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金匱翼】

 關閉 [複製鏈接]
1361#
 樓主| 發表於 2013-1-27 23:02:06 | 只看該作者

加味通心散


治膀胱實熱,小腸氣痛。


瞿麥穗 木通(去皮節) 梔子仁 黃芩 連翹 甘草 枳殼(去瓤,) 川楝(去核,各等分) 上銼散,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燈心二十莖,車前草五莖,同煎,空心溫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62#
 樓主| 發表於 2013-1-27 23:02:21 | 只看該作者

海藻潰堅丸


治木腎如斗,結硬如石。


海藻 昆布 川楝實 吳茱萸(湯泡,各一兩) 木香 青皮 小茴香 荔枝核(炒) 延胡索(炒) 肉桂(各五錢) 海帶 橘核(炒) 桃仁(麩炒,去皮炒,各一兩) 木通(七錢) 酒糊丸梧子大,每服六十丸,溫酒鹽湯主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63#
 樓主| 發表於 2013-1-27 23:07:47 | 只看該作者

和血之劑


子和所謂血疝,即今人所謂囊癰也。


睪丸腫痛,潰出膿血,以病在血分,故名血疝。


血行則疝亦愈,故當和血。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64#
 樓主| 發表於 2013-1-27 23:08:03 | 只看該作者

桃仁當歸湯


治疝因瘀血作痛。


桃仁(去皮,二錢) 當歸梢(酒洗) 延胡索(各一錢半) 川芎 生地黃 赤芍藥 吳茱萸青皮(醋炒,各一錢) 牡丹皮(八分) 水二盅,薑三片,煎八分,食前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65#
 樓主| 發表於 2013-1-27 23:08:14 | 只看該作者

散氣之劑


氣聚則塞,氣散則通,是痛之休作,由氣之聚散也。


故曰治疝必先治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66#
 樓主| 發表於 2013-1-27 23:08:24 | 只看該作者

青木香丸


黑牽牛(二十兩,炒香,取末十二兩) 補骨脂(炒) 蓽澄茄(各四兩) 木香(二兩) 檳榔(用酸粟米飯裹濕紙包,火中煨令紙焦,去飯,四兩) 上為細末,清水滴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三十丸,熟水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67#
 樓主| 發表於 2013-1-27 23:08:40 | 只看該作者

寒熱兼行之劑


疝氣有寒束於外,鬱熱在內,攻刺急痛者,法必寒熱兼行,如倉卒散之類。


丹溪云:用之無有不效。


蓋川烏頭,治外束之寒;


山梔仁,治內郁之熱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68#
 樓主| 發表於 2013-1-27 23:08:54 | 只看該作者

倉卒散


山梔仁(四十九個,燒半過) 附子(一枚,炮) 上銼散,每服二錢,水一盞,酒半盞,煎七分,入鹽一捻,溫服即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69#
 樓主| 發表於 2013-1-27 23:09:10 | 只看該作者

丹溪方


山梔仁 川烏 吳茱萸 橘核 桃仁(各等分) 上研,水煎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70#
 樓主| 發表於 2013-1-27 23:09:22 | 只看該作者

逐氣流經之劑


許學士云:疝病多因虛而得之,不可以虛而驟補,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留而不去,其病則實,故必滌去所畜之邪,然後補之,是以治疝諸藥,多借巴豆氣者,蓋為此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71#
 樓主| 發表於 2013-1-27 23:09:36 | 只看該作者

天台烏藥散


(東垣,下同) 天台烏藥 木香 茴香(炒) 青皮(去白) 良薑(炒,各五分) 檳榔(銼,二枚) 川楝(十個) 巴豆(十四枚) 上八味,先以巴豆打碎,同楝實用麩炒,候黑色,去巴豆、麩俱不用,外為細末,每服一錢,溫酒調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72#
 樓主| 發表於 2013-1-27 23:09:48 | 只看該作者

川楝子散


川楝子(銼散,用巴豆十四粒打破,一處炒黃色,去巴豆) 木香 茴香(鹽一匙炒黃,去鹽,各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空心食前,溫酒調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73#
 樓主| 發表於 2013-1-27 23:10:04 | 只看該作者

