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養生導引秘籍】

 關閉 [複製鏈接]
21#
 樓主| 發表於 2013-3-15 15:18:29 | 只看該作者

導引按摩篇第五


《導引經》云:清旦未起,先啄齒二七,閉目握固,漱滿唾三咽。


氣尋閉不息自極,極乃徐徐出氣,滿三止。


便起野狼踞鴟顧,左右自搖,亦不息自極,復三。


便起下床,握固不息,頓踵三。


還上一手、下一手,亦不息自極,三。


又叉手項上,左右自了捩不息,復三。


又伸兩足及叉手前卻,自極,復三。


皆當朝暮為之,能數尤善。


平旦,以兩手掌相摩令熱,熨眼三過。


次又以指搔目四 ,令人目明。


按經文拘魂門,制魄戶,名曰握固,與魂魄安門戶也。


此固精明目,留年還白之法。


若能終日握之,邪氣百毒不得入(握固法,屈大拇指於四小指下把之,積習不止,眼中亦不復開。


一說云,令人不遭魔魅)。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2#
 樓主| 發表於 2013-3-15 15:18:44 | 只看該作者

導引按摩篇第五


《內解》云:一曰精、二曰唾、三曰淚、四曰涕、五曰汗、六曰溺,皆所以損人也,但為損者有輕重耳。


人能終日不涕唾,隨有,漱滿咽之。


若恆含棗核,咽之,令人愛氣生津液。


此大要也(謂取津液,非咽核也)。


常每旦啄齒三十六通,能至三百彌佳,令人齒堅不痛。


次則以舌攪漱口中津液,滿口咽之,三過止。


次摩指少陽令熱,以熨目,滿二十七止,令人目明。


每旦初起,以兩手叉兩耳極,上下熱挪之,二七止,令人耳不聾。


次又啄齒漱玉泉,三咽,縮鼻閉氣,右手從頭上引左耳二七,復以左手從頭上引右耳,二七止,令人延年不聾。


次又引兩鬢發,舉之一七,則總取發,兩手向上極勢抬上一七,令人血氣通,頭不白。


又法,摩手令熱,以摩面,從上至下,去邪氣,令人面上有光彩。


又法,摩手令熱,揩摩身體,從上至下,名曰干浴,令人勝風寒時氣熱頭痛,百病皆除。


夜欲臥時,常以兩手揩摩身體,名曰干浴,辟風邪。


踞坐,以左手托頭,仰右手向頭上盡勢托,以身並手振動三,右手托頭振動亦三,除人睡悶。


平旦,日未出前,面向南踞坐,兩手托 ,盡勢,振動三,令人面有光澤。


平旦起,未梳洗前,踞坐,以左手握右手於左 上,前卻,盡勢, 左 三,又以右手握左手於右 上,前卻, 右 亦三。


次又叉兩手向前盡勢,推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3#
 樓主| 發表於 2013-3-15 15:18:56 | 只看該作者

導引按摩篇第五


次叉兩手向胸前,以兩肘向前盡勢三。


次直引左臂、拳曲右臂,如挽一斛五斗弓勢,盡力為之,右手挽弓勢亦然。


次以右手托地、左手仰托天,盡勢,右亦如然。


次拳兩手,向前築,各三七。


次拳左手,盡勢向背上,握指三,右手亦如之,療背膊臂肘勞氣。


數為之,彌佳。


平旦便轉訖,以一長柱杖策腋,垂左腳於床前,徐踞盡勢,掣左腳五七,右亦如之,療香港腳疼悶、腰腎間冷氣、冷痹及膝冷、腳冷並主之。


日夕三掣,彌佳。


勿大飽及忍小便。


掣如無杖,但遣所掣,腳不著地,手扶一物,亦得。


晨夕以梳梳頭,滿一千梳,大去頭風,令人發不白。


梳訖,以鹽花及生麻油搓頭頂上,彌佳。


如有神明膏搓之甚佳。


旦欲梳洗時,叩齒一百六十,隨有津液,便咽之。


訖,以水漱口,又更以鹽末揩齒。


即含取微酢、清漿半小合許熟漱,取鹽湯洗兩目,訖,閉目以冷水洗面,必不得遣冷水入眼中。


此法,齒得堅淨,目明無淚,永無 齒。


平旦洗面時,漱口訖,咽一兩咽冷水,令人心明淨,去胸臆中熱。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4#
 樓主| 發表於 2013-3-15 15:19:12 | 只看該作者

