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名老中醫經驗集】

 關閉 [複製鏈接]
12781#
 樓主| 發表於 2013-9-19 00:10:20 | 只看該作者

學術精華


一、寒熱並用、攻補兼施的雙重調整治療中藥的雙向調節作用,已為人所周知。


實際上,在調整功能方面,中藥的雙重調節作用,更有研究的必要。


國內文獻近年關於採用寒熱同用、補瀉兼施的方法治療疾病的報告甚多。


古人雖有寒熱並用的烏梅丸、補瀉兼施的地黃丸,但畢竟是少數。


現在,在臨床上採用雙重調整(如寒熱同用、補瀉兼施)的治法屢屢見效。


筆者經常採用這種方法。


舉例如下:例1:李某某,女,38歲,患者於1996年5月30日就診,病史為消渴8年,CT報告為垂體占位病變。


本年1月開始飲水增劇,終日飲水不止(臨睡前需飲兩暖壺),排尿甚多,其他治療無效,故來求治。


當時病人瘦弱,除飲多溲多外,尚有疲乏無力,頭內覺熱,頭暈且痛,食少,腑行間日一次,脈沉細,舌淡紅苔白等。


辨證為陰虛火旺,用六味地黃湯加味。


7劑後複診,病人自述藥後頭痛嘔吐,七日大便一次,飲多食少如前,脈沉細,舌淡紅,苔薄黃。


鑒於頭熱,暈痛及便秘增劇,劇渴如前,因此進行變通,在白虎湯四大症狀及承氣湯腹部滿實症狀不夠明顯的情況下,採用白虎與調胃承氣湯合方。


處方為:生石膏60克、知母10克、生軍10克、元明粉6克、枳實15克、生草8克、蔓荊子10克、柴胡10克、白芍15克、川芎10克,4劑。


6月10日複診時,自述藥後腹瀉數次,頭痛已除,渴減飲少,食欲增加,舌脈如前。


由於病人形體瘦弱,在處方中去大黃、元明粉。


6月13日複診時,自述腹瀉雖除,飲水又多,方中又加入硝黃二藥。


6月17日自述飲水減少,進食增多。


自此持續門診至7月11日,體力增,進食多,飲水基本正常,帶藥20劑回家。


1997年3月來京檢查,CT報告垂體病變縮小,病人已於去年8月恢復工作。


這是一個通大便以澀小便的通因通治的病例,在滋腎養陰無效的情況下採用陽明經腑同治的雙重調整方法獲得效果。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782#
 樓主| 發表於 2013-9-19 00:10:27 | 只看該作者

學術精華


例2:徐某某,女,32歲,患者於1996年9月23日就診,病史為22歲時發現左乳癌,手術切除。


1995年5月發現右乳癌,手術切除後放射治療,當時已有胸腔積液與胸骨轉移。


由於放射量過大,出現放射性肺炎。


門診時患者面色灰暗、呼吸極端困難,安靜時亦需吸氧,咳嗽不止,不能活動,動則頭眩,神倦聲微,進食少,脈細疾,舌暗紅。


由於病情危殆,用葶藶大棗瀉肺湯與補中益氣湯合方治療,兩周後呼吸症狀明顯改善,停止吸氧。


繼續治療1月,氣短症狀消失。


對肺氣不足,呼吸困難,身體狀況非常衰弱的老年或肺癌病人,筆者用此合方治療,常獲良效。


按照中醫傳統理論,這是瀉肺與補氣的雙重調節治療,療效遠勝於單用補中益氣湯。


按《金匱要略》「支飲不得息,葶藶大棗瀉肺湯主之」,葶藶子用於水停於肺的實證。


通過臨床實踐,筆者發現在無明顯水停於肺的情況下,仍可用葶藶子,它有良好的調整呼吸作用,在治療危重病人時,用量可大於規定量10克的幾倍而無不良反應,並能確實改善症狀。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783#
 樓主| 發表於 2013-9-19 00:10:36 | 只看該作者

學術精華


二、單方平淡,能療重屙宋代的一本書《醫說》中,提到宋徽宗寵妃患有嚴重的咳嗽病,咳得面部都腫了起來。


當時的醫官李某用藥治療無效。


徽宗大怒,命令李某限期必須治癒,否則處死。


眼看馬上到了限期,李某在家急得沒有辦法,忽然聽到街上叫賣咳嗽藥,一文錢一貼藥,吃後晚上就能睡覺。


李某買了這藥,自己先試服,感覺沒有什麼不好。


於是在第二天將這藥獻給妃子吃,果然妃子的咳嗽好了。


徽宗很高興,重重的賞賜李某。


李某擔心以後妃子再病,自己無法治療,就用重金向賣藥人買下這藥的處方,才知道這藥是極普通的黛蛤散。


藥雖平淡,卻能收到立竿見影之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784#
 樓主| 發表於 2013-9-19 00:10:43 | 只看該作者

