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wzy_79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靈素節注類編】

 關閉 [複製鏈接]
21#
 樓主| 發表於 2013-3-4 00:58:14 | 只看該作者

經解


《素問 陰陽應象大論》帝曰: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其本。


故積陽為天,積陰為地,陰靜陽躁,陽生陰長,陽殺陰藏。


陽化氣,陰成形。


寒極生熱,熱極生寒,寒氣生濁,熱氣生清。


清氣在下,則生飧泄;


濁氣在上,則生?脹,此陰陽反作,病之逆從也。


此明天人合一之道也。


陰陽者,天地之氣,天地者,陰陽之形,而大道存乎其中也,萬物稟陰陽之氣以成形,氣盡則形消,故陰陽為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


而神為形之主,藉陰陽之氣以存,形消氣盡則神去,故陰陽為神明之府,府猶居宅也,陰陽既為生命之本,則治病必求其本,首當調護陰陽也。


將欲調之,必先明其生化之理。


故如積陽為天,積陰為地,陰靜陽躁,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陽化氣,陰成形,此皆生化自然之理也。


若寒極生熱,熱極生寒,即坤變復,乾變?,是陰陽進退消長之道也。


寒氣為陰,陰性凝滯,故生濁,如積陰成地也;


熱氣為陽,陽性流動,故生清,如積陽為天也。


故人身之氣,清升濁降,自然之性也,反之則病。


故如清氣在下而不升,則下焦疏利而病飧泄,以陽性流動也;


濁氣在上而不降,則上焦壅塞而病?脹,以陰性凝滯也。


如此,則陰陽反其作用而病矣。


反則逆,順則從,故必察其逆從而調之,是謂治病必求其本也。


故清陽為天,濁陰為地。


地氣上為云,天氣下為雨。


雨出地氣,云出天氣。


故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


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臟;


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腑。


雨從天降,由云所化。


云乃地氣上升,故言雨出地氣,是本乎地者親下也;


云從地出,實由天氣上蒸,故言云出天氣,是本乎天者親上也。


此陰中生陽,陽中生陰,互相生化,循環不息之妙道也。


蓋陽化氣,陰成形,陽從地升為云,陰從天降為雨。


故人身清陽,由下焦而升,出於上竅,象天之云;


濁陰飲食所化,由上焦而降,出於下竅,象地之水。


清陽輕浮而疏泄,故能開發腠理;


濁陰膏液則凝重,以故內走五臟;


而陰陽經絡流行,交接於四肢之末,清陽之氣走表,故能實四肢也;


若飲食入胃,生化津液,以養五臟,其濁滓由腑傳導而出,故濁陰歸六腑也。


是走五臟者,乃清中之濁;


歸六腑者,乃濁中之濁,而有兩層義理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2#
 樓主| 發表於 2013-3-4 01:04:5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zy_79 於 2013-3-4 09:39 編輯

靈樞 ‧陰陽清濁篇


帝曰:愿聞人氣之清濁。


岐伯曰:受穀者濁,受氣者清。


清者注陰,濁者注陽。


濁而清者,上出於咽;


清而濁者,則下行。


清濁相干,命曰亂氣。


上節《素問》以天地之氣釐清濁,此以人身之氣釐清濁,故各有義理,互相發明也。


天地中和之氣,清也;


穀食五味之氣,濁也。


清氣鼻受,而入心肺,心肺為臟為陰,故清者注於陰也;


穀味口受,而下於胃,胃為腑為陽,故濁者注於陽也。


以氣分陰陽,則陽清陰濁;


以人分陰陽,則臟陰腑陽。


乃氣之清者注陰,濁者注陽,是亦陰陽相交相生之道,故與上節各有義理也。


所以凡有口鼻者,必賴天地之氣味以生養也。


若其濁而清者,穀食精微之氣也,上出於咽而行經脈中也;


清而濁者,如天地濕熱蒸穢之氣,則由鼻下行而到胃,乃清濁相干而逆亂,或為嘔瀉,或為脹痛,故命曰亂氣也。


帝曰:陰清而陽濁,濁者有清,清者有濁,別之奈何?


岐伯曰:氣之大別,清者上注於肺,濁者下注於胃。


胃之清氣,上出於口;


肺之濁氣,下注於經,內積於海。


此承上文受清濁之義,而云陰清陽濁者,謂臟屬陰而受清,腑屬陽而受濁也。


然其濁中有清,清中有濁,又何以分別其所受乎?


伯言氣之大別者,分別大概之理也,假如吸入之清氣,則上注於肺,穢濁之氣,下走於胃,是初入於胸,而上下分行,故聞穢氣,即作嘔逆,而凡疫癘暑濕等邪吸入,即客於胃,而成諸病之類。


蓋清升濁降,自然之性也。


故如胃中穀氣之清者,上出於口,如呵出之氣也。


若肺所受穀氣之濁者,謂濃濁之濁,非是穢濁,即所謂脾氣散精,上歸於肺之津液也,故即下注於經,內積於海。


海者,如血海、氣海等類。


此乃大概分別其所受者也。


帝曰:諸陽皆濁,何陽獨甚乎?


岐伯曰:手太陽,獨受陽之濁;


手太陰,獨受陰之清。


其清者,上走空竅,其濁者,下行諸經。


諸陰皆清,足太陰獨受其濁。


此問諸陽腑皆受濁,何腑獨甚乎?


伯言手太陽獨甚者,蓋手太陽小腸,為受盛之官,承受胃中所下水穀糟粕,故獨受陽之濁為甚也,手太陰肺為華蓋,而部位最高,故獨受陰之清。


其清氣則上升而走空竅,濃濁之氣則下行諸經,如上節所云者。


若諸陰臟皆受清氣所注,而足太陰脾為胃行其津液,故獨受水穀濃濁之氣,所以脾主肌肉者,肌肉由水穀濁氣所生也。


此皆言臟腑所受清濁,而行氣於經者,故下文有滑澀之分也。


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清者其氣滑,濁者其氣澀,此氣之常也。


故刺陰者,深而留之;


刺陽者,淺而疾之;


清濁相干者,以數調之也。


此言因清濁相干,而致病之治法也。


陰所受,清氣也,其經深,故當深刺,以其氣滑而流走,故必久留其針,俟其氣定,然後出針,方能去病也;


陽所受,濁氣也,其經淺,故當淺刺,以其氣澀而鈍遲,故針必速入速出,以宣動其氣,方能去病也,此皆言其常氣之治法耳。


如清濁相干而為病者,其滑澀亦不定在陰陽之分別,當詳審其病,隨宜設法。


言以數調之者,蓋針之宜久留、宜速疾,必以病患之息數為準。


應補應瀉,依病患之呼吸以出針、入針而為補瀉。


一呼一吸,名一息也。


義詳針灸篇,另有專科,此不錄。


若藥治之法,亦可照此類推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3#
 樓主| 發表於 2013-3-4 01:05:5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zy_79 於 2013-3-4 09:41 編輯

素問 ‧太陰陽明論


帝曰:太陰陽明為表裡,脾胃脈也,生病而異者何也?


岐伯曰:陰陽異位,更虛更實,更逆更從,或從內,或從外,所以不同,故病異名也。


此篇專明脾胃為中土,統一身之陰陽,為後天之根本也。


夫陰陽之理,微妙無窮,變化無盡,經文每舉天地之陰陽以明人,舉人身之陰陽以證天,此節正表天人合一之道,以脾胃之轉輸,一本於天地之氣化也。


如天為陽,位乎上;


地為陰,位乎下;


火為陰,位乎南;


水為陰,位乎北;


木為陽,位乎東;


金為陰,位乎西,是皆陰陽異位也。


陽升則陰降,陽降則陰升,陽生陰,陰生陽,皆氣化自然之性能。


其陰從陽生而降者,如天之雨,降極則陽中之陰並於陰位,則陰實而陽虛;其陽從陰生而升者,如地之云,升極則陰中之陽並於陽位,則陽實而陰虛。


是皆更虛更實也。


逆者,倒也;


從者,順也。


冬至後,陽升陰降為從,反此為逆;


夏至後,陽降陰升為從,反此為逆。


何為反耶?