導引按摩篇第五


譙國華佗,善養生。


弟子廣陵吳晉、樊城樊何,受術於佗。


佗語晉曰: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耳。


人身常搖動,則穀氣消、血脈流通、病不生。


譬猶戶樞不朽是也。


古之仙者及漢時有道士君倩為道引之術,作熊經鴟顧,引挽腰體,動諸關節,以求難老也。


吾有一術,名曰五禽戲。


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鳥,亦以除疾,兼利手足。


以常導引體中不快。


因起作一禽之戲,遣微汗出,即止。


以粉塗身,即身體輕便,腹中思食。


吳晉行之,年九十余歲,耳目聰明,牙齒堅完,吃食如少壯也。


虎戲者,四肢距地,前三躑,卻三躑,長引腰,側腳,仰天,即返距行、前卻各七過也。


鹿戲者,四肢距地,引項反顧,左三右二,伸左右腳,伸縮亦三亦二也。


熊戲者,正仰,以兩手抱膝下,舉頭左擗地七,右亦七,蹲地,以手左右托地。


猿戲者,攀物自懸,伸縮身體,上下一七,以腳拘物倒懸,左右七、手鉤腳五,按頭各七。


鳥戲者,雙立手,翹一足,伸兩臂,揚眉,用力各二七,坐伸腳,手挽足趾,各上,縮伸二臂各七也。


夫五禽戲法,任力為之,以汗出為度。


有汗以粉塗身,消穀氣,益氣力,除百病。


能存行之者,必得延年。


又有法,安坐,未食前,自按摩。


以兩手相叉,伸臂股,導引諸脈,勝如湯藥。


正坐,仰天呼出,飲食醉飽之氣立銷。


夏天為之,令人涼不熱。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
 樓主| 發表於 2013-3-15 15:20:16 | 只看該作者

御女損益篇第六


道以精為寶,施之則生人,留之則生身。


生身則求度在仙位,生人則功遂而身退,功遂而身退,則陷欲以為劇。


何況妄施而廢棄,損不覺多,故疲勞而命墮。


天地有陰陽,陰陽,人所貴,貴之合於道,但當慎無費。


彭祖曰:上士別床,中士異被,服藥千裹,不如獨臥。


色使目盲,聲使耳聾,味使口爽。


苟能節室其道,適抑揚其通塞者,可以增壽。


一日之忌,暮食無飽(夜飽食眠,損一日之壽);


一月之忌,暮飲無醉(夜醉臥,損一月之壽);


一歲之忌,暮須遠內(一交損一歲之壽,養之不復);


終身之忌,暮須護氣(暮臥,習閉口,開口失氣。


又邪從口入)。


采女問彭祖曰:人年六十,當閉精守一,為可爾否?


彭祖曰:不然。


男不欲無女,無女則意動,意動則神勞,神勞則損壽。


若念真正無可思而大佳,然而萬無一焉。


有強鬱閉之,難持易失,使人漏精尿濁,以致鬼交之病。


又欲令氣未感動,陽道垂弱,欲以御女者,先搖動,令其強起,但徐徐接之,令得陰氣。


陰氣推之,須臾自強,強而用之,務令遲疏,精動而止。


閉精緩息,瞑目偃臥,導引身體,更復可御他女。


欲一動則輒易人,易人可長生。


若御一女,陰氣既微,為益亦少。


又陽道法火,陰道法水,水能制火,陰亦消陽。


久用不止,陰氣吸陽,陽則轉損,所得不補所失。


但能御十二女子而不復泄者,令人老有美色。


若御九十三女而不泄者,年萬歲。


凡精少則病,精盡則死,不可不忍,不可不慎。


數交而時一泄,精氣隨長,不能使人虛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6#
 樓主| 發表於 2013-3-15 15:20:30 | 只看該作者

