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豐碩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易經証釋】

 關閉 [複製鏈接]
1621#
 樓主| 發表於 2012-8-11 10:14:57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下經-3-經文講義-蹇卦-釋爻辭-108


上六。


往蹇來碩。


吉。


利見大人。


宣聖講義此蹇上六爻辭也。


上六為全卦終位。


蹇之極也。


凡卦爻位。


至上則窮。


窮則變。


蹇之上六。


亦為窮變之時。


而以坎之故。


仍不離乎蹇。


前各爻均以往蹇為言。


上六已無可進。


更何往哉。


然卦位六爻。


周而復始。


上六之進。


反為初六。


其往之蹇。


亦與前各爻同。


不過就常理言。


上六已無所往。


而爻辭稱往者。


猶曰以往耳。


如前五爻之行。


至此為往。


往之蹇。


則來必與之反。


上六居當變之地。


行必變之時。


則其來也。


亦必與以往大異。


不獨如前五爻之有往來。


而異其吉凶也。


上爻來者。


包全卦之來。


各爻則僅指本爻之來。


故上六往來。


實括全卦言。


其往也為蹇。


其來則易以解矣。


上六窮極。


往者至此已盡。


所重原在來耳。


全卦之來。


即全蹇之反。


險反為易。


難反為安。


蹇反而不復蹇矣。


故爻辭曰來碩吉。


碩大也。


碩吉。


猶大吉。


而分言之。


碩者鴻大也。


鴻功大業之意。


以上六一變。


則蹇反為成功之期。


即彖所謂正邦者也。


碩德。


足以示眾。


碩名。


足以裕後。


碩行。


足以懷遠。


碩果。


足以垂統。


蹇之有利。


必至上六始克徵焉。


故占吉。


謂全卦各爻之來皆為利。


皆與其往蹇者反。


而上六則底乎大成。


所謂來譽者。


名益顯。


來反者。


行益昭。


來連者。


眾益集。


來朋者。


助益多。


是合全卦。


而見其大功大業。


以孚吉利之占矣。


上六柔也。


喜近乎剛。


卦中九三九五是也。


上與三應。


而外則共仰承于五。


上六六四夾輔九五。


如臣下之事其君。


僕妾之侍其主。


然故有利見大人之稱。


以上六利見九五之貴人。


而得著其動名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22#
 樓主| 發表於 2012-8-11 10:16:16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下經-3-經文講義-蹇卦-釋爻辭-109


然利見大人。


乾卦在二五。


而今屬上爻。


是蹇之獨異也。


蹇以非常之時。


多難之日。


在位者兢兢業業。


免禍猶恐未足。


尚何利見之望。


此六二有王臣蹇蹇之辭也。


在位者。


避難之不易。


而不在位者。


卻建功之匪難。


則亦以時之殊。


地之移也。


所居不同。


所行乃別。


所司不一。


所獲乃差。


在六二徒有蹇之王臣。


而上六卻逢利見大人之遇合。


得失懸絕。


正與彖之利西南。


不利東北相證。


西南遠。


而東北近。


上六正當西南。


而六二則在東北。


故利否恰反。


由此可見蹇之所在。


皆既進之士。


當位之臣。


功之所歸。


必知止之賢。


後進之傑。


為其一則同于往蹇。


而不免于險。


一則孚于來吉。


而善知止者也。


往來之異。


進止之分。


由上六一爻。


足見其利害之不同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23#
 樓主| 發表於 2012-8-11 10:18:16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下經-3-經文講義-蹇卦-附注-110


