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名老中醫經驗集】

 關閉 [複製鏈接]
9561#
 樓主| 發表於 2013-9-16 11:16:56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氣陰兩虛,易汗、怕風,常易感冒,配黃耆、太子參、五味子、紅棗,以補氣固衛。


如投黃耆而又覺內熱,口咽發乾者,可與知母合用;


陰虛血熱,小便尿血,或鏡檢紅細胞多者,配丹皮、赤芍、小薊,涼血止血;


常夾外感症狀,遷延難解者,酌加桑葉、菊花、銀花、蟬蛻等,以輕清宣透;


咽喉腫痛,乾燥,嗆咳,酌加玄參、牛蒡子、桔梗,以清利咽喉。


概括上列治肺四法各自的應用指徵和範圍,疏風宣肺和順氣導水法適用於急性腎炎以水腫為主症者,清肺解毒法適用於急性腎炎有明顯的「上感」證候群,或存在慢性感染病灶者,但這幾種治法也可用於慢性腎炎急性發作期。


養陰補肺法則用於急性腎炎病程較長,或慢性腎炎常因「上感」反復發作,體虛抗病能力低下者,這些應用指徵,基本符合「其標在肺」的論點。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562#
 樓主| 發表於 2013-9-16 11:17:03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接辨證結合辨病的要求,消除腎炎蛋白尿,恢復腎功能的治法是多方面的,至於從治肺來說,似可能從各個不同方面,或在某一環節上,促使腎臟實質性的病理損害得到修復。


臨床往往是在全身症狀得到改善的基礎上,使尿蛋白和腎功能獲得相應的好轉,說明增強全身抗病能力與恢復腎功能,治肺是一個重要環節。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563#
 樓主| 發表於 2013-9-16 11:17:13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八、活血化瘀十九法瘀血,是中醫學特有的病理學說,臨床所涉及的範圍甚為廣泛,不論任何疾病,或是在病的某一階段,凡是反映「瘀血」這一共同病理特徵,或兼有「瘀血」症狀,如瘀痛,青紫瘀斑,症積腫塊,瘀熱,舌有青紫斑點,脈澀、結、沉、遲,或有出血,精神神志和感覺、運動異常而有瘀象者,均可採用或佐用活血化瘀法。


由於同一血瘀證,病情有輕重緩急的不同,致病因素多端,標本邪正虛實有別,臟腑病位不一,症狀特點各異。


為此,周氏應用活血化瘀法治療血瘀證,常根據瘀血的病理特點及瘀阻之部位,分列十九種具體治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564#
 樓主| 發表於 2013-9-16 11:17:28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一)辨病理因素立七法1.理氣祛瘀法主要用於滯與血瘀並見的氣滯血瘀證,且為治療一切瘀血實證最為重要的基礎大法。


其證候特點是合併氣機鬱結,表現為多種痛證,如心胸脅肋腹等處悶痛、脹痛、刺痛、絞痛,腹滿,或肋下、腹中觸有症塊,但質尚軟而不堅,性鬱或善怒,目青,舌質隱青,脈澀不暢或弦遲。


多見於消化系統、精神神經系統、某些心血管病及婦科疾患,如慢性肝炎及膽囊炎、潰瘍病、腸黏連、神經官能症、冠心病心絞痛、痛經、閉經、附件炎等。


常用方藥為血府逐瘀湯,藥如柴胡、香附、木香、陳皮、烏藥、玫瑰花、檀香、沉香、旋覆花、青皮、枳殼、川芎、廣鬱金、玄胡索、片薑黃、紅花等,重者可參入莪朮、三棱。


治療氣滯血瘀證,應根據活血必先理氣,氣行則血行的原理採用理氣法,選用調氣、行氣、破氣藥;


按臟腑病位,選用疏肝、理脾(胃)、降肺等藥。


活血藥著重選用「血中之氣藥」,重者可予破血行氣之品。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565#
 樓主| 發表於 2013-9-16 11:17:37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2散寒(溫經)祛瘀法主要用於寒凝與血瘀並見的「寒凝血瘀」證;


