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wzy_79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醫籍考】

 關閉 [複製鏈接]
981#
 樓主| 發表於 2012-12-5 10:40:53 | 只看該作者

〔陳氏(士鐸)石室秘錄〕

 

六卷 存四庫全書提要曰。國朝陳士鐸撰。士鐸字遠公。山陰人。是書托名岐伯所傳。張機華佗等所發明。雷公所增補。凡分一百二十八法。議論詭異。所列之方。多不經見。稱康熙丁卯遇岐伯諸人於京都。親受其法。前有岐伯序。自題中清殿下宏宣秘錄無上天大帝真君。又有張機序。自題廣蘊真人。方術家固多依托。然未有怪妄至此者。


亦拙於作偽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82#
 樓主| 發表於 2012-12-5 10:43:01 | 只看該作者

〔辨證錄〕

 

十四卷 存自序曰。丁卯秋余客燕市。黃菊初開。懷人自遠。忽聞剝啄聲。啟扉迓之。


見二老者衣冠偉甚。余奇之。


載拜問曰。先生何方來。得毋有奇聞誨鐸乎。


二老者曰。聞君好醫。特來辨難耳。


余謝不敏。二老者曰。君擅著作才。何不著書。君自堆顧。?時藝。竊恥之。


余壯其言。乃尚論靈素諸書。辨脈辨證。多非世間語。余益奇之。


數共晨夕。遂盡聞緒論。閱五月別去。訓鐸曰。今而後君可出而著書矣。


鐸退而記憶。合以所試方。日書數則。久乃成帙。夫醫道之難也。


不辨脈。罔識脈之微。不辨證。罔識證之變。今世人習診者。


亦甚多矣。


言人人殊。究不得其指歸。似宜辨脈。不必辨證也。


雖然。辨脈難知。不若辨證易知也。


古雖有從脈不從證之文。畢竟從脈者少。從證者眾。且證亦不易辨也。


今人所共知者。


必不辨也。


古人所已言者。


不必辨也。


必取今人之所不敢言。與古人之所未及言者。


而暢辨之。


論其證之所必有。非詭其理之所或無。乍聞之而奇。徐思之而實未奇也。


客曰。布帛菽粟。可以活人。安在談醫之必奇乎。


余謝之曰。布帛菽粟。平淡無奇。而治人之理實奇也。


日服之而不知其何以溫。日食之而不知其何以飽。致使其理之彰可乎。


鐸之辨證。猶談布帛菽粟之理耳。


客又笑曰。君辨理奇矣。


已足顯著作之才。奚必托仙以?奇耶。鐸。尼山之弟子也。


敢輕言著作乎。


聞二先生教。亦述之而已矣。


何必諱其非仙哉。仙不必諱。而必謂見書非述也。


得欺世以?奇乎。


書非?奇而仍以奇聞名者。


以鐸聞二先生之教,不過五閱月耳。


數十萬言。盡記憶無忘。述之成帙。是則可奇者乎。


豈矜世以?奇哉。山陰陳士鐸敬之甫。別號遠公。又號朱華子。題於大雅堂。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83#
 樓主| 發表於 2012-12-5 10:44:44 | 只看該作者

〔李氏(用粹)證治匯補〕

 