夏至天上陽氣初降,地下陰氣初升,陽為陰氣所逆,不得入地,而反倒升,故地上比夏至前更熱,漸俟陰陽交通,二氣調順,則升者升,降者降,至秋而陰陽平分於天地之中,故地上涼和,其冬至後更冷,至春分溫和,亦同一律,是為更逆更從也。


凡人身偏寒偏熱、寒熱往來之病,即陰陽不調,而各異其位,更虛更實,更逆更從之故也。


是故天地氣化和順則養人,反逆則傷人。


其傷人也,亦必以類從,陽邪從陽從外,陰邪從陰從內,如風為陽而傷衛,衛為陽為外也;


寒為陰而傷營,營為陰為內也。


營衛本於脾胃,故脾內胃外亦然,其邪之來,或從內、或從外,所以不同,故其為病各異,而名各不同也。


陽者,天氣也,主外;


陰者,地氣也,主內。


故陽道實,陰道虛。


此緊承上文內外之義,舉天地所主,以明人身之營衛,理尤淵妙也。


上云陰陽更虛更實者,指升降屈伸而言。


此云陽道實,陰道虛者,專指天地之道也,是以內外分陰陽者。


蓋天包地外,地凝天中,故天為陽主外,地為陰主內,是地賴天以包載者。


故天行健,則地寧,天氣弛,地即陷,古今嘗有之,足可征矣。


由是觀之,天氣雖清虛,而陽道誠為堅實也。


若不堅實,何以載地之濃重而不陷哉?


陰陽二氣,轉旋於地外,升降於地中,始能生化萬物。


是故地形雖濃重,而陰道誠為虛通也。


若不虛通,何以受二氣之升降變化,以生萬物哉?


故此言陽道實、陰道虛,是指內外之陰陽,與上文之以升降分陰陽者,各有義理也。


即以證人身之營衛者,衛主外,同天陽之堅實也;營主內,同地陰之虛通也。


何也?


衛行脈外,以固表者也,若不堅實,則腠理開而汗泄不止矣;


營行脈中,以守內者也,若不虛通,則經脈閉而血氣瘀塞矣。


夫營衛之氣,本於脾胃,故經言:營者,水穀之精氣也;


衛者,水穀之悍氣也。


故脾為營之源,胃為衛之本也。


此節承上文論脾胃,特舉天地內外之道,以證明營衛氣化之所本也。


故犯賊風虛邪者,陽受之;


食飲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


陽受之則入六腑,陰受之則入五臟。


入六腑則身熱不時臥,上為喘呼;


入五臟則?滿閉塞,下為飧泄,久為腸?。


故喉主天氣,咽主地氣。


故陽受風氣,陰受濕氣。


此即申上文,或從內,或從外,所從不同,而病異名也。


陽主外,風為陽,從外來,故陽受之;


陰主內,食飲屬陰傷內,故陰受之。


陽受入於腑,陰受入於臟,各從其類也。


腑為陽主外,故受邪則有身熱、不時臥、上為喘呼諸表證也;


臟為陰主內,故受病則有?滿閉塞、下為飧泄、腸?諸裡證也。


天之清氣,由鼻而入,通於喉,故喉主天氣也;


食飲產地,由口而入,下於咽,故咽主地氣也。


風為陽,濕為陰,故陽受風氣,陰受濕氣。


以上皆明陰陽各以類從,猶火就燥,水流濕,本於自然之性也。


故陰氣從足上行至頭,而下行循臂至指端;


陽氣從手上行至頭,而下行至足。


故曰:陽病者,上行極而下;


陰病者,下行極而上。


故傷於風者,上先受之;


傷於濕者,下先受之。


此言陰陽上行下行者,專指脾胃之氣升降,不同十二經氣。


蓋經氣流行於經脈中,而脾胃之氣行於肌肉者。


故脾胃之強弱,外顯肌肉之肥瘦,足可征矣。


以脾胃主四肢,故陰氣從足上行,由頭而至臂指,正如地氣上升為云,而散於四表也;


陽氣從手上頭,而下行至足,正如天氣由四表升聚化雨,而下降至海也。


故陽病則上行極而下,陰病則下行極而上,亦如云升雨降,變化流行也。


其與十二經流行不同者,三陽經自手走頭,自頭走足;


三陰經自足入腹至胸,由胸走手,連接陽經。


陽在表,陰在裡,不上頭,唯足厥陰之支脈,內循喉後,上至頂心也。


此言陰氣,是脾臟之氣也;


陽氣,是胃腑之氣也。


故下節云土者生萬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頭足,則其義理固已申明在後也。


所以云陽明行氣於三陽,太陰行氣於三陰,則是脾胃統率一身之陰陽,而臟腑經絡盡在其中矣。


身半以上,天氣主之為陽,故傷風,則上部先受,風者天氣也;


身半以下,地氣主之為陰,故傷濕,則下部先受,濕者地氣也。


此亦各以類從者也。


帝曰: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


岐伯曰:四肢皆稟氣於胃,而不得至經,必因於脾,乃得稟也。


今脾病,不能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稟水穀氣,氣日以衰,脈道不利,筋骨肌肉,皆無氣以生,故不用焉。


胃為水穀之海,生化氣血,滋養周身,故四肢皆稟氣於胃也。


但胃之上口為賁門,主納穀;


下口為幽門,主出滓。


其形如橐,故其氣下行,不能四布至於各經,必賴脾之鼓運,以行其津液,輸於周身。


所以脾病則胃中水穀精氣不能達於四肢,經氣日衰,因而脈道不利,筋骨肌肉皆無穀氣以資生,遂痿弱不能動用焉。


帝曰:脾不主時,何也?


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時長四臟,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獨主時也。


脾臟者,常著胃,土之精也。


土者,生萬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頭足,不得主時也。


四時之氣,金、木、水、火本相剋制,肺、肝、心、腎亦然,全賴土氣居中,通貫四氣而調和之。


故土旺四季,而脾臟常以四時旺氣,長養四臟,故寄治於四季之末各十八曰,而不專主一時,其功正是統主四時也。


脾臟貼著於胃,為戊己二土之精,故能生萬物,而法則天地。


所以脾胃之氣,上至頭,下至足,如天地之云升雨降,而生長萬物也。


此數句將上文天地陰陽生化義理,皆申明包括,可謂簡妙矣。


帝曰:脾與胃以膜相連耳,而能為之行其津液,何也?


岐伯曰:足太陰者,三陰也,其脈貫胃屬脾絡嗌,故太陰為之行氣於三陰。


陽明者,表也,五臟六腑之海也,亦為之行氣於三陽。


臟腑各因其經而受氣於陽明,故為胃行其津液。


四肢不得稟水穀氣,日以益衰,陰道不利,筋骨肌肉無氣以生,故不用焉。


此重申上文之義也。


以脾胃之功能言之,則胃止能司出納,必賴脾之鼓運,以行其津液,正以膜之相連,故脾動則胃氣流行,而水穀之精敷布,以輸於各經。


故太陰即行氣遍於少陰、厥陰,而陽明即行氣遍於太陽、少陽,周一身而達四肢。


原其氣之生化出於胃,而各臟腑各因其經以受胃氣之滋養,故胃為水穀之海,而為六腑之大源。


此篇特詳脾胃生化之功,為後天根本,而實出於天地陰陽升降流行之氣化,是為天人合一之道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4#
 樓主| 發表於 2013-3-4 01:12:0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zy_79 於 2013-3-4 09:41 編輯

素問 ‧生氣通天論


《素問 生氣通天論》曰:凡陰陽之要,陽密乃固,兩者不和,若春無秋,若冬無夏,因而和之,是為聖度。


故陽強不能密,陰氣乃絕;


陰平陽秘,精神乃治;


陰陽離決,精氣乃絕。


此統明陰陽生化之道,以結上文之義也。


陰陽流行生化,循環無端,挈其綱要,必使陽氣靜密,乃能堅固。


擾動即浮越而陰陽不和,若四時之無序,百病叢生;


因而和之,是為聖人之軌度。


良以陰陽互相為根,是故陰氣和平,陽氣固密,自然生化不息,而精神乃治。


若陰陽乖離決裂,精氣乃絕,以精氣由陰陽化生者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
 樓主| 發表於 2013-3-4 01:12:4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zy_79 於 2013-3-4 09:42 編輯

素問‧ 金匱真言論


岐伯曰:陰中有陰,陽中有陽。


平旦至日中,天之陽,陽中之陽也;


日中至黃昏,天之陽,陽中之陰也;


合夜至雞鳴,天之陰,陰中之陰也;


雞鳴至平旦,天之陰,陰中之陽也。


故人亦應之。


夫言人之陰陽,則外為陽,內為陰。


言人身之陰陽,則背為陽,腹為陰。


言人之臟腑中陰陽,則臟者為陰,腑者為陽。


肝、心、脾、肺、腎五臟為陰,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六腑為陽。


所以欲知陰中之陰、陽中之陽者,何也?


