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辨證錄】

 關閉 [複製鏈接]
761#
 樓主| 發表於 2013-2-1 05:28:42 | 只看該作者

溫養湯


亦妙。


人參(二錢) 白朮(三錢) 肉桂(五分) 半夏(八分) 乾薑(五分) 水煎服。


一劑止,四劑全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62#
 樓主| 發表於 2013-2-1 05:28:55 | 只看該作者

婦人一時發癲


全不識羞,見男子而如怡,遇女子而甚怒,往往有赤身露體而罔顧者,此乃肝火熾盛,思男子而不可得,郁結而成癲也。


夫肝火熾盛,何便成癲?蓋婦女肝木最不宜旺,旺則木中生火,火逼心而焚燒,則心中不安,有外行之失矣。


然而心宮之外,有包絡之護,何以不為阻隔,任其威逼乎?不知肝木之火,乃虛火也。


虛火與相火同類,庇匪比之朋,忘聖明之戴,聽其直燒心中而罔顧也。


然而心君出走,宜有死亡之虞,何以但癲而不死,蓋有腎水之救援耳。


思男子而不可得者,因腎經之旺也。


雖所旺者半是腎火,而腎水實未涸也。


有肝火之相逼,即有腎水之相滋,所以但成癲痴,而未至夭喪耳。


治法宜瀉其肝火,補其腎水,而兼舒其郁悶之氣為得也。


方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63#
 樓主| 發表於 2013-2-1 05:29:07 | 只看該作者

散花丹


柴胡(三錢) 炒梔子(五錢) 白芍(二兩) 當歸(一兩) 生地(一兩) 熟地(二兩) 玄參(二兩) 天花粉(三錢) 陳皮(一錢) 茯神(五錢) 水煎服。


一劑而癲輕,二劑而羞惡生,三劑而癲失,必閉門不見人也。


此方全去瀉肝之火,不去耗肝之血;


疏肝之郁,不去散肝之氣;


補腎中之精,不去救心中之焰。


水足則木得所養,而火自息於木內;


火息則神得所安,而魂自返於肝中,況有消痰利水之劑,則痰氣盡消,各化為水,同趨於膀胱而出矣。


此症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64#
 樓主| 發表於 2013-2-1 05:29:18 | 只看該作者

梔連瀉火湯


亦甚效。


生地(一兩) 當歸 丹皮(各五錢) 炒梔子 天花粉(各三錢) 黃連(二錢) 吳茱萸(一錢) 水煎服。


一劑而癲輕,二劑全愈。


此方兼可治熱入血室,少加柴胡一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65#
 樓主| 發表於 2013-2-1 05:29:33 | 只看該作者

人有入干戈之中


為賊所執,索金帛不與,賊褫其衣,將受刀,得釋,遂失心如痴,人以為失神之病也,誰知是膽落之病乎。


夫膽附於肝者也,因驚而膽墮者,非膽之果落於肝中也。


蓋膽中之汁味散而不收,一如膽之墮落於肝耳。


膽既墮落,則膽中之汁盡為肝之所收,則肝強膽弱,而心不能取決於膽,心即忽忽如失,一如癲痴之症矣。


治法瀉肝氣之有餘,補膽氣之不足,則膽汁自生,而癲痴可愈矣。


方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66#
 樓主| 發表於 2013-2-1 05:29:45 | 只看該作者

卻驚丹


治之。


附子(三分) 陳皮(一錢) 白朮(三錢) 當歸(五錢) 丹砂(一錢) 鐵粉(一錢) 茯神(三錢) 遠志(一錢) 半夏(一錢) 人參(三錢) 薄荷(一錢) 天花粉(二錢) 南星(一錢) 各為細末,蜜為丸,如彈子大。


薑湯送下。


一丸而驚氣即收矣,連服三丸而癲痴自愈,不必盡服。


此方安神定志之聖方也。


方中全在用鐵粉為神,鐵粉者鐵落也,最能推抑肝邪而又不損肝氣。


肝與膽同類,均木之象也,木畏金刑,故用鐵落以制肝,非取其金克木之意乎。


金克肝木,未必不金克膽木矣。


然而肝木陰木也,膽木陽木也,鐵落克陰木而不克陽木,故制肝而不制膽。


所以既伐肝邪,即引諸藥直入膽中,以生膽汁,不獨取其化痰而靜鎮也。


此症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67#
 樓主| 發表於 2013-2-1 05:29:57 | 只看該作者

