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辨證錄】

 關閉 [複製鏈接]
821#
 樓主| 發表於 2013-2-1 20:42:27 | 只看該作者

人有上吐下結


氣逆不順,飲食不得入,溲溺不得出,腹中作疼,手按之少可,人以為此寒極而陰陽易位,其脈必澀而伏也。


法當吐,不吐則死。


然而不必吐也,夫上部無脈下部有脈,吐之宜也,以食填塞於太陰耳。


今脈澀而伏,非無脈之比,況所食之物,已經吐出,是非食填太陰也。


吐之不重傷脾胃之氣,以堅其閉塞乎。


夫胃氣之所以不開,與大小腸、膀胱之所以閉結者,由於腎氣之衰也。


胃為腎之關門,腎之氣不上,則胃之關必不開。


腎主大小便、膀胱之氣化,亦腎氣化之也。


腎氣不通於三經,則便溲何從而出然則上下開闔之權衡全在乎腎也。


治法必須大補其腎中之水火。


腎中之水火足,而關格不治而自愈矣。


方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22#
 樓主| 發表於 2013-2-1 20:42:41 | 只看該作者

水火兩補湯


熟地(一兩) 山茱(四錢) 茯神(五錢) 車前子(三錢) 人參(二錢) 麥冬(一兩) 五味子(五分) 肉桂(一錢) 白朮(五錢) 牛膝(三錢) 水煎服。


連服二劑,上吐止而下結亦開矣,再服四劑全愈。


此方補腎中之水火,而又能通腎中之氣。


氣足而上自達於胃,下自達於膀胱、大小腸矣。


倘用香燥之藥以救胃,則胃氣愈傷;


倘用攻利之藥以救膀胱、大小腸,則膀胱、大小腸愈損,何日是開關解格之日哉。


此症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23#
 樓主| 發表於 2013-2-1 20:42:55 | 只看該作者

化腎湯


亦神效。


熟地(二兩) 肉桂(二錢) 水煎服。


一劑即通,二劑全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24#
 樓主| 發表於 2013-2-1 20:43:08 | 只看該作者

人有一時關格


大小便閉結不通,渴飲涼水,少頃即吐,又飲之又吐,面赤唇焦,粒米不能下胃,飲一杯吐出杯半,脈亦沉伏,人以為脈絕也,誰知是格陽不宣,腎經寒邪太盛之故乎。


夫腎屬少陰,喜溫而不喜寒也。


寒邪入腎則陽無所附,陽欲杜陰而不能,陰且格陽而愈勝,於是陽不敢居於下焦,而盡逆沖於上焦咽喉之間,難於容物而作吐矣。


夫陽宜陰折,熱宜寒折,似乎陽熱在上,宜用陰寒之藥以治之。


然而陽熱在上,而下正陰寒也,用陰寒以折陰寒,正投其所惡也,不特無功,而反有大害。


蓋上假熱而下真寒,非用真熱假寒之法從治之,斷不能順其性而開其關也。


方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25#
 樓主| 發表於 2013-2-1 20:43:24 | 只看該作者

白通湯


治之。


方中原是大熱之味,得人尿、豬膽以亂之,則下咽覺寒,而入腹正熱,陽可重回,而陰可立散,自然脈通而關啟矣。


然後以大劑八味湯投之,永不至關再閉而吐再發也。


此症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26#
 樓主| 發表於 2013-2-1 20:43:41 | 只看該作者

加味術桂湯


亦神效。


白朮(一兩) 肉桂(一錢) 甘草(一分) 人參(二錢) 丁香(一錢) 水煎,加人尿半碗,探冷服之,一劑即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27#
 樓主| 發表於 2013-2-1 20:43:56 | 只看該作者

中滿門(四則)


人有飲食之後,胸中倒飽,人以為多食而不能消,用香砂枳實等丸消導之,似覺少快,已而又飽,又用前藥,久久不已,遂成中滿之症。


腹漸高碩,臍漸突出,肢體漸浮脹,又以為臌脹,用牽牛、甘遂之藥,以逐其水。


內原無水濕之邪,水未見出,而正氣益虛,脹滿更急,又疑前藥不勝,復加大黃、巴豆之類下之。


仍然未愈,又疑為風邪固結於經絡,用龍膽、茵陳、防風、荊芥之類,紛然雜投,不至於死不已。


猶然開鬼門、泄淨府,持論紛紜,各執己見,皆操刀下石之徒也。


誰知中滿之症,實由於脾土之衰,而脾氣之衰,又由於腎火之寒也。


倘用溫補之藥,早健其脾氣,何至如此之極哉。


方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28#
 樓主| 發表於 2013-2-1 20:44:11 | 只看該作者