八卷 存自序略曰。古人立說。各有一長。取其所長。合為全璧。先聖後聖。其揆一也。


然廣征萬卷。恐多歧亡羊。專執一說。是守株待兔。不若內遵經旨。外律諸家者為當耳。


於是不揣孤陋。取古人書。而匯集之。


刪其繁而存其要。補其缺而正其偏。每證列成一章。每章分為數節。其間首述靈素。示尊經也。


下注書目。傳道統也。


冠以大意。提綱領也。


贅以管見。補遺略也。


稿凡三易。輯成數卷。顏其端曰證治匯補。蓋欲以匯合古人之精意。而補古人之未備也。


大概此集編次法。即為臨證審治法。先以病因。詳標本也。


次以外候。察病狀也。


次條目。審經絡也。


次辨證。決疑似也。


次脈象。憑折衷也。


次治法。調虛實也。


次劫法。垂奇方也。


次用藥。指入門也。


續以附證。博學問也。


終以方劑。與繩墨也。


每證之中。首尾編次。皆列為十事。如是而大綱畢備。條理井然。


合其章句。前後相貫。分其節目。次第成章。庶幾流覽誦讀。無大繁太簡之弊。俾賢智者俯而就之。


即不及者。


亦而致之。


是或繼往開來之一助耳。


但病機變化。誠難盡於紙上陳言。證治玄融。豈易罄夫心中妙理。予才末學。茲集少文。是知規矩不足盡匠氏之功。彀率無以喻射者之智。彼臨機應變。必竣神聖通心。舉錯合宜。方為化工在手。斯實望於世之君子。時康熙丁卯孟冬上浣。申江李用粹修之氏題。


〔劉氏(曉)濟人寶笈〕二卷 存。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84#
 樓主| 發表於 2012-12-5 10:46:33 | 只看該作者

〔王氏(宏翰)醫學原始〕

 

九卷 存自序曰。蓋聞憂於道者神清。精於學人靡暇。是以學問之原。須應致知格物。而格學之功。莫不有機焉。


余少苦志業儒。因慕古人有言。不為良相。則為良醫。然良醫豈易言哉。上知天文氣運之變化。下達地理萬物之質性。中明人事情欲之乘克。庶幾醫學之原。在於斯矣。


愚雖不敏。每思人之性命於天。而本來之原。務須明確。


不致貿貿虛度。於是從師討究。博訪異人。而軒岐叔和仲景東垣河間諸家。及天文坤與性學等書。羅核詳考。而天地造化之理。五運六氣之變遷。人身氣血之盈虛。臟腑經絡之病機。悉皆參論。


至於人之受命本末。最為關切。先儒雖有諄諄之論。今儒務末。置而不講。雖有論者。


俱多遠儒近釋。大醫大儒。


道無二理。亦豈憒憒乎。


愚慨性命之學不明。今而幸聞凡究確而得於心者。


不敢私秘。首立元神元質一說。明人道之生機。上帝賦畀之本原。一燭了然。不使誘入修煉旁門之誤。次論受形男女之分別。知受賦立命之原。命既立矣。


而元質生機。原系四元行締結。資飲食而成四液。繇四液以發知覺。而五官四司。得以涉記明晤。至寤寐睡夢。前人論而不確。或言夢乃魂出而成。殊不知魂稱身生。魂離身死。豈有魂游於萬裡之外。而一喚即歸醒之理乎。


又道家托言出神遠游。虛幻妄誕之談。俱經分晰理。明人五臟六腑。其中各有胎生之原。病如心臟。


?弱小者心脆。心脆則善病消癉熱中。肺臟。合腋張脅者肺下。肺下則善肋下痛。醫逢此證。若不胸有靈素。何以知其原。又醫不知經絡。猶夜行無燭。是以一臟一腑之下。詳論經絡脈穴起止。病原分列。每經正側細圖。致內照灼然。及奇經八脈之奧。亦並陳綴至周身俞穴。主病針灸補瀉之法。俱經詳悉。而引經用藥之理。靡不由斯。


凡昔賢與儒說。不出於醫。而有關於性旨者。


亦辨悉而著之。


間以不揣之愚。附管窺以綴其中,皆出乎性學之實理。不敢以意為度也。


使學人知變化曲折之深。得探性命之原。亦未必不於是而得之。


豈止醫道云乎哉。付諸梨棗。以公於世。若當吾世。有高明之彥。積乎學之深。而更得其淵源。為余意之所未及者。


猶幸而望其教我。以教天下者也。


康熙二十七年端月下浣。云間浩然子王宏翰自撰。


〔病機洞垣〕未見按上見於吳縣志。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85#
 樓主| 發表於 2012-12-5 10:48:36 | 只看該作者