診候生死要法


五臟者,中之守也。


中臟盛滿,氣勝傷恐者,聲如從室中言,是中氣之濕也。


言而微,終日乃復言者,此奪氣也。


衣被不斂,言語善惡不避親疏者,此神明之亂也。


倉廩不藏,是門戶不要也。


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


得守者生,失守者死。


五臟者,身之強也。


頭者精明之府,頭傾視深,精神將奪矣。


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隨,府將壞矣。


腰者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將憊矣。


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則僂附,筋將憊矣。


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則振掉,骨將憊矣。


得強則生,失強則死。


(《脈要精微論》) 人一呼脈四動以上曰死,脈絕不至曰死,乍疏乍數曰死。


人無胃氣曰逆,逆者死。


脈從陰陽病易已,脈逆陽陽病難已。


脈得四時之順,曰病無他,脈反四時,及不間藏,曰難已。


春夏而脈瘦,秋冬而脈浮大,命曰逆四時也,風熱而脈靜,泄而脫血,脈實病在中。


脈虛病在外。


脈澀堅者,皆難治。


命曰反四時也。


水穀為本,故人絕水穀則死,脈無胃氣亦死,所謂無胃氣者,但得真臟脈,不得胃氣也。


平心脈來,累累如連珠,如循琅 ,曰心平。


夏以胃氣為本,肺心脈來,喘喘連屬,其中微曰肺平。


秋以胃氣為本,病肺脈來,不上不下,如循雞羽,曰肺病。


死肺脈來,如物之浮,如風吹毛,曰肺死。


平肝脈來,軟弱招招,如揭長竿末梢,曰肝平。


春以胃氣為本,病肝脈來,盈實而滑,如循長竿,曰肝病。


死肝脈來,急益勁,如新張弓弦,曰肝死。


平脾脈來,和柔相離,如雞踐地,曰脾平。


長夏以胃氣為本,病脾脈來,實而盈數,如雞舉足,曰脾病。


死脾脈來,銳堅如鳥之喙,如鳥之距,如屋之漏,如水之流,曰脾死。


平腎脈來,喘喘累累如鉤。


按之而堅,曰腎平。


冬以胃氣為本,病腎脈來,如引葛,按之益堅,曰腎病。


死腎脈來,發如奪索,辟辟如彈石,曰腎死。


(《平人氣象論》) 形氣相得,謂之可治。


色澤以浮,謂之易已。


脈從四時,謂之可治。


脈弱以滑,是有胃氣,命曰易治,取之以時。


形氣相失,謂之難治。


色夭不澤,謂之難已。


脈實以堅,謂之益甚。


脈逆四時,為不可治。


所謂逆四時者,春得肺脈,夏得腎脈,秋得心脈,冬得脾脈,其至皆懸絕沉澀者,名曰逆四時。


五實死,五虛死。


脈盛,皮熱,腹脹,前後不通,悶瞀,此為五實。


脈細,皮寒,氣少,泄利前後,飲食不入,此謂五虛。


漿粥入胃,泄注止,則虛者活。


身汗,得後利,則實者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74#
 樓主| 發表於 2013-1-27 23:10:18 | 只看該作者

(《玉機真藏論》)


形盛脈細,少氣不足以息者危。


形瘦脈大,胸中多氣者死。


形氣相得者生,參伍不調者病。


三部九候,皆相失者死。


上下左右之脈,相應如參舂者病甚;


上下左右相失,不可數者死。


中部之候雖獨調,與眾臟相失者死。


中部之候相減者死。


目內陷者死。


脫肉身不去者死,真臟脈見者死。


九候之脈,皆沉細懸絕者,為陰主冬,故以夜半死。


盛躁喘數者,為陽主夏,故以日中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75#
 樓主| 發表於 2013-1-27 23:10:32 | 只看該作者

寒熱病者


以平旦死。


熱中及熱病者,以日中死。


病風者以日夕死。


病水者以夜半死。


其脈乍疏乍數,乍遲乍疾者,日乘四季死。


形肉已脫,九候雖調猶死。


七症雖見,九候皆從者不死。


脈不往來者死。


皮膚著者死。


瞳子高者,太陽不足;


