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吳醫匯講】

 關閉 [複製鏈接]
81#
 樓主| 發表於 2013-9-23 15:01:0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tan2818 於 2013-9-24 11:08 編輯

痘由太陰轉屬陽明論


疹屬肺而達於皮毛,從太陽而泄;


痘屬脾而達於肌肉,從陽明而透。


其宜於溫補者,大陰虛寒也,異功、保元,所以得效;


其宜於涼瀉者,陽明鬱熱也,承氣、白虎,所以致勝。


只因由內達外,激動真氣,症候似旁涉五臟,非相傳也。


傷寒邪自表入,痘瘡毒自裡出,毒由太陰轉屬陽明,土為萬物所歸,無所復傳,灌漿收靨,計日可愈。


故順者,能自出者也;


險者,欲出而不能自出者也;


逆者,不得出者也。


然則痘瘡之首尾,重陽明一經,從可知矣。


胃為十二經之海,氣血俱多,外鄰太陽為之,自能領毒出戶,鼓清陽而上升,務使毒火透出肌肉,夫然而內火得化,膿之灌,漿之養,何莫非陽明融化之功乎,即如升麻葛根湯,古人以為首尾可用,深得鼓舞陽明之旨。


若妄執解毒之說,承氣入胃,劫盡真陰,白虎下咽,鏟盡元陽,中土一餒,後天本撥矣,明者必計不出此。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2#
 樓主| 發表於 2013-9-23 15:01:4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tan2818 於 2013-9-24 11:09 編輯

題費建中《救偏瑣言》


是書也,今人家置一編,而究竟解悟者亦少,夫既云「救偏」,原為爾時偏尚溫補者說法。


集中雖虛實並舉,而虛症作賓,意以人所共知者,不妨從略也;


實症作主,意以人所未悉者,不嫌縷述也。


苟順口念去,眼光都注定實火一邊,直以痘為有實無虛矣。


又每條詳載治驗,全以大黃、石膏等收功,然其詳述病情處甚明,無一症非身熱如火,躁亂異常,口膩如脂者。


夫身熱而日如火,陽明熱盛也;


躁亂而曰異常,三陽熱極也;


口燥咽乾,亦少陰中急用承氣湯症也。


建中治法,原自中款,況所述痘點,不日形色紫黯,即日按之板實,可知脈象亦必滑數實大,實火有餘,於茲可悟。


然則表症苟非壯熱之極,內症苟非躁亂之極,咽中苟非干燥之極,痘粒苟非紫黯板實之極,脈象苟非滑數實大之極者,斷不宜參用大黃、石膏等藥矣。


建中未始非錚錚者,即所著《瑣言》,亦一片婆心,惜語意太責重熱毒,治驗復多夸蕩滌,且又雜撰覆釜、鱗座,及游蠶、疊錢,諸名目,概用寒涼攻發,全罔顧慮氣血,和其陰陽,俾灌漿周浹,以偏救偏,語不能休,使無識者,奉為指歸,更無隅反,則建中與有罪焉。


嘗考吳又可論治疫而及痘症,專以承氣為制勝之法,且云「諸家論痘,從未言及,但知揚湯止沸,不思釜底抽薪,則古來小兒不死於正命者多矣。


此論當為建中開山之祖。


顧下奪之法,雖不可偏廢,只是全體中一隅,古人如萬密齋、聶久吾方書,何嘗無三一承氣湯、桂枝大黃湯、敗毒和中飲等法,只取數語,該括救偏全部,其余按症列方,變化生心,未嘗印定後人眼目也。


效密齋、久吾不得,當不失為中醫,刻鵠不成,尚類焉;


效又可、建中不得,必致殺人無矣。


即又可著《瘟疫論》時,因明季辛巳、壬午之疫起見;


而喻嘉言《寓意草》又言辛巳、壬午時疫盛行,道相望,各處醫者,發汗和中藥內惟用人參,多以活人。


更有發斑一症最毒,惟用人參入消斑藥內,全活者多。


由此觀之,南昌去蘇郡雖遠,或症治自當不同,然安知喻氏所謂活者,入又可手而不誤藥耶?