〔程氏(履新)易簡方論〕


六卷 存引曰。嘗讀內經妙義。如牟尼珠活活潑潑。莫可端倪。自非上智之士。鮮能晰其精微。降至漢末張長沙。慨其族人誤沒於傷寒者。


十常八九。於是著傷寒論。立三百九十七法。一百十三方。方方俱有妙義。自非登堂入室者。


鮮能用之。


自茲以往。方書日多。汗牛充棟。不可勝計。習醫者亦滿天下。不可勝計。於不可勝計之中。求其良者什一。庸者什九。良者自能晰內經之精微。究天下之秘奧。施利濟於無窮也。


庸者示以傷寒方法。茫無所從。雖長沙之堂。尚不易升。而況欲入靈素之室乎。


於是庸淺之流。憚經論深奧。莫能窺測。乃率以方授受。問症檢方。習以為常。若強語以精微經論。反冰炭而不相投。不若因時俗習尚之常。而發明其應否之議。是余不得已之苦心也。


若夫沉?痼疾。傷寒痘疹。良醫親視。望聞問切。猶恐疑難。豈可以一定之方。而應無窮之變。故不敢載。茲但取尋常易識之症。和平穩安之方。參以昔賢斟酌之論。俾山陬海隅。求良醫而不速得。開卷檢方。


折衷其論。而自藥焉。


不致為庸妄所誤耳。


易曰。易則易知。簡則易從。由易知易從之方而論之。


編為六卷。題其端曰易簡方論。皆述前賢遺意。非敢妄添蛇足也。


古云。用古方治今病。譬如拆舊料蓋新房。不經良工之手。不易成也。


神而明之。


存乎其人。是又望於後之君子。若夫尚論千古。未張孫而本軒岐。劣群方而優經論。則孟子所謂游於聖人之門者。


安用夫斯編之贅耶。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86#
 樓主| 發表於 2012-12-5 10:50:34 | 只看該作者

卷六十五

 

方論(四十三)


〔馮氏(兆張)錦囊秘錄〕二十卷 存自序曰。大哉醫道之不可不知也。


慎哉醫道之不可不深知也。


人不知醫。則養生之道何以明。良相之心何以濟。然知之而不深。其患尤甚。病有虛虛實實之變。法有正治從治。標本攻補。先後之宜。識認不清。龍雷者治作實火。中空者治作內余。血虛作楚。治作風邪外束。火冒頭疼。治作太陽受寒。腎虛作瀉。治作脾胃內傷。燥澀膈噎。治作痰火鬱滯,無根脫氣上衝。治作有餘消導。腎虛奔豚游痛。治作血塊峻攻。以至脾虛困倦之瘧疾。


誤為肝強而削代。勞傷虛襲之微邪。誤為傷寒而重疏。困倦內傷之微滯。誤為傷食而重攻。且外微熱而裡和思食。


少少進食何妨。因微熱而嚴禁之。


每多餓死之冤。表氣虛而畏寒怕風。微微養衛。最宜疑外感而遽汗之。


尚有亡陽之嘆。罔顧本而徒顧標。標未盡而本先找。縱標盡而何功。不切脈而惟問候。候有誤而脈無虛。候若異而何據。
 

守千古以上之成方。奈千古以下之人。病情不合。讀萬載流傳之證論。嗟萬載流傳以下。濃薄迥殊。本濃者何妨忘本攻邪。本淺者理宜顧主逐客。凡此種種。察治稍乖。安危頓異。豈不難哉。況男婦之治不同。少長之候有別。


先哲云。寧治十男子。莫治一婦人。寧治十婦人。莫治一小兒。蓋言其延醫之更難也。


何則。凡治病有望聞問切四法。若嬰孩一見生人。定聲啼色變。若是則聲不得其平。色不得其正。而望聞之法廢矣。


飢飽未知。痛癢莫曉。欲問其所苦。詢其所由。莫得一二。且脈氣未全未固。嬉戲之余。脈因而動。寧息之際。脈因而靜。則問切之法又廢矣。


四法既廢。察治實難。自非受治精微。闡明至理。視於無形者。


安得臨證別有一種玄機。洞見五內。而極得心應手之樂。口不能言之妙哉。張自業醫以來。日夕兢兢。常思人命最重。所任匪輕。況寄蜉蝣於六合。得天地好生之德。以有生敢不體天地好生之德以濟人。奈資稟庸拙。不學心聾。徒懷濟世之至誠。深愧測海之淺見。


