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精靈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啟源】

 關閉 [複製鏈接]
141#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11:29:16 | 只看該作者

化痰玉壺丸

 

南星、半夏(生)、天麻(各一兩)、白面(三兩)


上為細末,滴水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用水一大〔盞〕,先煎令沸,下藥煮,候浮,漉出,方熟。


放溫,別用生薑湯下,不拘時候。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2#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11:29:31 | 只看該作者

四君子湯

 

治煩熱燥渴。


白茯苓(去皮)、人參(去蘆)、甘草(炙)、白朮(各等分)


上、咀,〔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3#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11:29:48 | 只看該作者

白朮散

 

治諸煩(熱)渴,津液內耗,不問陰陽,服之止渴生津液。


白朮、人參、白茯苓(去皮)、甘草(炙)、藿香、木香(各一兩)、干葛(二兩)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4#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11:30:07 | 只看該作者

小柴胡湯

 

治傷寒溫病,惡風,頸項強急,胸膈肋痛,嘔噦煩渴,寒熱往來,身面皆黃,小便不利,大便秘硬;


或過經未解,潮熱不除;


及瘥後勞復,發熱頭痛,婦人傷風,頭痛煩熱,經血適斷,寒熱如瘧,發作有時;


及產後傷風,頭痛煩熱,並宜服之。


柴胡(四兩去苗)、黃芩、人參、半夏(湯洗七次)、甘草(各一兩半)


上為粗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半,生薑五片,棗子一枚,擘破,同煎至七分,去渣,熱服,不拘時。


小兒分作二服,更量加減。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5#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11:30:25 | 只看該作者

升麻葛根湯

 

治大人小兒,時氣瘟疫,頭痛發熱,肢體煩熱,瘡疹未發,並宜服之。


升麻、葛根、甘草(炙)、芍藥(各半兩)


上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渣,稍熱服,不拘時。


日進二、三服,病去身涼為度。


小兒量力與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6#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11:30:50 | 只看該作者

(三)濕土

 

葶藶木香散

 

治濕熱內外〔甚〕,水腫〔腹〕脹,小便赤澀,大便滑瀉。


葶藶、茯苓(去皮)、白朮、豬苓(去皮,各一兩)、木香(半錢)、澤瀉、木通、甘草(各半兩)、桂(一錢)、滑石(三兩)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白湯調下,食前服。


此藥下水〔濕〕,消腫脹,止瀉利,利小便。


若小便不得通利,而反轉泄者,此乃濕熱癃、極深,而攻之不開,故反為注瀉,此正氣已衰,多難救也。


慎不可攻之,而無益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7#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11:31:06 | 只看該作者

白朮木香散

 

治喘嗽腫滿,欲變成水病(者),不能臥,不欲飲食,小便閉者。


白朮、豬苓(去皮)、澤瀉、赤茯苓(以上各半兩)、木香、陳皮(各二兩去白)、檳榔、官桂(各二錢)、滑石(三兩)


上為粗末,每服五錢,水一盞,生薑三片,煎至七分,去渣,食前溫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8#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11:31:21 | 只看該作者

大橘皮湯

 

治濕熱內甚,心腹脹滿,水腫,小便不利,大便滑泄。


橘皮(一錢半)、木香(一錢)、滑石(六錢)、檳榔(三錢)、茯苓(一兩去皮)、豬苓(去皮)、澤瀉、白朮官桂(各五錢)、甘草(三錢)


上為末,每服五錢,水一盞,〔生〕薑五片,煎至七分,去渣,溫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9#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11:31:40 | 只看該作者

桂〔苓〕白朮丸

 

消痰逆,止咳嗽,散痞〔滿〕壅塞,開堅結痛悶,〔推〕進飲食,調和臟腑,無問寒濕〔濕〕熱,嘔吐瀉利,皆能開發,以令遍身流濕潤燥,氣液宣平而愈。


並解酒毒,兼療肺痿癆嗽,水腫〔腹〕脹,瀉利不能止者,服之,利止為度,後隨證治之。


楝桂、干生薑(各一分)、茯苓(去皮)、半夏(各一兩)、白朮、紅皮(去穰)、澤瀉(各半兩)


上為末,面糊為丸,〔如〕小豆大,每服二、三十丸,〔生〕薑湯下,日進三服。


病〔在〕膈上,食後服;


膈下,食前服;


〔在〕中者,不拘時。


或一法:加黃連半兩,黃柏二兩,〔水丸〕,取效甚妙。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50#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11:31:59 | 只看該作者

六一散

 

