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名老中醫經驗集】

 關閉 [複製鏈接]
12821#
 樓主| 發表於 2013-9-19 00:15:59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7美容:湯方內服,可使容貌美好。


舉例如下:秘方金櫻煎法:下霜時取金櫻子,杵爛,用酒榨取汁,濾過後慢火熬成膏,後入檀香諸香在內,瓦罐收儲,沸湯點服。


能活血駐顏。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822#
 樓主| 發表於 2013-9-19 00:16:07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8養生延年:此類湯方,久服可以延年。


舉例如下:仙術湯:辟瘟疫,除寒濕,溫脾胃,進飲食。


蒼朮四十八斤,棗二斗四升,乾薑二十四兩,杏仁六斤,甘草十四斤,鹽二十五斤。


為末,每服一錢,在食前沸湯點服。


常服延年,明目駐顏,輕身不老。


上述為湯方的主要功效,至於其他功效,限於篇幅,不予贅述。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823#
 樓主| 發表於 2013-9-19 00:16:26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二、中醫藥學的繼承發揚與走向世界中醫藥學的繼承與發揚,兩者互有關聯。


實際涉及教學、臨床、科研、管理的評價、反省和調整問題。


其中,科研屬於重要環節。


因為做好發揚工作的標記是學術發展,走向世界靠的也是學術發展。


繼承與發揚是相輔相成的。


在繼承時,除了封建迷信色彩濃厚及極端不合情理的內容應予摒棄之外,對於臨床實踐證實並無實用價值的部分若能加以調整,就有可能做到更好的繼承。


以六經辨證為例,六經病每一篇的內容,包括辨證與處方,都有理論上的指導價值和臨床上的應用價值。


但是,外感寒邪的六經傳變,似乎並不存在。


儘管如此,目前發行的中醫書籍中關於外感病的辨證,依舊不厭其煩地照寫不誤。


對劉完素以降的一些醫家業已改弦更張的外感病辨證和臨床上找不到按六經傳變的實際情況採取視而不見的態度,依舊堅持從太陽病傳變到厥陰病的說法。


類似這方面的問題,可以列出若干。


這種繼承,對正確繼承中醫藥學遺產不會帶來好處。


目前在繼承、發揚中存在兩個主要問題。


一個是中醫藥學理論體系的完整系統與否,另一個是這些內容的價值是否存在著變遷問題。


因為即使從通過西醫學來證明中醫學的角度來看,基礎理論的相對系統、完整與這些理論與經驗還存在著使用價值仍然是通過西醫學來對中醫進行證明的前提,否則一切努力都將付諸東流。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824#
 樓主| 發表於 2013-9-19 00:16:34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一)中醫基礎理論的系統完整問題中醫的古代理論一直在臨床上發揮著作用,但處於凝固狀態,成為無法擺脫的思維框架,這就使得中醫學處於不連續發展的暫停狀態,與其他科學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一門學科的發展,有賴於理論的更新及深化。


中醫藥學也應當是如此,只有正確認識古代中醫基礎理論,並加以修正更新,才能促使學科發展,更好地為臨床實踐服務。


要想修正更新中醫基礎理論,首先要掌握這些理論在古代醫著中的原始內容,然後才能發現問題,為修正、更新提供依據。


現以藏象學說為例加以簡略說明。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825#
 樓主| 發表於 2013-9-19 00:16:43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在藏象學說中,中醫的五臟不是整體以下的器官概念。


每一個臟具有多項生理功能,涉及到西醫的不同系統,如心既主血脈,又主神明等。


這裡存在的問題有:一個是有的臟並不具備古籍中所說的生理功能。


主血脈的心與主神明的心放在一起的必要性究竟有多大?


清代醫家汪昂、王清任已經將腦與主神明聯繫在一起,現在還有堅持心主神明的必要嗎?