御女損益篇第六


若數交接則瀉精,精不得長益,行精盡矣。


在家所以數數交接者,一動不瀉,則贏得一瀉之精,減即不能數交接。


但一月輒再瀉精,精氣亦自然生長。


但遲微不能速起,不如數交接不瀉之速也(采女者,少得道,知養性,年一百七十歲視如十五。


殷王奉事之年,問道於彭祖也)。


彭祖曰:奸淫所以使人不壽者,非是鬼神所為也,直由用意俗猥,精動欲泄,務副彼心,竭力無厭,不以相生,反以相害。


或驚狂消渴,或癲痴惡瘡,為失精之故。


但施瀉,輒導引,以補其處,不爾,血脈髓腦日捐,風濕犯之則生疾病。


由俗人不知補瀉之宜故也。


彭祖曰:凡男不可無女,女不可無男。


若孤獨而思交接者,損人壽;


生百病,鬼魅因之。


共交失精,而一當百。


若欲求子,令子長命、賢明、富貴,取月宿日施精大佳(月宿日,直錄之於後)。


天志曰:人生俱含五常,形法復同而有尊卑貴賤者,皆由父母合八星陰陽。


陰陽不得其時,中也;


不合宿,或得其時,人中上也;


不合宿,不得其時,則為凡夫矣。


合宿交會者,非生子富貴,亦利己身,大吉之兆(八星者,室、參、井、鬼、柳、張、心、斗,月宿在此星,可以合陰陽求子)。


月二日、三日、五日、九日、二十日,此是王相生氣日,交會各五倍,血氣不傷,令人無病。


仍以王相日半夜後雞鳴前,徐徐弄玉泉,飲玉漿戲之。


若合,用春甲寅乙卯、夏丙午丁未、秋庚申辛酉、冬壬子癸亥,與上件月宿日合者,尤益佳。


若欲求子,待女人月經絕後一日、三日、五日,擇中王相日,以氣生時,夜半之後,乃施精。


有子皆男,必有壽賢明。


其王相日,謂春甲乙、夏丙丁、秋庚辛、冬壬癸。


凡養生,要在於愛精。


若能一月再施精,一歲二十四氣施精,皆得壽百二十歲。


若加藥餌,則可長生,所患人年少時,不知道,知道亦不能信行;


至老乃始知道,便已晚矣,病難養也。


雖晚而能自保,猶得延年益壽。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7#
 樓主| 發表於 2013-3-15 15:20:45 | 只看該作者

御女損益篇第六


若少壯而能行道者,仙可冀矣。


《仙經》曰:男女俱仙之道,深內勿動精,思臍中赤色大如雞子,乃徐徐出入,精動便退。


一旦一夕,可數十為之,令人益壽。


男女各息,意共存之,唯須猛念。


道人劉京云:春三日一施精,夏及秋一月再施精,冬常閉精勿施。


夫天道,冬藏其陽,人能法之,故得長生。


冬一施,當春百。


蒯道人言:人年六十,便當都絕房內,若能接而不施精者,可御女耳。


若自度不辦者,都遠之為上。


服藥百種,不如此事可得久年也。


道林云:命本者,生命之根本,決在此道,雖服大藥及呼吸導引,備修萬道而不知命之根本。


根本者,如樹木,但有繁枝茂葉而無根本,不得久活也。


命本者,房中之事也。


故聖人云:欲得長生,當由所生。


房中之事,能生人,能殺人。


譬如水火,知用之者,可以養生,不能用之者,立可死矣。


交接尤禁醉飽,大忌,損人百倍。


欲小便忍之以交接,令人得淋病或小便難、莖中痛、小腹強。


大恚怒後交接,令人發癰疽。


道機房中禁忌:日月晦朔、上下弦、望、日月蝕、大風、惡雨、地動、雷電、霹靂、大寒暑、春夏秋冬節變之日、送迎五日之中,不行。


陰陽本命、行年月日忌禁之尤重(陰陽交錯,不可合,損血氣,瀉正納邪,所傷正氣甚矣,戒之)。


新沐頭、新行疲倦、大喜怒,皆不可行房室。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8#
 樓主| 發表於 2013-3-15 15:20:58 | 只看該作者