著書垂後,為萬世計也。


病變何常,而師心自用,據目前得效之方,自詡為不易之法,多見其不知量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3#
 樓主| 發表於 2013-9-23 15:01:5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tan2818 於 2013-9-24 11:09 編輯

回瀾論


痘瘡關系生死,非精於《內經》、《傷寒論》者不能療,一有專門,則局量不闊,識見不廣,沿流而昧其源,此道遂絕,即如建中濫觴,釀成今日之倒懸。


究其變本加厲之故,因見痘初起,血有熱,駭為毒火,峻用苦寒逆折,在爾時火勢勃勃欲出,雖經冰伏,尚相持不下,不致入口即斃,醫者遂信為用熟無礙,於是氣機郁遏,紅暈轉深,倍增煩熱,益共信為血熱毒重,恣用寒涼,以誤傳誤,其弊一也。


遇真險症,即作危言,斷以不治,而按日處方,尤害在手口相應,到得送終,病家不咎其手法之辣,轉贊其眼力之高;


醫者益自負,無復變計,斷決愈精,聲名鵲起,其弊二也。


病家樂聞清解之說,婦嫗嘈嘈,總以瀉食積,降火毒為第一著,苟不迎合其意,即使收功後稍有咳嗽及痤,尚認為未曾解毒所致,歸咎前醫;


其或過十余朝,諸法並窮,不得已加人參入清攻藥中,為江心補漏,徒見氣喘胸高,死後心頭猶熱,無識者益悔用補之誤,視同鴆砒,時醫深於世故,務求不失人情,其弊三也。


刻板方治,通國皆然,稍有異同,便無聲援,入附出污,顯成時局,彼此互荐,方同一律,成固可以居功,敗亦可告無罪,醫道之行,惟此為嚆矢矣,彼惟急於道之行,寧復知其術之謬,況箕裘如是,衣缽如是,數頁方書,錦囊具在,眼光本不盈尺咫,更無從參悟靈機,其弊四也。


具此諸弊,種種相因,襁褓何知,遭此巨劫,謹披肝膽,吐心腹而告諸為人父母者,曰順痘,本無不生之症,而誤藥轉有致死之因;


險痘,極有可生之路,而誤藥必無不死之幸;


逆痘,尚有求生之法,而誤藥反為速死之方,與其誤藥,毋寧不藥。


年來痘疹甚行,比戶哭聲,順而死者猶十之三,險而死者已十之七,幸而獲愈者,非痘出極稀,即貧家無力延醫,或兒性倔強,滴藥不肯沾唇,否則藥雖下咽,立即嘔出,如有神助,求其因藥而愈者,百不獲一也。


曾有一幼醫之女痘殤,哭甚哀,余笑謂之曰:


君當取《左傳》語自為告解,因朗誦「余殺人子多矣,能無及此乎」。


嗟嗟!


余豈好為垢病哉,亦思稍挽狂瀾,為嬰兒開一線生路耳,苟能明「不服藥為中醫」之訓,則全活已過半矣,況由《內經》、《傷寒論》而精之者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4#
 樓主| 發表於 2013-9-23 15:02:0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tan2818 於 2013-9-24 11:09 編輯

葵菜預解痘毒說


預解痘毒,萬氏有代天宣化丸,但可預防天行,究於內毒無涉。


若餌朱砂、珍珠、黃連、犀角、兔血、鶴卵之屬,總因視為欲火之毒,故專入少陰,方雖新奇,試多無效。


或塗萆麻膏,浴鱧魚湯,欲提毒出外,亦取未舍本。


余究心格致,獨主毒襲脾經之說,又得《松山人筆記》,詳言葵菜解毒之驗。


按葵性涼滑,入脾清濕熱有功,喜其言之信而有征也,今附載於後。


葵,一名紅菜頭,一名女菜,一名滑菜,一名,蓋百菜之主也。


四時可種為蔬,秋種者更佳,故冬葵子尤為藥品所尚。


嘗閱《本草綱目》,李氏開載葵菜之功,萬不失一,而歷代流傳,疑信相半,遂從菜部改入草部,且因葵性寒滑,恐傷脾胃,不敢輕試,遂令對病妙藥,棄置不用,而惡毒流染,坐致痿頓,心甚傷之。