一個是臟與臟之間功能的互通,兩臟或數臟具有相同功能。


以肝為例,按照五行生克理論,肝與其他臟腑都有聯繫,但它與脾胃、膽、腎的關係尤為密切。


在肝與脾的關係上,《素問?五藏生成篇》云「脾……其主肝也」,另外還有《寶命全形論》的「土得木而達之」、《經脈別論》的「食氣入胃,散精於肝,淫氣於筋」等記載。


這表明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正常與否,取決於肝的疏泄功能,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是脾胃進行正常消化吸收的前提。


根據上述《內經》記載,肝的生理功能包括了消化吸收功能。


目前教科書中兩臟兼證的肝脾失調、肝胃不和反映出肝與消化系統關係的密切。


至於腎,它的某些功能與肝難以區分。


例如,天癸的至與絕應當與腎有關,但《上古天真論》云「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天癸竭……」,即肝氣衰會引起天癸竭。


天癸是指男女的性腺功能。


可見那時人們已清楚地瞭解肝的生理功能包括性腺在內。


後世醫家提出「肝為女子之先天」的說法,將女子生殖系統功能和病變包括胎產經帶在內,與肝密切聯繫。


至於寒滯肝脈,更將男性生殖器官睾丸列入肝的經脈之內。


可見在生殖系統方面,肝與腎均具有影響生殖的功能。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826#
 樓主| 發表於 2013-9-19 00:16:52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肝的生理功能比較廣泛。


在《內經》中,有關肝的病變記載有善怒、悲哀、憂慮、驚駭、頭痛等神經精神症狀,胸脅滿痛、嘔逆、腹瀉等消化症狀,遺精、卵縮、婦人少腹腫、癃閉等泌尿生殖系統症狀,耳聾、視力障礙等五官科症狀和腰痛、筋攣等運動系統症狀等。


其他四臟也有類似情況。


五臟系統中的一臟兼有它臟生理功能並非只是肝臟,而是普遍現象。


在一臟具有多種功能,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難捨難分狀態,以及一病或一症狀可由多臟引起的情況下,採用現代科學手段對某一臟進行研究,尋找該臟的特異實驗指標是不現實的。


這是對古代文獻內容理解不足的結果。


因此,當務之急是要搞清古代文獻原有含意,並在理解古代文獻的基礎上對中醫理論加以系統化。


例如,要想使臟腑學說繼續成為中醫基礎理論的核心,各臟的生理功能應當調整為各自有其獨特的功能。


臟腑之間能夠相互配合協調,但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狀態不應繼續存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827#
 樓主| 發表於 2013-9-19 00:17:02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二)中醫學術的修正與更新問題中醫藥學是前人通過長期臨床實踐留下來的寶貴遺產。


在長期的大浪淘沙的過程中,有的留至今日仍然發揮著重要作用;


有的需要進行修正或淘汰。


金元時代張潔古曾說「運氣不齊,古今異軌;


古方新病,不相能也」,提示金元時代的人們已經懂得在臨床時不能墨守成規,懂得在臨床中應當推陳致新。


我們應當更加懂得革新的必要性。


以外感病為例,在診斷時,惡寒發熱同時出現不一定是特異診斷指標。


清代懷抱奇在《古今醫徹》中說:「凡惡寒發熱,雜症皆有,即一瘡一疥亦復如是,豈可不審何證所致概用發散。


如余治一婦惡寒發熱,脈得洪數,詢之乃左乳腫痛。


余竟治其乳,腫痛頓消,寒熱亦止……此不可誤汗也。


在治療時,施今墨先生治療外感風寒時已不單純採用辛溫解表,而是既解表寒又清裡熱,採用清、解並施的方法。


筆者遵施老法,治風寒必用辛涼,治風熱必用辛溫,往往應手而愈,療效遠勝於西藥。


實際上,清代吳瑭在《溫病條辨》中列出的辛涼平劑銀翹散中有荊芥,就是在辛涼藥中配入辛溫藥的範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828#
 樓主| 發表於 2013-9-19 00:17:11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所謂感受風寒用辛溫解表、感受風熱用辛熱解表的涇渭分明的治療方法已經不符臨床需要。


堅持用這樣的內容來教學生,出現不會看病的學生是理所當然的。


至於內傷病,臨床上的發展更多。


例如,盜汗未必陰虛,自汗非皆陽虛;


