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精華】
(四)對抗衰老方藥研究的見解抗衰老或延壽方藥的研究起自《神農本草經》和《華氏中藏經》,數千年來歷代醫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百花齊放,珠璣燦爛。
儘管前進路上曾出現過迂回曲折和慘痛教訓,如濫服金石藥物以求延壽成仙的荒謬,但畢竟瑕不掩玉,積累的經驗還是極其豐富寶貴的。
本世紀20年代起,國內外醫藥工作者在用現代科學手段研究中醫中藥的同時,對中國抗衰老藥物也進行了大量研究,不同程度地揭示了它們補益抗老和祛病抗老的本質。
陳氏等人早年就曾撰寫《補益類長壽植物藥概述》和《抗衰老動物藥概述》兩文,在雜誌上發表後,引起國內外學者的極大興趣。
這鞭策他們進一步深入研究中醫衰老理論,依據中醫對老年人「天癸數窮」、「神氣浮弱」、「衰退既至,眾病蜂起」的認識,抓緊搜集古代醫籍有關「輕身益氣,不老延年」和「頗利老人」等記載的藥物,搜集近代在抗老祛病研究中發現的苗頭藥物,擴展文獻和臨床研究的內容。
為此,他們處處留心觀察,發隱掘微,從1981年起,歷時五載,終於編撰出版了一本我國研究延緩衰老藥物和方劑的著作———《抗衰老中藥學》。
與歷史上同類著作不同的是,這本《抗衰老中藥學》,完全從一門新興學科的角度著眼。
該書採摘藥物的範圍,既包括了《神農本草經》、《名醫別錄》、《千金翼方》、《唐新修本草》、《證類本草》、《本草蒙筌》、《本草綱目》、《本草綱目拾遺》以及近代、現代正統的中藥學著作,還旁涉了《博物志》、《抱朴子內篇》、《神仙傳》、《太平聖惠方》、《蘇沈內翰良方》、《扁鵲心書》、《醫說》、《壽親養老新書》、《醫方類聚》、《扶壽精方》、《藥方雜錄》和現代有關藥物學、老年醫學和老年學的多種期刊。
從古到今,旁徵博引,可謂搜羅備至。
經統計,《抗衰老中藥學》一書共載藥376種,重點闡述216種,其中有42種屬現代新增。
同時,以藥帶方,收錄了一定數量抗衰老和治療老年病的方劑,以供選用。
書中除從總體上、理論上、科研方法上對抗衰老藥物加以探討外,對收載的藥物是否具有延緩衰老作用都做了剖析。
為了啟發讀者的研究思路,書中不僅重點介紹了現代報導較多的藥物和方劑,還在按語裡收載了某些有關傳說,使該書成為一本雅俗共賞,學朮、實用、欣賞價值兼備的老年醫學著作。
80年代以來,陳氏所在的中國中醫研究院西苑醫院、老年醫學研究所對清代宮廷的「延年益壽」方劑如清宮八仙糕、清宮壽桃丸、清宮長春丹和龜齡集等,從神經系統、免疫系統、自由基及性激素等方面做了大量的臨床和實驗研究工作。
對此,在《抗衰老中藥學》一書中,均親自撰文予以評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