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近現代名醫驗案類編】

 關閉 [複製鏈接]
1181#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3:54:06 | 只看該作者

(1)拔毒膏


蓖麻子肉93克,上松香(研)、銀朱(研)、輕粉(研)、樟腦(研)各15克,冰片(研)6克。


製法略。


(2)六合丹:大黃、黃柏各93克,薄荷葉、烏梅肉各46克,白芷18克,亮煤炭55克,麵粉155克。


製法略。


(吳介誠《瘡瘍經驗錄》)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82#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3:54:18 | 只看該作者

例三


汪××,男,38歲。


右口角生瘡5天,面部發腫加重3天入院。


5天前右上口角生一小瘡,用手抓破,次日面部腫痛,畏寒發熱,近3天腫痛加劇,不能張口進食,四天來大便未解,小便黃短,曾外敷草藥未效。


體溫39℃,白細胞11,200/立方毫米,血片膿培養均為「金葡」生長。


胸透:右胸腔大量積液。


診為敗血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因呼吸困難而作氣管切開。


中醫以清熱解毒、涼血養陰為治則。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83#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3:54:29 | 只看該作者

方藥


銀花:連翹蒲公英紫花地丁赤芍野菊花生地丹皮鮮蘆根石斛花粉乳香大黃甘草另服紫雪丹,每天6次,每次1.5克。


瘡面用拔毒膏外敷,四周用六合丹圍敷。


3天後體溫降至37℃東右,血培養陰轉,大便仍燥結,脈數有力,精神好轉。


上方去野菊花、鮮蘆根、花粉、乳香,加敗醬草、川貝母、栝萎殼,紫雪丹改為每天服4次,每次1.5克。


住院第8天,體溫正常,治以清熱解毒豁痰法:方藥:銀花連翹黃芩黃連紫花地丁栝萎殼浙貝桔梗花粉甘草局部處理同前,情況更趨好轉,停服紫雪丹。


住院18天患部瘡口乾淨,停外用藥。


住院20天拔除氣管切開插管,35天痊癒出院。


(吳介誠《瘡瘍經驗錄》)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84#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3:54:41 | 只看該作者

例四


夏××,男,22歲。


五天前右唇生一癤,擠壓後高燒。


診斷:唇癰、敗血症,血培養證實。


用大劑抗菌素、支持療法、物理療法,仍未效,轉入昏迷,腋下體溫40℃以上。


中醫會診:面頰皆腫,壯熱神昏,口噤不語,兩手握固,目赤,上唇腐爛出血。


辨證;


疔毒走黃,毒陷心包。


治法:清熱解毒,芳香開竅。


方藥:紫花地丁60克,帶心連翹15克,金銀花30克,生甘草10克,川貝(去心)10克,丹皮6克,赤芍10克,黑山梔10克,鉤藤(後下)10克,用水煎,衝入菊葉汁一杯,並調下紫雪丹3克,犀黃0.6克,鼻飼給藥。


外治:瘡頭摻黃升丹,貼黃連膏,掀腫處用金黃散外敷,兩委中穴放血。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85#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3:54:53 | 只看該作者

二診


昨進藥,次日下午體溫37℃,神志較清,能講一句話,治法原意擴充,藥用:安宮牛黃丸2粒(研)西黃1克(研)犀角粉1克,分3次鼻飼,5小時一次。


湯藥:鮮生地30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銀花30克,地丁30克,天竺黃10克,川貝10克,帶子青蒿10克,甘菊花10克,草河車10克,鮮竹葉307克,黛燈芯3紮鮮菊葉汁一杯(衝)煎湯鼻飼,上唇腐爛用珠黃散和蜜調敷,其餘外用藥仍按原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86#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3:55:05 | 只看該作者