溫土湯


人參(一錢) 白朮(三錢) 茯苓(三錢) 蘿卜子(一錢) 薏仁(三錢) 芡實(五錢) 山藥(五錢) 肉桂(三分) 穀芽(三錢) 水煎服。


一劑而覺少飽,二劑而覺少寬矣,數劑之後,中滿自除。


此方但去補脾,絕不消導以耗其氣。


蓋中滿之病,未有不因氣虛而成者。


不補脾胃之氣,則脹從何消?


況方中加入蘿卜子最妙,助參、朮以消脹,不輔參、朮以添邪;


又有茯苓、薏仁、芡實、山藥之類,益陰以利水,水流而正氣不耗,自然下澤疏通,而上游無阻滯之虞矣。


第恐水寒冰凍,則溪澗斷流,又益以肉桂,於水中生火,則土氣溫和,雪消冰泮,尤無壅塞之苦也。


奈何惟事於消導,遂成不可救藥之病哉。


此症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29#
 樓主| 發表於 2013-2-1 20:44:31 | 只看該作者

術苓加桂湯


白朮(一兩) 茯苓(五錢) 肉桂(一錢) 水煎服。


人有未見飲食則思,既見飲食則厭,乃勉強進用,飽塞於上脘之間,微微脹悶,此不止胃氣之虛。


而心包之火正衰也。


心包為胃土之母,母氣既衰,何能生子,心包之火不足,又何能生胃哉。


故欲胃之能食。


必須補胃土,而兼補心包之火也。


方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30#
 樓主| 發表於 2013-2-1 20:44:47 | 只看該作者

生胃進食湯


人參(三錢) 白朮(三錢) 炒棗仁(五錢) 遠志(八分) 山藥(三錢) 茯苓(三錢) 神麯(五分) 良薑(五分) 蘿卜子(一錢) 枳殼(五分) 乾薑(炒黑,一錢) 水煎服。


此方治胃,無非治心包也。


心包與胃,原是子母,何必分治之乎?


不治中滿而中滿自除,此補火之勝於補土也。


此症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31#
 樓主| 發表於 2013-2-1 20:45:07 | 只看該作者

調飢散


亦妙。


人參(五分) 山藥(一兩) 白芍(三錢) 甘草(五分) 肉桂(一錢) 菖蒲(五分) 肉豆蔻(一枚) 炒棗仁(三錢) 水煎服。


十劑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32#
 樓主| 發表於 2013-2-1 20:45:24 | 只看該作者

人有中心郁郁不舒


久則兩脅飽滿,飲食下喉,即便填脹,不能消化,人以為臌脹之漸也,而不知皆氣滯之故。


倘用逐水之藥,必且更甚;


用消食之藥,亦止可取一時之快,而不能去永久之脹也。


法宜開鬱為主。


然而氣鬱既久,未有不氣虛者也,使僅解其郁,而不兼補其氣,則氣難化食,脹何以消?


方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33#
 樓主| 發表於 2013-2-1 20:45:43 | 只看該作者

快膈湯


人參(一錢) 茯神(五錢) 白芍(三錢) 白芥子(二錢) 蘿卜子(五分) 檳榔(三分) 神麯(五分) 枳殼(三分) 柴胡(五分) 薏仁(三錢) 厚朴(三分) 水煎服。


一、二劑輕,四劑全愈。


此方解鬱而無刻削之憂,消脹而無壅塞之苦,攻補兼施,自易收功也。


此症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34#
 樓主| 發表於 2013-2-1 20:45:56 | 只看該作者

抒脹湯


亦妙。


神麯(三錢) 柴胡(五分) 白芍(三錢) 茯苓 蘿卜子(各一錢) 厚朴 人參(各五分) 白豆蔻(三枚) 蘇葉(八分) 白芥子(二錢) 水煎服。


十劑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35#
 樓主| 發表於 2013-2-1 20:46:12 | 只看該作者

人有患中滿之病


飲食知味,但多食則飽悶不消,人以為脾氣之虛,誰知是腎氣之虛乎。


腹中飽悶,乃虛飽而非實飽,若作水腫治之,則喪亡指日矣。


蓋脾本屬土,土之能制水者,本在腎中之火氣。


土得火而堅,土堅而後能容物,能容物即能容水也。


惟腎火既虛,而土失其剛堅之氣,土遂不能容物而容水,乃失其天度之流轉矣,故腹飽而作滿,即水臌之漸也。


人不知補腎火以生脾土,反用瀉水之法以傷脾,無異決水以護土,土有不崩者哉?