治身熱嘔吐泄瀉,腸癖下利赤白。治癃閉淋痛,利小便。


偏蕩胃中積聚寒熱,〔宣積氣〕,通九竅六腑,〔生〕津液,去留結,消蓄水,止渴,〔寬〕中,除煩熱心躁。


治腹脹痛,補益五臟,大養脾胃腎之氣,理內傷陰痿,安魂定魄,補五勞七傷,一切虛損。


主癇、驚悸,健忘,心煩滿短氣,臟傷咳嗽,飲食不下,肌肉疼痛。


治口瘡,牙齒疳蝕,明耳目,壯筋骨,通〔經〕脈,和血氣,消水穀,保真元,解百藥酒食邪毒,〔耐〕勞〔役〕飢渴,〔宣〕熱,〔辟〕中外諸邪所傷,久服強志輕身,駐顏延壽,及解〔中〕暑、傷寒、疫癘、飢飽、勞損、憂愁、思慮、〔恚〕怒、驚恐、傳染。


並汗〔後〕遺熱,勞復諸病,並解兩感傷寒,能令遍身結滯宣通,氣〔和〕而愈。


及婦人下乳催生,並產後損液血衰,陰虛熱甚,一切熱病,並宜服之。


兼〔防〕發吹奶乳〔癰〕,或已覺吹乳乳結,頓服即愈,乃神驗之仙藥也,惟孕婦不可服。


滑石(六兩燒紅)、甘草(一兩微炒)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蜜少許,溫水調下,無蜜亦得,日三、四服,〔或水調下亦得,解利發汗,煎蔥白豆豉湯下四錢,並三四服,〕以效為度。


此藥寒涼,解散〔鬱熱〕,〔若〕病甚不(可)解,多服無害,但有益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51#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11:32:21 | 只看該作者

五苓散

 

治傷寒溫熱,病在表裡未解,頭痛發熱,口燥咽乾,煩渴飲水,或水入即吐,小便不利,及汗出表解,煩渴不止者,宜服之。


及治霍亂吐利,煩渴飲水。


澤瀉(二兩半)、豬苓、赤茯苓(去皮)、白朮、官桂(去皮各一兩)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熱湯下。


惡熱,欲飲冷者,新水調下,或生薑湯下愈〔妙〕。


或加滑石二兩甚佳。


或喘嗽(咳)煩心不得〔眠〕者,加阿膠半兩。


及治瘀熱在裡,身發黃膽,濃煎茵陳蒿湯調下,食前服。


疸病發渴,及中水引飲,亦可服,新汲水調下。


小兒加白朮末少許,如虛熱,加黃?、人參末少許。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52#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11:32:36 | 只看該作者

赤茯苓丸

 

治脾胃〔水〕濕太過,四肢腫滿,腹脹喘逆,氣不宣通,小便赤澀。


葶藶(四兩炒)、防己(二兩)、赤茯苓(一兩)、木香(半兩)


上為細末,棗肉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桑白皮湯食前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53#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11:32:51 | 只看該作者

人參葶藶丸

 

治一切水腫。


喘滿不可當者。


人參(一兩去蘆)、苦葶藶(炒四兩)


上為細末,棗肉丸梧子大,每三十丸煎桑白皮湯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54#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11:33:09 | 只看該作者

海藻散

 

治男子遍身虛腫,喘滿悶不快者。


海藻(銼碎)、川大黃、大戟(並銼)、續隨子(去殼,以上各二兩)


上件,好酒二鐘,淨碗內浸〔一〕宿,取去晒乾候用。


甘遂(面炒黃色一兩)、白牽牛(生一兩)、滑石(半兩)、肉豆寇、青皮(去穰)


橘皮(去白,以上各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如氣實者,三錢半,平明冷茶清調下,至辰時取下水二、三行,腫減五、七分。隔二、三日,平明又一服,腫消。


魚肉鹽皆忌。


一曰:小兒腫一錢,五歲以下者半錢,孕婦勿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55#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11:33:45 | 只看該作者

(四)火

 

涼膈散

 

治傷〔寒〕表不(能)解,〔半入於〕裡,下證未全,下後燥熱怫〔結〕於內,心煩懊、不得眠,臟腑積熱,煩渴頭昏,唇干咽燥,喉痹目赤,頰硬,口舌生瘡,咳唾稠黏,譫語狂妄,腸胃燥澀,〔便〕溺閉結,風熱壅滯,瘡癬發〔斑〕,驚風熱極,豆黑陷欲死者。


連翹(一兩)、山梔、大黃、薄荷、黃芩(以上各半兩)、甘草(一兩半)、朴硝(一錢)


加減法:咽喉〔痛〕涎嗽,〔加〕荊芥半兩,桔梗一兩。


咳而嘔者,加半夏半兩,每〔服〕生薑三片同煎。


血衄嘔血,〔加〕當歸〔芍藥各半兩,生地黃一兩。


淋者加滑石四兩,茯苓一兩〕。


風眩目痛,加川芎半兩,石膏三兩,防風半兩。〔斑〕


疹加葛根一兩,荊芥半兩,赤芍、川芎、防風、桔梗各半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至五錢,水一盞,蜜少許,同煎至七分,去渣溫服。