表現寒性冷痛,如脘腹、肢體冷痛,四肢不溫,青紫麻木,遇冷為甚,面青,舌質青紫,脈沉遲細澀。


多見於胃病,外周血管疾患及婦女病,如潰瘍病,血栓閉塞性脈管炎、雷諾氏病、風濕性關節炎、痛經、凍傷等。


治療應選用偏於辛溫的祛瘀類藥,以加強行瘀通脈、散寒解痛的功能。


常用當歸四逆湯、愈痛散加減。


藥如桂枝、細辛、乾薑、烏頭、吳萸、小茴香及當歸、川芎、紅花、五靈脂、乳香、片薑黃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566#
 樓主| 發表於 2013-9-16 11:17:49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3清熱(涼血)祛瘀法用於血熱與血瘀並見的「熱鬱血瘀」證,症見身熱,煩躁,譫語如狂,小腹硬滿,肌膚斑疹深紫,或吐、衄下血,或見瘀熱發黃,口乾渴不多飲,舌質深紅等。


多見於某些急性全身感染性疾病、敗血症、出血熱、DIC、出血性紫癜、紅斑性狼瘡等。


用本法應選擇具有清熱涼血與活血化瘀雙重作用的藥物,方如犀角地黃湯、桃仁承氣湯。


藥如水牛角、赤芍、丹皮、生地、紫草、桃仁、大黃、廣鬱金、大青葉、黑山梔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567#
 樓主| 發表於 2013-9-16 11:17:59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4補陽祛瘀法用於陽虛與血瘀並見的「陽虛血瘀」證,其特點為合併有陽虛的虛寒證候。


如心胸猝痛或絞痛,氣短氣喘,心慌動悸,肢涼怕冷,或神志不清,面色黯紫,面浮肢腫,舌體胖大,質淡呈青藍色,脈沉遲或歇止。


多見於心肺病變及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症,如肺心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冠心病心絞痛、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徵、阿狄迪森氏病等。


陽虛陰寒內盛所致的血瘀,必兼氣虛之候,治療當助陽消陰與益氣通脈藥配合應用。


常用方藥為急救回陽湯加減,藥如制附子、肉桂、乾薑、人參、炙甘草及當歸、桃仁、川芎、丹參、蔥白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568#
 樓主| 發表於 2013-9-16 11:18:10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5益氣祛瘀法主用於氣虛血瘀證,如手足遲緩痿軟不用,肢體麻木或有面足虛浮,舌萎、質淡紫,脈細軟無力,多見於運動神經系統病,如中風後遺症、小兒麻痹後遺症、痿證等。


常用補陽還五湯加減,以補氣為主,化瘀為輔,寓通於補,使氣足而血行,故黃耆需重用,伍以當歸、赤芍、桃仁、紅花、川芎、山甲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569#
 樓主| 發表於 2013-9-16 11:18:19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6養血祛瘀法用於血虛血瘀證,既有血虛證候,又有營血瘀滯表現,常見於血液系統及某些慢性久病,如各種原因的貧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


方選桃紅四物湯加雞血藤、丹參。


所用之活血藥不能過猛,宜和而不宜破,用量亦宜審慎,不求大劑速效,應與養血藥協調而達「瘀祛新生」的目的。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570#
 樓主| 發表於 2013-9-16 11:18:29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7滋陰祛瘀法主用於「陰虛血瘀」證,其特點為乾血內結而合併有陰虛內熱的表現,如久病不愈,形體消瘦,肌膚甲錯,面色及兩目黯黑,心煩潮熱,骨蒸。


可見於結核病、慢性肝炎肝硬化、紅斑性狼瘡、某些血液病等,多屬慢性久病,邪正虛實對立,治療非純攻純補所能取效,可採取湯丸並進,湯方選活血潤燥生津湯,濡養而兼行,丸劑選大黃蟲丸,緩攻以求效。