學術精華


自古以來,無數單方流傳民間,如能留意收集,在治療疑難重症時,有時也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在治療腫瘤時,除了辨證用藥之外,單方也可能收到效果。


過去我治療一個肝癌病人時,他對我說,在他的家鄉四川有一個肝硬化腹水病人,經過省內外一些醫院診斷為不治之症,後來有一個當地的江湖醫生用了《本草綱目》中所載的無名異,再加上硫磺、硝石、血餘炭,為他配製了一個藥方,服用之後,很快恢復了健康。


無名異雖然載於《本草綱目》,但在臨床上很少使用。


他想用這個藥來治自己的病。


當時我正苦於沒有治療肝癌的方子,聽到病人的陳述後,就配製了這個方子給病人吃,果然有一定效果。


以後用它治療其他病人,也有效果。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785#
 樓主| 發表於 2013-9-19 00:10:54 | 只看該作者

學術精華


在這個藥方中,無名異性味甘平無毒,功能去瘀活血止痛,可以消腫毒。


硝石性味辛苦大溫無毒,功能破積散結。


據甄權《藥性本草》記載,此藥性較猛,能將病根瀉出。


硫磺性味酸溫有毒,功能消積止痛。


據《本草綱目》記載,與硝石並用能治積塊作痛。


血餘炭性味苦微溫無毒,功能化瘀生新。


四者適量配合後,共研細末,每服1~2克,每日2次。


一般不會出現大的副作用,個別病人可有腹部不適或肝區疼痛現象,減少藥量後則消失。


一般在服用後出現精神轉佳,食欲增加等正氣恢復現象,存活時間有所延長。


我曾用此藥治療一個病人,在北京協和醫院檢查時,肝下緣在鎖骨中線下3cm,表面可觸及結節,同位素掃描報告為肝臟占位元性病變,肝功能檢查:轉肽酶1431單位,AST218單位,鹼性磷酸酶26單位,診斷為肝癌。


服此方後7年,依舊健在。


又如一個張姓女病人,她發現右上腹出現腫物,伴有疼痛,腫物大小為20cm×15cm×15cm。


剖腹探查時見到肝右葉有多個癌出結節,不能切除。


出院後用此方進行治療,精神體力明顯好轉,能下地活動,並能做輕微家務。


一年後複診,情況良好,除服此藥外未服其他藥物。


由此可見,民間單方能為治病作出貢獻。


陸以恬曾云:「單方之神驗者,可為世寶。


若能留意收集,必能有利醫道,造福眾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786#
 樓主| 發表於 2013-9-19 00:11:02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一、水氣淩心案陳某,女,37歲。


概況:患者於1967年出現陣發性心悸、氣悶、下肢浮腫。


1969年發作頻繁,經某醫院診斷為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及閉鎖不全。


現症:心悸氣促,胸悶不能平臥,神倦難寐,顴紅如妝,腰以下及足背均浮腫,腹部脹滿,嘔吐,噁心,納呆,小便少,大便溏,口唇及手紫紺,下肢時有抽動,脈細數兼弦,舌尖紅,苔白膩。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787#
 樓主| 發表於 2013-9-19 00:11:13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辨證:心悸、氣促不能平臥、神倦難寐均屬心經症狀,因心血不足而神不安舍。


心陽不舒則胸悶。


水腫嚴重,陰股部按之不起,表明脾腎陽虛,水濕不化,不能溫運中陽和抑制陰寒之氣上逆。


脈見細數而弦,細為血虛、數因氣促、弦為陽脈。


舌尖紅為心血虛,苔膩為水濕內阻。


脾主唇主四白,脾陽虛則血鬱而紫紺。


顴屬腎,腎虛則陽浮於上。


此病應分上下兩部來分析。


上以心為主,下以腎為主。


心腎之陽皆虛,不能交通,這是病本。


因陽虛而陰寒水邪不化,更影響心腎陽氣恢復,這是病的發展。


病情嚴重,有虛脫之勢,故用益氣補中以期敦土制水,斂陰安神以使養心寧志之法已難解燃眉之急。


應以扶陽為主,扶陽即可固脫。


在此基礎上加健脾利水,佐以斂陰散滿,方能取效。


用真武湯加味。


熟附片10克、茯苓15克、白朮10克、白芍10克、砂仁5克、生薑10克、木香5克。


服藥4劑後,尿量增多,下肢浮腫減退,吐瀉亦輕。


但2周後自覺心悸氣短,胸悶煩熱,上身出汗,頭脹且暈,食少欲吐,欲寐不能,脈細數,舌尖紅,苔黃膩,服西藥安眠藥無效。


辨證為心腎不交。


雖心腎之陽已虛,但陰分更虧,腎陰不能上濟心火,故煩躁不眠,應瀉南補北,擬用黃連阿膠湯。


黃連5克、白芍5克、炒棗仁10克、雞子黃1枚調衝。


服藥即安眠4小時,煩躁已平,繼續服用3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788#
 樓主| 發表於 2013-9-19 00:11:22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評析]真武湯為治療發汗過多後心悸、身動及腰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利等心腎陽虛、內有水氣之證。