外感初期少見浮脈,結代脈未必預後甚差等,不勝枚舉。


在治療上,張伯納先生的二仙湯(仙靈脾、仙茅、巴戟天、當歸、知母、黃柏)在臨床上應用甚廣,此方集王冰所述的「益火之源,以消陰翳;


壯水之主,以制陽光」,在同一病人身上同時採用兩種截然不同的治療方法,取得一定療效,應當認為是對古人論述的發展。


以上文字說明中醫在辨證論治和用藥方面業已有了很大發展和變化,古籍和教科書的若干內容不符實際情況。


將辨證、用藥強行限制於過去的書籍及有關規定的範圍內,不是對待科學的正確態度。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829#
 樓主| 發表於 2013-9-19 00:17:21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三)中醫藥走向世界、中西醫結合、中醫現代化的前提問題1認真掌握中醫古籍有關基礎理論的內容,建立能夠自圓其說、符合臨床實用的完整系統體系。


中醫的科學研究只能建立在具有一定可遵循的規範的基礎上。


現有基礎理論除藏象學說外,陰陽學說、五行學說、經絡學說、氣血津液學說也都存在理論模糊的問題。


基礎理論的模糊必然導致辨證論治的隨意性與不規範。


我在1991年發表的文章中早就指出,當時的中醫研究屬於房基尚未牢固、先蓋上面高樓的違反科研常規的倒置式的研究,即基礎理論沒有弄清就對基礎理論進行研究的作法有待商榷。


6年後的今天,研究情況依舊如故,似可說明不重視基礎理論的後果。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830#
 樓主| 發表於 2013-9-19 00:17:32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2要以科學的態度來對待中醫藥學。


在自然科學中,學科得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在於不斷的發展變化。


固定不變是反常的,不斷變化是正常的。


不符臨床實踐的應予拋棄,推動臨床實踐發展的應予吸收。


只有採取適當措施,將臨床上發現的新內容不斷注入到中醫臨床、教學和科研中,不斷地吐故納新,中醫藥學才有可能列入世界科學之林,才談得上走向世界。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831#
 樓主| 發表於 2013-9-20 16:16:44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三、關於「證」的動物模型自從1960年鄺安坤氏發現皮質素型動物的病態外在表現與陽虛證臨床特徵近似之後,1963年鄺氏又提出助陽藥能改善動物模型的病態。


在鄺氏的帶動下,全國掀起了製作「證」的動物模型的高潮。


據衛生部科教司等於1984年12月發表的《醫學實驗動物模型及細胞係研製與應用》,截止於1983年5月,「證」的模型已有「衛氣營血」、「熱」、「寒」、「瘀血」、「血虛」、「脾虛」、「肝鬱」、「陽虛」、「陰虛」、「陰」、「陽」、「脈微欲絕」、「氣虛」、「陰陽失調」、「裡實」等。


日本則有瘀血證、五苓散證、胸脅苦滿證等。


近10餘年以來,研製中醫動物模型更處於一發而不可收的熱烈狀態,大量的人力、物力與時間投入這方面的研究。


審慎地評估中醫動物模型的科學價值,在中醫科研方法學上具有重要意義。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832#
 樓主| 發表於 2013-9-20 16:19:41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製作「證」的動物模型的思路大致是使用一些能引起與該證臨床症狀和實驗指標相近的致病因數,作用於動物,使之產生類似該證的症狀。


這些致病因數包括物理、化學、生物及損傷或切除動物身體的某一部分等。


從理論上來說,完善的動物模型應包含六方面的內容———病因、病位元、症狀、病理、協同因數(性別、年齡、環境等)、對治療的反應。


它們應與臨床相符,但實際上難以做到。


如脾虛證係採用飲食勞倦方法造模,屬於病因相近;