戴眼者,太陽已絕,此決死生之要也。


(《三部九候論》) 乳子而病熱,脈懸小者,手足溫則生,寒則死。


乳子中風熱,喘鳴肩息者,脈實大也,緩則生,急則死。


腸 便血,身熱則死,寒則生。


脈 下白沫,脈沉則生,浮則死。


腸 下膿血,脈懸絕則死,滑大則生。


腸 之屬,身不熱,脈不懸絕者,滑大者曰生;


懸澀者曰死。


癲疾脈搏大滑,久自已;


脈小堅急,死不治。


癲疾之脈,虛則可治,實則死。


消癉虛實,脈懸小堅,病久不可治。


脈實大,病久可治。


(《通評虛實論》) 陽從左,陰從右,老從上,少從下,是以春夏歸陽為生,歸秋冬為死;


反之則歸秋冬為一上一下,寒厥到膝,少者秋冬死,老者秋冬生。


形弱氣虛死。


形氣有餘,脈氣不足死。


脈氣有餘,形氣不足生。


(《方盛衰論》) 得守者生,失守者死;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本病論》) 平人而氣勝形者壽;


病而形肉脫,氣勝形者死,形勝氣者危。


(《壽夭剛柔篇》)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76#
 樓主| 發表於 2013-1-27 23:10:44 | 只看該作者

熱病七八日


脈微小,病者溲血,口中干,一日半死,脈代者一日死。


熱病已得汗出,而脈尚躁,喘且復熱,喘甚者死。


熱病七八日,脈不躁,躁不數散,後三日中有汗,三日不汗,四日死。


熱病不知所痛,耳聾不能自收,口乾陽熱甚,陰頗有寒者,熱在髓,死不可治。


熱病已得汗而脈尚躁盛,此陰脈之極也,死。


其得汗而脈靜者生。


熱病脈盛躁而不得汗者,此陽脈之極也,死。


脈盛躁得汗靜者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77#
 樓主| 發表於 2013-1-27 23:10:58 | 只看該作者

熱病不可刺者有九


一曰汗不出,大顴發赤,噦者死。


二曰泄而腹滿盛者死。


三曰目不明、止者死。


七曰咳而衄,汗不出,出不至足者死。


八曰髓熱者死。


九曰熱而痙者死。


腰折、螈、齒噤 也。


凡此九者,不可刺也。


(《熱病篇》) 熱病脈靜,汗出已,脈盛躁,是一逆也。


病泄脈洪大,是二逆也。


著痹不移, 肉破,身熱奪形,脈堅搏,是謂五逆也。


脈一呼再至曰平,三至曰離經,四至曰奪精,五至曰死,六至曰命絕,此至之脈也。


一呼一至曰離經,再呼一至曰奪精,三呼一至曰死,四呼一至曰絕命,此損之脈也。


損之為病,一損損於皮毛,皮聚而毛落;


二損損於血脈,血脈虛少,不能榮於五臟六腑;


三損損於肌肉,肌反此者至脈之病也,從上下者,骨痿不能起於床者死。


從下上者,皮聚而毛落者死。


按脈來一呼再至,一吸再至,不大不小曰平。


一呼三至,一吸三至,為適得病。


前大後小,即頭痛目眩,前小後大,即胸滿短氣。


一呼四至,一吸四至,病欲甚,脈洪大者,苦煩滿;


沉細者,腹中痛。


滑者傷熱;


澀者中霧露。


一呼五至,一吸五至,其人當困,沉細夜加,浮大晝加,不大不小,雖困可治,其有大小者難治。


一呼六至,一吸六至,為死脈也。


沉細夜死,浮大晝死。


一呼一至,一吸一至,名曰損,人雖能行,猶當著床,所以然者,血氣皆不足故也。


再呼一至,再吸一至,名曰無魂,無魂者當死也,人雖能行,名曰行尸。


上部有脈,下部無脈,其人當吐,不吐者死。


上部無脈,下部有脈,雖困無能為害。


所以然者,人之有尺,譬如樹之有根,枝葉雖枯槁,根本將自生,脈有根本,人有元氣,故知不死。


扁鵲云:筋絕不治,九日死。


手足爪甲青黑,呼罵口不息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78#
 樓主| 發表於 2013-1-27 23:11:21 | 只看該作者
全篇完!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5 00:37 , Processed in 0.390625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