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辨證錄】

 關閉 [複製鏈接]
1001#
 樓主| 發表於 2013-2-2 16:31:13 | 只看該作者

人有熱極發斑


身中如紅云一片者,人以為內熱之極而外發於皮膚矣,孰知此熱鬱於內,而不能外發之故乎。


此等之病,寒熱之藥,兩不宜施。


夫火熱宜用涼藥,內火未有不從外泄者。


但火得寒則又閉,微火可以寒解,而盛火不可以寒折,往往得寒涼之味,反遏其外出之機,閉塞而不得泄,有成為發狂而不能治者。


若用熱藥投之,則火以濟火,其勢必加酷烈,欲不變為亡陽而不可得矣。


治法必須和解為得。


第火盛者,水必衰,徒解其火而不益之以水,未必火之遽散也。


宜用補水之中而行其散火之法,則火無干燥之虞,而有發越之易也。


方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02#
 樓主| 發表於 2013-2-2 16:31:26 | 只看該作者

風水散斑湯


玄參(二兩) 當歸(二兩) 荊芥(三錢) 升麻(一錢) 生地(一兩) 水煎服。


一劑斑少消,二劑斑又消,三劑斑全消。


此方玄參補陰,以解其浮游之火,當歸、生地以補其心胃之血,多用荊芥、升麻風藥以解散鬱熱,則火得水而相制,亦火得風而易揚,全無瀉火之品,而已獲瀉火之效,實有深義耳。


此症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03#
 樓主| 發表於 2013-2-2 16:31:38 | 只看該作者

化云湯


亦神。


黃連(三錢) 當歸(一兩) 玄參(二兩) 升麻(二錢) 水煎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04#
 樓主| 發表於 2013-2-2 16:31:51 | 只看該作者

熱極發斑


目睛突出,兩手冰冷,此心火內熱,所謂亢則害也,而不知又有肝火以助之耳。


夫熱病宜現熱象,何反見寒冷之證乎?


蓋火極似水耳。


熱極於心,則四肢之血齊來救心,轉無血以養手足,故手足反寒;


如冰之冷者,外寒之極,實由於內熱之極也。


至於目睛突出者,肝開竅於目,而目之大 又心之竅也。


心火既盛,又得木中之火相助,則火更添焰而炎上,所以直奔其竅而出,但目中之竅細小,不足以暢泄其火,怒氣觸睛,故突而出也。


治法宜瀉心火,而更平肝木,木氣既舒,心火自散。


方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05#
 樓主| 發表於 2013-2-2 16:32:07 | 只看該作者

風水散


斑東加減,而症自愈也。


玄參(一兩) 當歸(一兩) 黃連(三錢) 荊芥(三錢) 升麻(三錢) 白芍(一兩) 生地(五錢) 水煎服。


此方加白芍、黃連,以黃連瀉心火,而白芍平肝火也。


又得荊芥、升麻引群藥共入於腠理之間,則上下四旁之余熱盡消,且不至遏抑其火,有經絡未達之虞。


此方補多於攻,散火而不耗損真氣,庶幾有既濟之美也。


此症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06#
 樓主| 發表於 2013-2-2 16:32:20 | 只看該作者

玄丹升麻湯


亦神效。


玄參(半斤) 丹皮(三兩) 升麻(三錢) 水煎一碗,一劑飲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07#
 樓主| 發表於 2013-2-2 16:32:34 | 只看該作者

熱極不能睡熟


日夜兩眼不閉,人以為心腎不交,火盛之故,誰知是水火兩衰之故乎。


夫心火最畏腎水之克,而又最愛腎水之生,蓋火非水不養也;


腎水又最愛心火之生,而又最惡心火之燒,蓋水非火不干也。


是心腎相愛則相交,心腎相惡則相背,求閉目而神游於華胥之國,自不可得矣。


治法補其心中之液,以下降於腎;


補其腎中之精,以上滋於心;


並調其肝氣,以相引於心腎之間,俾相惡者仍至相愛,則相背者自相交矣。


方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08#
 樓主| 發表於 2013-2-2 16:32:56 | 只看該作者

引交湯


熟地 麥冬(各一兩) 炒棗仁 山茱萸 沙參(各五錢) 茯神(三錢) 玄參(五錢) 白芍(二兩) 炒梔子(三錢) 菖蒲 破故紙(各五分) 水煎服。


連服二劑即目閉而酣睡矣。


此方心腎雙補,而平其肝氣,以清木中之火。


蓋肝火瀉則心火自平,腎水亦旺,勢必心氣通於肝,而腎氣亦通於肝也。


心腎既通於肝,而又有菖蒲以引心,破故紙以引腎,介紹同心,自能歡好如初,重結寤寐之交矣。


此症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09#
 樓主| 發表於 2013-2-2 16:33:09 | 只看該作者

水火兩滋湯


亦效。


熟地(三兩) 肉桂(二錢) 菟絲子(一兩) 水煎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10#
 樓主| 發表於 2013-2-2 16:33:27 | 只看該作者