象曰。


往蹇來碩。


志在內也。


利見大人。


以從貴也。


宣聖講義此申釋爻辭之義也。


上六居外卦之終。


不行則已。


行則必反而下。


以復于艮。


而脫坎險。


此往則蹇。


來則碩也。


言反而從艮。


以知止之智。


成大功大業之基。


故曰志在內也。


內以外對。


上與下對。


上而下。


即外而內。


上六雖在外。


而志從內卦之艮也。


利見大人。


則上六柔喜從剛。


陰喜從陽。


九五正位。


大人也。


上六從之。


以建立勳名。


振興邦國。


故曰從貴。


言一則從尊位以事貴人。


一則因功業以躋貴顯。


上六在外猶邊鄙之士。


僻遠之臣。


原非貴臣在位者。


乃以時勢所至。


遭逢殊遇。


成其功名。


建其德業而從諸貴顯也。


由此可知蹇之時。


有可為也。


苟不明艮止之義。


徒冒坎險之行。


是蹇之不免。


若戒于輕進之訓。


擇夫善用之道。


則不獨不蹇。


而功莫大焉。


此上六利見大人。


有從貴之吉。


而來碩。


有志內之功也。


志在內三字。


包含反歸之義。


內猶入也。


志內。


志在反還入夫本居之意。


亦即來也復也。


來對往言。


內對出言。


其義甚近。


凡出行者。


終必反家。


往異國者。


終必歸其故土。


而必功成業就之日也。


上六窮極之地。


雖功業未就。


亦不得不志于返復。


況近九五之貴。


有正邦與國之功名可期者乎。


故爻辭曰來碩。


意即以往甚小。


而來歸則大。


如士子遠行。


求名與利。


其去也碌碌。


而歸則赫赫焉。


蓋名既成。


利既厚。


向之細人。


今且易為出類拔萃之傑。


其能致之者。


為其善從貴也。


善于反求諸己。


而自發憤。


體艮止之行。


而孚坤安貞之德也。


坤以安貞。


而後能厚載無疆。


艮以知止。


而後能成終成始。


此蹇卦之所志。


尤上六之所志也。


蹇至上六。


其用已終。


其往復卦為解。


解則蹇難以緩。


而行多吉。


其利西南。


亦與蹇同。


亦重在來復。


來復乃吉。


與蹇之來吉。


相類而略異。


俟講時再詳言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24#
 樓主| 發表於 2012-8-11 10:19:15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下經-3-經文講義-蹇卦-疏述-111


宗主附注蹇之為用。


以止則吉。


因坎險在前也。


而卦之中互未濟。


亦不宜輕進之象。


但全卦內外正位。


已有其守。


而中爻三四剛柔孚于既濟。


又可協和。


故蹇卦各爻。


皆以來住異其利害。


往則蹇者。


順以進于險。


來則吉者。


退以止于安。


是全卦大用。


均視行止定吉凶也。


而止亦兼行。


謂先知止而後擇善而從。


其行自利。


故彖辭有利西南不利東北之句也。


四方所利者半。


不利者亦半。


而不利即原卦之坎所居地。


所利即原卦之艮所居地。


是利害乃由坎艮之異。


行止之殊辨之。


苟行而不止。


激于意氣。


遂冒險以進于坎。


是以不利。


止而能慎。


守其安貞。


乃乘時以用于艮。


是以利也。


而卦艮在下。


下為本。


本固枝榮。


本立道生。


是以在艮止。


原非難知。


惜夫人之不細審耳。


見利忘害。


急功忘險。


是不明也。


故卦以蹇名。


聖人欲人之見難知退。


見險知止而已。


非全蹇也。


知夫退止。


則永占吉利。


尚何蹇哉。


所概在知者不多。


而後遇蹇。


終不能免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25#
 樓主| 發表於 2012-8-11 10:19:58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下經-3-經文講義-蹇卦-疏述-112