本例為風心病心衰,雖未經發汗,但其心腎之陽已虛,乃為疾病之本。


葉天士曾用此方加減治療脾虛寒痞、腫脹由足入腹及瀉多腹滿、小便不利。


王孟英亦用此方加味治療痰喘脘痛、不思飲食、腹冷便溏、面紅汗冷、苔白不渴,可見此方用途之廣,故宗其意加入調氣和中之品治療本病,藥後收效滿意。


但此方畢竟為溫利之劑,雖有白芍護陰,但尚嫌溫燥。


且患者本有顴紅如妝、舌尖紅等心陰虧虛、心火偏亢之象,藥後心腎不交之證在所難免,故改用瀉南補北、交通心腎之黃連阿膠湯,收躁解神安之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789#
 樓主| 發表於 2013-9-19 00:11:32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二、補中益氣湯治療疲勞案例1:陶某,女,70歲,初診日期:1982年5月14日。


主訴疲乏無力已半年。


現病史:半年前出現疲乏無力,頭痛且眩,氣短,喜引太息,多汗,畏寒,口苦,口臭,周身疼痛不適,心煩,記憶力差,性情急躁,喜冷食,納穀尚可。


近2月於大便時肛門有下墜感。


脈弦,舌紅,苔白少津。


辨證:氣虛下陷。


立法:舒肝腱脾。


處方:黃耆30克、太子參10克、白朮10克、柴胡10克、升麻10克、當歸10克、炙草6克、香櫞10克、黃芩10克。


1982年5月21日:藥後氣短、乏力輕減,肛門下墜感消失,急躁與身痛也有好轉,仍有多汗,眩暈。


上方加沙苑子10克、糯稻根10克。


7劑後症狀基本消失。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790#
 樓主| 發表於 2013-9-19 00:11:41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評析]患者雖有疲乏無力、氣短等氣虛症狀,但無脾氣虛的表現如食少、腹脹、便溏等症。


同時兼有口苦、口臭、喜冷食、舌紅苔乾的內熱症狀,性情急躁、脈弦的肝病症狀。


選用補中益氣湯後,不僅氣虛症狀消失,內熱及肝病症狀隨之消失。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791#
 樓主| 發表於 2013-9-19 00:11:50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例2:任某,女,55歲,初診日期:1987年3月19日。


主訴疲乏、氣短3周。


現病史:有長期疲勞與情緒不適史,近3周加重。


自覺胸悶氣短,喜引太息,納穀稍差,夜寐欠佳,腑行尚調。


西醫檢查未發現異常。


脈弱,舌淡苔白。


辨證:中氣不足。


立法:補中益氣。


處方:黨參10克、黃耆30克、白朮10克、柴胡12克、炙草8克、枳殼30克、升麻12克、陳皮10克、當歸10克、茯苓12克、穀麥芽各10克、桂枝10克,7劑。


1987年3月26日:服藥後,疲勞、氣短明顯減輕,繼服7劑。


1987年4月2日:疲勞症狀全部消失,已恢復工作。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792#
 樓主| 發表於 2013-9-19 00:11:57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評析]此病人以疲勞為主訴,西醫檢查未發現器質性病變。


服藥後除疲勞消失外,睡眠好轉,情緒轉佳。


目前認為,疲勞產生的原因與情緒密切相關。


該病人有情緒不適史,此方在調節情志,舒肝健脾方面,具有良好功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793#
 樓主| 發表於 2013-9-19 00:12:06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例3:江某,女,52歲,初診日期:1982年2月6日。


主訴眩暈1年。


現病史:患高血壓、冠心病已1年以上。


現症為疲乏無力,氣短喜引太息,頭暈,耳鳴,多夢。


飲食正常,便秘。


脈細弦,舌紅苔少。


辨證:肝陽上亢,風火內擾。


立法:滋水涵木,清肝泄熱。


處方:夏枯草10克、黃芩10克、桑葉10克、龍膽草10克、菊花10克、竹茹10克、生地10克、白芍10克、茯苓10克、地龍10克、柏子仁10克。


7劑。


1982年3月5日:服上方後,眩暈略減,仍感乏力,氣短,喜引太息,耳鳴,晨起面浮,納穀不多,舌脈同前。


辨證為中氣不足,擬補中益氣法。


處方:黃耆30克、太子參10克、白朮10克、柴胡12克、升麻6克、陳皮10克、當歸10克、玉竹30克、大腹皮10克。


7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794#
 樓主| 發表於 2013-9-19 00:12:13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1982年3月16日:藥後眩暈、耳鳴、氣短、納差均好轉,血壓下降。