人肝火內郁結而不伸


悶煩躁急,吐痰黃塊者,人以為火鬱宜達也,然達之而火愈熾,此乃未嘗兼肝腎而同治也。


夫肝木有火,火鬱而不宣者,雖是外邪蒙之,亦因內無水以潤之也。


木無水潤,則木鬱更甚,倘徒用風藥,以解肝中之火,不用潤劑以蔭肝中之水,則熬干肝血,而火益盛矣。


倘徒用潤劑,以益其肝中之水,不用風劑以舒其肝中之火,則拂抑肝氣而鬱更深矣。


郁深則煩悶於心,火盛則躁急於腹,欲其痰涎之化得乎。


治法舒其肝以解火,復補其腎以濟水,自然郁結伸而諸症愈也。


方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11#
 樓主| 發表於 2013-2-2 16:33:50 | 只看該作者

肝腎兩舒湯


熟地 玄參(各一兩) 茯苓(三錢) 白芍(一兩) 柴胡(一錢) 當歸(五錢) 甘草炒梔子(各一錢) 丹皮(三錢)水煎服。


二劑漸輕,四劑全愈。


此方歸、芍、柴、梔所以舒肝者,風以吹之也;


熟地、玄、丹所以補腎者,雨以溉之也。


茯苓、甘草又調和於二者之中,使風雨無太過不及之虞耳。


譬如夏令炎蒸,鬱極而熱,樹木枯槁,忽得金風習習,大雨滂沱,則從前郁悶燔燥之氣,盡快如掃,而枯槁者倏變為青蔥,爽氣迎人,豈猶有煩悶躁急等症哉。


此症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12#
 樓主| 發表於 2013-2-2 16:34:02 | 只看該作者

快膈湯


亦效。


白芍 當歸 熟地(各一兩) 柴胡 甘草(各一錢) 生地 麥冬(各三錢) 枳殼 半夏(各三錢) 水煎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13#
 樓主| 發表於 2013-2-2 16:34:18 | 只看該作者

人頭面紅腫


下體自臍以下又現青色,口渴殊甚,似欲發狂,人以為下寒而上熱也,誰知是下熱之極,而假現風象以欺人乎。


若作上熱下寒治之,立時發狂而死,必至皮肉盡腐也。


此種之病,乃誤聽方士之言,服金石之藥,以助命門之火,強陽善斗,助樂旦夕。


而金石之藥,必經火 ,其性燥烈,加之鼓勇浪戰,又自動其火,戰久則樂極情濃,必然大泄其精,倍於尋常。


火極原已耗精,復倍泄精以竭其水,一而再,再而三,必有陰虛火動之憂。


無如世人迷而不悟,以秘方為足恃,以殺人之藥為靈丹,日日吞咽而不知止,則臟腑無非火氣,雖所用飲食未嘗不多,然而火極易消,不及生精化水。


於是火無水制,自然上騰頭面,其頭面初猶微紅,久則純紅而作腫。


然自臍以下,不現紅而現青者,以青乃風木之色也。


臍下之部位屬腎,腎火旺而腎水干,則肝木無所養,於是肝氣不自安,乃下求於腎,而腎又作強,火熾肝氣欲返於本宮,而燥極不能自還,遂走腎之部位,而外現青色矣。


此等症候《內經》亦未嘗言及,無怪世人之不識也。


夫肝氣之逆如此,而火愈上升,欲口之不渴得乎?


口渴飲水,止可救胃中之干燥,而不能救五臟之焦枯。


勢且飲水而口愈渴,安得不發狂哉。


治法必須大補其水,而不可大瀉其火。


蓋瀉其火,則火息而水竭,亦必死之道也。


方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14#
 樓主| 發表於 2013-2-2 16:34:31 | 只看該作者

救焚解毒湯


熟地(四兩) 玄參(二兩) 麥冬(三兩) 白芍(三兩) 金銀花(三兩) 甘菊花(五錢) 牛膝(一兩) 黃柏(一錢) 水煎服。


一連數劑,下體之青色除,再服數劑,頭面之紅腫亦漸愈。


此方減半,必再服一月,始無癰疽之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15#
 樓主| 發表於 2013-2-2 16:35:10 | 只看該作者

