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金匱翼】

 關閉 [複製鏈接]
421#
 樓主| 發表於 2013-1-26 22:36:44 | 只看該作者

禹功散


張子和云:病水之人,如長川泛濫,非杯杓可取,必以神禹決水之法治之,故名禹功散。


黑牽牛(頭末四兩) 茴香(一兩,炒為末) 每服一二錢,以生薑自然汁調下,當轉下氣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22#
 樓主| 發表於 2013-1-26 22:36:58 | 只看該作者

腎水


腎為水臟而元陽寓焉。


腎虛陽弱,水無所制而泛濫,肢體浮腫,咳嗽喘急,腰重足冷,小便不利,或因脾胃虛弱,治失其宜,元氣復傷而變症者,非《金匱》加減腎氣丸不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23#
 樓主| 發表於 2013-1-26 22:37:20 | 只看該作者

金匱腎氣丸


白茯苓(三兩) 附子(五錢) 牛膝 官桂 澤瀉 車前 山萸肉 山藥 丹皮(各一兩) 熟地(四兩) 為末,和地黃膏煉蜜丸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白湯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24#
 樓主| 發表於 2013-1-26 22:37:37 | 只看該作者

脹滿統論


二陰一陽發病,善脹,心滿善噫者,腎膽同逆,三焦不行,氣蓄於上也。


三陽盛入於陰,病 脹而頭痛,言三陽之邪盛也,盛則滿,滿則溢,而入於陰之分矣。


夫頭為陽,腹為陰,陰病故腹脹滿也。


有所墮墜,惡血留內,腹中滿脹,不得前後,此上傷厥陰之脈,下傷少陰之絡。


腹脹屬脾胃肓膜之間者,則飲食亦少。


其氣亦壅塞於五臟,則氣促急不食而病危矣。


是故病在表者易治腹脹滿氣不通者,加厚朴以破滯氣,腹中坌悶。


此非腹脹滿,乃散而不收,可加芍藥收之。


是知氣結而脹,宜厚朴以散之。


氣散而脹,宜芍藥以收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25#
 樓主| 發表於 2013-1-26 22:37:49 | 只看該作者

脾脹


濕氣歸脾,壅塞不行,其脈濡,其體重,其小便不利,大便溏而不暢。


經云:諸濕腫滿屬於脾。


又土鬱之發,民病心腹脹,跗腫是也。


又脾土受濕,不能制水,水漬於腸胃而溢於皮膚,漉漉有聲,怔忡喘息,即為水脹是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26#
 樓主| 發表於 2013-1-26 22:38:03 | 只看該作者

小溫中丸


治脾虛肝實,不能運化,不可下之。


陳皮 半夏 神麯 茯苓(各一兩) 白朮(二兩) 生香附 針砂(醋炒紅,各一兩五錢) 苦參(炒) 川連(炒) 厚朴(各半兩) 甘草(三錢) 為末,醋水各一盞打糊為丸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


白朮六錢、陳皮一錢、生薑一湯吞下。


虛甚加人參一錢。


病輕者服此丸六七兩,小便即長,病甚者服一斤後,小便如常。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27#
 樓主| 發表於 2013-1-26 22:38:15 | 只看該作者

胃苓湯


和脾胃,去濕消脹。


蒼朮 厚朴(薑汁炒) 陳皮 白朮 茯苓(各一錢) 澤瀉 豬苓(各一錢) 甘草(六分) 官桂(五分) 加薑煎。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28#
 樓主| 發表於 2013-1-26 22:38:30 | 只看該作者

禹餘糧丸


(《三因》) 許學士、朱丹溪云:此乃治膨脹之要藥。


蛇含石(大者,三兩,置新鐵銚上,入炭火中,燒與銚子一般紅,傾入醋中,候冷取出,研極細) 禹餘糧石(三兩) 真針砂(五兩,淘淨炒干,入余糧一處,用米醋二升,銅器內煮干為度。


置銚中上炭火中燒紅,傾淨磚上,候冷研極細) 以上三物為主,其次量人虛實,加入下項:羌活 木香 茯苓 川芎 牛膝(酒浸) 桂心 白蔻(炒) 茴香(炒) 蓬朮 附子 青皮京三棱(炮) 白蒺藜 當歸(酒浸,各半兩) 為末,入前末拌勻,以湯浸蒸餅,捩去水,和藥再杵極勻,丸如桐子大,空心溫酒,白湯下三十丸,至五十丸。


最忌鹽,一毫不可入口,否則發疾愈甚。


但試服藥,即於小便內旋去,不動臟腑病去,日二三服。


兼以溫和調補氣血藥助之,真神方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29#
 樓主| 發表於 2013-1-26 22:39:36 | 只看該作者