三診


中西醫治療兩天,體溫、脈搏正常,神志清楚,壯熱告退,目衄既止,唇內腐爛亦定,面目頸腫十去八九,口尚乾渴,脈數未靜,舌紅苔黃,餘邪未淨,改用下方:銀花藤30克,紫花地丁30克,連翹10克,甘菊10克,生甘草3克,赤芍10克,丹皮10克,黑山梔10克,黃芩10克,鮮生地30克,鮮野菊葉汁一懷上犀黃0.3克,會診後5日,血培養(-),第9日局部紅腫基本消退,一般情況良好,能下床活動,以後單用西藥調理一月左右出院、(《許履和外科醫案醫話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87#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3:55:17 | 只看該作者

評按


疔瘡以其形小、根深、堅硬如釘狀而命名。


多由感染風邪火毒所致。


《內經》並指出「膏梁之變」是疔瘡的發病因素之一。


根據其發於體表的不同部位,各目紛繁。


疔瘡發病急、變化快,初起如粟狀,繼則焮紅發熱,腫勢漸增,疼痛劇烈,甚者疔毒走黃。


治療以清熱解毒為大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88#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3:55:28 | 只看該作者

例一


名「託盤疔」,即「掌心毒」之「未老白頭,木痛而癢者」(見清?鄒五峰《外科真詮》)。


趙氏用五味消毒飲之銀花、公英、地丁,配合黃芩、赤芍、酒軍以清熱解毒;


苦參、六一散、桑枝、雞血藤以除濕通絡。


後參入活血、透膿、化濕等品,心思靈巧,方具新意。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89#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3:55:47 | 只看該作者

例二


為下頷部疔瘡,其治亦重在清熱解毒,配合紫雪者,防毒熱內陷心包,「拔毒膏」為吳氏自訂經驗方,適應於一切癰疔、火毒、惡瘡初期膿未成或膿液不易排出者,功能托毒排膿;


六合丹為吳氏師傳秘方,治癰、癤、疔毒以及一切瘡瘍陽證,功能清解、斂毒。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90#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3:56:12 | 只看該作者

例三、例四


屬疔毒走黃、敗血症,症勢兇險,按其疔毒所生部位,二例均名鎖口疔。


例三除疔毒走黃、敗血症外,並有大量胸腔積液,呼吸困難,故採取中西醫結合救治,疏方為五味消毒飲加減方,配合紫雪丹及局部外用藥大致與例二同,而在主輔藥的配合應用方面,則根據具體症情的不同,各有特色。


例四高熱昏迷,毒陷心包。


治以清熱解毒、清心開竅為大法,配合外敷、針刺,發揮綜合療能,其效益彰。


按例四之治,解毒尤重於清熱,許氏於疔毒內陷心包,吸取溫熱病中「溫邪逆傳心包」治法,治療方藥中用紫雪、安宮牛黃丸,此為「異病同治」,是祖國醫學學術經驗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又:疔毒走黃之治,清?趙濂《醫門補要》主張用五味消毒飲加沒藥、牡蠣粉、牛子、皂角刺、僵蠶、草河車諸味,另加綠豆(約30克,)包煎為引。


我們過去在臨床上亦曾試用(一天服兩劑,每隔4小時服一次),對於早期患者確有良效,特別是對一些青、鏈黴素過敏或無效的病例,不妨試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91#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3:56:23 | 只看該作者

(五)夭疽


唐左:夭疽腫硬,位在左耳之後,症由情志抑鬱,鬱而生火,鬱火挾血瘀踩結,營衛不從,頗慮毒不外泄,致育內陷之變,急與提托,冀其速腐,得膿為佳。


銀柴胡3克,全當歸6克,京赤芍6克,川象貝各6克,生草節2.4克,陳廣皮3克,炙遠志3克,炙僵蠶9克,炙甲片4.5克,皂角針1.5克,琥珀蠟礬丸一粒開水化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92#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3:56:34 | 只看該作者

二診


前投提托透膿之劑,瘡頂紅腫高活,有潰膿之象,是屬佳兆;