繼用上方治療。


[評析]此為高血壓病人,故於初診時,雖見氣短諸症,仍從滋水清肝角度治療。


在無效後,改用補中益氣,不僅疲勞症狀改善明顯,血壓也隨之下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795#
 樓主| 發表於 2013-9-19 00:12:21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例4:靳某,男,36歲,初診日期:1987年8月13日。


主訴疲乏無力近半年。


現病史:患者於今後3月因發熱、疲乏,醫院骨穿證實為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


用馬利蘭治療後,血象恢復正常。


停藥後自覺極度疲乏,氣短,喜引太息,耳鳴,納佳,便溏。


脈稍弦,舌色淡而偏暗,苔薄白。


脾大。


辨證:中氣虧虛,癥瘕內聚。


立法:補中益氣,兼以化症。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796#
 樓主| 發表於 2013-9-19 00:12:30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處方:黨參10克、黃耆30克、升麻12克、柴胡12克、炙草8克、香櫞10克、枳殼30克、葛根10克、當歸10克、莪朮20克。


1987年8月27日:連續服用12劑後,精神體力明顯增加,氣短,耳鳴減輕。


繼服上藥以鞏固療效。


[評析]癌症病人在手朮、放療、化療之後,往往出現疲勞症狀,用補中益氣湯後,能較快消除疲勞,改善體質。


家屬稱患者服藥前後判若兩人,可見此方消除疲勞的價值。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797#
 樓主| 發表於 2013-9-19 00:12:38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例5:溫某,男,63歲,初診日期:1987年4月30日,主訴咳嗽、咯血14月。


現病史:1986年2月於「感冒」後出現胸悶、咯血、咳嗽,按肺結核治療。


同年8月攝胸片發現肺部陰影,9月在中日友好醫院經支氣管鏡活檢證實為低分化鱗癌(右肺上葉),因血壓過高未手術。


化療2療程後病灶未見縮小,症狀也未減輕。


現仍咳嗽,時有胸痛咯血、氣短喜引太息、納穀尚可、大便偏燥、脈沉、舌暗體胖、舌底絡脈怒張,苔黃膩。


辨證:肺氣不足,熱灼肺絡。


立法:補中益氣,清熱止血。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798#
 樓主| 發表於 2013-9-19 00:12:48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處方:黨參10克、生黃耆30克、白朮15克、升麻12克、柴胡12克、炙草10克、陳皮10克、當歸10克、白芍10克、仙鶴草30克、魚腥草30克,三七3克研末衝。


1987年5月7日複診:氣短、胸痛、咯血均見輕減,自覺良好,藥後大便偏溏。


上方去白朮,加枳殼30克繼服。


末次門診為1987年7月16日,自述痛咳血已除,納佳,無明顯症狀。


[評析]病屬息賁,肺氣虛弱。


久病傷陰,虛火爍絡,故見胸痛咯血。


肺與大腸相表裡,肺陰不足,腸液亦虧,故腑行偏乾。


納穀正常,足見脾氣未虛。


補中益氣湯補益肺氣,屢用屢驗。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799#
 樓主| 發表於 2013-9-19 00:12:56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例6:張某,女,62歲,初診日期:1986年12月11日,主訴胸悶痛已10年。


現病史:胸悶痛已10年,在西醫院診斷為冠心病、室性早搏。


現自覺胸悶、心前區痛引及後背,時或左臂亦痛,疼痛時間持續1分鐘左右。


心悸氣短,喜引太息,納少腹脹,夜寐多夢,二便調。


脈弱,至數不勻。


舌色淡紅,胖大有齒痕,苔薄白。


辨證:心氣不足,脾失健運。


立法:補中益氣,養血寧心。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800#
 樓主| 發表於 2013-9-19 00:13:05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處方:黃耆30克、黨參10克、白朮10克、黃精30克、升麻10克、柴胡12克、陳皮10克、炙草10克、枳殼30克、茯苓12克、丹參30克、桂枝10克。


1986年12月18日:服藥7劑後,諸症輕減,繼服上藥。


至次年1月,心悸基本消失。


[評析]冠心病人(包括心律失常),在出現氣虛下陷時,用補中益氣湯,佐以養血寧心藥物,常使症狀明顯減輕,心臟功能改善。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6 08:51 , Processed in 0.093752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