宗主疏述蹇全卦皆以往則蹇。


來則吉。


以坎險在前也。


險在前。


則進者必遇于難。


而退者免矣。


以下為艮善止。


知險能止。


則雖蹇仍可自保。


故爻辭以往來辨其吉凶。


往即進。


來即退。


由卦言。


自下而上為往。


自上復下為來。


往則進于坎險。


而無以自拔。


故蹇。


來則守于艮止。


而獲其安貞。


故吉。


此全卦之要旨也。


且卦分內外。


而得正位者必吉。


以乾坤安其居也。


又中爻三四。


孚既濟者必利。


以坎離協其德也。


蹇六二九五。


內外皆正。


中爻九三六四。


恰同既濟。


是以有吉利之占。


而在用者之能反耳。


因坎止于艮。


為蹇之由來。


中互未濟。


為進之不利。


果循乎常道。


急于求進。


未有能免者矣。


故用蹇者。


在反而求之。


反則不前。


止以自貞。


斯所謂利西南之旨。


以坎水也。


位在北。


艮土也。


位中央。


用宜西南。


人道之所先也。


其德配坤。


以安貞為本。


時用之所貴也。


有本則枝榮。


得時則利大。


此蹇之用。


全在下卦。


艮而時勢所迫。


有不得不止之象。


苟非坎險在前。


則艮止亦無足重。


讀者當合全卦辭象細繹之。


蹇卦上爻為蹇之極。


極即變。


變則通。


由此而成雷水解。


水反而下。


山易為雷。


雷與水同氣相求。


同類相得。


以共解天下之蹇。


故曰解。


如孟子所謂解倒懸也。


人民水深火熱之中。


顛沛流離之際。


忽而得拯救之者。


其慶幸何啻雷雨之解大旱。


而蘇枯槁。


故解卦用雷雨之合。


明天道之仁。


蹇雖由天定。


而解仍天恩。


一往一來。


威施兼至。


且不有蹇。


不見解之可貴。


不因暑旱。


不知霖雨之甘。


不遭枯竭。


不明潤澤之惠。


天道之生生不息。


正由其善于往復也。


秋冬之殺。


方顯春夏之繁榮。


旱潦之?。


方見雲天之赫濯。


此豈天之有意為之哉。


亦萬物生存之自值也。


數者循環不已。


德者周流無垠。


氣者消息盈虛。


道者本末終始。


而天何為哉。


順乎自然。


聽其自至。


時而蹇也。


則蹇之。


時而解也。


則解之。


生之無亭毒之心。


殺之無虔劉之志。


果何謂之蹇與解乎。


人物自作自受而已。


人之為孽比天尤烈。


則其蹇也。


必待人之解。


解鈴原是繫鈴人。


人苟不悟。


將終于蹇而已。


奚望其速解乎。


故天道之解。


時至自見。


不待求請。


而人事之解。


則惟有盼諸在位當權者。


以天心為心。


而自悔其禍耳。


讀者于此蹇解之交。


其亦有棖觸也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26#
 樓主| 發表於 2012-8-11 10:20:27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下經-4-經文講義-解卦-總釋象例-1


解卦坎下震上宣聖講義解以震合坎。


坎為險。


而震為動。


動而險。


何以解。


為坎之在下也。


卦以下為初。


上為終。


初險者不險。


以其能出也。


入而出則險不害。


若終于險。


是陷其中。


而不克拔。


則竟險矣。


此蹇之所以為蹇也。


蹇以坎在艮外。


艮止于內。


坎險于外。


止則難動。


險則難終。


終且險。


不蹇何待。


解則異是。


坎反在內而震長于動。


動則異于止。


動以進。


則去險而就坦途。


此解之所以為解也。


然既曰解。


且險在內。


非全安徐之謂。


故名解。


言險而終得解耳。


解緩也。


緩與急對。


急者易危。


緩則易安。


如人之懸。


緩則蘇矣。


如禍之迫。


緩則免矣。


緩雖非安和。


而有安和之望。


緩雖無福利。


而有福利之期。


以其愈緩愈舒。


愈緩愈泰。


舒則行止自若。


泰則舉措咸宜。


如自隘狹之地。


而達廣平之場。


舉目光明。


心身均泰。


又如從迫脅之阱。


登于坦適之途。


舉步輕徐。


意志乃紆。


此解緩之義。


恰在蹇之後也。


解以雷雨合而成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27#
 樓主| 發表於 2012-8-11 10:20:58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下經-4-經文講義-解卦-總釋象例-2


如春夏之時。


萬物方茁。


春雷一振。


生意勃然。


又如夏月。


旱燥之時。


萬物枯焦。


大雨一沛。


神為之暢。


此解之以雷雨取象。


俾物獲脫于難。


而遂其生也。


蟄蟲之育。


必待雷鳴。


禾稼之榮。


必因雨澤。


物生如是。


人事亦然。


方幽悶之時。


必有為之拔擢。


而後快其志。


方鬱怫之際。


必有為之宣洩。


而後免于?。


氣之動有如雷。


德之行。


有如雨。


天地之和也。


以雷雨成其大生之功。


陰陽之媾也。


以雷雨竟其潤澤之用。


人之恩威亦似之。


教刑相成。


寬猛相濟。


亂極則治。


危極則安。


亦如天之雷雨。


或以儆凶頑。


或以安良善。


或以免罪罰。


或以雪?囚。


皆賴此雷雨之功。


使遂其生。


達其德。


此解之大用也。


而必依震坎之。


合見其象焉。


解卦亦四陰二陽。


而二五正位相失。


內則九二外則六五。


與蹇之得正位者相反。


而中爻三四。


為柔為剛。


又與未濟同。


亦與蹇異。


此卦爻之用仍多阻也。


所以名解者。


實以震在外。


震二陰在上。


坎一陽在中。


因而互成既濟之象。


陰多在上。


陽居于下。


與泰相似。


故阻而無害。


坎險不妨震動之用。


故得名解。


言以險得解脫。


非蹇之終于險者可比。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28#
 樓主| 發表於 2012-8-11 10:21:17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下經-4-經文講義-解卦-總釋象例-3