然要之見雖淺而念則誠。計唯圖盡吾心而已。是殫心課纂雜證大小合參。痘疹全集。內經纂要。藥性合參。以及女科外科脈訣讀書。計共二十余篇。凡歷三十載而始竣。自今聖天子道德性成。萬庶均歌堯舜慈愛。念切群黎。


逼頌羲黃。奈張衰老生理殘障。既不能少效蟻力。敢不復仰體天心。讀杼野人管?之見。少佐醫林大學之觀。惟冀高明愛我。摘其疵而明教之。


幸甚。時康熙歲次甲戌夏六月既望。後學馮兆張謹識。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87#
 樓主| 發表於 2012-12-5 10:53:00 | 只看該作者

〔張氏(璐)醫通〕

 

十六卷 存自序曰。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道之興廢。靡不由風俗之變通。非達道人。不能達權通變。以挽風俗之?弊也。


今夫醫道之變。至再至三。豈特一而已哉。余生萬歷丁巳。於時風俗雖漓。古道未泯。業是道者。


各擅專科。未嘗混廁而治也。


甲申世變。黎庶奔亡。流離困苦。中病不擇醫。醫隨應請。道之一變。自此而始。


當是時也。?孑遺。托跡靈威丈人之故墟。賴有醫藥種樹之書。消磨歲月。因循十有餘載。身同匏系。以著書自娛。歲己亥。賦歸故園。篋中輯得方書一通。因名醫歸。大都吻合準澠。所間匯集往古傳習諸篇。多有不能暢發其義者。次第以近代名言易之。


草創甫成。同人速予授梓。自揣多所未愜。難以示人。僅以傷寒纘緒二論。先行問世。頗蒙宇內頷之。


壬寅以來。儒林上達。每多降志於醫。醫林好尚之士。日漸聲氣交通。便得名?一時。於是醫風大振。比戶皆醫。


此道之再變也。


嗟予固陋。不能與世推移。應機接物。而外時與先聖晤對一堂。無異手提面命。遞年以來。穎禿半床。稿凡十易。惜乎數奇不偶。曩因趨赴孝伯耿公之招。攜至?川公暑。失去目科一門。先是內侄顧惠吉持去痘疹一冊。久假不歸。竟成烏有。知機不偶。已將殘編。置之高閣。無復行世之心矣。


近聞懸壺之士。與垂帘之侶。互參恆德之術。聖門之教無違。炎黃之德不顯。道之三變。匪特自今。吾於志學之年。留心是道。迄今桑榆入望。歷世頗多。每思物壯則老。時盛必衰。欲挽風俗之隕弊。寧辭筆削之罪。知因是仍將宿昔所述之言。從頭檢點。爰命倬兒補輯目科治例。志兒參入痘疹心傳。足成全編。易以通名。標諸簽額。書未竟。適逢客至。隨手開函而語曰。在昔韓氏醫通。名世已久。子亦以是名。得無名實相混之慮乎。


予謂不然。吾聞元氏集名長慶。白氏之集。亦名長慶。二集並驅。後世未嘗因名混實。奚必拘拘於是耶。客莞然而退。遂以醫通定名。迨夫三變之術。法外之法。非可言語形容也。


康熙乙亥季夏石頑張璐。時年七十有九。


四庫全書提要曰。張氏醫通十六卷。國朝張璐撰。璐字路玉。號石頑。吳江人。是取歷代名家名論。匯次成編。門類先後。悉依王肯堂證治準繩。方藥主治。多本薛己醫案。張介賓景岳全書。而以己意參定之。


凡古來相傳之說。稍有晦滯者。

 