蓋熱極發紅


乃是至惡之兆,況現青色,尤為惡之極者。


幸臍之上不青,若一見青色,則臟腑腸胃內爛,瘡瘍癰毒外生,安有性命哉。


前古醫聖不論及者,以上古之人恬澹沖和,未嘗服金石之毒藥也。


後世人情放蕩,覓春藥如飴糖,而方士之輩,但知逢迎貴介之歡心,匠意造方,以博裙帶之樂,夭人天年,為可痛傷也。


我特傳此方以救之。


以火之有餘者,水之不足,故用熟地、麥冬以大益其腎水,又恐熟地、麥冬不足以息燎原之火,又益玄參、甘菊以平其胃中之炎。


瀉火仍是滋陰之味,則火息而正又無虧。


火既上行非引而下之,則水不濟而火恐上騰,加之牛膝之潤下,使火下降而不上升也。


腎水既久枯竭,所補之水,僅可供腎中之自用,安得分余膏而養肝木之子,復佐之白芍以滋肝,則肝木既平,不必取給於腎水,自氣還本宮而不至走下而外泄。


然而火焚既久,則火毒將成,雖現下之火為水所克,而從前之火毒安能遽消,故又輔之金銀花,以消其毒,而更能益陰,是消火之毒,而不消陰之氣也。


又慮陽火非至陰之味,不能消化於無形,乃少用黃柏以折之,雖黃柏乃大寒之藥,然入之大補陰水之中,反能解火之毒,引補水之藥,直入於至陰之中,而瀉其虛陽之火耳。


此方除黃柏不可多用外,其余諸藥,必宜如此多用,始能補水之不足,瀉火之有餘,否則火熾而不可救也。


夫救焚之道,刻不可緩,非滂沱大雨,不能止其遍野燎原之火。


況火既升騰,胃中得水,不啻如甘露之止渴,大料煎飲,正足以快其所欲,不必慮其多而難受也。


此症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16#
 樓主| 發表於 2013-2-2 16:35:35 | 只看該作者

定狂湯


亦神效。


熟地(三兩) 知母(一兩) 荊芥(五錢) 水煎服。


一劑即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17#
 樓主| 發表於 2013-2-2 16:36:01 | 只看該作者

眼目紅腫


口舌盡爛,咽喉微痛,兩脅脹滿,人以為肝火之旺,誰知是腎火之旺乎。


夫眼目屬肝,兩脅亦肝之位,明是肝火之旺,而謂是腎火者何居?


以咽喉、口舌之痛爛而知之也。


第口舌屬心,咽喉屬肺,與腎絕不相干,何統以腎火名之?


不知腎火龍雷之火也。


雷火由地而沖於天,腎火亦由下而升於上,入於脅則脅脹,入於喉則喉痛,入於口舌則口舌爛,入於眼目則眼目腫矣。


火無定位,隨火之所至而病乃生。


今四處盡病,乃腎火之大熾耳。


蓋各經之火,止流連於一處,斷不能口舌、咽喉、眼目、兩脅一齊受病也。


似乎治法未可獨治一經矣。


然而各經不可分治,而腎經實可專治,治其腎火,而各經之火盡散也。


方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18#
 樓主| 發表於 2013-2-2 16:36:17 | 只看該作者

六味地黃東


加味治之。


熟地(一兩) 山藥(五錢) 茯苓(三錢) 丹皮(五錢) 澤瀉(三錢) 山茱萸(四錢) 麥冬 白芍(各一兩) 水煎服。


一劑兩脅之脹滿除,二劑眼目之紅腫愈,三劑咽喉之痛解,四劑口舌之爛痊也。


六味湯原是純補真水之藥,水足而火自息。


又有白芍之舒肝以平木,麥冬之養肺以益金,金生水而水不必去生肝,則水尤易足,而火尤易平也。


蓋龍雷之火,乃虛火也。


虛火得水而即伏,何必瀉火以激其怒哉。


或曰:用六味之方而不遵分兩進退加減者何也?


曰:夫藥投其病,雖佐使之味可多用,病忌其藥,雖君主之品自當少減。


輕重少殊,又何慮哉。


此症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19#
 樓主| 發表於 2013-2-2 16:36:30 | 只看該作者

止沸湯


亦佳。


熟地(三兩) 麥冬(二兩) 地骨皮(一兩) 水煎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20#
 樓主| 發表於 2013-2-2 16:36:47 | 只看該作者

寒熱時止時發


一日四、五次以為常,熱來時躁不可當,寒來時顫不能已,人以為寒邪在陰陽之間也,誰知是火熱在心腎之內乎。


夫腎與心本相克而相交者也,倘相克而不相交,必至寒熱止發之無定。


蓋心喜寒而不喜熱,腎喜熱而不喜寒,然而熱為腎之所喜,必為心之所惡,寒為心之所喜,必為腎之所惡。


腎惡心寒,恐寒氣犯腎,遠避之而不敢交於心;


心惡腎熱,恐熱氣犯心,堅卻之而不肯交於腎。


然而腎惡心寒,而又惡其不下交於腎,必欲交心而心不受,反以熱而凌心矣;


心惡腎熱而不上交於心,必思交腎而腎又不受,反以寒而犯腎矣。


兩相犯而相凌,於是因寒熱之盛衰,分止發之時候矣。


夫心腎原無時不交也,一日之間,寒熱之止發無常,因交而發,因不交而即止,又何足怪。


惟熱來時躁不可當,寒來時顫不能已,實有秘義也。


夫熱來之時,乃腎氣之升騰也。


心雖惡熱,而心中正寒,宜不發躁,而何以躁?


蓋寒則心氣大虛,虛則惟恐腎氣之來攻,乃懼而躁,非熱而躁也。


寒來之時,乃心氣之下降也,腎雖惡寒,而腎中正熱,宜不發顫,而何以顫?


蓋熱則腎水大乏,乏則惟恐心氣之來奪,乃吝而顫,非寒而顫也。


然則欲心之不躁,必須使其不寒,欲腎之不顫,必須使其不熱。


方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12 11:55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