險在前。


則妨其進。


險在內。


則無害于行。


且震動之志。


有升勝之思。


雖出于險。


而能大其功。


如雷雨之時。


天雖晦暗。


而既霽之後。


物皆欣欣向榮。


此功用在其已成。


而非當時之所能量也。


傳曰物不可以終難。


故以解繼蹇。


可見解成。


則蹇已。


而險脫。


則功用昭。


是在用解者善乘時耳。


蹇重時用。


解卦亦然。


一急一緩。


一危一安。


此二卦之殊。


而所關。


則坎卦之一內一外。


明坎險在外為難。


在內為緩。


難緩則能乘時立功。


而有撥亂反正之望也。


以二卦皆亂世之象。


惟一在亂中。


一希由亂而治。


是其異也。


故其占語有同有異。


讀者當細味之。


解。


中互既濟。


而外互地火明夷。


與火地晉。


中藏水山蹇與山水蒙。


皆往來所關。


以解與蹇往來。


此周易序也。


若易其上下。


則與屯同體。


而屯則與蒙往來。


故屯蒙蹇解四卦。


實相關聯。


不外艮震與坎之錯綜而已。


艮為少男。


後天為陰。


震則長男。


後天亦陽。


故蹇為難。


以陽陷也。


解為緩。


以陽舒也。


解與家人為對。


家人以巽合離。


解以震合坎。


皆先天對位。


其用如主賓。


其令如日夜。


皆相匹也。


家人為內。


內兼收束之義。


解為緩。


緩兼放弛之情。


亦反對也。


而家人與睽往來。


一內一外。


即猶蹇與解。


一急一緩。


是蹇近睽。


而用類家人。


解則近家人。


而用類睽。


為其水火不相射。


近而難親。


類而非族。


雖有其表。


而情志不同。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29#
 樓主| 發表於 2012-8-11 10:21:49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下經-4-經文講義-解卦-總釋象例-4


故卦雖關既未濟。


實則以震巽為重。


艮兌為主。


震與兌合為歸妹隨二卦。


巽與艮合。


為漸與蠱二卦。


其義皆相比也。


而解則以震坎之合。


有連于屯。


屯亦難也。


與蹇近似。


不過屯者難生之象。


字讀平聲。


蹇者遇難之象。


字讀去聲。


實則義相通。


用相比。


如解與懈。


一字二讀。


二者善慈之異。


解者寬放。


懈者怠弛。


一過不不及耳。


譬如人之拘囚。


而解放則復其自由。


此為善用。


若人之拘謹。


而懈弛之。


則為惡用。


為其有宜不宜耳。


而易之旨。


重在緩其急。


紆其難。


而非懈其事。


怠其行。


是為人為己有不同也。


解而有益于行。


則猶出險阻而履康莊。


解而有害于事。


則若悖謹飭而習怠弛。


字雖一而用殊。


卦雖同而功別。


是在讀者之細思焉。


解以坎險在內。


故志求其安徐。


而非處於寧靜。


志在怠弛也。


有其束縛。


則思去之。


近于放誕。


則宜範之。


此解也。


必以免于險。


保其安。


為大用。


此與蹇為反也。


解卦名辭。


取象以刀解牛。


從刀從牛從角。


如用刀牛角之意。


即剖也。


開也。


使結者散。


拘束者放弛也。


然從角之字。


多含有爭鬥抵觸之義。


如牛羊之相牴也。


人之險難。


或緣兵爭。


或緣械鬥。


或由陷害。


或由傷損。


其故不一。


而于身心有害則同。


不獨人所為。


即天之?。


物之害。


有危于行。


有困于志者皆是。


皆有為之障。


而使牴解其所行也。


故名解。


以其皆可解緩。


得出于險難。


不似蹇之困于險阻。


必更易其行止。


方幸免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30#
 樓主| 發表於 2012-8-11 10:22:05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下經-4-經文講義-解卦-總釋象例-5


