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tan2818 於 2013-9-24 09:40 編輯
【命門脈診辯】
張景岳《三焦胞絡命門辨》云,「命門為陽氣之根,故隨三焦相火之脈,同見於右尺。
按命門居兩腎中間,即人身之太極,乃陰陽之根底,既為陽氣之根,亦為陰氣之根。
景岳《真陰論》云:
「命門之火,謂之元氣,命門之水,謂之元精。
論理並無偏倚,及至論及脈位,則但將右尺以候陽氣之根,將謂左尺不可以候陰氣之根乎?
將謂陰氣之根,亦於右尺診之乎?
將謂命門但候元氣,不必候其元精乎?
此景岳之偏於溫補,其誤即在於此,所謂差之毫厘者也。
按命門原氣,稟於有生之初,得父母之兩神相合而化形,如露珠之一滴升於丹鼎之上,以為生身立命之根,天地、陰陽、五行之精,亦即妙合,於是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由此而生,不可以言水火,並不可以言精氣,乃精、氣、神三家會合,而始成此一點,莫可名言,而曰命門,指人身有生之根,天之所命而名之。
左氏曰:
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謂命也,此之謂歟。
命門一點,藏於兩腎中間,以營運陰陽之氣,全借腎中陽氣、陰精以為之養。
在有生以前,則精氣生長於命門,在有生以後,則精氣之生於命門者,命門反須精氣以養焉。
精氣不足,猶可峻補以救之,至精氣大傷,而命門生氣之原絕,則非補精氣之所能挽回,故言至水火精氣,已屬腎陰、腎陽,而非命門矣。
夫命門為生氣之原,非特右尺不能候,即兩尺亦不能候,且六部俱不能候,是當以《難經》為斷也。
《八難》曰「諸十二經脈者,皆系於生氣之原。
所謂生氣之原者,謂十二經之根本也,謂腎間動氣也。
此五藏六腑之本,十二經脈之根,呼吸之門,三焦之原,一名守邪之神。
故氣者,人之根本也,根絕則莖葉枯矣。
寸口脈平而死者,生氣獨絕於內也。
獨是《一難》獨取寸口以決死生,而《八難》言寸口脈平亦死,是何其自相悖謬乎?
蓋寸口為脈之大會,可決死生,乃穀氣之變見,後天有形之可脈也;
生氣之原絕,則寸口脈平猶死,乃元神之聚散,先天無形之不可脈也。
然則命門之絕,將不可脈之而已乎?
《經》曰:
「望而知之謂之神」,在醫者之以神照神,乃神聖之能事,誠非下士之所能窺測,而以右尺為診,則固知其非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