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辨證錄(1)】

 關閉 [複製鏈接]
2001#
 樓主| 發表於 2013-1-25 21:47:51 | 只看該作者

辨證錄 外科 卷之十三

 

背癰門 七則


人有背心間先發紅瘰,後漸漸紅腫,此發背之兆也,最為可畏。


古人云:外大如豆,內大如拳;


外大如拳,內大如盤。


言其外小而內實大也。


然而癰疽等毒,必須辨其陰陽:有先陰而變陽者,有先陽而變陰者;


有前後俱陽者,有前後俱陰者。


陽症雖重而實輕,陰症雖輕而實重;


先陰而變陽者生,先陽而變陰者死。


病症既殊,將何以辨之?


陽症之形,必高突而腫起;


陰症之形,必低平而陷下;


陽症之色純紅,陰症之色帶黑;


陽症之初起必痛,陰症之初起必癢;


陽症之潰爛,必多其膿;


陰症之潰爛,必多其血;


陽症之收口,身必輕爽;


陰症之收口,身必沉重。


至于變陰變陽,亦以此消息斷斷不差也。


倘見紅腫而高突,乃陽症之癰也。


乘其肉腫初發,毒猶未化,急以散毒之藥治之,可隨手愈也。


發背而至橫決者,皆因循失治,以致破敗而不可救,陽變陰者多矣。


救癰如救火,宜一時撲滅,切勿見為陽症無妨,而輕緩治之也。


方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02#
 樓主| 發表於 2013-1-25 21:48:09 | 只看該作者

急消湯


忍冬藤二兩 茜草三錢 紫花地丁一兩 甘菊花三錢 貝母二錢 黃柏一錢 天花粉三錢 桔梗三錢 生甘草三錢 水煎服。


一劑輕,二劑又輕,三劑全消,不必四劑也。


此方消陽毒之初起極神。


既無迅烈之虞,大有和解之妙。


世人不知治法,謂陽毒易於袪除,孟浪用虎狼之藥,雖毒幸消散,而真氣耗損於無形,往往變成別病,乃醫者成之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03#
 樓主| 發表於 2013-1-25 21:48:22 | 只看該作者

人有背心發瘰


癢甚,已而背如山重,悠悠發紅暈,如盤之大,此陰癰初起之形象也,最為可畏,尤非前症陽癰可比。


乃一生罪孽,鬼祟纏身,必然譫語胡言。


如見此等症候,本不可救。


然而人心善惡成于一念之遷悔,求生無術,亦見醫道無奇。


蓋陽症有可救之術,陰症豈無可生之理,總在救之得法耳。


大約陰癰之症,雖成于鬼祟之纏身,然必正氣大虛,邪得而入之也。


設正氣不虛,邪將安入。


故救陰癰之症,必須大用補氣補血之藥,而佐之散鬱散毒之品。


則正旺而邪自散矣。


方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04#
 樓主| 發表於 2013-1-25 21:48:36 | 只看該作者

變陽湯


人參二 黃?二兩 金銀花半斤,煎湯代水 附子一錢 荊芥炒黑,三錢 柴胡二錢 白芍一兩 天花粉五錢 生甘草五錢 井花水煎汁二碗服,渣再煎,服後陰必變陽而作痛。


再一劑而痛亦消,再服一劑而全愈,竟消滅無形也。


然人不致皮破血出,斷不肯信,雖然先用此等之藥以治發背,毋論病人不肯服,即醫生亦不肯用,或醫生知用此治療,而病人之家亦不肯信。


往往決裂潰爛,瘡口至如碗大而不可收,始悔參、?之遲用矣。


予既論此症,又多戒辭,勸人早服此方,萬不可觀望狐疑,喪人性命。


蓋陽毒可用攻毒之劑,而陰毒須用補正之味。


用人參、黃?以補氣,氣旺則幽陰之毒不敢入心肺之間。


而金銀花性補,善解陰毒,得參、?而其功益大,然非得附子則不能直入陰毒之中而又出于陰毒之外。


毒深者害深,又益之生甘草以解其餘毒。


然毒結于背者,氣血之壅也,壅極者鬱之極也。


故加柴胡、荊芥、白芍、天花粉之類消痰通滯,開鬱引經,自然氣宣而血活,痰散而毒消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05#
 樓主| 發表於 2013-1-25 21:48:48 | 只看該作者