為冬病在陰,夏病在陽,春病在陰,秋病在陽。


皆視其所在,為施針石也。


故背為陽,陽中之陽,心也;


背為陽,陽中之陰,肺也;


腹為陰,陰中之陰,腎也;


腹為陰,陰中之陽,肝也;


腹為陰,陰中之至陰,脾也。


此皆陰陽表裡、內外雌雄相輸應也,故以應天之陰陽也。


此明天地陰陽之氣,流行於四時,則有消長進退;


晝夜,則有升降出入。


而人身之氣,內外雌雄相輸,皆與四時晝夜相應,故其病也,必隨時日之氣變化。


而其春病在陰者,以陽氣初從地下而升,其冬陰之氣當盛也;


秋病在陽者,以陰氣初從地下而升,其夏陽之氣尚盛也。


陰陽氣盛之時,必應人身之營衛,故其受病,春則應在營陰,秋則應在衛陽,而冬陰夏陽之氣更盛,則不言可知。


若其變化多端,非可拘執,假如風為陽邪而傷衛,寒為陰邪而傷營,則又不論四時,必當審察脈證以辨之也。


辨明為施針石,而藥治亦同一律矣。


帝曰:五臟應四時,各有收受乎?


岐伯曰:有。


東方青色,入通於肝,開竅於目,藏精於肝,其病發驚駭,其味酸,其類草木,其畜雞,其穀麥,其應四時,上為歲星,是以春氣在頭也,其音角,其數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


南方赤色,入通於心,開竅於耳,藏精於心,故病在五臟,其味苦,其類火,其畜羊,其穀黍,其應四時,上為熒惑星,是以知病之在脈也,其音徵,其數七,其臭焦;


中央黃色,入通於脾,開竅於口,藏精於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類土,其畜牛,其穀稷,其應四時,上為鎮星,是以知病之在肉也,其音宮,其數五,其臭香;


西方白色,入通於肺,開竅於鼻,藏精於肺,故病在背,其味辛,其類金,其畜馬,其穀稻,其應四時,上為太白星,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其音商,其數九,其臭腥;北方黑色,入通於腎,開竅於二陰,藏精於腎,故病在溪,其味鹹,其類水,其畜彘,其穀豆,其應四時,上為辰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其音羽,其數六,其臭腐。


故善為脈者,謹察五臟六腑,一逆一從,陰陽、表裡、雌雄之紀,藏之心意,合心於精,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為得道也。


此與前稟賦源流門《陰陽應象大論》所云東方生風、風生木一章,互明其理也。


彼言天地陰陽五行之氣,以生五臟,故列稟賦源流;


此言五臟應天地四時生化萬物之氣,更為詳晰。


是故當察臟腑之逆從,其合於陰陽五行生化之序者為從,反之為逆。


如是義理通明,而藏之心意,則我之心合乎精妙之理,方可任司命之職,而稱善為脈者。


若非其人,勿妄教之,彼必不能明;


若非真道,勿妄授之。


或非其人,或非真道,而濫充醫職者,皆致遺害於世也。


如擇之善而授之真,方為得道,而有濟於世。


乃觀近世醫道之失傳,如仲景所云各承家技、終始順舊者,可勝慨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6#
 樓主| 發表於 2013-3-4 01:13:3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zy_79 於 2013-3-4 09:42 編輯

素問 ‧靈蘭秘典論


岐伯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


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


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


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


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


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腎者,作強之官,技巧出焉;


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


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


故主明則下安,以此養生則壽,歿世不殆,以為天下則大昌;


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使道閉塞而不通,形乃大傷,以此養生則殃,以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心藏神明,主宰萬物,故為君主;


肺治周身之氣而有權衡節度,使之調達,故為相傅之官;


肝為剛臟而出謀慮,故號將軍之官;


理直則膽氣壯,而公正則有決斷,故名中正之官;


膻中心包絡所居,心包代心用事,為近使而君之喜樂,由其出而傳宣,故為臣使之官;


脾主鼓運,胃司納穀,故為倉稟之官,五味所由消化,而生氣血也;


大腸承小腸之糟粕,變化清濁,而下出於二便,故為傳導之官;


小腸受盛胃中所下食物,而消化歸於大腸,故為受盛之官;


腎藏精與志,而生智巧,智強則技精,故號作強之官,而出技巧也;


三焦在臟腑外、軀體內,相火所游行者,腸胃食物,賴以腐化,故名為焦,取火熟物之義,凡清升濁降,清者由脾胃上輸於肺,肺即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濁滓歸於二腸者,皆由三焦之氣宣化,故水道出於三焦,為決瀆之官。


又曰上焦如霧者,陽氣氤氳,以生津液也;


中焦如漚者,脾胃鼓運,蘊釀糟粕也;


下焦如瀆者,清濁分行,滓水下出也。


水由下焦滲入膀胱,滿則泄出,故膀胱如州都之聚會而藏津液,名州都之官,其能滲入泄出,全賴下焦之氣化,故云氣化則能出矣。


凡此十二臟腑,如職官之各有所司,不得相失者,獨賴心神清靜,則氣化調和,蓋清靜則心明有主,君主明則下安矣;


如或情欲妄動、則氣血擾亂,經絡閉塞,不得流通,而臟腑之氣皆壅遏,則百病叢生,形乃大傷。


故善養則壽,惟在君明而已,否則殃害即生。


其治天下者,同一理也。


是故君子戒慎恐懼,而操持不敢失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7#
 樓主| 發表於 2013-3-4 01:14:2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zy_79 於 2013-3-4 09:42 編輯

素問 ‧六節臟象論


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為陽中之太陽,通於夏氣;


肺者,氣之本,魄之處也,其華在毛,其充在皮,為陰中之太陰,通於秋氣;


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其華在發,其充在骨,為陰中之少陰,通於冬氣;


肝者,罷極之本,魂之居也,其華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氣,其味酸,其色蒼,此為陽中之少陽,通於春氣;


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者,倉廩之本,營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轉味而入出者也,其華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黃,此至陰之類,通於土氣。


凡十一臟腑,取決於膽也。


一靈乘氣化以成形軀,而心藏靈明,故為生之本,神明之變體也,其光華則現於面,其氣則充於血脈,其位在南,而象離火,故為陽中之太陽,夏令屬火,故通於夏氣也,肺治周身之氣,故為氣之本,而魄居於肺,其華在毛,充在皮,以皮毛為肺之合也,其位在西,而象乾金,為陰中之太陽,秋令屬金,故通於秋氣也;


腎主蟄藏,凡一身之精,由脾輸化攝聚,歸藏於腎,故為生氣之本,蓋氣生於精,即陽根於陰之理也,其華在發,充在骨,其位在北,而象坎水,為陰中之少陰,冬屬寒水司令,故通於冬氣也;


肝為厥陰,厥陰者,兩陰交盡,故為罷極之本,罷極者,陰極也,陰極則陽生,陽出於腎,由肝膽而升也,魂居於肝,其華在爪,充在筋,以生血氣者,陽始升發,所謂少火生氣,氣生血也,其味酸,其色蒼,是其性也,其位東,而象震木,故為陽中之少陽,是其體則陰極,而用則為少陽風木之氣,春令所主,故通於春氣也;


脾、胃、大小腸、三焦、膀胱者,皆合約氣化而司納穀轉輸,泌別清濁,出陳入新,故為倉廩之本,而營血所由生,故為營之居,猶如器具之能蘊釀、消化糟粕,以轉變氣味而入出者也,其華現於口唇之四圍白肉際,以唇為肌肉之本而屬脾,故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黃,以其位中而象坤土,與命蒂連貫,而與至陰相類,通於土氣,是脾通腎中先天之陽也。


凡臟腑各有功能所司,而皆取決於膽者,正以膽為少陽始生之氣,為一身之機括,故如其氣或弱、或郁、或亢、或陷,則各臟腑氣化皆失其度而生病。


此微妙之至理,不可不知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8#
 樓主| 發表於 2013-3-4 01:18:2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zy_79 於 2013-3-4 09:42 編輯

靈樞 ‧本輸篇


《靈樞 本輸篇》云:肺合大腸,大腸者,傳道之府;


心合小腸,小腸者,受盛之府;


肝合膽,膽者,中精之府;


脾合胃,胃者,五穀之府;


腎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府也。


少陽屬腎,腎上連肺,故將兩臟。


三焦者,中瀆之府也,水道出焉,屬膀胱,是孤之府也。


是六腑之所與合者。


此明臟腑相合而為表裡,互相輸化之道也。


臟腑各有功能所主,前篇《靈蘭秘典》、《六節藏象》等論,已詳明矣,惟此言少陽屬腎者,指生陽之氣根於腎也。


蓋腎為坎象三,二陰藏一陽於中,故陽氣根於腎,出肝膽而行三焦,故肝臟稱少陽,膽與三焦經稱少陽,以其從臟出經,陽氣初生,故名少也。


氣根於腎,而腎脈上肺系舌本,故云將兩臟,謂少陽一氣將肺腎兩臟,如將之領兵也。


三焦為決瀆之官,而出水道,水由膀胱而泄,故云屬膀胱,是三焦一腑,止膀胱為其下屬,而無臟相合,故曰是孤之腑也。


以其包羅五臟五腑之外,經脈不通於臟,是故六腑之所與合者,如此也。


舊注解少陽即是三焦者,非也。


夫肝、膽、三焦皆稱少陽,乃獨指三焦,豈理也哉?