虛實加減如前。


或小兒可服七分八分,或無熱,甚黑陷,腹脹喘急,小便赤澀而將死者,此一服,更加大承氣湯約下之,得〔和〕者即瘥。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56#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11:34:11 | 只看該作者

黃連解毒湯

 

治傷寒〔雜〕病燥熱毒,煩悶乾嘔,〔口〕燥,呻吟喘滿,陽厥極深,蓄熱內〔甚〕,俗妄傳〔為〕陰毒者。


及〔汗吐下〕後,〔寒涼諸藥,不能退熱勢〕,並兩感證同〔法〕。


黃連、黃柏、黃芩、大梔子(各半兩)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半兩,水一盞,煎至四分,去渣溫服。


或腹滿嘔吐,或欲作利者,每服加半夏三個,厚朴二錢,茯苓四錢去皮,水一盞半,薑三片,煎半盞,去滓溫服,名曰黃連半夏解毒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57#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11:34:33 | 只看該作者

三一承氣〔湯〕

 

治傷寒雜證,內外所傷,日數遠近,腹滿咽乾,煩渴譫妄,心下按之硬痛,小便赤澀,大便結滯,或濕熱內〔甚而〕為滑泄,熱甚喘咳悶亂,驚悸狂顛,目病口瘡,舌腫喉痹癰瘍,陽明胃熱發〔斑〕,脈沉而可下者。


小兒熱極風驚,潮搐昏塞,並〔斑〕疹黑陷不〔起〕,小便不通,腹滿欲死。


或〔斑〕疹後,熱不退,久不作痂,或作〔斑〕癰瘡癬,久不已者,怫熱內盛,?癖堅積,黃瘦瘧疾,久新暴卒心痛,風痰酒〔隔〕,腸垢積滯,久〔壅〕風熱,暴傷酒食,煩心悶亂,脈數沉實。


或腎水陰虛,陽熱暴甚,而僵仆卒中,一切暴喑不語,蓄熱內傷,陽厥極深,脈反沉細欲絕。


或表〔之〕沖和正氣,與邪氣並〔之〕於裡,則裡熱亢極〔似〕陰,反為寒戰,脈微而絕。或風〔熱〕燥甚,客於下焦,而大小便澀滯不通者。


或產〔婦〕死胎不下,或兩感表裡熱甚,須可下〔者〕。


大黃、芒硝、枳殼、厚朴(各半兩)、甘草(一兩)


上銼如麻豆大,水一盞半,薑三片,煎至六分,下硝一二沸,去渣熱服,以利為度。


熱甚者,作一服,得利為效,臨時消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58#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11:34:51 | 只看該作者

八正散

 

治大人小兒心經邪熱,一切蘊毒,咽乾口燥,大渴引飲,心忪面熱,〔煩躁〕不寧,目赤睛痛,唇焦鼻衄,口舌生瘡,咽喉腫痛;


又治小便赤澀,或癃閉不通,及熱淋血淋,並宜服之。


大黃(面裹煨干用)、瞿麥、木通、〔蓄〕、車前子、山梔、甘草(炙)、滑石(以上各一兩)


上為散,每服二錢,水一盞,〔入〕燈心(些子),煎至七分,去滓溫服,食後臨臥。


小兒量力與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59#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11:35:45 | 只看該作者

洗心散

 

治風壅壯熱,頭目昏痛,肩背〔拘〕急,肢節煩疼,熱氣上衝,口苦唇焦,咽喉腫痛,痰涎壅滯,涕唾稠黏,心神煩躁,眼澀睛疼,及寒〔熱〕不調,鼻塞聲重,咽乾多渴,五心煩熱,小便赤澀,大便閉硬宜服。


大黃(面裹煨淨用)、甘草(炙)、當歸(去苗洗)、芍藥、麻黃(去根)荊芥穗(各半兩)、白朮(三錢半)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生薑、薄荷各少許,同煎至七分,(內硝更上火煎一二沸)


〔去滓,溫服。如小兒麩豆瘡疹,欲發先狂語,多渴,及驚風積熱,可服一錢,並臨臥服。如大人五臟壅實,欲要溏轉,加至四五錢,乘熱服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0#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11:36:31 | 只看該作者

調胃承氣湯

 

治胃中熱實而下滿,一切胃經實熱者,皆可服之。


大黃(炙半兩)、芒硝(半兩)、大黃(半兩)


《內經》曰:熱淫於內,治以鹹寒,佐以苦甘。


芒硝鹹寒以除熱,大黃苦寒以蕩實,甘草甘平以助二物,推陳致新法也。


上件銼如麻豆大,水一盞,煮二味至七分,去滓,納硝更上火煎一二沸,服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4 22:04 , Processed in 0.499993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