故解字從牛角。


明其必有傷害。


在牛為難。


而解牛者則為功。


此主賓利害有殊也。


解為懈弛。


亦猶牛之既解。


肢體已分。


其力已弛。


其抵抗已亡。


解牛者。


不復存顧忌之心。


遂亦怠其初志。


此溯命名之旨。


而知卦用之所重矣。


今俗所謂緊張。


恰與解義相反。


解已緩其勢。


弛其力。


自不復緊張。


緊與緩反。


張與弛反。


解為緩弛。


則險阻必平。


危難必去。


雖坎在內。


乃有險難之憂。


而震在上。


自獲開拔之力。


故雷雨為解。


如陰雲密佈。


雷雨之後。


天朗氣清。


是亦解緩之象。


然其解。


必在雷雨之後也。


此天道推移往復。


有雷雨。


即有睛明。


有蹇難。


即有解緩。


原相倚伏。


非無因而至也。


卦象以兩陽雜四陰中。


力求拔脫。


如雷電含雲雨中。


勢必宣洩。


此氣之動。


必由鬱勃而出。


故震卦象之。


陽自下升。


其勢盛。


其力壯。


故其發也驟。


無可遏止之。


此險之解。


乃由其氣之緩也。


天時如是。


人事亦然。


危而求安。


難而求緩。


其志堅結。


其力雄厚。


斯足以排除萬難。


而還復其自由。


故解之用。


必自蹇後見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31#
 樓主| 發表於 2012-8-11 10:22:23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下經-4-經文講義-解卦-釋彖-6


宗主附注解與蹇為往來卦。


蹇極必解。


此理數自然。


往復之序。


如秋冬之後。


必有春夏。


而繁榮之極。


必臻蕭條。


非有意使然。


其氣自至。


其象自見。


氣之強弱。


象之盛衰。


不知不覺而變易。


如人既飽則不思食。


既勞則亟求憩。


身體臟腑之官能。


有不得不循環代用。


以養其氣而蓄其精耳。


天時至夏。


發散已甚。


如人之已勞。


而後秋冬繼之。


以收以藏。


以養以育。


及冬令既過。


培畜已厚。


精氣已充。


則亟求生長以發舒其用。


如人之飽食力壯。


則樂于動作。


而不以為倦也。


蹇者困之甚。


解則紆矣。


又險之至。


解則安矣。


故解與蹇相因成象。


無蹇則解不足貴。


有解則蹇不足憂。


互相調協。


而各致其功效。


則天道不窮。


而人生無苦。


此解繼蹇。


為世間所必至之數。


人類所必由之行。


雖欲弗歷。


不可得矣。


解而名解。


如孟子解倒懸之解。


為其能發困而緩急。


紆難而和憂也。


如舟涉極惡之風濤。


而忽得良港以安泊焉。


又如人任極難苦之工作。


驟得一代勞者而卸責焉。


其解也非物與事之限。


其精神亦為之一寬。


此所以為解。


解古與懈一字。


懈與急對。


解則不急。


其安其徐。


無思無慮。


是解之真象。


生機以暢。


氣息以和。


精力以休息而獲復強。


境遇以寬舒而臻美適。


此解之大用。


而重在雷雨之同功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32#
 樓主| 發表於 2012-8-11 10:22:42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下經-4-經文講義-解卦-釋彖-7