況三焦經脈稱少陽者,與手厥陰為表裡,無涉於腎,其言屬腎,又作何解?其非更可見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9#
 樓主| 發表於 2013-3-4 01:19:4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zy_79 於 2013-3-4 09:43 編輯

靈樞‧本神篇

 


【靈樞?本神篇】曰:肝藏血,血舍魂,肝氣虛則恐,實則怒;


脾藏營,營舍意,脾氣虛則四肢不用、五臟不安,實則腹脹、涇溲不利;


心藏脈,脈舍神,心氣虛則悲,實則笑不休;


肺藏氣,氣舍魂,肺氣虛則鼻塞不利、少氣,實則喘喝、胸盈仰息;


腎藏精,精舍志,腎氣虛則厥,實則脹。


五臟不安,必審五臟之病形,以知其氣之虛實,謹而調之也。


此言五臟虛實之病形,已注疾病門虛實病證篇。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0#
 樓主| 發表於 2013-3-4 01:20:3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zy_79 於 2013-3-4 09:43 編輯

素問‧五臟別論


岐伯曰:腦、髓、骨、脈、膽、女子胞,此六者,地氣之所生也,皆藏於陰而象於地,故藏而不瀉,名曰奇恆之府。


夫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氣之所生也,其氣象天,故瀉而不藏,此受五臟濁氣,名曰傳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輸瀉者也。


魄門亦為五臟使,水穀不得久藏。


腦、髓以及胞之六者,稟地氣所生,皆深藏陰處而象地,故津液血氣,滲灌而藏積,不從外瀉也。


奇者,異也;


恆者,常也。


名奇恆之府者,以腸胃等腑,皆出入有常,此六者亦如臟之藏而不瀉,又不可名臟,故名異常之府也。


其腸胃等五腑,稟天氣所生,象天氣之轉旋,故輸瀉而不藏積,積則反病矣。


此其所受五臟之濁氣,故為傳化之府,不能久留而不輸瀉也。


魄門者,肛門也,以其出滓穢,使水穀隨時消化,不得久留,則臟氣舒和無患,故魄門亦為五臟使也。


蓋常人死後,魂由頂出,魄從肛出,故稱魄門。


如學道者,精神魂魄渾合,則不如此。


所謂五臟者,藏精氣而不瀉也,故滿而不能實;


六腑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也。


所以然者,水穀入口,則胃實而腸虛,食下,則腸實而胃虛,故曰實而不滿,滿而不實也。


所以稱五臟者,以其收藏精氣而不泄,為生命之本,故其精氣常滿,不能以有形之物填實之,精氣空乏,則虛損矣。


實,猶入也。


六腑者,司出納,傳化食物,而不留藏,故雖入而不能滿,滿則壅塞為病矣。


所以然者,上入則下出,而胃實腸虛,下出而食物下行,則胃虛腸實。


故言腑則實而不滿,滿則為病;


臟則滿而不實,實則氣傷矣。


帝曰:氣口何以獨為五臟主?


岐伯曰:胃者,水穀之海,六腑之大源也。


五味入口,藏於胃,以養五臟氣。


氣口,亦太陰也。


是以五臟六腑之氣味,皆出於胃,變現於氣口。


故五氣入鼻,藏於心肺,心肺有病,而鼻為之不利也。


此言氣口者,兩手寸口脈,是手太陰肺氣所行之經也。


肺為華蓋,權衡周身之氣,五臟之氣各由經脈而匯歸於肺,由肺敷布周身,故五臟安否,皆現於肺經氣口之脈,而為五臟之主也。


所以然者,胃為水穀之海,六腑之大源,五味入口,藏於胃,其精微以養五臟之氣,是以五臟六腑所受之氣味,皆出於胃,由脾歸肺,而流於經,故其變化之精微,現於氣口之脈也。


若天地五行之氣,則入於鼻,藏於心肺,以鼻為肺竅,而心肺相連,故心肺病,則鼻氣為之不利。


而凡氣之歸肺者,皆現於氣口之脈,故氣口獨為五臟主,而其虛實病證可驗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1#
 樓主| 發表於 2013-3-4 01:21:4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zy_79 於 2013-3-4 09:36 編輯

素問 ‧五臟生成論

【素問 五臟生成論】曰:心之合脈也,其榮色也,其主腎也;


肺之合皮也,其榮毛也,其主心也;


肝之合筋也,其榮爪也,其主肺也;


脾之合肉也,其榮唇也,其主肝也;


腎之合骨也,其榮發也,其主脾也。


五臟,根本也;


身軀,枝葉也。


根本有淺深,則枝葉有表裡。


淺者合於表,深者合於裡。


故五臟各有皮、脈、筋、肉、骨五層之合,而其榮色,亦各隨其部而外顯也。


五臟具五行之性,五行有生克,故以剋制者為其主,如水克火者也,故腎水為心火之主,以及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皆然也。


是故多食咸,則脈凝泣而變色;


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


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


多食酸,則肉胝?而唇揭;


多食甘,則骨痛而發落。


此五味之所傷也。


咸走腎,助水克火,脈為心之合,色為心之榮,故多食咸而傷心氣,則脈凝澀而色變。


蓋凡色澤榮華,由氣行血而發現,氣傷,則血澀不行而皆變也。


余臟同然,已詳注治法門矣。


故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腎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五臟之氣也。


故色見青如草茲者死,黃如枳實者死,黑如?者死,赤如?血者死,白如枯骨者死,此五色之現死也。


青如翠羽者生,赤如雞冠者生,黃如蟹背者生,白如豕膏者生,黑如烏羽者生,此五色之現生也。


生於心,如以縞裹朱;


生於肺,如以縞裹紅;


生於肝,如以縞裹紺;


生於脾,如以縞裹栝蔞實;


生於腎,如以縞裹紫,此五臟所生之外榮也。


色味當五臟:白當肺辛,赤當心苦,青當肝酸,黃當脾甘,黑當腎咸,故白當皮,赤當脈,青當筋,黃當肉,黑當骨。


此言臟性所欲之味,則能相助,與臟氣相合也。


若五臟所生五氣,而現五色,即五行之光華,故必與臟象相符。


其如草茲、枳實等者,干枯沉晦,為死氣也;


如翠羽、雞冠等者,鮮明潤澤,為生氣也。


皆如縞裹者,內充勿露也,露則病矣。


而色味亦各當其臟性。


而內外相應者,已詳注四診門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2#
 樓主| 發表於 2013-3-4 01:22:4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zy_79 於 2013-3-4 09:36 編輯

素問 ‧宣明五氣論


【素問 宣明五氣論】曰:五氣所病:心為噫,肺為咳,肝為語,脾為吞,腎為欠、為嚏,胃為氣逆、為噦、為恐,大腸、小腸為泄,下焦溢為水,膀胱不利為癃、不約為遺溺,膽為怒。


此言氣病,而不涉於血也。


臟腑部位,各有不同,其生化氣血,各有功能所主,若氣或抑郁亢陷,不得調達,則各臟腑現病皆不同,其與血病又異,諸義詳病證門。


五精所並:精氣並於心則喜,並於肺則悲,並於肝則憂,並於脾則畏,並於腎則恐,是為五並,虛而相並者。


氣一則動志,志一則動氣,此言由志一動氣,而致氣一動志也。


並者,即一之義,謂精氣並注一處而不舒和也。


以志一動氣而氣虛,則他處精氣歸並之,則又一而動志,乃現悲、喜、憂、畏、恐之情狀。


蓋情欲由心志所生,而志氣本是一物,而體用二也。


其虛而相並者,亦如水向低流之理也。


五臟所惡:心惡熱,肺惡寒,肝惡風,脾惡濕,腎惡燥,是謂五惡。


五臟具五行之性,而各有所欲、所惡之氣味不同,凡用藥當投其所欲,而避其所惡。


若用相制之法,則當反之。


如非制法而犯其所惡則傷,故如熱邪傷心,寒邪傷肺,風邪傷肝,濕邪傷脾,燥邪傷腎也。


五臟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腎藏志。


五臟所主:心主脈,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腎主骨。


太極動靜而生陰陽,陰陽變化而成五行,必有神明主宰乎中。


而人賦形具體,而主於心者,曰神、曰魄、曰魂、曰意、曰志,由一心所化,而為五行之神,藏於五臟者也。


五臟為根本,軀體為枝葉,而脈、皮、筋、肉、骨由臟氣所生,故各歸根本所主也。


五臟化液:心為汗,肺為涕,肝為淚,脾為涎,腎為唾,是謂五液。


五脈應象:肝脈弦,心脈鉤,脾脈代,肺脈毛,腎脈石,是為五臟之脈。


津液由脾胃化穀氣而生,充養周身,津為陽,液為陰,及其動而出也,則由各臟發泄,而五臟亦有陰陽,如心臟為陽,其汗為津。


故曰:津脫者,腠理開,汗大泄;