皆削不錄。其辭氣未暢者。


皆潤色發揮。務闡其意。康熙乙酉。聖祖仁皇帝南巡。璐子以柔以璐所著本經逢原。診宗三昧。傷寒纘緒論。及此書。匯輯恭進。得旨留覽。考璐自序。是書初名醫歸。未及刊行。佚其目科痘疹二冊。晚年命其子以倬。重修目科治例。以柔重輯痘疹心傳。補成完帙。改題此名。時韓氏醫通。已久行於世。璐書名與相復。自序謂元氏集名長慶。白氏集亦名長慶。未嘗混也。


今刊氏題張氏醫通。蓋亦別於韓氏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88#
 樓主| 發表於 2012-12-5 10:55:34 | 只看該作者

〔鄭氏(兼山)論證瑣言〕

 

未見尤侗鄭兼山墓表略曰。鄭之先。?自宋武顯大夫。扈蹕南渡。賜田松陵。子孫留。外家李氏帶下醫。七世祖海官太醫承事。即始卜居長洲之吉田裡。門前累卷石為小圃。至今稱僻山鄭氏。而其子孫。亦世以山為號云。以予所見。有保御三山公。君之祖也。


孝子青山。君之父也。


昔太倉昊梅村祭酒嘗表保御之墓。而為孝子志銘。述其行誼甚詳。可謂信而有征矣。


君之少也。


攻經生家言。以早失怙恃。未遑卒業。卒習保御之傳。保御為醫。有大名於三吳。不減古之秦越人太倉公,以孝子之歿。未有替人。君乃蹶然代興。家聲賴以不墜。是保御之有君。


猶康成之有小同也。


君孝子所自出。襁抱於君昭伯為後。嚴孺人其節母也。


君入則奉節母之養。出則承孝子之教。


保御左提而右挈之。一門之內。訴訴如也。


君族祖桐庵先生以名孝廉。隱居教授。君執經問業。多所發覆。先生雅器重之。


後雖折肱。手不釋卷。嘗以所受害。教其子焯。中夜為講禹貢。條委甚悉,君故醫而儒也。


至其考究難經索問金匱禁方。保御未嘗數數然有所指授也。


而君宿惠妙解。以意得之。


雖遇疑疾。投之輒愈。居恆記其所驗治者。


一歲幾何。更仆難數。有如淳於意之對文帝者。


所著書。有論證瑣言。及先天水火廣嗣諸論。其亦太史公所謂守數精明。修序弗易者乎。


(艮齋倦稿)。


按蔣示吉醫宗說約參閱姓氏。有鄭櫛兼山。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89#
 樓主| 發表於 2012-12-5 10:57:51 | 只看該作者

〔吳氏(仲朗)醫驗遺書〕

 

未見方象瑛序曰。內父仲朗先生生世冑。文行藉藉庠序間。非業醫者比也。


先世廉憲公精醫蘊。翁父比部公繼之。


皆以施方濟物為志。翁習聞家學。綜群書而神明之。


蓋殫心者三十年矣。


翁之言曰。儒者之醫。先明氣運。啟禎之際。人體多熱。宜用清涼。近今以來。人性多寒。宜用溫補。且服熱而誤。十可救九。服寒而誤。百無一生。故其按脈制方。不必與證對。而施治之要。惟以培元氣固脾土為本。蓋土者五行之母。氣者諸陽之總。母壯則子盛。


陽生則陰長。持論有最精者。


時醫莫不心誹之。


然翁施治立應。全活歲數百人。或者謂翁生平所用。率本理中異功。而權衡之得。無偏於燥烈。而不知非偏也。


予嘗見其白痢用芩連。赤痢用薑桂。目疾宜寒矣。


而參附奏功。胎產宜溫矣。


而石膏獲效。神明變化。初非執一道以為功。蓋意不前定。以理之所存為意。此乃所以善用其意也。


翁初未嘗著書。乙巳過予視痘疹。勸其立說垂世。始匯生平治驗。冠以論辨。甫及半而歿。才十八篇。危難雜證。


尚未屬草。而神明變化之用。大略可以類推。使稍假以年。振聾聵而起夭札。豈淺鮮哉。雖然。趙括讀父書而喪師。荊公用周禮以亂宋。天下之事。莫不皆然。徒守翁遺編。而不能神明。其參附之誤。與庸醫等耳。吾安得起翁九原。而與之謀利濟哉。


