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於目銳?上抵頭角?下耳後】
滑氏云。足少陽經起目銳?之瞳子?。於是循聽會、客主人。
上抵頭角。循頷厭。下懸顱、懸厘。由懸厘外循耳上發際。至曲鬢、率谷。由率谷外折下耳後。循天衝、浮白、竅陰、完骨。又自完骨外折。上過角孫。循本神。過曲差、下至陽白。會睛明。復從睛明上行。循臨泣、目窗、正營、承靈、腦空、風池云。滑又云。此經頭部。自瞳子?至風池。凡二十穴。作三折向外而行。始瞳子?。
至完骨。是一折。又自完骨。外折上至陽白。會晴明。是一折。又自晴明上行。循臨泣、風池。是一折。汪機續注云。若依內經直行。則少陽頭部二十穴。無從安頓。若依伯仁三折。則穴可安。似又戾於經旨。此愚所未解也。
俟明者正焉。
介按、去目銳?五分。是童子?穴也。
由此下外斜行耳前。起骨上面下一寸耳珠下。動脈宛宛中。開口有空側。張口取之。
即聽會穴也。
從此上直行一寸。開口有空。側臥張口取之。
即客主人穴也。
由此上內斜行兩太陽曲角上廉。即頷厭穴也。
由此後行耳前。曲角上兩太陽之中。即懸顱穴也。
從此後行耳前。曲角上兩太陽下廉。即懸厘穴也。
由此後行耳前。入發際曲隅陷中。鼓頷有空。即曲鬢穴也。
從此後行耳上。入發際寸半。陷者宛宛中。嚼牙取之。
即率谷穴也。
由此後行耳後三分許。入發際二寸。即天沖穴也。
由此下行耳後。入發際一寸。即浮白穴也。
從此下行耳後。高上枕骨下。搖動有空。即竅陰穴也。
由此行耳後。入發際四分。即完骨穴也。
從完骨折上行。神庭旁三寸。直耳上。入發際四分。即本神穴也。
從此行眉上一寸。直瞳子。即陽白穴也。
再上直行。入發際五分陷中。正睛取之。即臨泣穴也。
由此後行一寸。即目窗穴也。
再後行一寸。即正營穴也。
再後行一寸五分。即承靈穴也。
由此後行一寸五分。即腦空穴也。
從腦空穴下行耳後。下發際陷中。大筋外廉。按之引於耳中。即風池穴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