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精靈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心悟】

 關閉 [複製鏈接]
281#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15:04:41 | 只看該作者

貝母栝蔞散

 

貝母(二錢)、栝蔞仁(一錢五分)、膽南星(五分)、黃芩、橘紅、黃連(炒,各一錢)、甘草、黑山梔(各五分)水煎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82#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15:05:01 | 只看該作者

加味歸脾湯

 

黃?(一錢五分)、人參、白朮、茯神、當歸、棗仁(炒,各一錢)、遠志(去心泡)、甘草(炙,各七分)、丹皮、黑山梔(各八分)、元眼肉(五枚)


水煎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83#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15:07:45 | 只看該作者

六味地黃湯

 

滋水制火,則無上盛下虛之患。


大熟地(四錢)、山萸肉(去核)、山藥(各二錢)、丹皮、茯苓、澤瀉(各一錢五分)


水煎服。


本方加肉桂、熟附子各五分,各八味地黃湯。


若為丸,十倍其藥,煉蜜丸,如梧桐子大。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84#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15:08:05 | 只看該作者

地黃飲子

 

(見真中)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85#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15:08:22 | 只看該作者

六君子湯

 

理脾祛痰。


人參、茯苓、白朮(陳土炒)、陳皮(去白)、甘草(炙)、半夏(湯泡七次,各一錢)、生薑(五分大棗(二枚)水煎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86#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15:08:42 | 只看該作者

補中益氣湯

 

中氣下陷,宜服此以升舉之。


黃?(一錢五分)、白朮(陳土炒)、人參、當歸、甘草(炙,各一錢)、柴胡、升麻(各三分)、陳皮(五分)、生薑(一片)、大棗(二枚)水煎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87#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15:08:57 | 只看該作者

蒼白二陳湯

 

(見中風)


即二陳湯,加蒼朮、白朮(各一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88#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15:09:14 | 只看該作者

薑附湯

 

(見諸方補遺。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89#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15:09:29 | 只看該作者

附子理中湯

 

(見真中。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90#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15:09:46 | 只看該作者

千金消暑丸

 

治中暑昏悶不醒,並伏暑停食,嘔吐瀉利,一切暑藥,皆不及此。


半夏(醋煮,四兩)、茯苓、甘草(各二兩)共為細末,生薑自然汁糊丸,如綠豆大。


每服五、六十丸,開水下,若昏憒不醒,碾碎灌之。


予用此藥,治中暑證,累效。


有一老人,厥去半日,藥下即蘇,隨以香薷飲去厚朴,加丹參、茯苓與之,遂愈。


因勸各村落中,預備應用,以為救濟之法,並囑同道中預備此藥以廣活人之術。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91#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15:10:01 | 只看該作者

益元散

 

通利九竅,清暑熱,除煩渴,為治暑之聖藥。


甘草(一兩)、滑石(白膩者,水飛過,六兩)


上為末。


每服三、五錢,新汲水調服,或用燈心煎湯,待冷調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92#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15:10:15 | 只看該作者

四味香薷飲

 

(見傷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93#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15:10:32 | 只看該作者

木香調氣散

 

平肝氣,和胃氣。


白蔻仁(去殼研)、檀香、木香(各一兩)、丁香(三錢)、香附(五兩)、藿香(四兩)、甘草(炙)、砂仁陳皮(各二兩)


上為細末。


每服二錢,入鹽少許,點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94#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15:10:48 | 只看該作者

神朮散

 

此藥能治時行不正之氣,發熱頭痛,傷食停飲,胸滿腹痛,嘔吐瀉利,並能解穢驅邪,除山嵐瘴氣,鬼瘧尸注,中食、中惡諸症,其效至速。

 

予嘗合此普送,藥到病除,蒼朮(陳土炒)、陳皮、厚朴(薑汁炒,各二斤)、甘草(炙,十二兩)、藿香(八兩)、砂仁(四兩)共為末。


每服二、三錢,開水調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95#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15:11:04 | 只看該作者

獨行丸

 

治中食至甚,胸高滿悶,吐法不效,須用此藥攻之。


若昏暈不醒,四肢僵硬,但心大黃(酒炒)、巴豆(去殼,去油)、乾薑(各一錢)研細,薑汁為丸,如黃豆大。


每服五、七丸,用薑湯化下。


若服後瀉不止者,用冷粥湯飲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96#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15:11:20 | 只看該作者