液脫者,骨屬屈伸不利。


是心為陽而主表,腎為陰而主裡,則津液陰陽之分,余皆可知矣。


若脈象義理,詳四診門。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3#
 樓主| 發表於 2013-3-4 01:28:4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zy_79 於 2013-3-4 09:37 編輯

素問 ‧玉機真臟論


《素問 玉機真臟論》曰:五臟受氣於其所生,傳之於其所勝,氣舍於其所生,死於其所不勝。


病之且死,必先傳行,至其所不勝,病乃死。


此言氣之逆行也,故死。


肝受氣於心,傳之於脾,氣舍於腎,至肺而死;


心受氣於脾,傳之於肺,氣舍於肝,至腎而死;


脾受氣於肺,傳之於腎,氣舍於心,至肝而死;


肺受氣於腎,傳之於肝,氣舍於脾,至心而死,腎受氣於肝,傳之於心,氣舍於肺,至脾而死。


此皆逆死也。


一日一夜五分之,此所以占死生之早暮也。


此言五臟受邪,逆傳克賊,故至於死也。


受氣,謂受邪氣於其所生者,子能令母實也。


氣舍,謂生氣舍於母。


舍者,藏而不出,謂母無生我之氣,而我反受子之邪氣。


既受,則傳之我所勝者,如肝傳脾之類,如是逆傳,至勝我之臟,如肺勝肝之類,則邪仍必歸我,而本臟氣絕則死,故曰此氣之逆行也。


蓋母本先虛,無氣生我,而我失養,故子反以邪氣歸我,乃傳之所勝,如是逆傳,至勝我之臟,則邪仍歸我,氣絕而死。


此乃臟氣久虛之人,故一受邪氣,即逆行互克,以至於死。


如斯者,察其邪至何臟,以十二時分作五分,計其邪傳至我不勝之臟時分則死,此可占其死之早暮也。


帝曰:五臟相通,移皆有次,五臟有病,則各傳其所勝。


不治,法三月,若六月,若三日,若六日,傳五臟而當死,是順傳所勝之次。


故曰:別於陽者,知病從來;


別於陰者,知死生之期。言知至其所困而死。


此言五臟病邪傳其所勝,即如肝傳脾之類。


傳遍五臟,則氣絕而死。


其死或三月、六月、三日、六日者,以其正有強弱,邪有重輕,故其死有遲早也。


別於陽者,陽經至腑也;


別於陰者,陰經至臟也。


外邪飲食之病,由陽而入,故別其陽,知病或從外邪,或從飲食而來也。


如其邪由陰經至臟,或由陽傳陰,或內傷五臟,其病則重,而關生死。


若五臟之氣,相生相助,可生;


若相乘相克,即死。


其死生之遲速,即可察此以期之,故此言知至其所困篤而死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4#
 樓主| 發表於 2013-3-4 01:29:3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zy_79 於 2013-3-4 09:37 編輯

靈樞‧ 脈度篇


【靈樞 脈度篇】曰:五臟常內閱於上七竅也。


故肺氣通於鼻,肺和則鼻能知香臭矣;


心氣通於舌,心和則舌能知五味矣;


肝氣通於目,肝和則目能辨五色矣;


脾氣通於口,脾和則口能知五穀矣;


腎氣通於耳,腎和則耳能聞五音矣。


五臟不和,則上竅不通;六腑不和,則留為癰。


故邪在腑則陽脈不和,陽脈不和則氣留之,氣留之則陽氣盛矣;


陽氣太盛則陰脈不利,陰脈不利則血留之,血留之則陰氣盛矣。


陰氣太盛,則陽氣不能營也,故曰關;


陽氣太盛,則陰氣弗能營也,故曰格;


陰陽俱盛,不得相營,故曰關格。


關格者,不得盡期而死也。


五臟之氣上通七竅,而知其和否在心也。


腑陽臟陰之氣周流,外貫十二經絡。


外邪由經絡而入腑臟,內傷自臟腑以及經絡。


外邪為實,內傷為虛。


虛中之實,食積傷也;


實中之虛,邪強正弱也;


虛中之虛,情欲傷也;


實中之實,邪正俱盛也。


是故臟腑受病,則陰陽氣血不和,諸竅窒塞,經脈稽留。


陽脈不和,則氣結成癰;


陰脈不和,則血留而瘀。


甚則陰陽各不相營,即成孤陽獨陰,陽不營於陰,名曰關;


陰不營於陽,名曰格。


關則不得小便,格則吐逆,食不能下。


夫人迎之脈,主六腑之陽:寸口之脈,主五臟之陰。


故脈論言人迎脈至四盛以上為格,寸口脈至四盛以上為關。


此以陰陽各不相營而成關格,而曰陽太盛、陰太盛,則其人迎、寸口之脈,亦必倍盛,而成孤陽獨陰,故不得盡天年之期而死也。


《難經》單以寸口之脈覆溢為關格,名真臟脈,其人不病而死,是陽偏亢脈上溢也,陰偏亢脈下覆也。


偏亢則偏絕,是分關與格為兩證,與《內經》以陰陽俱盛,各不相營為關格一證者,義有不同,而實發《內經》未發之理也。


由是可知一病而有三證之異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5#
 樓主| 發表於 2013-3-4 01:30:4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zy_79 於 2013-3-4 09:37 編輯

靈樞 ‧本臟篇


帝曰:五臟者,所以藏精神血氣魂魄者也;


六腑者,所以化水穀而行津液者也。


此人之具受於天也,無愚智賢不肖,無以相倚也。


然有其獨盡天壽而無邪僻之病,百年不衰,雖犯風雨卒寒大暑,勿能害也;


有其不離屏蔽室內,無怵惕之恐,然有不免於病,何也?


岐伯曰:五臟者,所以參天地、副陰陽,而連四時、化五節者也。


五臟固有小、大、高、下、堅、脆、端正、偏傾者,六腑亦有小、大、長、短、濃、薄、結、直、緩、急者。


凡此二十五形,各有不同,或善或惡,或吉或凶,請言其方。


此言人稟天地氣化而具體,無論智愚賢不肖,皆同而無偏倚者。


然其有百年不衰,外邪不能害者;


又有不離屏蔽,無情志之傷,而不免於病者,何也?


岐伯言臟腑有小大等種種不同,故有善惡吉凶之異,而分別一如下文。


心小,則安,邪勿能傷,易傷以憂;


心大,則憂不能傷,易傷於邪;


心高,則滿於肺中,?而善忘,難開以言;


心下,則臟外,易傷於寒,易恐以言;


心堅,則臟安守固;


心脆,則善病消癉熱中;


心端正,則和利難傷;


心偏傾,則操持不一,無守司也。


心臟居肺中,形小,則深藏,故外邪勿能傷,然因小而氣不寬舒,故凡憂慮,則氣逼促而傷之也;


大者反是;


若心高,為肺罩裹,氣不能揚,故常?而善忘,?,即悶也,難開導以言者,憒憒不明,故善忘也;


心下,則露,故易傷寒邪,露則氣浮而少主宰,故易恐以言;


心堅,則神氣收斂,故五臟皆安而守固也;


心脆,則心火浮動,故善病消癉熱中;


心端正,則氣和利;


心偏傾,則邪妄無操守矣。


肺小,則少飲,不病喘喝;


肺大,則多飲,善病胸痹、喉痹、逆氣;


肺高,則上氣喘息、咳;


肺下,則居賁迫肝,善脅下痛;


肺堅,則不病咳上氣;


肺脆,則苦病消癉易傷;


肺端正,則和利難傷;


肺偏傾,則胸偏痛也。


臟腑之氣,皆上歸於肺,權衡敷布。


肺小,則氣舒津布,故少飲,而無喘喝之病;


肺大,則氣滿於胸,津液難以上輸,故多飲,而善病胸痹、喉痹、逆氣也;


肺高,則氣難降,故上逆喘息而多咳也;


肺下,則居賁門,賁門胃之上口,而迫於肝,使肝氣不舒,故脅下善痛也;


肺堅,則氣自固而調順,故不病咳而上氣也;


肺脆,則心火乘之,故苦病消癉而易傷也;


肺端正,則氣和利難傷,自無諸病;


肺偏傾,則胸氣偏窒而痛也。


肝小,則臟安,無脅下之病;


肝大,則逼胃迫咽,迫咽則苦膈中,且脅下痛;


肝高,則上支賁切脅,?為息賁;