久有此疑,無從辨識,十數年間,廣詢博訪,乃知為紅菜頭無疑。


間令童稚餌之,雖無傷害,而功效未顯,未敢輕傳。


比年以來,數經此症盛行,見不治者十有八九,而嘗食此菜者,百無一失,乃知相傳之訛,致神功之久湮也,可勝慨哉!


方敢形之諸著,以廣其傳。


嗟乎!


因慎重而坐令陸沉,因未廣而猶然胥溺,失今不傳,後悔奚及,乃開列其方,以公諸天下後世。


蓋其寒滑者,性也,泄利者,毒也,與脾胃根本何與?


且未病而先藥,病受之,病去本完,最為上策。


即見點而後食,猶將收大半之功,不猶愈於坐火觀薪者乎,又豈若俗醫見危迫,輒進芩、連,慘均刃者乎?


噫!


是在信不信、試不試之間耳,安敢以人命為等閑,而冀其必售乎?


其法,采此菜熟之以供蔬食,愈久愈佳。


余所為懇懇,祈人之必信必傳者,聊以逭逋慢之愆,而為不可復生者志痛耳!


余何慕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5#
 樓主| 發表於 2013-9-23 15:02:2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tan2818 於 2013-9-24 11:09 編輯

擬張令韶《傷寒直解》辨證歌

 

辨表分寒熱


晝夜頭疼渾不了(先提清表分),身熱脈浮邪在表。


病症看來似一般,表寒表熱須分曉(點出眉目)。


或有汗,或無汗,汗少汗多且莫管。


只就脈浮中,分出兩條線(是最當著眼處)。


表寒浮緊或兼弦,表熱浮數兮,或兼滑長與弦緩。


寒者身疼慣怕寒(以下旁證之),頻求衣被遮溫暖;


熱者雖然也畏風,無風便欲開帷幔。


寒不渴兮熱或渴,寒舌白苔熱黃澤,寒者口和熱口苦,寒減食兮熱能食。


表寒散以辛溫味(收束),表熱辛涼非一例。


表寒切勿先消食,惟恐引邪入裡去;


表熱切忌是辛溫,變成燥熱為難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6#
 樓主| 發表於 2013-9-23 15:02:3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tan2818 於 2013-9-24 11:10 編輯

辨表分虛寒虛熱


頭痛脈浮(表也)或兼大兼弦,或兼數兼弦,按無力(虛也),表分虛同寒熱別。


表若虛寒必惡寒,屢進辛溫汗難出(若用辛涼,必致汗多而近於亡陽矣。


氣擾翻教身體麻(此下言辛溫之後變象),或大熱兮或微熱,胸前微滿且欲嘔,口淡或渴或不渴。


表如虛熱口亦淡,必兼微渴思潤澤。


服過辛涼身反痛,舌形定現微苔色(此下是服辛涼後變象)。


不論大汗與無汗,但查熱勢加猖獗。


兩症皆須補益來,寒加薑桂(宜用桂枝東加、朮,甚則加人參、干炮薑之類;


如血虛,無汗可加當歸、紅花和其陰血。


熱芩柴(宜柴、芩、歸、芍、、朮之類,甚則加人參。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7#
 樓主| 發表於 2013-9-23 15:02:3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tan2818 於 2013-9-24 11:10 編輯