如乾血瘀結較重而體質尚任攻消者,亦可先攻後補。


藥如當歸、赤芍、生地、丹參、旱蓮草、鱉甲、桃仁、蟲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571#
 樓主| 發表於 2013-9-16 11:18:40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二)按病變部位立十二法瘀血可內及臟腑經絡,外而肌腠皮膚,隨著所在病位不同,症狀特點各異,為此,結合病位和主症特點,化瘀又可分為十二法。


1通竅祛瘀法主用於「瘀阻清竅」證,可見於多種原因所致的昏迷、精神病、癲癇、腦血管意外、偏頭痛及腦腫瘤等。


表現為神昏、妄亂、狂躁、癡呆、健忘、失語、頑固性頭痛、耳聾等。


方用通竅活血湯,可取赤芍、川芎、桃仁、紅花、丹參,特殊用藥如麝香、琥珀、鬱金、青蔥、鮮薑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572#
 樓主| 發表於 2013-9-16 11:18:49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2通脈祛瘀法主用於心血瘀阻證,可見於心血管病,心前區悶痛或絞痛,氣憋、心悸等。


由於絞痛發作與氣滯有關,故應配合辛香理氣藥,方選冠心Ⅱ號方,特殊用藥如乳香、丹參、血竭、三七、莪朮、降香等。


如夾痰濁,需配通陽泄濁化痰藥,如半夏、瓜蔞、薤白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573#
 樓主| 發表於 2013-9-16 11:18:59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3理肺祛瘀法主用於「瘀阻肺絡」證,可見於肺心病、心衰、肺水腫、支擴、肺結核等。


表現喘促咳逆,胸滿或疼痛,甚至不能平臥,咯吐泡沫血痰,或咯紫黯血塊。


方選旋覆花湯、參蘇飲,藥如蘇木、旋覆花、廣鬱金、降香、蘇子、桃仁、紅花等。


瘀傷肺絡的出血,宜參入化瘀止血藥。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574#
 樓主| 發表於 2013-9-16 11:19:06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4消積(軟堅)祛瘀法主用於「瘀積肝脾」及其它臟器、部位的有形腫塊,常見於慢性肝炎、肝硬化、血吸蟲病、久病所致的肝脾腫大、肝癌、腹腔腫瘤、子宮肌瘤或甲狀腺瘤,某些異常組織增生所致的瘢痕疙瘩、結節等。


方用膈下逐瘀湯加減,成藥可服鱉甲煎丸。


藥如三棱、莪朮、劉寄奴、石打穿、乳香、沒藥、留行子、大黃、山甲、失笑散、蟲、虻蟲、蜣螂、水蛭、雞內金、青皮等。


由於症積多由氣滯而至血結,且可與痰濁兼夾為病。


故常需配理氣、化痰藥,並參以軟堅消積的海藻、昆布、黃藥子、牡蠣、鱉甲等。


消積祛瘀藥多選破血峻劑和蟲類走竄搜剔之品,因有形之積,非破逐不足以消除。


如表現久病體弱者,又應合養正除積,扶正祛瘀之品以免傷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575#
 樓主| 發表於 2013-9-16 11:19:14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5理胃祛瘀法主用於「瘀留胃脘」證,可見於潰瘍病、上消化道出血、食道及胃部腫瘤等。


表現胃脘「瘀痛」,或見吐血,血呈赤豆汁,或大便為漆黑色,嘔吐涎沫,甚則飲食吞咽困難,食入反出。


常用方藥為丹參飲、失笑散加減,藥為蒲黃、五靈脂、丹參、三七、玄胡、乳香、煅瓦楞子、烏賊骨、香附、沉香等。


並根據瘀痛、出血、嘔吐等主症的不同及虛寒、鬱熱、陰傷等病理特點分別配伍不同的藥物。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576#
 樓主| 發表於 2013-9-16 11:19:23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6通腑祛瘀法主用於「瘀阻腸(膽)腑」或某些內癰病證,可見於多種急腹症及腫瘤梗阻等。