是治腎虛之中滿,可不急補其命門之火乎。


然而徑補其火,則又不可,以腎火不能自生,生於腎水之中也。


但補火而不補水,則孤陽不長,無陰以生陽,即無水以生火也。


或疑土虧無以制水,又補腎以生水,不益增波以添脹哉?


不知腎中之水,乃真水也,邪水欺火以侮土,真水助火以生土,實有不同。


故腎虛中滿,必補火以生土;


又必補水以生火耳。


方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36#
 樓主| 發表於 2013-2-1 20:46:27 | 只看該作者

金匱腎氣丸


茯苓(六兩) 附子(一枚) 牛膝(一兩) 肉桂(一兩) 澤瀉(二兩) 車前子(一兩五錢) 山茱萸(二兩) 山藥(四兩) 牡丹皮(一兩) 熟地(三兩)各為末,蜜為丸。


每日早晚白滾水送一兩。


初服少脹,久服脹除而滿亦盡消。


補火之聖藥也。


群藥之內,利水健脾之味多於補陰補火者,雖意偏於補火,而要實重於救脾,補火者正補脾也。


故補陰不妨輕,而補脾不可不重耳。


此症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37#
 樓主| 發表於 2013-2-1 20:46:44 | 只看該作者

熏脾湯


亦佳。


熟地 白朮(各五錢) 山茱萸(四錢) 破故紙(一錢) 杜仲(三錢) 附子(五分) 水煎服。


二劑而飽悶除,十劑全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38#
 樓主| 發表於 2013-2-1 20:47:03 | 只看該作者

翻胃門(五則)


人有飲食入胃而即吐者,此肝木克胃土也,用逍遙散加吳茱萸炒黃連治之,隨手而愈。


而無如人以為胃病也,雜用香砂消導之劑,反傷胃氣,愈增其吐;


又改用下藥不應,復改用寒涼之味,以降其火,不獨胃傷而脾亦傷矣;


又改用辛熱之藥,以救其寒,又不應,始悟用和解之法,解鬱散邪,然已成噎膈之症矣。


夫胃為腎之關門,腎中有水,足以給胃中之用,則咽喉之間,無非津液可以推送水穀;


腎水不足,力不能潤灌於胃中,又何能分濟於咽喉乎?


咽喉成為陸地,水干河涸,舟膠不前,勢所必至。


且腎水不足,不能下注於大腸,則大腸無津以相養,久必瘦小而至艱澀;


腸既細小艱澀,飲食入胃,何能推送?


下既不行,必積而上泛,不特上不能容而吐,抑亦下不能受而吐也。


治法必須大補其腎中之水。


方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39#
 樓主| 發表於 2013-2-1 20:47:19 | 只看該作者

濟艱催 湯


熟地(二兩) 山茱(一兩) 當歸(二兩) 牛膝(三錢) 玄參(一兩) 車前子(一錢) 水煎服。


一日一劑,十劑必大順也。


此方純補精血,水足而胃中有津,大腸有液,自然上下相通而無阻滯之患。


譬如河漕水淺,舟楫不通,糧糈不能輸運,軍民莫不 徨而喧嘩擾嚷。


忽見大雨滂沱,河渠、溝壑無非汪洋大水,則大舸巨舶,得以裝載糗糧,自然人情踴躍,關門大開,聽其轉運,而無所留難也。


此症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40#
 樓主| 發表於 2013-2-1 20:47:35 | 只看該作者

制肝散


亦效甚。


白芍(一兩) 吳茱萸(五分) 黃連(一錢) 茯苓(五錢) 水煎服。


二劑即愈,何至變成噎膈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12 01:35 , Processed in 0.109374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