辨裡寒


裡寒脈沉緊,或兼緩與遲。


惡寒骨節痛(五字是表證),表症似而非。


胸腹滿痛且欲嘔,或吐或利俱有諸。


或熱或不熱,手足指冷厥。


喉有冷涎苔白滑,或如豬腰或茶褐。


此宜桂枝湯去芍加乾薑,裡寒溫補是良方,甚則加桂、附,可以復其陽。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8#
 樓主| 發表於 2013-9-23 15:02:4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tan2818 於 2013-9-24 11:10 編輯

辨裡熱


裡熱脈沉數(主腦),或緩滑以長。


無論其神昏與清,無論其身熱與涼,唇焦齒黑語現,舌短苔黑或起芒。


裂破出血反不渴,或渴飲冷小溲長。


或利清水或便鞭,聲音洪厲力氣強,狂發登高棄衣走,否且循衣而摸床。


面目或赤或不赤,其色垢濁如薰黃(即不赤亦面垢)。


此宜芩、連、石膏類,甚則芒硝與大黃。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9#
 樓主| 發表於 2013-9-23 15:02:5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tan2818 於 2013-9-24 11:10 編輯

辨裡虛寒


裡若虛寒者,脈必沉而緩(主腦),微細按無神,救之惟愁晚。


手足常四逆,面色青黑黯。


渴而不欲飲,但覺口中淡,惟喜極熱湯,稍解胸中滿。


或嘔或吐或下利,或不大便心下悸。


心煩喜躁不思食,蜷臥恍惚每獨語。


舌帶淡黑色,或如豬腰或糙米,或白苔而潤,或無苔而燥,短縮不能伸,望之萎且槁。


理中四逆急溫之,否則神昏汗脫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0#
 樓主| 發表於 2013-9-23 15:03:0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tan2818 於 2013-9-24 11:10 編輯

辨裡虛熱


欲知裡虛熱,脈沉而數按無力(主腦)。


身熱退不淨,口渴神恍惚,與湯則飲之,不與亦不討。


有時思食來,食到便先飽。


舌上略覺燥,得湯燥即好;


或有微苔或無苔,或淡紅色如桃腮。


此為裡分少津液,瀉心、導赤佐生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1#
 樓主| 發表於 2013-9-23 15:03:1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tan2818 於 2013-9-24 11:11 編輯

辨假虛寒


脈沉細兮或緩長,出則遲兮入則疾(主腦),或伏筋骨按有力。


口中不渴舌燥短,不但身涼且四逆。


神昏譫語口目動,狀若驚風作痙厥。


或利清水或不便,解下或如爛桃色。


人事不知歌且哭,身輕偏自能起立(大證據)。


或吐蛔蟲口苦辣,小便行時長且赤。


此是虛寒假症現,應須解毒和涼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2#
 樓主| 發表於 2013-9-23 15:03:2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tan2818 於 2013-9-24 11:21 編輯

辨假實熱


脈弦而大或洪數,無奈按之全不見(主腦)。


任他熱勢如燎原,真底實板已先現。


苔白或黑短不燥,或如豬腰或米糙。


面目俱赤為戴陽,譫語發狂手足躁。


或有汗兮或無汗,坐臥只求井中蹈。


舌腫唇焦齒出血,渴飲湯水常不絕。


內是真寒外假熱,理中八味合生脈,煎成冷凍飲料代茶湯,庶幾虛火歸源得,誤用芩連增躁渴(變成死症),庸師到此休饒舌。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3#
 樓主| 發表於 2013-9-23 15:03:3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tan2818 於 2013-9-24 11:21 編輯

辨渴


渴症須分寒與熱,熱者脈數而口苦(主腦),身熱汗出喜冷凍飲料,或兼湯水百杯可(大證據)。


此宜花粉與川連,加味參同伴白虎。


虛寒而渴者,脈必細兼遲,即教洪且大,終是數而虛(主腦)。


渴喜極熱湯,稍溫便嫌冷;


有時思得水,仍復不能飲(大證據)。


此宜生脈中,薑、附辛以潤。


又有汗下之後亡津液(著眼),生津之品始為得,不宜涼藥不宜溫,何況諸多辛與熱。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4#
 樓主| 發表於 2013-9-23 15:03:4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tan2818 於 2013-9-24 11:21 編輯