肝下,則逼胃,脅下空,脅下空則易受邪;


肝堅,則臟安難傷;


肝脆,則善病消癉易傷;


肝端正,則和利難傷;


肝偏傾,則脅下痛也。


肝為陽臟,其氣升動,故肝小,則氣舒,五臟皆安,而無脅下之病,以肝脈行於脅也;


肝大,則氣逼胃、迫咽,因其經脈由胃上行,咽為胃管,故兼膈中,且脅下痛,膈中,即格逆也;


肝高,則上支賁門而切痛,賁門,胃之上口也,脅中滿悶為息賁,賁同奔,呼吸急促也,肝下,則逼胃腑,其本位脅下反空,則易受邪傷也;


肝堅,其氣靜,則五臟皆安而難傷;


肝脆,則多虛熱,善病消癉,以相火由肝膽而出也;


肝端正,則氣和利難傷;


肝偏傾,則氣滯脅下痛也。


脾小,則臟安,難傷於邪也;


脾大,則苦湊?而痛,不能疾行;


脾高,則?引季脅而痛;


脾下,則下加於大腸,下加於大腸則臟苦受邪;


脾堅,則臟安難傷;


脾脆,則善病消癉易傷;


脾端正,則和利難傷;


脾偏傾,則善滿善脹也。


脾主鼓運,脾小,則氣轉運而和,故邪難傷之;


脾大,則鼓運不便,而氣結滯,故湊?而痛,?者,脅下軟腹,以脾位腹右也,脾胃主四肢,氣滯不得暢達於肢,故不能疾行也;


脾高,則氣偏輸於上,而下不和,故引季脅而痛也;


脾下,則下壓大腸,而臟氣不勻,時苦受邪;


其堅、脆、端正,義與上同;


脾偏傾,則氣不轉旋,而善脹滿也。


腎小,則臟安難傷;


腎大,則善病腰痛,不可以俯仰,易傷以邪;


腎高,則苦背膂痛,不可以俯仰;


腎下,則腰尻痛,不可以俯仰,為狐疝:腎堅,則不病腰背痛;


腎脆,則苦病消癉易傷;


腎端正,則和利難傷;


腎偏傾,則苦腰尻痛也。


凡此二十五變者,人之所苦常病也。


腎小,其義同上;


腰者,腎之府,腎大,則腰氣塞滯,故痛不可俯仰;


高則氣上壅,故背膂痛;


下則氣下垂,故腰尻痛,尻者,尾脊骨也,氣下而前陰腎子亦下墜,有時則收,為狐疝;


其大、其高、其下,皆使腰氣不舒,故皆不可俯仰者,或強、或痛而不便也。


以上五臟,凡言小者、堅者、端正者,皆無病。


大抵小者,質自堅實,邪不能傷;


端正,其氣調順和利也。


凡言脆者,俱病消癉,是由液少內燥,而生虛熱。


凡物熱燥必脆,寒潤則堅,故五臟皆同也。


帝曰:何以知其然也?


岐伯曰:赤色小理者,心小;


粗理者,心大;


無?者,心高;


?小短舉者,心下;


?長者,心下堅;


?弱小以薄者,心脆;


?直下不舉者,心端正, 倚一方者,心偏傾也。


白色小理者,肺小;


粗理者,肺大;


巨肩反膺陷喉者,肺高;


合腋張脅者,肺下;


好肩背濃者,肺堅;


肩背薄者,肺脆;


背膺濃者,肺端正;


脅偏疏者;


肺偏傾也。


青色小理者,肝小;


粗理者,肝大:廣胸反?者,肝高;


合脅兔?者,肝下;


胸脅好者,肝堅;


脅骨弱者,肝脆;


膺腹好相得者,肝端正;


脅骨偏舉者,肝偏傾也。


黃色小理者,脾小;


粗理者,脾大;


揭唇者,脾高;


唇下縱者,脾下:唇堅者,脾堅;


唇大而不堅者,脾脆;


唇上下好者,脾端正;


唇偏舉者,脾偏傾也。


黑色小理者,腎小,粗理者,腎大;


高耳者,腎高;


耳後陷者,腎下;


耳堅者,腎堅;


耳薄不堅者,腎脆;


耳好前居牙車者,腎端正;


耳偏高者,腎偏傾也。


凡此諸變者,持則安,減則病也。


持,謂本臟之氣可以持守;


減,謂精氣減乏也。


帝曰:愿聞人之有不可病者,至盡天壽,雖有深憂、大恐、怵惕之志,猶不能減也,甚寒、大熱,不能傷也;


其有不離屏蔽室內,又無怵惕之恐,然不免於病,何也?


岐伯曰:五臟六腑,邪之舍也。


五臟皆小者,少病,苦焦心,大憂愁:五臟皆大者,緩於事,難使以憂,五臟皆高者,好高舉措;


五臟皆下者,好出人下;


五臟皆堅者,無病;


五臟皆脆者,不離於病;


五臟皆端正者,和利得人心;


五臟皆偏傾者,邪心而善盜,不可以為人平,反復言語也。


先哲言:有天賦之性而無不善,氣質之性則有偏惡,夫性一而已,豈有二哉!


所謂氣質之性者,初由性動化識,識即氣中之神也。


孟子謂之志,故志一則動氣,氣一則動志也。


形質由氣而成,本於志之夙習,而有偏正、高下等種種之異,故即其形質,可知其神志行為者,是所謂氣質之性也。


《內經》雖止論疾病,而實為一篇好相法也。


帝曰:愿聞六腑之應。


岐伯曰:肺合大腸,大腸者,皮其應;


心合小腸,小腸者,脈其應;


肝合膽,膽者,筋其應;


脾合胃,胃者,肉其應;


腎合三焦、膀胱,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應也。


此言腑本臟氣而生,故合臟氣生化,以應外部皮脈筋肉,惟獨三焦、膀胱不同腎臟應骨,而應腠理、毫毛,何也?


蓋上明腑生於臟,故同臟氣之應,而腎之腑本是膀胱,乃又合三焦者,以明一臟兩腑,相合而生化氣血,出陳入新也。


良以一身氣血,由胃中水穀生化,而腎為胃關,關不利,則大便不調矣;


三焦出水道,水道不利,則膀胱氣癃,而小便不通。


二便不通,則胃中壅阻,不能出陳入新,何以生化氣血乎?


而三焦、膀胱之宣化,實本腎臟陰陽之氣,腎氣不和,則三焦、膀胱皆不宣化,而胃關不利矣。


是故腎合三焦、膀胱,專明生化氣血,而三焦、膀胱之經脈,則外應腠理、毫毛,以其義重在此,故不同彼四臟氣化之應也。


嗚呼,其旨深矣。


帝曰:應之奈何?


岐伯曰:肺應皮,皮濃者,大腸濃;


皮薄者,大腸薄;


皮緩腹裡大者,大腸大而長;


皮急者,大腸急而短;


皮滑者,大腸直;


皮肉不相離者,大腸結。


心應脈,皮濃者,脈濃,脈濃者,小腸濃;


皮薄者,脈薄,脈薄者,小腸薄;


皮緩者,脈緩,脈緩者,小腸大而長;


皮薄而脈波小者,小腸小而短;


諸陽經脈皆多紆曲者,小腸結。


脾應肉,肉?堅大者,胃濃;


肉?麼者,胃薄:肉?小而麼者,胃不堅;


肉?不稱身者,胃下,胃下者,下脘約不利;


肉?不堅者,胃緩;


肉?無小裹累者,胃急;


肉?多少裹累者,胃結,胃結者,上脘約不利也。


肝應爪,爪濃色黃者,膽濃;


爪薄色紅者,膽薄;


爪堅色青者,膽急;


爪濡色赤者,膽緩;


爪直色白無約者,膽直;


爪惡色黑多紋者,膽結也。


腎應骨,密理濃皮者,三焦、膀胱濃;


粗理薄皮者,三焦、膀胱薄;


疏腠理者,三焦、膀胱緩;


皮急而無毫毛者,三焦、膀胱急;


毫毛美而粗者,三焦、膀胱直;


稀毫毛者,三焦、膀胱結。


帝曰:濃薄美惡皆有形,愿聞其所病。


岐伯曰:視其外應,以知其五內,則知所病矣。


臟腑經脈相通,氣化相合,而皮脈肉筋骨,由臟腑之氣血所生者,故其濃薄美惡,必內外相應,觀外而知內,視其形色,即知其病之所生所在也。


按《本輸篇》言肺合大腸,大腸者傳道之腑等語,是明臟腑之功能運用也。


此篇亦言肺合大腸等者,是明臟腑合約氣化,以應外部也,故義理迥別。


注家因見此篇言腎合三焦、膀胱,遂將《本輸篇》少陽屬腎一句,解作三焦屬腎,不察上下文義,而兩處經理俱失,相沿久矣,故余詳辨明晰,入於後集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6#
 樓主| 發表於 2013-3-4 01:32:4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zy_79 於 2013-3-4 09:38 編輯

靈樞 ‧平人絕穀篇


帝曰:人之不食七日而死,何也?