(留青采珍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90#
 樓主| 發表於 2012-12-5 10:58:43 | 只看該作者

〔郭氏(浚)世傳詩括靈方〕

 

未見自序略曰。予家自宋南渡。以牡丹仙方。得賜國姓稱趙郭。至今代有名醫。其方多所施驗。余弱冠負?。喜攻方術。每竊聞宗黨諸長老之言。及博攻張劉李朱四先生之論。為之析同異。極變化。求所為一證一方。以立權度於萬世。蓋益嘆窮理之難。而思簡方之便之不易易也。


因出家藏秘本詩括靈方。手自參較。梓以行世。復於原方首末。備書治病主用。診候脈證。藥味君臣。詳悉靡遺。殆將以昭先業示來學。既不詭於素難二書。復易通乎。


(虹映堂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91#
 樓主| 發表於 2012-12-5 11:08:36 | 只看該作者

〔錢氏(煌)醫學辨謬〕

 

未見姚際恆曰。吾友桐鄉錢曉城煌著有醫學辨謬一書。分別仲景書之真偽。兼論醫家源流。雖議論不無過高。使世俗驚駭。然理自不可易。誠為醫家獨開生面者也。


今其書藏於家。


(古今偽書考)。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92#
 樓主| 發表於 2012-12-5 11:12:12 | 只看該作者

〔景氏(日?)嵩崖尊生書〕

 

十五卷 存弁言曰。予自?角時治周易。稍長以先孺人寢疾。從事岐黃之學。又數年讀難經本義。已而讀內經靈樞素問諸篇。恍然於醫易之同原也。


今夫天地間。不過此陰陽動靜之理。消長變化之機。在天地與人身。原無二致。乾坤之闔辟。即人身之呼吸。晝夜之潮汐。即人身之脈息。故內經言五運六氣。而民病因之。


夫易以道陰陽。伏羲八卦。分兩儀之體象。文王八卦。明五行之精微。對待流行。交感錯綜。凡天地間之有形有氣。有體有質。其變化不測盡之矣。


乾盡於午。坤盡於子。當二至之令。為天地之中。而左右以判人身之左右。所以有升有降也。


離盡於卯。坎盡於酉。當二分之中,為陰陽之半。而上下以分人身之上下。所以別清別濁也。


圓圖象天。其陽在東南。故天不足西北。人身之耳目。所以左明於右也。


方圖類地。其剛在西北。故地不滿東南。人身之手足。所以右強於左也。


要之人身之配天地。不過此一陰一陽之道。而醫理之贊化育。不過此為升為降之理。微陽宜養。而亢龍有悔。微陰宜惜。而堅冰可畏。所以陽極則熱。陰盛則寒。微者甚之基。盛者衰之漸。故上工不治已然。治未然也。


宜降不宜升者。


防剝之再進。宜升不宜降者。


培復之始生。畏剝所從衰。須從觀始。求復之漸進。宜向臨行。蓋不易以立其體。而後變易。以致其用。不通變不足以知常。不守常亦不足以達變。易醫之理。括於此矣。


業醫者。


誠能融會內經。合之四聖之書。則陰陽聚散。剝復消長。一以貫之。


運一尋之木。轉萬斛之舟。撥一寸之機。發千鈞之弩。易危為安。轉亂為治。所謂天地好生之心。聖賢仁孝之精也。


非窮理盡性。格物致知。不足與於此矣。


夫醫之有靈樞素問。猶儒之有六經。和緩慶意諸大家。皆能窺見奧微。吻合經旨。故其書傳自內經。不列於學官。懦者斥為小道。荐紳家無稱述之者。


一二粗工。不過以索方書。求糟粕為絕技。故世人不死於病。而死於醫。亦不死於醫。乃死於聖經之遺亡也。


余固研心有年。略見大意。聊次其所及知。及素所聞見者。


敘述為篇。其於易醫同原之理。或亦有一解云爾。康熙丙子年八月既望。嵩崖景日 東陽氏識。


四庫全書提要曰。景日?。字東陽。登封人。康熙辛未進士。官至戶部侍郎。(史部地理類存目說嵩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93#
 樓主| 發表於 2012-12-5 11:23:49 | 只看該作者