蘇合丸

 

治勞瘵骨蒸,疰忤心痛,霍亂吐利,時氣鬼魅,瘴瘧疫癘,瘀血月閉,?癖疔腫,驚癇中風,中氣痰厥,昏迷等證。


白朮、青木香、犀角、香附(炒去毛)、朱砂(水分)、訶黎勒(煨、取皮)、檀香、安息香(酒熬膏)、沉香、麝香、丁香、蓽茇(各二兩)、龍腦、薰陸香(別研)、蘇合香(各二兩)


上為細末,研藥勻,用安息香膏,並蘇合香油,煉蜜和劑,丸如彈子大。


以臘匱固,緋絹當心帶之,一切邪祟不敢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97#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15:11:41 | 只看該作者

傷暑(霍亂、攪腸痧

 

古稱靜而得之為中暑,動而得之為中熱,暑陰而熱陽也。


不思暑字,以日為首,正言熱氣之襲人耳。


夏日烈烈,為太陽之亢氣,人觸之,則生暑病。


至於靜而得之者,乃納涼於深堂水閣,大扇風車,嗜食瓜果,致生寒疾,或頭痛身痛,發熱惡寒者,外感於寒也,或嘔吐腹痛,四肢逆冷者,直中於寒也。


與暑證有何干涉?


大抵暑證辨法,以自汗、口渴、煩心、溺赤、身熱、脈虛為的。


然有傷暑、中暑、暑閉之不同。


傷暑者,感之輕者也,其症煩熱口渴,益元散主之。


中暑者,感之重者也,其症汗大泄,昏悶不醒或煩心、喘?、妄言也。


昏悶之際,以消暑丸灌之,立醒。


既醒,則驗其暑氣之輕重而清之,輕者益元散,重者白虎湯閉暑者,內伏暑氣,而外為風寒閉之也。


其頭痛、身痛、發熱惡寒者,風寒也。


口渴、煩心者,暑也。


四味香薷飲加荊芥、秦艽主之。


又有暑天受濕,嘔吐瀉利,發為霍亂,此停食伏飲所致,宜分寒熱治之。


熱者,口必渴,黃連香薷飲主之。


寒者,口不渴,藿香正氣散主之。


更有干霍亂證,欲吐不得吐,欲瀉不得瀉,攪腸大痛,變在須臾,古方以燒鹽合陰陽水引而吐之,或以陳皮同煎吐之,或用多年陳香櫞煎湯更佳,俗名攪腸痧、烏痧脹,皆此之類,此系穢氣閉塞經隧,氣滯血凝,脾土壅滿,不能轉輸,失天地營運之常,則脹閉而危矣是以治法宜速,切戒飲粥湯,食諸物,入口即敗,慎之慎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98#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15:11:58 | 只看該作者

消暑丸、益元散

 

(見類中。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99#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15:13:21 | 只看該作者

白虎湯

 

(見陽明腑病)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00#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15:13:40 | 只看該作者

四味香薷飲

 

治風寒閉暑之證,頭痛發熱,煩心口渴,或嘔吐泄瀉,發為霍亂,或兩足轉筋。


凡閉暑而不能發越者,非香薷不可。


香薷乃消暑之要藥,而方書稱為散劑。


俗稱為夏月之禁劑,夏即禁用,則當用於何時乎?


此不經之說,致令良藥受屈,殊可扼腕,故辯之香薷、扁豆、厚朴(薑汁炒,各一錢五分)、甘草(炙,五分)水煎服。


若兼風寒,本方加荊芥、秦艽、蔓荊子;


若兼霍亂吐瀉,煩心口渴,本方加黃連。


若兩足轉筋,本方加木瓜、茯苓;


木瓜治轉筋之神劑。


若風暑相搏,而發搐搦者,本方加羌活、鉤藤;


凡暑症不宜發汗,今用風藥者,因其暑中挾風也。


若暑濕相搏,名曰濕溫,誤汗則名重、多難治,宜用蒼朮白虎湯。


時醫不論暑濕,概行發散,傷生匪淺。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5 00:53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