人有背癰潰爛


洞見肺腑,瘡口黑陷,身不能臥,口渴思飲,人以為陽症之敗壞也,誰知是陰虛而不能變陽乎。


夫背癰雖有陰陽之分,及至潰膿之後,宜補內不宜消外,則陰陽之症一也。


潰爛而至肺腑皆見,此乃失補之故,使毒過于沿燒,將好肉盡化為瘀肉耳。


肉瘀自必成腐肉,而腐自必洞見底裡。


見此等症候,亦九死一生之兆也。


倘胃氣健而能食者,猶可救。


倘見食則惡者,斷無生意。


雖然,能用參、?、歸、熟亦有可生,不可棄之竟不救也。


方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06#
 樓主| 發表於 2013-1-25 21:49:00 | 只看該作者

轉敗湯


救之。


人參二兩 生黃?一兩 熟地二兩 肉桂二錢 白朮四兩 當歸一兩 金銀花四兩 麥冬二兩 山茱萸一兩 遠志三錢 北五味子一錢 茯苓三錢 水煎服。


一劑而胃氣大開者,即可以轉敗為功也。


倘飲之而稍能健飯,亦在可救。


惟恐飲之杳無應驗者,是胃氣日絕也,不必再治之矣。


或飲之而飽悶,少頃而少安者,亦有生機。


此方補其氣血,而更補其肺腎之陰。


蓋陰生則陽長,陰陽生長則有根,易于接續。


而後以金銀花解其餘毒,則毒散而血生,血生而肉長,肉長而皮合,必至之勢也。


倘日以解毒為事,絕不去補氣血之陰陽,則陰毒不能變陽,有死而已,可勝悲悼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07#
 樓主| 發表於 2013-1-25 21:49:14 | 只看該作者

人有背癰將愈


而瘡口不收,百藥敷之絕無一驗,人以為餘毒之未盡也,孰知是陰虛而不能濟陽。


夫癰疽,初起則毒盛,變膿則毒衰,膿盡則毒化矣。


瘡口不收,乃陰氣之虛,而非毒氣之旺。


世人不知治法,尚以敗毒之藥攻之,是已虛而益虛也,欲其肌肉之長,何可得乎。


然亦有用補法而仍未效者,但用陽分之品以補其陽,而不用陰分之藥以補其陰也。


獨陰不長,而獨陽亦不生。


癰疽至膿血已盡,則陰必大虛,止補其陽,則陽旺陰虛,陰不能交於陽矣。


陽有濟陰之心,陰無濟陽之力,所以愈補陽而陰愈虛,而瘡口愈難合也。


治法必須大補其陰,使陰精盛滿,自能灌注于瘡口之中,不用生肌外敷之藥而瘡口之肉內生矣。


方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08#
 樓主| 發表於 2013-1-25 21:50:16 | 只看該作者

生膚散


麥冬一兩 熟地二兩 山茱萸一兩 人參五錢 肉桂一錢 當歸一兩 忍冬藤一兩 白朮五分 水煎服。


二劑而肉自長,又二劑外口自平,又二劑全愈。


此方補陰之藥多於補陽,使陰勝陽也。


然補陽仍是補陰之助,以其能入陰之中,交於陽之內也。


忍冬藤非特解餘剩之毒,取其能領諸藥至于瘡口之間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09#
 樓主| 發表於 2013-1-25 21:50:29 | 只看該作者

人有背瘡長肉


瘡口已平,忽然開裂流血,人以為瘡口之肉未堅也,誰知是色慾惱怒之不謹耳。


大凡瘡癰之症,最忌色慾,次忌惱怒。


犯惱怒新肉有開裂之虞,犯色慾新肉有流血之害;


犯惱怒者不過疾病,犯色慾者多致死亡。


其瘡口開裂之處,必然色變紫黑,而流水之處,必然肉變敗壞矣。


此時必須急補氣血,萬不可仍治其毒。


蓋前毒未盡,斷難收口,復至腐爛,新肉不堅,而自湧決裂也。


況發背新愈之後,其精神氣血盡為空虛,若交合泄精,遂至變害非常,舍補氣血,又安求再活乎?


即補氣血以些小之劑,欲收危亂之功,大廈傾頹,豈一木能支哉。


故又須大劑救之,而後可方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10#
 樓主| 發表於 2013-1-25 21:50:41 | 只看該作者

寒變回生湯


人參四兩 黃?三兩 當歸二兩 北五味子二錢 麥冬二兩 肉桂三錢 白朮二兩 山茱萸五錢 忍冬藤二兩 茯苓一兩 水煎服。


一劑而肉不腐,二劑而肉自生,三劑而皮仍合,四劑瘡口平復。


切戒再犯,再犯無不死者,即再服此方無益也,可不慎乎!