惟恙從七情中來,務須恬淡虛無。


生黃耆9至全當歸6克,京赤芍6克,紫丹參6克,生草節2.4克,銀柴胡2.4克,生香附3克,皂角針4.5克,川象貝各9克,炙僵蠶9克,筍尖9克,琥珀蠟礬丸一粒開水化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93#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4:02:27 | 只看該作者

三診


疽頂隆起,內膿漸化。


旋理調護,可保無慮矣。


全當歸6克,京赤芍6克、銀柴胡2.4克,生草節2.4克,川象貝各9克,炙僵蠶9克,陳廣皮3克,半夏曲6克,製首烏9克,香白芷1.8克,1(《丁甘仁醫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94#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4:02:40 | 只看該作者

評按


夭疸的病名見於《靈樞經?癰疽》。


此案屬鬱火挾血瘀凝結,丁氏慮其內陷,故疏方以托毒敗膿為主。


二診加用琥珀蠟礬丸(《外科正宗》方)者,以其有護心、散血、解毒之功。


三診重在調理)清餘毒而兼顧氣血,方頗可取。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95#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4:03:12 | 只看該作者

(六)背疽

 

例一


俞左,背心發,漫腫不紅,頂平散渙,膿腐不化,身熱,脈數,數為毒盛遏而不泄之徵,當以攻透泄毒。


黃耆9克、皂角針6克,赤芍9克,僵蠶9克,丹皮6克,首烏9克,銀花9克,當歸9克,連翹9克,山甲6克,另:黎峒丸一丸(吞)。


外用:大乙膏摻雄麝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96#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4:03:24 | 只看該作者

二診


高年生髮背疽,瘡頂不顯,周圍色紫、根盤平塌,堅硬不化,痛雖作而不甚劇,納少口燥;


脾土困敗,膿毒不泄,防其毒陷內閉,再以托補,冀能轉機。


黨參6克,黃耆9克,皂角針6克,茯苓9克,穀芽9克,甘草節3克,陳皮6克,山甲9克,銀花9克,赤芍9克,另:用三年老母雞濃煨。


食雞汁(日服一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97#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4:03:34 | 只看該作者

三診


背疽腐膿漸化,根腳亦定,瘡口潰爛,毒邪已得外泄,惟高年正氣已傷,氣血本衰,須要著意調攝,不在藥餌中也。


外用:五五丹藥線引流,外敷太乙膏。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98#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4:03:46 | 只看該作者

四診


背疽已半月有餘,膿水漸少,瘡口略收功,但正氣已虧,年高易虛難復,尚宜小心。


黨參9克,黃耆9克,全當歸9克,茯苓9克,穀麥芽各9克,銀花9克,生地12克,赤芍9克,炙甘草3克,新會皮6克,外用:太乙膏摻八寶丹。


(章志方治驗,章琴韻等整理:無錫章氏外科經驗簡介,《上海中醫藥雜誌》9t11,1964)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99#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4:03:57 | 只看該作者

例二


何左,背疽五天,疽頭孔多,疽根微赤,痛不歸中,腫象平塌,色暗根散,灑浙惡寒,頭暈便溏,脈象虛細,擬以十全大補湯加減。


潞黨參10克,生熟黃耆各6克,冬白朮10克,制附子3克,雲茯苓10至大熟地10克,全當歸10克,大白芍6克,生甘草5克,小川芎3克,紅棗4枚生薑2片上肉桂(衝)1.5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00#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4:04:08 | 只看該作者

二診


背疽十天,連進托裡溫補之劑,喜得頂高根活,四圍收束,便溏已止,飲食如常,漸入佳境,脈象虛細,擬參苓白朮散加減。


潞黨參10克,雲茯苓10至大砂仁3克,全當歸10至淮山藥10克,粉丹皮6克,仙半夏5克,大棗4枚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5 02:54 , Processed in 0.093751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