解。


利西南。


無所往。


其來復吉。


有攸往。


夙吉。


宣聖講義此解卦彖辭也。


解與蹇往來。


而如前後。


非對反也。


各卦往來。


吉凶多大異。


如泰否損益之類。


而咸恆同人大有則不獨不相反。


且相成。


為其象所變。


氣所交。


非斷而連。


非遙而近。


解蹇之相似。


亦猶是也。


蹇利西南。


解亦利西南。


可見其用同。


其志一也。


何以皆利西南哉。


則本卦爻含于坤中。


得坤之用。


坤西南得朋。


蹇解亦如之。


然西南固利。


而不及東北不利。


此與蹇之有別也。


為蹇被險所困。


志在求脫。


西南之利。


足以相濟。


東北之艱。


不得偶犯。


解則不然。


震在坎上。


有出險之機。


中互既濟。


有相安之志。


故利西南。


明其本安貞之德。


孚德動之情。


而不至徬徨歧途。


躊躇莫定。


既明方之所利。


自遂心之所期。


既鑒內險之存。


自無反顧之意。


此不必明言不利。


而知其決不往東北也。


凡利者。


必指有所往。


解以震動之力。


急求出險之時。


似不能休憩苟安。


而無所進取。


彖辭卻云無所往。


何也。


則解之境遇。


尚不適其躁動之行。


而所在之時機。


猶有貴乎安貞之用。


故無所往。


非不欲。


乃不能。


非不宜。


乃不可。


以坎在內。


所陷未拔。


豈能飄然高舉。


毫無顧忌哉。


此無所往者。


指其始也。


故下有其來復吉。


有攸往。


夙吉。


明終必有往也。


來復者。


與本卦為循環。


亦與蹇之來同。


蹇全卦皆往蹇而來則吉。


解卦亦同。


為其反復。


遂與原卦異途也。


原卦內外正位失中。


若反復之。


即得中道。


原卦上動下險。


所行多虞。


若反復之。


以孚于中爻之既濟。


乃得中行也。


故占吉。


既吉必有所行。


有攸往。


與原之無所往。


亦恰相反。


夙吉者。


明其數之定于先天。


而其行之孚于既往。


蹇以既往為蹇。


解則異是。


亦由解之便于來復也。


夙吉又包有固吉之意。


言原本吉利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33#
 樓主| 發表於 2012-8-11 10:22:59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下經-4-經文講義-解卦-釋彖辭-8


卦用皆有三世。


先者已往。


後者未來。


今則現在。


即去來今也。


解之來吉。


已明未來。


而夙吉。


則指既往。


所不甚吉者。


今也。


為其坎險易陷。


震躁易失。


必合以濟之。


使去其驕矜。


而免于沉溺。


在內不陷。


則易出在外。


無躁則易行。


此二者相反之情。


合而成中和之用。


故要在來復也。


來復既得中位。


又履中行。


因中互之用。


成中爻既濟之功。


皆本反復其道得來。


故解之利。


較蹇大矣。


後人釋此章。


多未達其旨宗。


不明時用之有去來今也。


彖曰。


解險以動。


動而免乎險。


解。


解利西南。


往得眾也。


其來復吉。


乃得中也。


有攸往夙吉。


往有功也。


天地解而雷雨作。


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


解之時用大矣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34#
 樓主| 發表於 2012-8-11 10:23:55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下經-4-經文講義-解卦-釋彖辭-10


其來復吉一句已見前解。


來復為反原象。


解內外本失中位。


而中爻三四又失中道。


反則得中位中道。


故吉。


凡卦皆有來復。


解之來復。


以剛易柔。


遂變為風火家人。


而皆履正位。


合家人卦觀之自明。


有攸往夙吉。


指其已往。


亦由卦象之變。


如解與屯。


屯為前身。


雲雷之合。


在卦義為難。


而主出生。


如物之春。


故古春字上從屯。


言屯生成之功。


猶春陽之于草木也。


解亦以其動而有功。


如雷雨之澤沛萬物。


天地生生之德。


吾人位育之功。


皆將于此見之。


故曰往有功也。


此往字。


與上往字微別。


一指往前。


一指既往。


而皆含有前行之義。


謂解以動為用。


動必有行。


行必前進。


無論為已往。


為將來。


其動同也。


動則得眾。


動則有功。


此震之所以為解主用。


而其德則在及時而動也。


往則有功。


功由往見。


此夙吉。


必由有攸往也。


然有往必來。


來復已協吉。


往又有功。


是解來往皆宜。


惟在坎險中。


則不可有為耳。


故彖辭無所往句。


特指其始。


卦自初始至三交人爻。


方見人道。


而全卦以震主用。


四爻始交震。


故大功必在三四爻之後。


此在始無所往。


而其後則有攸往。


前已分去來今釋之。


亦時地之所繫。


時有遲速。


地有偏全。


非時之行。


違地之利。


則雖聖知亦無所成。


況平民哉。


解之所成。


在乎時地。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35#
 樓主| 發表於 2012-8-11 10:24:15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下經-4-經文講義-解卦-釋彖辭-11