〔亡名氏醫師秘笈〕

 

二卷 存申贊皇序曰。秘笈一書。乃滇南云州學博李君九莖之祖上發公作。令山東聊城時。有隱君子。流寓其地。為人治病多奇效。乃父言恭公延之再三。其人誓不入官衙。後感其誠。出是書以授曰。讀此可以為良醫矣。


次日其人即去。蓋隱者之秘笈也。


乾隆四十二年。順寧太守佛尼勒捐資刻成。余適游宦滇南。因得之。


余觀是書所言。以太極陰陽。河圖洛書。先後天之理。闡素問靈樞難經金匱之旨。發前人所未發。實醫道之根源。而其脈證經藥。


又簡而明。切而要。誠渡世之寶筏也。同志者勿忽諸。


〔陳氏(治)證治大還〕四十卷 存。
 

〔李氏(菩)雜證要訣〕二卷 存。


〔治痧要略〕二卷 存。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94#
 樓主| 發表於 2012-12-5 11:24:50 | 只看該作者

〔端木氏(縉)醫學匯纂指南〕

 

八卷 未見四庫全書提要曰。上國朝端木縉撰。縉字義標。當塗人。是書成於康熙丁亥。摘取古今醫書。薈萃成帙。每病之下。先詳脈理。次病因。次現證。次治法。頗為明析。惟於素問五運六氣。拘執過甚。未免失於泥古。又第七卷所列醫集。惟載近人治驗。而古法一概不錄。雖醫貴因時。又不免局於目見矣。


〔錢氏(峻)經驗丹方匯綸〕一卷 存。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95#
 樓主| 發表於 2012-12-5 11:29:34 | 只看該作者

〔俞氏(煥)丹方類綸〕

 

一卷 存自序略曰。余嘗謂人生而無濟於人者。


君子之謂虛生。苟徒自為調攝。而秘藏不以告人。則黃帝岐伯之術。


何以流傳至今。而盧公扁鵲何以有不自醫之說哉。故嘗與大兄爾介仲兄彥方。精選藥料。秘制丸散。若寸金丹。


催生丸。及太乙靈膏。普施廣送。毫不取其直。此固遠邇所感知者。


然猶以為傳藥不如傳方。蓋傳藥則吾一家能辨。而傳方則人人可辨也。


乃網羅舊聞。摭拾新編。幾費采擇。而後付剞劂。將以布諸海內。俾遠鄉僻壤之家。咸得一目了然。思所以預防而療治之。


以無負余意。其有未曾經驗者。


概不收錄。書既成。仍顏之曰丹方類編。蓋吳門錢青?先生舊有此書。沈子懷玉曾為重梓。而徐子?與慕琛吳尚采諸公皆有序。余往求原本不可得。倩友抄錄一通。今踵刻多方。另為開雕。而仍用其名者。


不敢忘其所自也。


且亦遂余凜遵庭訓。與人為善之素志也。


故序數言於簡端。以告當世之閱是編者。


周朗序曰。余不敏。少所指授。弗能為良醫。竊意濟人利物之事。隨在可行。居嘗與四方君子。咨諏藥石。


又嘗周歷吳越諸邦。所在延訪古先名手醫方若干。匯為一冊。試之輒效。用之通神。私竊自喜。藉此可以利物濟人矣。


比年秋謀付梓人。流之於世。適新安俞君曉園重刻經驗丹方類編。余既重樂此書之大有利濟於人物也。


余正重樂此書之適相浹洽於鄙衷也。


爰揀生平編集奇方一冊。附刻於後。夫故未敢妄附於為良之列。亦用自托於一介存心之意云。
 

〔劉氏(闕名)醫統管見〕未見。


〔孫氏(偉)經驗藏書〕二卷 未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96#
 樓主| 發表於 2012-12-5 11:31:20 | 只看該作者

〔良朋匯集〕

 