此救瘡瘍壞症仙丹,不止療發背愈後犯色之敗腐也。


人疑泄精以致決裂,宜用熟地以大補之,何故反置而不用?


以熟地補陰最緩,而症犯甚急,所以舍熟地之不可用。


此方服數劑之後,各宜減半,惟多加熟地,留為善後之計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11#
 樓主| 發表於 2013-1-25 21:53:40 | 只看該作者

人有夏月生背癰


瘡口不起,脈大而無力,發熱作渴,自汗盜汗,用參、?大補之劑,益加手足逆冷,大便不實,喘促嘔吐,人以為火毒太盛也,誰知是元氣大虛,補不足以濟之。


夫癰分陰陽,瘡口不起,乃陰症而非陽症也。


脈大似乎陽症,大而無力,非陰而何。


發熱作渴,此水不足以濟火,故陡渴陡汗也。


既陰症似陽,用參、?陽藥以助陽,正氣足以袪陰而返陽矣,何以愈補而反逆冷嘔吐?


此陰寒之氣正甚,而微陽之品力不能勝耳。


非加附子辛熱之品,又何能斬關入陣以袪蕩其陰邪哉。


方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12#
 樓主| 發表於 2013-1-25 21:53:53 | 只看該作者

助陽消毒湯


人參半斤 黃?一兩 當歸四兩 白朮四兩 陳皮一兩 附子五錢 水煎膏,作二次服,諸症退。


連服數劑,瘡起而潰,乃減半。


又用數劑而愈。


此非治癰之法也,然治癰之法而輕治此等之症,鮮不立亡。


可見治癰不可執也。


大約陽癰可以消毒化痰之藥治之,陰癰之病萬不可用消毒化痰之味。


此實治癰之變法,醫者不可不知。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13#
 樓主| 發表於 2013-1-25 21:54:08 | 只看該作者

人有背生癰疽


潰膿之後,或發熱,或惡寒,或作痛,或膿多,或流清水,自汗盜汗,膿成而不潰,口爛而不收,人以為毒氣之未盡也,誰知五臟虧損,血氣大虛之故。


凡人氣血壯盛,陰陽和平,何能生毒?


惟其臟腑內損,而後毒氣得以內藏,久之外泄,及至癰疽發出,其毒自不留內。


然臟腑原虛,又加流膿流血,則已虛益虛。


觀其外,瘡口未斂,似乎有餘;


審其內,氣血未生,實為不足。


法當全補,不宜偏補夫一臟,致有偏勝之虞也。


方用十全大補湯最妙,以其合氣血而兩補之耳。


然而用之往往不效者,非方之不佳,乃用方之不得其法耳。


夫背癰何等之症,豈用尋常細小之劑所能補之?


必須多加分兩,大劑煎飲,庶幾有濟。


予因酌定一方,以請正于同人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14#
 樓主| 發表於 2013-1-25 21:54:21 | 只看該作者


人參一兩 黃?二兩 白芍五錢 肉桂二錢 川芎三錢 熟地二兩 當歸一兩 白朮五錢 茯苓五錢 生甘草三錢 水煎服。


服一劑有一劑之效。


世疑此方絕不敗毒,如何化毒而生肉。


不知癰疽未潰之前以化毒為先,已潰之後補正為急,縱有餘毒未盡,不必敗毒。


蓋敗毒之藥,非寒涼之品,即消耗之味也。


消耗則損人真氣,寒涼則傷人胃氣。


真氣損則邪氣反盛,胃氣傷則穀氣全無,又何能生長肌肉哉。


惟十全大補湯專助真氣以益胃氣,故能全效耳。


且此方不特治背癰之已潰,即瘡瘍已潰者皆宜用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15#
 樓主| 發表於 2013-1-25 21:54:35 | 只看該作者

肺癰門 四則


人有胸膈間作痛,咳嗽時更加痛極,手按痛處,尤增氣急,人以為肺經生癰也,誰知是肺熱生癰耳。


夫肺為嬌臟,藥食之所不到者也,故治肺甚難。


肺熱害肺,既可成癰,將何法療之?