肝脹


怒動肝火,逆於中焦,其症口苦,脈弦,脅及小腹脹滿或痛,發則身熱氣逆是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30#
 樓主| 發表於 2013-1-26 22:39:58 | 只看該作者

左金丸


黃連(六兩) 吳茱萸(一兩) 粥為丸,椒目大,每服三十丸,白湯下。


按:繆刺論謂有所墮墜,惡血留內,腹中滿脹,不得前後,先飲利藥。


此上傷厥陰之脈,下傷少陰之絡,是火逆之外,又有血滯一症,火無形,以苦辛平之,血有形,故以利藥行之。


(新定) 赤芍 生地 歸尾 桃仁(各一錢) 紅花 香附(童便浸,二錢) 大黃(酒浸,一錢五分) 丹皮 青皮(醋炒,各八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31#
 樓主| 發表於 2013-1-26 22:40:13 | 只看該作者


(即氣脹) 胸膈脹滿也。


經云:濁氣在上,則生 脹是也,宜升清降濁。


蓋清不升則濁不降也。


又七情郁結,氣道壅隔,上不得降,下不得升,腹大而四肢瘦削,即氣脹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32#
 樓主| 發表於 2013-1-26 22:40:26 | 只看該作者

木香順氣湯


木香 蒼朮(各三分) 草蔻(三分) 青皮 益智仁 陳皮 澤瀉 茯苓 半夏 乾薑吳茱萸(各二分) 升麻 柴胡(各一分) 厚朴(四分) 人參 當歸(各五分) 水二盞,煎一盞,食前溫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33#
 樓主| 發表於 2013-1-26 22:40:40 | 只看該作者

通幽湯


東垣云:濁陰本歸六腑而出下竅,今在上,是濁氣反行清道,氣亂於中脹作矣。


治在幽門,泄其陰,潤其燥,使幽門通利,大便不閉,則濁陰得歸下地, 脹腹滿當歸 升麻 桃仁(各一錢) 紅花 甘草(炙,三分) 生地 熟地(各五分) 一方加枳殼(五分)。


本方加大黃、麻仁,名當歸潤腸湯,治同。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34#
 樓主| 發表於 2013-1-26 22:40:53 | 只看該作者

血脹


污血成積,石瘕之屬也。


經云:石瘕生於胞中,寒氣客於子門,子門閉塞,氣不得通,惡血當瀉不瀉, 以留止,日以益大,如懷子狀,可導而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35#
 樓主| 發表於 2013-1-26 22:41:06 | 只看該作者

經驗桃奴丸


桃奴 延胡索 鼠糞 香附 官桂 砂仁 五靈脂 桃仁(去皮尖,各等分) 為末,每服三錢,溫酒調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36#
 樓主| 發表於 2013-1-26 22:41:20 | 只看該作者

雞矢醴散


(《宣明》) 大黃 桃仁(去皮尖) 干雞屎(各等分) 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薑三片,煎湯調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37#
 樓主| 發表於 2013-1-26 22:41:36 | 只看該作者

奪命丹


治瘀血入胞衣,脹滿難下。


服此血即消,胞衣自下。


炮附子(半兩) 牡丹皮(一兩) 乾漆(一兩,碎之,炒令煙盡) 為末,醋一升,大黃末一兩,同熬成膏,和勻丸如桐子大,溫酒下五七丸。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38#
 樓主| 發表於 2013-1-26 22:41:52 | 只看該作者

食脹


(一名穀脹) 飲食過節,停滯中焦,其症吞酸噯氣,惡聞食臭,得食則益甚。


經云:飲食不節,起居者,陰受之。


陰受之則入五臟,入五臟則 滿閉塞是也。


是宜消而去之,甚則下之,所謂中滿者,瀉之於內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39#
 樓主| 發表於 2013-1-26 22:42:06 | 只看該作者

枳實導滯丸


大黃(一兩) 枳實(麩炒) 黃芩 黃連(俱酒炒) 焦神麯(各五錢) 白朮(土炒) 茯苓(二錢) 為末,蒸餅為丸。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40#
 樓主| 發表於 2013-1-26 22:42:21 | 只看該作者

人參丸


(《外台》) 療久心腹痛脹,痰飲不下食。


人參 白朮 枳實(各六分) 厚朴 青木香 大黃 檳榔(各六分) 茯苓(八分) 橘皮(五分) 蜜丸桐子大,生薑、大棗煎湯,送下二十丸,日二服,漸加至三十丸。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5 12:03 , Processed in 0.138663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