五卷 存亡名氏序略曰。燕山孫子。慷慨好義士也。


諱偉。號望林。今行年七十有六。自述幼因家寒。父兄教以錢行米為業。頗不愿意。留心方術。施藥濟人。年二十許。涉歷江湖。流寓楚之常山。賣藥數載。思歸故裡。遂於崇文門內懸壺。二十余年。每見重於當代之王公大人。延請招致。迨無虛日。後又進內院供事十四年。在方略館。


沾恩授貴州關山嶺管驛。因年近古稀。只身萬裡。告職還裡。有五十年行道所積之方。集成二卷。名曰經驗藏書。


將版駝進京城。刷印三千余部行世。偉自說近日又得許多奇方。可惜無傳。吳德老憫公之志曰。新書之費幾何。


首舉者屬余。為公前驅。同友中有情愿相幫任。如之大家作此功德。故爾同一發心。刊刻藥書,一部五卷。分金木水火土名。標曰良朋匯集。此書不蹤別書。不言脈理。不諳文法。皆大家與眾人所有經驗應手家藏。海外異人。


種種秘方。雜集成書。雖不能以理言動高明。用方救人。效在頃刻。雖隔山一照。其病即靈。用藥無不效也。


誠信然耳。


燕山黃子聞其說而嘉之。愚昔?良友劉子。匯集古今方書脈理經絡藥性病機。無不備載。名曰醫統管見。


繕寫成書。宛然如昨。撫舊帙而太息。感遺物而興懷。則於孫子是書也。


知為濟物利人。登俗仁壽之至意云。
 

〔吳氏(世昌)奇方類編〕二卷 存。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97#
 樓主| 發表於 2012-12-5 11:34:03 | 只看該作者

〔董氏(紀)正誼堂課余〕

 

二卷 未見鳳陽縣志曰。董紀。字仲修。丹徒人。幼多病。於諸方書無不讀。病既愈。醫亦精。康熙末盧鳳道鮑鈐延至鳳陽。遂占籍焉。


性恬靜工書。善寫菊。著正誼堂課余二卷。論證九十三條。經三十年而後脫稿。一時推重。


〔蔡氏(溥)狐白集〕未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98#
 樓主| 發表於 2012-12-5 11:35:02 | 只看該作者

〔醫統〕


未見鳳陽縣志曰。蔡溥。字公濟。善醫。所著狐白集。醫統。藏於家。卒。年八十四。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99#
 樓主| 發表於 2012-12-5 11:38:32 | 只看該作者

〔沈氏(國柱)醫通〕

 

四十卷 未見淳安縣志曰。沈國柱。字公任。其先越之山陰人。來寓邑東茶坡。徙居賦溪遂家焉。


國柱妙解經脈。病必理其本。處劑不過數種。或直用古人傳方輒效。然至其隨手之變。則又自用我法。往往以意之。


嘗取黃帝脈書為宗。而旁引諸所論。疏通證明之。


著為醫書四十卷。青溪診籍一卷。有以病請。不因寒暑豐嗇為去留。國朝雍正中。嘗與鄉飲賓筵。蓋亦今之越人也。


〔青溪診籍〕一卷 未見。


〔王氏(納表)醫方解〕未見按上見於建德縣志。


〔趙氏(世熙)河洛醫宗〕未見按上見於嘉定縣志。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00#
 樓主| 發表於 2012-12-5 11:39:20 | 只看該作者

〔汪氏(光爵)醫要〕


未見唐大烈曰。汪纘功。名光爵。號學舟。太學生。屢試不售。考授州同知。遂業醫。治病多奇中。載在吳縣志。


及蘇州府醫學志。年五十六歲。歿於康熙五十七年。著有醫要若干卷。未梓行世。而同學多有傳抄為秘本者。


(吳醫匯講)。


〔何氏(鎮)家傳集效方〕二卷 存。


〔濟生邃論〕十八卷 未見。


〔原病式〕未見按上二書。見於本草綱目必讀類纂。


〔李氏(延 )醫學口訣〕未見按上見於曝書亭集高士李君塔銘。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4 02:03 , Processed in 1.218750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