伯高曰:胃大一尺五寸,徑五寸,長二尺六寸,橫屈受水穀三斗五升,其中之穀,常留二斗,水一斗五升而滿,上焦泄氣,出其精微,?悍滑疾,下焦下溉諸腸;


小腸大二寸半,徑八分分之少半,長三丈二尺,受穀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合之大半;


回腸大四寸,徑一寸寸之少半,長二丈一尺,受穀一斗,水七升半;


廣腸大八寸,徑二寸寸之大半,長二尺八寸,受穀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


腸胃之長,凡五丈八尺四寸,受水穀九斗二升一合合之大半,此腸胃所受水穀之數也。


平人則不然,胃滿則腸虛,腸滿則胃虛,更虛更滿,故氣得上下,五臟安定,血脈和,則精神乃居,故神者,水穀之精氣也。


故腸胃之中常留穀二斗,水一斗五升,故平人日再後,後二升半,一日五升,七日五七三斗五升,而留水穀盡矣。


故平人不食飲,七日而死者,水穀精氣津液皆盡故也。


平人者,無病之人也。


尺寸是同身尺,非世所用之尺,其長短隨各人身量者。


升斗,亦隨尺寸之度而計也。


腸胃容受九斗余升之數,必以出陳入新,轉輸傳化,其氣上下流通,則五臟安而血脈和,精神乃居,故神者賴水穀精氣以養之也。


若七日不食,則水穀精氣津液皆盡,故死。


此言無病而貧無食者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7#
 樓主| 發表於 2013-3-4 01:33:4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zy_79 於 2013-3-4 09:38 編輯

靈樞 ‧背篇


帝日:愿聞五臟之?出於背者。


岐伯曰:背中大?,在杼骨之端;


肺?,在三焦之間;


心,在五焦之間;


膈?,在七焦之間;


肝?,在九焦之間;


脾?,在十一焦之間;


腎?,在十四焦之間,皆挾脊相去三寸所。


欲得而驗之,按其處,應在中而痛解,乃其?也。


灸之則可,刺之則不可。


氣盛則瀉之,虛則補之。


以火補者,須自滅也;


以火瀉者,疾吹其火,傳其艾,須其火滅也。


馬注:五臟之?皆在背。


大?,在杼骨端,大?者,大杼穴也,去中行督脈經大椎穴左右各開一寸半。


其肺以中行三椎為主,心?以五椎為主,膈?以七椎為主,肝?以九椎為主,脾?以十一椎為主,腎?以十四椎為主,左右各開中行一寸半,挾中行脊骨而計之,則相去三寸所。


故欲驗諸穴者,乃按其處,其中必應之,而內痛乃解,是五臟之各?穴也。


楠按:火即天地之陽氣,待其自滅,則氣入內為補;


速吹之,則火引內氣外泄,故為瀉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8#
 樓主| 發表於 2013-3-4 01:53:10 | 只看該作者

卷三


營衛經絡總論


營衛經絡者,合言之,即皮肉筋骨淺深之部位也。


分言之,衛為陽,淺在表;


營為陰,深在裡。


直者為經如川,橫者為絡如渠。


經深在營分,絡淺在衛分。


衛主氣,衛護於表;


營主血,營運於裡。


氣主煦之,血主濡之。


然氣血由陰陽生化,陰陽互根於太極,故氣血必交互營運,不能分析。


血中無氣,則瘀結不行;


氣中無血,則散漫不聚。


血中之氣,經氣也;


氣中之血,絡血也。


故氣血營運,而經絡通貫,則營衛因之調和。


而呈露氣血之形象可見者,則名脈,因其淺深而分營衛經絡,故名經脈、絡脈。


然衛行經脈之外,故主氣;


營行經脈之中,故主血。


絡脈在衛分,故絡血為氣中之血也;


經脈在營分,故經氣為血中之氣也。


所以必分營衛經絡,而各有所主者,要清其氣血流行次序,以察受病淺深部位也。


若其陰陽各經交接之處,皆由絡脈貫通,而氣血始得周流一身。


所以分手足三陰三陽十二經者,營血由經流行,無分晝夜,循環於一身表裡,故為營行脈中也;


衛氣漫溢於絡脈肌腠間者,故為衛行脈外也。


然其晝行於陽,分二十五度周於身;


夜行於陰,分二十五度周於身。


平旦從陰出陽,隨日而升;


黃昏從陽入陰,隨日而沒;


至夜半亥子之交,營衛之氣血會合,如日月合璧。


是故衛同日為陽而主氣,營同月為陰而主血。


以各有所主,而流行不同,故分營衛;


以脈路之橫直淺深不同,故分經絡。


如是周行一身表裡,合而不可混,分而不可離,然後方可審知其病之所在而治之也。


夫氣血由陰陽化生,陰陽互根於太極,為人身之命蒂,而通天地之氣,故其升降流行,必應天地氣候,絲毫不爽者也。


嗚呼!


非聖人垂慈,指示詳悉,後世孰能明之,以救病苦哉。


蓋六氣之邪傷人,各由門徑而入,風寒濕三氣,由皮腠侵絡,由絡流經,由經入腑臟也;


暑火燥三氣,由口鼻吸入軀內膜外,隨氣血外走營衛,內侵腑臟,是先從中道,分傳表裡,故諸病現證,各有不同也。


又有內邪六氣之病,是本臟自傷,非由外感者。


如肝傷則風邪內生,而眩暈、驚厥等病現矣;


心勞則火邪內生,而煩惱、消渴等病現矣;


脾傷則濕邪內生,而腫脹、疲弱等病現矣;


腎傷則寒邪內生,而陽痿、四逆等病現矣;


肺傷則燥邪內生,而失音、乾咳等病現矣。


火濕相合,即同暑邪,暑由火濕二氣合化故也。


為因人生天地之中,稟天地之全氣,故外邪內邪,病狀相同,而內邪先傷本元為虛,外邪由淺入深為實,故經曰:精氣奪為虛,邪氣盛為實,所以治法則迥異。


此乃醫經之要旨,必先熟究洞明於心,庶免誤治之失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9#
 樓主| 發表於 2013-3-4 01:54:33 | 只看該作者

經解


《靈樞?營衛生會篇》帝曰:人焉受氣?


陰陽焉會?


何氣為營?


何氣為衛?


營安從生?


衛於焉會?


岐伯曰:人受氣於穀,穀入於胃,以傳與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


其清者為營,濁者為衛,營在脈中,衛在脈外,營周不休,五十而復大會。


陰陽相貫,如環無端。


衛氣行於陰二十五度,行於陽二十五度,分為晝夜,故氣至陽而起,至陰而止。


故曰:日中而陽隴為重陽,夜半而陰隴為重陰。故太陰主內,太陽主外,各行二十五度,分為晝夜。


夜半為陰隴,夜半後陰衰,平旦陰盡而陽受氣矣;日中為陽隴,日西而陽衰,日入陽盡而陰受氣矣。


夜半而大會,萬民皆臥,命曰合陰。


平旦陰盡,而陽受氣。


如是無已,與天地同紀。


此言營衛之氣流行生會,與天地之氣同其軌度也。


人受氣於穀者,穀入於胃,所化精微之氣上輸於肺,肺氣敷布,則五臟六腑皆受穀氣之充養也。


《痹論》曰:營者,水穀之精氣也;


衛者,水穀之悍氣也。精者清,悍者濁,故清者為營,濁者為衛也。


夫營行脈中,衛行脈外,營出中焦,衛出下焦,穀氣分布,則清升濁降,自然之性也。


故濁者降至下焦,隨衛氣流行脈外;清者由中焦變化,隨營氣而行脈中。其營氣之周行也,始於手太陰經,終於足厥陰經,循環無間,以手太陰經脈起於中焦者也。


其周行各經次序,詳後營氣篇中。


晝夜十二時,流行於身五十周,乃與衛氣大會。


陰陽十二經,互相貫注,必待五十周與衛氣大會者,蓋衛氣晝行於陽二十五周,夜行於陰二十五周。


故云衛氣至陽而起者,自陰而出陽,子正時也;


至陰而止者,從陽而入陰,亥正時也;


當亥末子初之際,乃營衛之氣會合而返渾沌,以歸於太極,故曰:萬民皆臥,命曰合陰。


合陰者,陰與陽合而為一也。


故當日中,則陽氣隆盛為重陽;


夜半,則陰氣隆盛為重陰。重陰者,太陰也,故主內,此時衛氣入於內也;


重陽者,太陽也,故主外,此時衛氣盛於外也。


斯言一身之內外,是合天地三才之道也。


帝曰:老人之不夜瞑者,何氣使然?