腎虛證係採用藥物損傷腎上腺皮質方法造模,屬於病理相似。


有認為前者多為中醫單位制成,後者多為西醫單位制成,前者優於後者,反映出中醫特色。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833#
 樓主| 發表於 2013-9-20 16:19:51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一)製作「證」的動物模型的基本要求1根據中醫理論,類比中醫傳統病因,儘量達到既符合多種因素,又符合自然致病的原則。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834#
 樓主| 發表於 2013-9-20 16:20:02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2符合該證的基本內容。


在證的實質尚未闡明前,模型與臨床病人在體徵上應當相似。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835#
 樓主| 發表於 2013-9-21 16:54:00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3有客觀的實驗室指標,具有一定的特異性及敏感性。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836#
 樓主| 發表於 2013-9-21 16:54:08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4可用治療該證的方藥進行驗證,使動物改善症狀或症狀消失。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837#
 樓主| 發表於 2013-9-21 16:54:17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二)製作的模型大致有三類1根據中醫理論製作證的模型。


如脾虛模型係根據飲食失節及勞倦過度為脾虛病因而製成及大腸桿菌靜脈注射製造衛氣營血模型等。


但要符合證的諸多條件極難。


在衛生部1984年出版的書內26個模型中,雙因素以上的僅為2個。


2直接借鑒西醫模型。


如冠心2號對微循環的影響,採用腎上腺素造成小鼠腸繫膜微循環障礙,即所謂瘀血模型。


3復合模型:如乙醯基苯肼引起溶血性貧血———血虛證模型。


高分子葡聚糖引起DIC—瘀血證模型。


此模型在名義上與中醫相聯繫,實際上仍為西醫模型。


在上述的三類模型中,真正屬於中醫動物模型的實際上只是第一類。


各地在製作證的動物模型時,大致按此思路進行。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838#
 樓主| 發表於 2013-9-21 16:54:26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三)討論首先提出控制論的維納曾說:「如果一個生理學問題的困難,實質上是一個數學上的困難。


那麼,十個不懂數學的生理學家和一個不懂數學的生理學家的研究成果是完全一樣的,不會更好。


中國不是富國,中醫學的科學水準較低,科研經費也較短缺,經不起由於方法學的失誤而導致時間、金錢、人力、物力上的浪費。


因此,從方法論角度來探討證的動物模型在中醫科研上的價值具有一定意義。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839#
 樓主| 發表於 2013-9-21 17:17:33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西醫學的發展與理論產生的程式大致為:臨床實踐———發現問題,提出假說———實驗研究,驗證假說———形成理論,指導實踐———再發現問題,提出新假說———再實驗研究,驗證新假說———形成新理論,指導實踐———……。


由上所述,理論是通過實驗產生的。


對於相當數量的理論來說,通過使用動物模型研究而產生了理論。


即動物模型在前,理論在後。


如巴斯德的炭疽實驗,用60只綿羊進行預防炭疽的研究,其中25只先接種疫苗,後給細菌,結果未感染炭疽,從而創造了免疫的理論與技術手段,為人類預防傳染病揭開了新的篇章。


中醫學的理論產生與西醫有很大的不同。


其程式為:臨床實踐———發現問題,提出理論———指導實踐。


現在我們通過實驗研究,如動物模型來驗證古人流傳至今的理論,即理論產生了動物模型。


或理論在前,動物模型在後。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840#
 樓主| 發表於 2013-9-21 17:17:43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由上所述,西醫學通過動物模型否定了舊理論,創造了新理論;


中醫學通過動物模型維護了舊理論。


實際上,動物模型已與創造新理論沒有太大聯繫。


因此,在中體西用的框子內,從創造新理論的角度來說,動物模型已喪失了存在的價值。


鑒於中醫學與西醫學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學術體系,在理論產生方面,或從方法論角度來說,可以說是截然不同。


如果要採用西醫的動物模型之類的研究方法來研究中醫,勢必導致拋棄或修正舊理論。


在這種情況下,保持中醫特色就會較為困難。


由此看來,堅持製作證的動物模型的作法必然導致修改或檢驗中醫理論。


既要製作模型,又要維護理論的現行作法只能使中醫研究陷於進退維穀的停滯狀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6 07:47 , Processed in 0.234375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