知傳寫之誤也。


升口自乘得二百五十六分,以深七分八厘強乘之,得二千分為容積,云深八分者,舉成數言之也。


藥升一升,容黃鐘兩龠之實。


以黍二百四十粒為一兩,但黍之重,今無可考。


依《千金》論蜜一斤,得藥升七合,及《靈台儀象志》,水與蜜同積異重之比例,若二十與廿九,而次第以準測之,古一兩,今七分六厘也。


古律龠容一千二百八十黍,《千金》論「一撮者,四刀圭也(六十四黍為圭,半之為一刀圭)。


十撮為一勺,(勺即龠也),兩勺為一合」(「合」為「升」字之誤,一升共二千五百六十黍也)。


李時珍沿兩勺為一合之誤,更增十合為一升,則誤以傳誤矣,幸《千金》及《外台》原文,俱無此五字可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7#
 樓主| 發表於 2013-9-23 15:22:2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tan2818 於 2013-9-23 22:29 編輯

考正古方權量說


黍一稃二米,用以量龠,取基圓滑而齊(見《考工記》輪人條下注疏中)。


自劉歆變亂古法,置用,前明鄭世於特覓黍,權以今平,每龠一千二百粒,重三錢,未足為訓也(鄭世子《樂書》穿鑿附會,其云黍權黍量盡屬臆斷,張介賓采入《類經圖翼》,殊誤後人也)。


知二百四十黍為一兩者,《千金》云:


「十黍為一銖(《圖翼》謂十黍當作百黍者,非也)。


六銖為一分,四分為一兩,十六兩為一斤,此則神農之秤也。


考正古權之法,先作藥升滿曲尺二千分,中容井水,秤重一兩二錢,而推得其同積異重之比例,假如水與蜜各貯一盞中,容積相等,而水輕蜜重,水若二十兩,則蜜必二十九兩,以此推算,一藥升之水重一兩二錢者,則一藥升之蜜必一兩七錢四分明矣。


以三率明之:


水二十,蜜二十九,水一兩二錢,相乘得數三十四兩八錢,以第一率之二十為法除之,得第四次一兩七錢四分。


蜜一兩七錢四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8#
 樓主| 發表於 2013-9-23 15:22:3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tan2818 於 2013-9-23 22:29 編輯

考正古方權量說


既得蜜一藥升之重,以三率重測之,如法乘除,得蜜七合之重。


藥升一升,蜜今重一兩七錢四分,藥升七合,蜜今重一兩二錢一分八厘。


夫此七合之蜜,今重一兩二錢一分八厘者,即古蜜十六兩之數也,依上法重測之,得古一兩,今若干之數。


古十六兩,今重一兩二錢一分八厘;


古一兩,今重七分六厘強。


以古方參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9#
 樓主| 發表於 2013-9-23 15:22:47 | 只看該作者

麻黃湯


麻黃三兩(準今二錢三分),分三服,中病即止(每服止七分六厘)。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0#
 樓主| 發表於 2013-9-23 15:22:58 | 只看該作者

小柴胡湯


柴胡八兩(準今六錢),分三服。(每服止二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1#
 樓主| 發表於 2013-9-23 15:23:07 | 只看該作者

承氣湯


大黃四兩(準今三錢),分再服,中病即止(每服止一錢半)。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2#
 樓主| 發表於 2013-9-23 15:23:1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tan2818 於 2013-9-23 22:27 編輯

白虎湯


石膏一斤(準今一兩二錢)。


分三服(每服止四錢)。


藥升之容積二千分,以今倉斛之積寸推之,古一升,今六勺七抄也。


立方算法,滿千分為一寸,曾以倉斛計之,合曲尺之寸度,積一千四百九十七寸為今五斗,則知曲尺二寸,為六勺七抄。


以古方參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3#
 樓主| 發表於 2013-9-23 15:23:2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tan2818 於 2013-9-23 22:26 編輯

半夏秫米湯


半夏五合(準今三勺三抄半),秫米一升(準今六勺七抄),甘瀾水五升(準今三合三勺),煎取升半(準今一合),分三次,每服飲一小杯(杯如杯飲,約可手掬,今比此尤小,故曰小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4#
 樓主| 發表於 2013-9-23 15:23:3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tan2818 於 2013-9-23 22:26 編輯

四逆散


每服方寸匕(準今一錢),其泄利下重者,加薤白一升煎服(末藥少而一升之薤,其少亦可知)。


方寸匕者,作匕正方一寸,依曲尺之寸度為之。


錢匕者,以五銖錢為之,開元錢亦同。


皆抄散取不落為度。


古人用散藥,以刀圭抄取之,匕亦刀圭之意也。


準前論一刀圭為三十二黍,方寸匕者,十刀圭也。


立方一寸積千分三除之,得三百三十三分為方一寸匕之實,容三百二十黍,準今一錢(藥性輕重不等,今但就黍計之,以得其大概)。


《千金》論「錢匕者,以大錢上全抄之;


若云半錢匕者,則是一「錢抄取半邊耳,井用五銖錢也。


錢五匕者,今五銖錢邊五字者以抄之,亦令不落為度。


按五銖錢與開元錢徑相同,準曲尺九分,其冪六十三分,以九分乘之,得五百六十七分,三除之,得一百八十九分為一錢匕之實。


乃以三百三十三分為首率,重一錢為次率,一百八十九分為三率,得重五分六厘為四率,是一錢匕之重也。


半錢匕者,準今二分八厘;


錢五匕者,準今一分四厘也。


以古方參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5#
 樓主| 發表於 2013-9-23 15:23:42 | 只看該作者

五苓散、四逆散等方


每服方寸匕(準今一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6#
 樓主| 發表於 2013-9-23 15:23:50 | 只看該作者

桃花湯


赤石脂末半斤,每服方寸匕,日三服(每方寸匕準今之二錢,石藥性重也)。 燒散,每服方寸匕,日三服(灰性必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7#
 樓主| 發表於 2013-9-23 15:24:00 | 只看該作者

大陷胸湯


甘遂一錢匕,分二服(每服是半錢匕,準今二分八厘)。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8#
 樓主| 發表於 2013-9-23 15:24:08 | 只看該作者

十棗湯


強人服一錢匕(準今五分六厘)。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9#
 樓主| 發表於 2013-9-23 15:24:1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tan2818 於 2013-9-23 22:24 編輯

考正古方權量說


以古方參之:


己椒藶黃丸,藥共四兩(準今三錢,蜜丸如梧子大),飲服一丸,日三服(每日三丸,每丸一分,蜜在外,十日而瘳可知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0#
 樓主| 發表於 2013-9-23 15:24:2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tan2818 於 2013-9-23 22:24 編輯

薯蕷丸


藥共百七十八分(準今三兩三錢八分),大棗百枚為膏,和蜜丸如彈子大,空腹酒服一丸,一百丸為劑(每丸藥末當重三分四厘,因有大棗一枚及蜜,故得如彈子大也。


彈子大者,或較小於雞子黃,然亦不甚相遠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4 22:53 , Processed in 0.109378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