收驚湯


亦效。


當歸 山茱萸(各一兩) 白芍(二兩) 北五味(二錢) 附子(三分) 水煎服。


一劑驚收,二劑再不痴矣,三劑全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68#
 樓主| 發表於 2013-2-1 05:30:11 | 只看該作者

人有思慮過度


耗損心血,遂至癲疾,或哭或笑,或裸體而走,或閉戶自言,喃喃不已,人以為花癲之病也,誰知是失志之癲乎。


夫思慮過多,必傷於脾,脾氣一損,即不能散精於肺,肺氣又傷,而清肅之令不行,而脾氣更傷矣。


且脾者心之子也,脾病而心必來援,猶子病而母必來顧。


心見脾氣之傷,以至失志,則心中無主,欲救而無從,欲忘而不得,呼鄰而不應,忌仇而相侵,於是自忘其身,將為從井之事,見人而嚅囁,背客而絮叨,遂至於癲而不自覺也,治法非急清其心不可。


然而心病由於脾病也,補心以定志,更不若補脾以定志之為神。


方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69#
 樓主| 發表於 2013-2-1 05:30:20 | 只看該作者

歸神湯


人參(五錢) 白朮(一兩) 巴戟天(一兩) 茯神(五錢) 紫河車(一具) 半夏(三錢) 陳皮(一錢) 甘草(一錢) 丹砂(一錢) 菖蒲(一錢) 麥冬(五錢) 柏子仁(三錢不去油) 白芥子(三錢) 各為末,先將紫河車淨水煮熟,不可去血絲,搗爛,將各藥末再搗為丸。


白滾水送下五錢,連服數日,而癲如失也。


此方心脾同治之藥也,雖消痰而不耗氣。


用紫河車者,以紫河車為先後天之母,更能歸神於頃刻;


神得河車而有依,則志即依神而相守,不特已失者重回,而既回者尤能永固也。


此症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70#
 樓主| 發表於 2013-2-1 05:30:30 | 只看該作者

加味溫養湯


亦效。


人參(一兩) 白朮(二兩) 麥冬(一兩) 半夏(三錢) 肉桂(一錢) 水煎服。


二劑少愈,十劑全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71#
 樓主| 發表於 2013-2-1 05:30:41 | 只看該作者

狂病門(六則)


人有熱極發狂,登高而呼,棄衣而走,氣喘發汗如雨,此陽明胃經之火也。


夫陽明之火何以能使人登高而呼乎?蓋火性炎上,內火熾勝,則身自飛揚矣。


熱鬱於胸,得呼則氣泄矣。


衣所以蔽體者也,內熱既盛,衣之覆體,不啻如焚,棄之則快,又何顧焉。


火刑肺金,自然大喘,喘極而肺金受傷,不能自衛夫皮毛,腠理開泄,陰不攝陽,逼其汁而外出,有不可止遏之勢,汗既盡出,心無所養,神將飛越,安得而不發狂乎。


方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72#
 樓主| 發表於 2013-2-1 05:30:51 | 只看該作者

加味白虎湯


救之。


人參(二兩) 石膏(三兩) 知母(五錢) 茯苓(五錢) 麥冬(三兩) 甘草(一錢) 半夏(三錢) 竹葉(二百片) 糯米(一撮) 水煎服。


一劑而狂定,再劑而熱止矣,不可用三劑也。


此症非用白虎湯以急救胃火,則腎水立時熬干,身成黑炭矣。


然而火勢燎原,非杯水可救,必得滂沱大雨,則滿山遍野之焰始能盡行撲滅也。


此症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73#
 樓主| 發表於 2013-2-1 05:31:01 | 只看該作者

坎水湯


亦效。


石膏(一兩) 玄參(二兩) 甘草(一錢) 天花粉(三錢) 炒梔子(三錢) 車前子(二錢) 水煎服。


一劑狂定,再劑全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74#
 樓主| 發表於 2013-2-1 05:31:13 | 只看該作者

人有火起發狂


腹滿不得臥,面赤心熱,妄見妄言,如見鬼狀,此亦陽明胃火之盛也。


然胃火是陽症,而妄見妄言如見鬼狀,又是陰症,何也?陽明之火盛,由於心包之火盛也。


陽明屬陽,而心包屬陰,心包與陽明之火,一齊並動,故腹滿而不得臥。


倘僅有胃火之動,而心包之火不動,雖口渴腹滿,而尚可臥也。


唯心包助胃火而齊動,遂至心神外越,而陰氣乘之,若有所見,因而妄有所言,如見鬼而實非真有鬼也。


治法仍宜瀉胃之火,而不必瀉心包之火。


蓋胃為心包之子,心包為胃之母也。


母盛而子始旺,然子衰而母亦弱耳,瀉胃火非即瀉心包之火乎。


方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75#
 樓主| 發表於 2013-2-1 05:31:24 | 只看該作者