御女損益篇第六


彭祖曰:消息之情,不可不知也,又須當避大寒、大熱、大風、大雨、大雪、日月蝕、地動、雷震,此是天忌也。


醉飽、喜怒、憂愁、悲哀、恐懼,此人忌也。


山川、神 、社稷、井灶之處,此為地忌也。


既避此三忌,又有吉日,春甲乙、夏丙丁、秋庚辛、冬壬癸、四季之月戊己,皆王相之日也。


宜用嘉會,令人長生,有子必壽。


其犯此忌,既致疾,生子亦凶夭短命。


老子曰:還精補腦,可得不老矣。


《子都經》曰:施瀉之法,須當弱入強出(何謂弱入強出,納玉莖於琴弦麥齒之間,及洪大便出之,弱納之,是謂弱入強出。


消息之,令滿八十動,則陽數備即為妙也)。


老子曰:弱入強出,知生之術;


強入弱出,良命乃卒。


此之謂也。


西山群仙會真記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9#
 樓主| 發表於 2013-3-15 15:21:22 | 只看該作者


序曰:性非生知,學道者,必資於切問。


道難言傳,立教者不尚於明文,藏機隱意,恐輕泄於聖言;


比物囑辭,乃密傳於達士。


世有讀書而五行俱下,開卷則一覽無遺,聲名喧世,孰知不死之方;


頭角摩天,豈悟希夷之理。


必也訪道尋真,求師擇友,覽仙經之萬卷,不出陰陽;


得尊師之一言,自知真偽。


水火木金土,五行也,相生而為子母,相克而為夫婦,舉世皆知也。


明顛倒之法,知抽添之理者,鮮矣。


上、中、下、精、氣、神,三田也。


精中生氣,氣中生神,舉世皆知也;


得反復之義,見超脫之功者,鮮矣。


知五行顛倒,方可入道;


至於抽添,則為有道之人也。


得三田反復,方為得道,至於超脫,則為成道之人也。


古先達士,無不道成;


委成道者,百無一二。


今來後學,徒有道名;


委入道者,十無八九。


欲論得道而超脫者,西山十余人矣。


遂同前聖後聖,秘密參同。


一集五卷,取五行正體之數;


每卷五篇,應一氣純陽之義。


開明至道,演說玄機,因誦短篇,發明鐘呂、太上至言。


庶得將來有悟,勤而行之,繼仆以出塵寰,為蓬瀛之侶。


華陽真人施(肩吾希聖)序。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0#
 樓主| 發表於 2013-3-15 15:21:34 | 只看該作者

識道


葛仙翁曰:天下無二道,殊途而同歸;


聖人無兩心,百慮而一致。


古今一道,聖賢同心。


逮夫道原既判,心識自分。


談道者,強自分別,同流異派,摘葉尋枝,自為見鮮,以獨立教門。


萬物之理,既不能窮,一己之性,胡為而盡?


如釋子 於頑空,乃以今世求於後世;


儒者執於見在,遂以少年榮為老年。


殊不知先聖之行道,存乎一心也。


《西山記》曰:呂先生言:初習儒業,長好性宗,修天爵而棄人爵,鄙頑空而悟真空。


天爵止於人事,真空不離因緣。


葛仙翁曰:以五常言道,止得其緒余;


用三乘見性,難窮其根蒂。


是知道不疏於儒、釋,儒、釋自疏於大道。


歷古及今,聰明有識之士,莫不留心清虛而志在玄元也。


迨以安樂延年,次以長生不死,默盜天機,當為己用。


自人升仙而為天官,何止儒者之虛榮於當年?


由百歲延而及萬年,何同釋子之因報於後世?


