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西洋參的藥用歷史和真偽鑒別西洋參】
別名「花旗參」。
係五加科植物西洋參PanaxquinquefoliumL.的乾燥根。
本品始載於清?《本草從新》,吳儀洛云:「出大西洋佛蘭西,形似遼東糙米參……。
清?《本草綱目拾遺》引《藥性考》云:「洋參似遼參之白皮泡丁,味類人參而性寒。
從上述本草記載與現今使用的西洋參是一致的。
西洋參的商品來源,以往全靠進口,主產於美國、加拿大,集散於「三藩市」。
轉運香港,售與我國專營進口藥材的「廣幫」藥商,如廣安和、壽草堂、廣盛遠等。
再經加工分檔,成為多種規格。
西洋參分有野生和種植兩類,其形狀有所區別,野生西洋參又稱「野泡」,多呈紡錘形,大小不一,大者如指,小者如蛹。
無蘆、無支根。
表皮黃褐色,有緊密的環紋。
質硬,體輕。
斷面黃白色,形成層環明顯,韌皮部有棕紅色樹脂道多數。
氣微,味微苦微甘。
此為西洋參中之珍品。
由於本品產量甚少,現已少見。
進口的西洋參,自建國前就以種植品為主。
但由於加工和形狀不同,分有多種規格(無論哪種規格均已除去蘆頭、切去支根),帶皮的稱「原皮參」,去皮的稱「粉光參」。
從形狀來講,其主根短而肥壯或短支根基部呈八字分開,稱「武形」;
若主根呈圓柱形(俗稱「順直體」)稱「文形」(粉光參多用文形加工)。
習慣以武形品質為優。
西洋參在我國應用已有230多年的歷史,近年來,通過長期的科學實驗,我國已引種成功。
西洋參以往需用量不大,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準提高,開始重視保健,所以,西洋參不僅在配製保健藥品中需要,而且年老、體弱者也經常單服,因此需求量大增。
由於西洋參貨源不足,又比人參價格昂貴,故此有些不法分子為了牟取暴利,就以國產生曬人參冒充西洋參出售。
西洋參與人參雖為同科同屬植物,但西洋參性寒,功效補氣養陰,清虛火,生津液;
人參性微溫,功能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生津安神。
由此可見,兩者性味、功能均有不同。
為了保證人民用藥準確,安全有效,應予注意鑒別。
現將進口西洋參與國產種洋參和生曬參主要性狀區別點列於下:1進口西洋參:為五加科植物西洋參PanaxquinquefoliumL.的乾燥根。
主產加拿大、美國。
根呈圓柱形或紡錘形,蘆頭及支根已除去,長3~10cm,直徑0.5~2cm,表面灰黃色或黃白色(去皮者顯白色),上部和中部有密集的橫環紋,皮顯細膩而緊密,全體可見縱皺紋和橫向皮孔樣疤痕,一般細長稍隆起。
質堅,體輕,不易折斷,斷面淡黃白色,無裂隙,呈放射狀紋理,有明顯棕黃色形層環,皮部散有多數紅棕色樹脂道。
氣微香,味甘、微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