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tan2818 於 2013-9-23 22:56 編輯
【百合病贅言】
此症行止坐臥皆不能安,自朱奉議以為傷寒之變證,後之注《金匱》者,或言屬氣,或言屬血,論說紛紜,余竊以為皆未中肯。
夫「百脈一宗,悉致其病」,乃本乎心神渙散也。
心主脈,故心病而脈為之皆病矣。
惟其心神渙散,故下文常默默,不能食,不能臥,不能行數句,無可奈何之態,皆所以形容百脈悉病之語。
未經誤治,病情如是者,乃為此病之正,故用百合而加生地黃汁,顯為五志之火,消爍心陰,於是以此救之。
《經》所云「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之意也。
此外因誤治之變,而隨症治之,如《金匱》所立數方,亦不過略舉其概,以令人隅反;
設未用汗、吐、下三法,而曾或寒、或熱、或補、或瀉之藥以誤治者,治法亦宜權變,惟在法古者之引伸觸類耳。
趙以德《衍義》云:
「病多從心主,或因情欲不隨,或因離絕菀結,或憂惶煎迫,致二火鬱之所成」,最為切當。
惜其有見及此,而未明言心神渙散之故,注中反雜以熱毒瘀血等解,殊為白璧之瑕。
昔張路玉治孟端士太夫人此病,用生脈散加百合、茯神、龍齒,稍兼黃連而病愈,蓋以百合攝神之法而推展之,洵為能讀仲景書者矣。
第安神之藥不一,而專取乎百合者,因其形象心,瓣瓣合抱,取其凝合渙散之心神,由是而百脈皆利矣。
嘗閱《中吳紀聞》云:
百合乃蚯蚓所化,張路玉亦曾親見,於包山土罅中,有變化未全者,大略野生百合,蚓化有之。
夫蚯蚓性動而專通經絡,及至變而為百合,則由動而靜,由散而合,用為主治,即此意耳。
且百脈悉病,則病變百出,非經文數症之所能盡;
設或症不盡合乎經文,而遇病態類此者,亦宜體會其意而推測之,不可泥定下文數症也。
當明欲食不能食等句,乃無可形容之辭,病為神病,而難以形容,醫者亦須神會,而非語言文字之所能罄者矣。
景岳云:
無形者,神也,變幻倏忽,換回非易,引《經》文「粗守形,上守神」二句,而嘆安得有通神明而見無形者,與之共談斯道哉。
旨哉,是言也!
向來注者,多以百合為消瘀血,然消瘀血者,乃赤花之山丹,非百合也。
蘇頌以病名百合,而用百合,不識其義。
李士材曰:
亦清心安神之效耳。
士材能見及此,而未發明此症之機要,殊缺典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