修真者邪正不可辨也。


欲識大道,三教中太上為先,一身之外,更何求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1#
 樓主| 發表於 2013-3-15 15:22:07 | 只看該作者

識法


《太上隱書》曰:法本無法,理歸自然。


心因境亂,法本心生。


立法之意,救補已失而防於未萌。


故三千六百法,養命數十家。


三千六百法者,十年之期;


養命數十家者,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


一、三、五、七、九,五行之陽數,二、四、六、八、十,五行之陰數。


大道分而為二氣,二氣裂而為五行。


大而為天地,明而為日月,靈而為人。


莫不稟二氣而生五行,運五行而貫三才也。


《西山記》曰:華佗觀五禽之戲而作導引,以為人之久逸而氣滯血凝,故屈體勞形,使榮衛通暢。


後人因之名為般運。


欲求超脫,誤矣。


昔陳義遺女於道,久餓而學龜之吐納,得終年不死。


後人因之名為服氣。


欲求丹藥,誤也。


張紹審五味之亂人真液,一臟好而一臟惡,一氣盛而一氣弱,故罷五味而素且淡之。


後人因之名為休糧,誤也。


劉洞知真陽真陰,有餘則引其子,不足則殺其鬼,補且瀉之也。


後世因以采日精月華,取天地正氣,誤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2#
 樓主| 發表於 2013-3-15 15:22:55 | 只看該作者

識法


昔廣成子教黃帝房中之術,恐走失真氣而虧修養之宜,止欲御敵可欲之境,不說采戰有功而奪婦人之氣。


後人因之以為人補人,采氣還精,損人害己,以望長生,誤也。


廣成子教黃帝依法修養,久不見功。


於崆峒山,凡以內事為法則,煉外丹以補久虛積傷之損。


後人因之以無情金石,鍛煉於煙焰之中,分胎見寶,欲餌之以求上升或不死延年,誤也。


扁鵲解《靈樞》,以鼻引清氣,口吐濁氣,留之二十四息為一。


兩火以煉真鉛如戲蕊而曰陽胎,煉真汞如含蓮而曰陰胎。


胎在息住,息住神存,可以留形住世,積而入聖超凡。


後人因之以多入少出,欲聚氣為胎,閉息為法,誤也。


《九仙經》言:病大用火,病小用水。


用火則納氣復升於身,真氣遍於四大,陰鬼邪魔望之不敢近也。


用水則納氣而復升於身,氣透水如涌泉,定中以意送在所病之處,氣血通流,自無滯礙。


後人因之而獨坐閉氣,以舌為轆轤,左旋右攪,收斂余津,漱而咽之,復隨腸胃傳送於外,乃曰澆灌以長黃芽,欲為大藥,誤也。


《通玄真經》云:守無為之道,得自然之理。


清而不濁,靜而後動,移神於希夷之域,保形於仁壽之途。


一念不生,萬惑俱息,長生延年,安閑自樂。


後人因之不悟擇靜絕跡,默默忘機,終年竟不見功,誤也。


《靈室內觀經》曰:外境不入,內境不出,神志自守,閉目內視。


降君火於下田,布黃云於四大,笙簧車騎,羅列往來,自得壺中之趣。


後人因之形如槁木,必若死灰,謹守頑空,失於昏寂,陰靈出於天門,止於投胎就舍,誤也。


又有開頂縮龜,住山識性,燒煉看讀,布施供養。


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是少識無知之徒,自生小法旁門,互相授受,迷惑後來,致使大道日遠日疏。


殊不知仰視俯察,默合天地陰陽升降之宜,日月魂魄往來之理。


一氣初浮,識自己之陰陽;


五行既分,交自己之水火。


火中有水,水中有火。


火上負陰,恍恍惚惚,其物為真一之水;


水上抱陽,杳杳冥冥,其精力正陽之氣。


二氣交媾,結成內藥,養就金丹,可為陸地神仙者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3#
 樓主| 發表於 2013-3-15 15:23:21 | 只看該作者

識人


上清玄格曰:大道似不肖盛。


德若不足,韜光晦跡,自衛其身,人不知也。


道未足於己,言已輕於人;


事未充於內,驕已見於外,好勝於人,人不知也。


修真之士,識人為先務。


當其取士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及其求法也,察其理而驗其功。


勿以人而廢言,防其大辯若訥者;


勿以言而用人,防其善為說辭者。


或大醇而小疵,始愚而終聖。


修真之士,亦有知人之鑒,不可不奉無上之道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4#
 樓主| 發表於 2013-3-15 15:23:38 | 只看該作者