辨舌


胃氣現於舌,上有淡白苔。


俗醫漫消食,必致光無胎。


調理到思食,苔白漸生來。


君不見病有濃苔滿舌者,忽然退去光而燥,乃為胃氣絕之征,從此參詳便分曉。


又有大紅舌色無苔者,君火之色浮於外,盛極將衰欲化灰(無病之人亦常有之,宜用附子。


)引火歸源才得退(舌色純紅,必腎氣素虛之人,無他症而忽現此舌者,用附子引火歸源固合。


又若《敖氏傷寒金鏡錄》載純紅為將瘟舌,乃熱畜於內而病將發也,不問何經,宜用透頂清神散搐鼻法,亦不可不知。


)又有舌黑如淡墨,更不須分燥與濕,總歸腎水克心火,陰盛陽衰須早識;


除非黑起芒刺燥而裂,陽邪熱結何消說。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5#
 樓主| 發表於 2013-9-23 15:03:5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tan2818 於 2013-9-23 23:22 編輯

辨虛寒舌燥


舌燥有多般,或淡黃,或淡白,或起微刺或灰色。


更有望之如燥們之澤,其色或紫而或黑,必兼吐利而厥逆,神昏譫語詞謇澀(舌燥而語言不清,因燥而下清可治。


舌潤而語言不清,所謂口雖欲言,舌不得前,死症也。


)脈形微細定如絲(虛寒定案),或雖洪大終無力。


急用生脈以養津,附、薑、苓、草和、朮(俗醫謂五味味濃,多則用十余粒,少則七八粒,此不通之論,必須錢余方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6#
 樓主| 發表於 2013-9-23 15:03:5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tan2818 於 2013-9-23 23:22 編輯

辨實熱舌燥


實熱舌燥先有地,或黃或黑起芒刺。


即使苔輕偏破裂,必兼身熱焦唇齒。


渴喜飲冷面目赤,並無吐利與厥逆。


語便閉諸症現,洪數滑長脈可驗,白虎承氣隨變換。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7#
 樓主| 發表於 2013-9-23 15:04:0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tan2818 於 2013-9-23 23:22 編輯

辨寒頭痛


寒頭痛脈浮而緊(主腦),或弦或沉更兼遲。


惡風與寒四肢冷(大證據),頭喜熱物包裹之(更有劉河間論頭痛屬熱者,亦惡寒喜熱,緣熱為寒閉,則其痛甚,熱氣流通,則痛止也,然止後必復作而益甚為驗,脈亦必有異。


)理中參入桂、天麻,附子、細辛重者加,少佐羌、防法亦精。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8#
 樓主| 發表於 2013-9-23 15:04:1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tan2818 於 2013-9-23 23:21 編輯

辨熱頭痛


熱頭痛脈浮而數,或滑而長亦有諸。


口苦舌乾渴欲飲,痛連風府與風池(大證據)。


惡熱其常惡風暫,此為風熱症已顯。


羌、防、柴、葛、連翹、芩,甚則石膏用之驗。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9#
 樓主| 發表於 2013-9-23 15:04:2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tan2818 於 2013-9-23 23:21 編輯

辨虛頭痛


虛頭痛脈弦而大,弦則為寒大則虛(主腦)。


痛極不堪喜得按,日夜呼叫語聲嘶(大證據)。


其痛或專在額上,遍頭皆痛亦有之。


急宜參、苓、、朮加附子,此症失治危即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0#
 樓主| 發表於 2013-9-23 15:04:3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tan2818 於 2013-9-23 23:21 編輯

辨風寒骨痛


風寒骨痛脈弦緊(主腦),或遲而緩亦有準。


身熱惡寒手足冷(大證據),舌上白苔口不渴,拘攣遍體酸難忍,甚則上嘔下利並。


桂枝湯內用天麻,有濕去芍加附穩。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4 22:45 , Processed in 0.109378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