瀉子湯


玄參(三兩) 甘菊花(一兩) 知母(三錢) 天花粉(三錢) 水煎服。


一劑而胃火平,二劑而心包火亦平矣。


二火既平,而狂病自愈。


論理此症可用白虎湯,予嫌白虎湯過於峻削,故改用瀉子湯。


以此症心包屬陰,用白虎湯以瀉陽,畢竟有傷陰氣,不若瀉子湯,既瀉其陽,而又無損其陰之為愈也。


或曰:母盛而子始旺,瀉心包之火可也,何以瀉胃子之火耶!不知五臟六腑之火最烈者胃火也,胃火一熾,將腎水立時爍干,故必須先救胃火,胃火息而心包之火亦息矣。


倘先瀉心包之火,而寒涼之藥不能先入心包,必由胃而後入,假道滅虢,不反動胃火之怒乎!不若直瀉胃火,既能制陽,又能制陰,兩有所得也。


此症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76#
 樓主| 發表於 2013-2-1 05:31:36 | 只看該作者

二石湯


亦神。


人參(五錢) 石膏(五錢) 寒水石(二錢) 茯苓(三錢) 半夏(二錢) 丹皮(五錢) 水煎服。


一劑狂定,二劑全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77#
 樓主| 發表於 2013-2-1 05:31:45 | 只看該作者

人有易喜易笑


狂妄譫語,心神散亂,目有所見,人疑為胃火之熱也。


不知此病非胃熱也,乃心熱耳。


心熱發狂,膻中之外衛,謂何亦因心過於酷熱,則包絡膻中何敢代心以司令,聽心中之自主而喜笑不節矣。


譬如君王恣肆以擅威,宰輔大臣不敢輕諫,則近侍左右,無非便佞之流,自然聲色可以娛心,言語可以博趣,此偏喜偏笑之所必至也。


於是所發之令無非亂政,及至令不可行,而渙散之景象有同鬼域矣。


人心之發熱何獨不然。


然而心中發狂,以致神越,宜立時暴亡矣,何以仍能苟延日月耶?不知心熱之發狂,不同於胃熱之發狂,胃熱之發狂乃外熱而犯心,心之發狂乃內熱而自亂。


故胃狂有遽亡之禍,而心狂有苟延之幸也。


治法必以清心為主,心清而狂自定矣。


方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78#
 樓主| 發表於 2013-2-1 05:31:57 | 只看該作者

清心丹


黃連(三錢) 茯神(五錢) 生棗仁(五錢) 人參(三錢) 麥冬(一兩) 玄參(一兩) 丹參(三錢) 水煎服。


一劑而神定,再劑而狂定,不必用三劑也。


黃連所以清心火,然徒用黃連,則心火正燥,恐黃連性燥,反動其燥,所以又益人參、丹參、麥冬之類,潤以濟之。


蓋火有餘,自然氣不足,補氣以瀉火,則心君無傷,可靜而不可動矣。


此症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79#
 樓主| 發表於 2013-2-1 05:32:09 | 只看該作者

解妄湯


亦效。


人參(一兩) 黃連 茯神 柏子仁 玄參 丹參(各三錢) 生棗仁(五錢) 甘草(一錢) 肉桂(二分) 水煎服。


一劑狂定,二劑全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80#
 樓主| 發表於 2013-2-1 05:32:21 | 只看該作者

人有身熱發狂


所言者無非淫亂之語,所喜者無非歡愉之事,一拂其言,一違其事,則狂妄猝發,見神見鬼,人以為心熱之極也,誰知是心包之熱乎?夫心包為心君之副,心中安靜,胡為任包絡之拂亂乖張至此。


蓋君弱臣強,心中寒極,不能自主耳。


譬如庸懦之主,朝綱解散,乃寄其權於相,而相臣植黨營私,生殺予奪,悉出其手,奉令者立即稱揚,違命者輒加苛斥,聞順情之辭則喜,聽逆耳之言則怒。


顛倒是非,違背禮法,心自生疑,若有所見,心包熱狂,正復相似,治法自應瀉心包之火。


然而徒治心包,而心中內寒,愈有震驚之嫌,必須補助其心,使心氣不弱,而後呼召外人,可清震主之賊矣。


苟或單瀉心包之火,則心包且有犯逆之危,非治法之善也。


方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12 01:38 , Processed in 0.093749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