識人


《西山記》曰:古今賢聖,雖有兼人之智、普照之明,未嘗不先求於人,謂務學而不如務求師;


師,人之模范也。


黃帝求赤松子,半年方得中戒經,止於防外行之失。


劉安玉師王道原,終年始得小術法,又不言修養之事。


陰長生不以馬明生久病而怠其志,葛稚川不以鄭思遠家法而晦於人耳。


朱度胡氏而始終如一,方 遇金華而遠近相隨。


張夢乾三遇海蟾,方得三乘之法。


解志一一見旌揚,盡授九轉之功。


王猛見長壽大仙,談笑之間而識破大道。


梅福遇大洞真君,步趣之次而訣盡天機。


歷古非神仙以入南洲,然修真之士不遇者,於識人之際不明也。


其或道貌古顏,辯辭利口者,始謂得神仙,悠久始知常俗之輩。


學而不遇,一也。


或業重福薄,不信天機,輕命重財,甘為下鬼。


錄人纖惡,棄人大善,雖見其人,不聽其言,雖聽其言,不納其理,終無所得,仙凡自隔。


遇而不得,二也。


或博學篤志,切問近思,縱得真訣,自生懈怠。


悅須臾,厭持久,朝為夕改,坐望立成。


得而不守,三也。


又況交接狂徒,搜尋異論,廢時亂日,何以成功?


古人上士,始也博覽丹書,次以遍參道友,以道對言,所參無異論,以人合道,所師無狂徒。


嗟!


愚而自專,賢否不辨,賤而自用,邪正不分。


論識人之去就,不可勝舉也。


故古今上聖真人,未修煉,先修養。


故曰:沐浴不可當風。


若幽室靜房,閉目冥心,伸身正坐,使元氣上升,通滿四大,上入泥丸,此真沐真浴,萬倍於外之水火也。


又曰:不欲遠唾以損氣,不欲疾步以損筋,不欲極視而昏精,不欲疾聽而傷腎,不欲久立而傷骨,不欲久臥而傷肉。


多睡濁神,頻醉散氣.多汗損血,力困傷形。


奔車走馬,氣亂而神驚;


望高登峻,魄散而魂飛。


養形之道,安而不勞,勞而不乏其力;


靜而不撓,撓而不亂其氣。


外有所補,內有所益。


然後識五行以保全沖和之氣,外固內真,兩皆得趣,可以長久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5#
 樓主| 發表於 2013-3-15 15:23:51 | 只看該作者

識時


《洞玄經》曰:有形者不能無名,有名者難逃於數。


大則天地陰陽,升降不失其宜;


明則日月魂魄.往來自有其度。


差之毫米,失之顛倒。


陰陽有愆伏,則四序亂而不能升成萬物;


寒暑無代謝,則八候差而不能運轉一氣。


人為萬物之貴,一氣之靈。


大則取象乎天地,無乖升降之宜;


明則取法乎日月,不亂經營之度。


定之以時,應之以數。


於道也,夫何遠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6#
 樓主| 發表於 2013-3-15 15:24:03 | 只看該作者

識時


《西山記》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


溫涼寒暑,一年一交合,交合不失其時,一年之後有一年。


大道無情,營運日月。


弦望晦朔,一月一往來,往來不失其時,一月之後有一月。


大道無名,長養萬物。


勿謂春生夏長也,而梅艷菊芳;


勿謂秋收冬藏也,而柏實松茂。


因時日受氣,因氣發生,無知之草木,如是最靈。


而為人者,胡不順養真性而修煉形軀耶?


鶴知夜半,燕識戊己。


因陰感陽,緣水避土。


蛇於巳日不過道,鶯於春時自出穀。


無識之禽獸,如是最貴。


而為人者,何不順時養元陽而收藏真氣耶?


嗟!