如為急腹症,多屬邪實阻滯,氣血壅塞,鬱而化熱的瘀熱實證。


表現為痛滿閉實,如脘腹脹滿疼痛,拒按,痛處不移,伴有身熱,嘔吐便秘等。


方選丹皮湯、大黃牡丹皮湯加減,藥如大黃、芒硝、桃仁、蟲、蜣螂、丹皮、赤芍、敗醬草、紅藤、枳實、川朴。


少數急腹症表現為寒實瘀結者,配伍附子、乾薑等溫通祛瘀;


病在膽腑,參以疏泄肝膽,加柴胡、白芍、蒲公英、金錢草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577#
 樓主| 發表於 2013-9-16 11:19:33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7祛瘀利水法主用於瘀在腎和膀胱的「血結水阻」證,可見於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徵、肝硬化腹水、前列腺腫大、象皮腫、泌尿系統腫瘤或結石所致的梗阻、輸卵管積水等。


表現肢體腫脹或小便癃淋,如水腫反復不愈,按之腫硬,肌膚枯糙,腹大有水,腹壁青筋顯露等。


方選小調經散、琥珀散、當歸芍藥丸加減,藥如馬鞭草、牛膝、虎杖、瞿麥、澤蘭、益母草、紅花、琥珀、木通、劉寄奴、淩霄花。


腫甚體實者配大黃、千金子。


因氣行可使血行且水亦行,故用本法時應適當參入行氣藥,如沉香、麝香、天仙藤、路路通。


如濕熱濁瘀阻塞竅道,又當配合清利之品。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578#
 樓主| 發表於 2013-9-16 11:19:43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8通經祛瘀法主用於「瘀滯胞宮」證,可見於月經病、產後病、功能性子宮出血、宮外孕、盆腔炎、子宮肌瘤等。


症見月經不調,月經後期量少,色黯有塊,甚至閉經、痛經,或經漏不止,或產後惡露不淨。


方選少腹逐瘀湯、活絡效靈丹加減。


藥如益母草、蘇木、乳香、劉寄奴、蒲黃、牛膝、當歸、桃紅、莪朮、紅花等。


瘀滯胞宮證因於氣滯和寒凝者為多,氣滯當合柴胡、香附、烏藥、青皮;


寒凝當配肉桂、炮薑、艾葉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579#
 樓主| 發表於 2013-9-16 11:19:54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9和絡祛瘀法主用於「血瘀絡痹」證,可見於腦血管意外、關節炎、血栓閉塞性脈管炎、靜脈曲張等外周血管病。


表現瘀血阻滯經絡、骨節、肌膚、肢體疼痛或失用、肢端青紫等。


方選身痛逐瘀湯加減,藥如紅花、川芎、炙山甲、蜣螂、路路通、片薑黃、乳香、沒藥、雞血藤、牛膝、王不留行、穿山龍、虎杖等。


瘀在體表、骨節,局部硬腫者,常為痰瘀互結,可適當佐入化痰通絡藥,如白芥子、南星。


如中風、痹痛伴有內風或外風見症者,還當佐入搜風、祛風之品。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580#
 樓主| 發表於 2013-9-16 11:20:07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10止血祛瘀法主用於絡瘀血溢的「血證」,可見於多種出血性病證、DIC等。


其特點為各個不同部位的出血及皮下紫癜,有「瘀血」特異性證候,如出血反復不止,紫黑成塊,伴有瘀痛等。


方選化血丹,藥如三七、廣鬱金、炒蒲黃、五靈脂、花蕊石、血餘炭、茜草、童便。


若血量較多,病勢較急,可加醋大黃、丹皮行瘀涼血止血;


如不應,而瘀象明顯者,可配合祛瘀藥,如桃仁、丹參、歸尾、紅花(小量)、降香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23 17:28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