療之法,似宜救火以瀉肺。


肺藥不可入,而肺為脾之子,脾經未嘗不受藥也,補其脾經之土,則土能生金也。


平其肝經之木,則金不能剋木矣。


清其心經之火,則火不能刑金也。


三經皆有益于肺,無損于金,則肺氣得養,而後以消毒之品直解其肝中之邪,何難于不收乎。


方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16#
 樓主| 發表於 2013-1-25 21:54:49 | 只看該作者

全肺湯


元參三兩 生甘草五錢 金銀花五兩 天花粉三錢 茯苓三錢 白芍三錢 麥冬二兩 水煎服。


一劑而痛減,二劑而內消矣。


大凡癰疽之症,必須內消,不可令其出毒。


內消之法,總不外脾肝心三經治之,而無別消之道。


或曰:肺之子腎也,獨不可治腎以消乎。


然肺癰之成,雖成于火爍肺金之液,實因肝氣之自虛也。


補腎雖使肺氣不來生腎,惟是肺氣相通,補腎之水,恐肺氣下降,而火毒反不肯遽散,不若止治三經,使肝氣得養,自化其毒,不遺于腎之為妙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17#
 樓主| 發表於 2013-1-25 21:55:00 | 只看該作者

人有胸膈作痛


咳嗽不止,吐痰更覺疼甚,手按痛處不可忍,咽喉之間,先聞腥臭之氣,隨吐膿血,此肺癰不獨已成,而且已破矣。


夫肺癰未破者易于消,已破者難于治,為膿血未能遽淨耳。


然得法,亦不難也。


蓋肺之所以生癰者,因肺火不散也,然肺火來,因肺氣虛也,肺虛而火留於肺,火盛而後結為癰。


不補虛而散火,而未成形者何以消,已成形者何以散,既潰爛者,又何以愈哉。


是虛不可不補,而補虛者補何臟乎,必須補肝氣之虛,而肺不能直補其氣,補胃氣之虛,則肺氣自旺也。


今癰已破矣,多吐膿血,則肺氣尤虛,雖毒尚存,不可純瀉其毒,于補氣之中而行其攻散之方,而行其攻散之法,則毒易化而正氣無傷。


方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18#
 樓主| 發表於 2013-1-25 21:55:13 | 只看該作者

完肺飲


人參一兩 元參二兩 蒲公英五錢 金銀花二兩 天花粉三錢 生甘草三錢 桔梗三錢 黃芩一錢 水煎服。


一劑膿必多,二劑膿漸少,三劑疼輕,四劑而又輕,五劑痛止,膿血亦止,六劑竟奏全功。


此方補胃中之氣,即瀉胃中之火。


胃氣旺,肺氣不能衰,胃火衰,肺火不能旺,所以能敗毒而又能生肉耳。


其諸藥亦能入肺,不單走於胃,然而入胃者十之八,入肺者十之二,仍是治胃益肺之藥也。


或問:肺癰已破,病已入裡,似不宜升提肺氣。


南昌喻嘉言謂,宜引之入腸,而先生仍用桔梗以開提肺氣,恐不可為訓。


嗟乎,予所用之藥,無非治胃之藥,藥入于胃,有不引入腸者乎。


然肺氣困頓,清肅之令不行,用桔梗以清肺,上氣通而下氣更速,然則上之開提,正下之迅遂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19#
 樓主| 發表於 2013-1-25 21:55:24 | 只看該作者

人有久嗽之後


肺受損傷,皮膚黃瘦,咽嗌雌啞,自汗盜汗,臥眠不得,口吐稠痰,腥臭難聞,而毛悴色憔,嗽之時必忍氣須臾,輕輕吐痰,始覺膈上不痛,否則必大痛不已,氣息奄奄,全無振興之狀,人以為肺中生癰也,誰知是肺痿而生瘡耳。


此症本係不救之病,然治之得法,調理又善,亦有生機者。


夫肺癰與肺痿不同,肺癰生于火毒,治之宜速,肺痿成于勞傷,治之宜緩。


火毒宜補中用瀉,勞傷宜補中帶清。


瀉與清不同,而補則同也。


惟是瀉中用補,可用大劑;


清中用補,可用小劑。


忽忘勿助,若有若無,庶能奏功也。


方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20#
 樓主| 發表於 2013-1-25 21:55:37 | 只看該作者

養肺去痿湯


金銀花三錢 生甘草五錢 生地二錢 麥冬三錢 紫菀五錢 百部五分 百合二錢 款冬花三分 天門冬一錢 貝母三分 白薇三分 水煎服。


服十劑,膈上痛少輕者,便有生機。


再服十劑更輕,再服十劑而漸愈,前後共服六十劑,而始全愈也。


是方不寒不熱,養肺氣于垂絕之時,保肺葉于將痿之頃,實有奇功。


倘捷效於一旦,必至輕喪于須臾,寧忍耐以全生,切勿欲速而送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5 05:04 , Processed in 0.578125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