無知之徒,自氣足之後,走失耗散,八百一十丈,元氣久久而損。


豈知真氣大運隨天:春在肝,夏在心,秋在肺,冬在腎。


元氣小運隨日:子在腎,卯在肝,午在心,酉在肺。


天地之春夏秋冬,日月之弦望晦朔,人之子午卯酉,正相合也。


冬,陰也。


陰中陽生而為溫,則曰春也。


是陽為主而陰為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7#
 樓主| 發表於 2013-3-15 15:27:11 | 只看該作者

識時


陽中又陽生而為熱,則曰夏也。


夏,陽也。


陽中陰生而為涼,則曰秋也。


是陰為主而陽為客。


陰中又陽,生而為寒,則曰冬也。


此天地之四時矣。


旦則暗也,魄中魂生而為明,則曰上弦。


上弦之後,魂為體而魄為用,魂中又魂生而曰望矣。


望則明也,魂中魄生而為暗,則曰下弦。


下弦之後,魄為體而魂為用,魄中又魄生而曰晦矣。


是日月之四時矣。


天地有三百六十日,日月有三百六十時,人有三百六十度。


天地有二十四氣,日月有二十四度,人有二十四時。


自子至午,氣生之時,陽也。


自午至子,氣謝之時,陰也。


寅辰午申子戌,陽生之六時;


卯巳未酉亥丑,陰生之六時;


甲丙戊庚壬,五行之陽時;


乙丁己辛癸,五行之陰時。


辰則太陽而卯則陽明,寅則少陽而丑則太陰,子則少陰而亥則厥陰,戌則太陽而酉則陽明,申則少陽而未則太陰,午則少陰而巳則厥陰。


午則腎氣交心氣,從下而上,三陽氣聚之時。


子則心氣交腎氣,從上而下,三陰氣聚之時。


魂為陰中之陽,其氣生於卯初;


魄為陽中之陰,其氣生於酉末。


養陽不在春夏,春夏所以養陽者,以氣在心與肝也;


養陰不在秋冬,秋冬所以養陰者,以氣在腎與肝。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8#
 樓主| 發表於 2013-3-15 15:27:30 | 只看該作者

識時


夏至之後,真汞積於絳宮;


冬至之後,真鉛積於丹田。


木運交天 二十五度,是時巽也,以陽交陽,當此收之而成大藥。


金運交靈符二十五度,是時乾也,以陰交陰,當此煉之而號還丹。


煉形起火,須在氣升之前;


聚火還元,必用陰降之際。


煉形住世,以氣為先,用五行相克之時,煉氣超凡,以時為先,使三田往返之候。


修真之士不見功者,以旺時不收,損時不補,散時不聚,合時不取,無時不求,還時不煉。


不知交會之時,又無采取之法,蹉時亂日,不見尺寸之功,安得比天地長久、日月堅固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9#
 樓主| 發表於 2013-3-15 15:27:40 | 只看該作者

識物


《洞天語錄》曰:以言言道,得其緒余,故得道所以忘言;


以象求意,得其仿佛,故得意所以忘象。


然道不在言也,以先知覺後知,非言不足以求理;


然意在象也,以大明決小明,非象不足以陳義。


言以示其理,象以顯其義。


則大道玄意默會,無象無言之間。


始也,詳言密語,恐以之不悟;


比物立象,恐彼之不知。


及夫目擊道存,不在言也;


心同意會,不在象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0#
 樓主| 發表於 2013-3-15 15:27:50 | 只看該作者

識物


《西山記》曰:形而上者道,形而下者器。


上以下為基,道以器為用。


如《鐘離秘訣》曰:以心為天,腎為地,肺為月,肝為日。


日月天地,物之大明者也。


《崔玄真秘訣》曰:以腎氣為嬰兒,心液為 女。


肝氣,陰中之陽,為日中之魂;


肺氣,陽中之陰,為月中之魄。


兒女魂魄,物之靈而神者也。


如心為朱雀,腎為玄武,肝為青龍,肺為白虎。


亦是四象也。


葛仙翁曰:嬰兒為心液之上正陽之氣, 女是腎氣之中真一之水。


金公乃肺之老陽,黃婆其陽微弱,當使之復還下田。


余液是老陰,腎液到脾液,真陽近少陰,其陽衰弱,當使之復還下田,此四象之說詳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5 00:03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