少壯之人不晝瞑者,何氣使然?


岐伯曰:壯者之氣血盛,其肌肉滑,氣道通,營衛之行不失其常,故晝精而夜瞑;


老者之氣血衰,其肌肉枯,氣道澀,五臟之氣相搏,其營氣衰少,而衛氣內伐,故晝不精,夜不瞑。


上衣冠文物衛氣流行,平旦出於陽,則目開而寤;


日入入於陰,則目瞑而寐,合乎天地陰陽升降之氣也。


然壯者氣血盛,肌肉滑,氣道通,能合天地氣化,而不失其常,故晝精明而夜安寐;


老者氣血衰,五臟之氣搏結而不舒和,肉枯脈澀,營衛流行失常,故晝不精明,而夜多不寐,與天地氣化相乖。


其患病之人,可類推矣。


帝曰:愿聞營衛之所行,皆何道從來。


岐伯曰:營出於中焦,衛出於下焦。


帝曰:愿聞三焦之所出。


岐伯曰:上焦出於胃上口,並咽以上,貫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陰之分而行,還至陽明,上至舌,下足陽明,常與營衛俱行於陽二十五度,行於陰亦二十五度,一周也,故五十度而復大會於手太陰矣。


人身表裡、臟腑、營衛、經絡,無非由一氣轉旋,而聖人所以詳細分別者,要明其生化之源流也。


上文論營衛,由後天穀氣之精微所化。此論三焦本元之氣,從先天命蒂所發者也。


後天之穀食,賴先天元陽以消化;先天之元陽,賴後天穀氣以滋培。


當其氣之流行也,則先天後天,合而為一矣。


既而合一,則氣之清升濁降,自然之性也。


其上焦之清氣積於胸中者,名曰宗氣。其氣氤氳敷布,故曰上焦如霧也。


蓋以命蒂先天之氣為祖,胸中後天之氣為宗,故其流行,與穀食所化營衛之氣相同,至五十度為一周,而復大會於手太陰經也。


其循行各經次序,詳後營氣篇矣,此先明上焦之氣也。


若其所從來,則營氣出於中焦,衛氣出於下焦,而先天元陽之氣發於命蒂,即腎臟坎象中之一陽,此先天、後天,以生、以化之源流也。


又按「常與營俱行」,營字下《難經》有一衛字為是,此處必因脫落也。


蓋言行於陽二十五度,行於陰二十五度,原兼衛氣而言。


若單指營氣,則始自手太陰,終於足厥陰,終而復始,晝夜無間,焉有行陽二十五度,行陰二十五度之理?顯然可見。


舊注反謂《難經》誤多一衛字,乃未究其至理,忽略甚矣。


帝曰:人有熱飲食下胃,其氣未定,汗則出,或出於面,或出於背,或出於身半,其不循衛氣之道而出,何也?


岐伯曰:此外傷於風,內開腠理,毛蒸理泄,衛氣走之固,不得循其道,穀氣?悍滑疾,見開而出,故不得從其道,故命曰漏泄。


此承上文言上焦之氣,出於胃上口,故以飲食入胃,未及行消,而即出汗者明其理也。


蓋穀氣入胃,其清者為營,濁者為衛,宜乎助胃而固氣,今反開泄而汗出者,良因外傷於風,風性疏泄,內開其腠理,毛竅被氣熏蒸而腠理開,則衛氣本來行走為固者,不得循其常道,而熱飲食之氣滑利疾速,見腠開而即出為汗,故不得蘊釀化精微,從脈道而入營衛,故命曰漏泄。


帝曰;愿聞中焦之所出。


岐伯曰:中焦亦並胃中,出上焦之後,此所受氣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於肺脈,乃化而為血,以奉生身,莫貴於此,故獨得行於經隧,命曰營氣。


肺手太陰之脈,起於中焦,中焦與胃相並,而其氣出於上焦之後者,以上焦宗氣聚於胸中,而中焦之氣輸於肺而近背,故出上焦之後矣。


以其並胃中,故所受者,胃之穀氣,其功能則泌糟粕、蒸津液,化穀氣之精微,上注於肺脈,乃化而為血,即所謂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為血也。


釀水穀而成血氣,故曰中焦如漚也。


滋養生身者,莫貴乎此。


以其穀氣之清者所化,故獨得行於經隧之中,命曰營氣也。


此與上焦之宗氣,由先後天相合者,各有源流也。


蓋相火游行於三焦,胃貯穀食如鼎,而下焦元陽如爐,中焦之脾如扇,故脾健陽旺,則水穀易化,氣血壯盛也。


帝曰:夫血之與氣,異名同類,何謂也?


岐伯曰:營衛者,精氣也,血者,神氣也,故血之與氣,異名同類焉。


故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故人生有兩死,而無兩生。


此承上文以明中焦生化之道也。


精血氣者,皆由陰陽五行化生,故異名而同類。


營衛者,肌膚經絡也,由精氣所成。


而陰陽五行之能生化精血氣者,因有心神運動其中,故心藏神明,而主血脈。


血者,神氣所化,故謂異名而同類也。


蓋陰陽生化之妙,隨地而變。


水穀之精微,從陰而化為血,從陽而化為津,津從皮毛外泄而為汗,故血之與汗,出於一本,皆由穀氣所化,而奪其血則無汗,奪其汗則無血,無血則死,無汗則死,故有兩死也。


或有血而無汗者,陰不從陽化而無津也,則不能生;


或有汗而無血者,陽不從陰化而無血也,則不能生,故無兩生也。


必也汗血無虧,則生機方保。


所以言陰無陽不生,陽無陰不化,此生化之至理也。


帝曰:愿聞下焦之所出。


岐伯曰:下焦者,別回腸,注於膀胱而滲入也。


故水穀者,常並居胃中,成糟粕,而俱下於大腸,而成下焦。


滲而俱下,濟泌別汁,循下焦而滲入膀胱焉。


此明下焦之功用。


所謂如瀆者,以其濟泌別汁,由中焦所化之糟粕,分其清濁而道之,下出於二便也。


膀胱有下口,而無上口,由下焦相火蒸化其水,而滲入膀胱,滿則變溺,從下口而出,故言循下焦而滲入膀胱焉。


下焦氣化不宣,則二便失調矣。


蓋腎居下焦,而先天元陽之氣根於中,出行於三焦,乃名相火,能熟腐水穀,故名焦。


其上升而行於表者為衛氣,行於內而至胸者名宗氣。


元陽之氣本無清濁,以穀氣之濁者,隨衛氣而行,凝而為脂,以成肌肉,故言濁者為衛,清者為營,專指後天穀氣之生化敷布也,如此,則涇渭異同?然矣。


帝曰:人飲酒,酒亦入胃,穀未熟,而小便獨先下,何也?


岐伯曰:酒者,熟穀之液也,其氣悍以清,故後穀而入,先穀而液出焉。


帝曰:善。


余聞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此之謂也。


酒由水穀釀造,以其氣清而悍,故行於三焦迅利,其水即滲入膀胱而出也。


清氣氤氳,涵蓄於上焦,故如霧;


水穀蘊釀糟粕於中焦,故如漚;


水液滓濁,皆出於下焦,故如瀆。


此總結三焦之功用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0#
 樓主| 發表於 2013-3-4 01:55:1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zy_79 於 2013-3-4 09:38 編輯

靈樞‧五味篇


帝曰:營衛之行奈何?


伯高曰:穀始入於胃,其精微者,先出於胃之兩焦,以溉五臟,別出兩行營衛之道。


其大氣之摶而不行者,積於胸中,命曰氣海,出於肺,循咽喉,故呼則出,吸則入。


天地之精氣,其大數常出三入一,故穀不入半日則氣衰,一日則氣少矣。


此專明胃中水穀精微,出於中上兩焦,滋溉五臟,而分別營衛二氣,乃與岐伯所言營出中焦、衛出下焦,互明其理也。


《素問?太陰陽明論》曰:脾常著胃,土之精也,生萬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頭足。


是言脾胃之氣,行於一身上下內外,如天地之氣,無處不周,故能生化萬物也。


夫清者為營,濁者為衛,始由中焦而分。


其清者,至上焦積於胸,而為氣海,名宗氣也;


其清中之悍者,循咽喉直上,沖頭入腦,出額下面,合陽明經,入於頸旁人迎之脈而下行,義詳四診門《靈樞?動輸篇》。


其循咽喉之氣,則隨呼而出,隨吸而入,與天地精氣和會而出入,其出也常三,入也止一,故半日無穀入則氣衰,一日無穀入則氣少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5 07:44 , Processed in 0.150397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