釋彖以下數語皆明時用之大。


與蹇卦正相對。


蹇以時地宜止宜反。


故止與反為利。


解以時地宜動宜進。


故動與進為利。


此時用之所貴也。


易卦皆不離時地。


所謂與時偕行。


與時偕極。


各卦同之。


而蹇解尤要為其值非常之時。


處非常之地。


若不明時用。


將動輒得咎。


在蹇固不能違時冒險。


在解亦不可失時陷險。


一退一進。


一動一止。


均惟時之宜。


此二卦皆有時用大哉之歎也。


時者本于天見于數。


故以天地雷雨為證。


天地之氣既合而解。


雲乃成雨。


雷乃見光。


天地之解。


雷雨既降。


萬物皆甲坼由萌芽。


而茁生。


而發育。


天地之功。


亦時用也。


天地時用。


由雷雨而見天下之解。


亦由雷雨而明。


此雷雨合而成解也。


習易者明此。


則解之所以為解。


其大用恰與屯表裏。


屯者初生之時。


地氣之動。


故為雲雷解。


則既生之時。


天氣下施。


故為雷雨。


是亦一初與成也。


雲既成雨。


德已有功。


氣聚已分。


象微而明。


此解也。


難皆緩矣。


險皆脫矣。


生生之德。


于焉復見。


此解之有時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36#
 樓主| 發表於 2012-8-11 10:24:32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下經-4-經文講義-解卦-釋彖辭-12


宗主疏述前講彖辭。


夫子恐人猶未明解。


令為補釋。


彖辭分三段。


即解利西南無所往為一段。


其來復吉為一段。


有攸往夙吉為一段。


以吉利分別占象。


而前云無所往。


後云有攸往。


前後大異。


為人所最不能明釋者。


夫子特以時釋之。


時有已往現在未來。


諸卦皆有此三時之分。


惟解特著其例。


時有先後。


則事有往來。


故第一段指現在言。


而二段指未來言。


三段則指既往言。


時已不同。


行自有別。


占乃大殊。


故無所往者。


時也。


有攸往者亦時也。


不過先後之分耳。


卦之言時。


為易之要義。


乾已示其例矣。


而解卦以蹇之變。


由坎艮易為震坎。


此中遞嬗。


自有先後之分。


即就卦言。


六子出于乾坤。


震坎皆由坤索乾而得。


坤為大母。


一變為震。


再變為坎。


三變為艮。


此由陰以成陽也。


溯原反本。


則艮之復必為坎。


坎之復必為震。


震之復必仍為坤。


艮坎之蹇。


復為坎震之解。


此不獨卦之往來而已。


若由解之復。


則坎易為震。


震易為坤。


則雷水解。


乃變地雷復。


故彖辭其來復句復字。


點出復卦。


明所變即所反復也。


凡卦中有卦名之字。


皆與之有相關之義。


如泰卦已著其利。


解辭來復。


非僅指其往復。


實兼明其所變即地雷復也。


而其已往。


則為其對位。


風火家人。


辭所謂夙吉。


夙字即包夙世之意。


猶前身也。


以解為八宮震宮二世。


而家人則巽宮二世。


皆從八宮次序推來。


八宮之序。


實明六十四卦遞嬗生息者。


由八卦生六十四卦。


皆有本有源。


其前身後世皆可推出。


解之內外皆失正。


而家人則皆得正。


此釋彖稱其得中。


為由變而仍復于正。


即撥亂反正之義。


亂已復正。


更何蹇之大解哉。


故以解名。


實以其善變而能用時。


因時而能復正也。


大哉復乎。


天地之心于斯見焉。


此治亂之數。


興亡之機。


細觀地雷復象辭。


即可明解卦彖辭之有指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37#
 樓主| 發表於 2012-8-11 10:24:52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下經-4-經文講義-解卦-釋彖辭-13


即以時令言。


解當春雷將動。


雨水時下之日。


而其氣。


則自冬至一陽來復之時為始。


故復為十一月。


解則在正二月之間。


雨水驚蟄之際。


為陽自地下上升。


由復而臨而泰。


然在天地交泰之後。


而非雷天大壯之時。


交泰已見氣之和。


解則由其和而雲雨作。


是交泰為春之始。


而解為春雨之施。


春雖以陽和主生育。


而生育必待雨澤。


天雖以陽升為生機。


而生機必待雷鳴。


雷不鳴則生機不暢。


雨不降則生育不全。


天地生化之功。


必因解而見。


故釋文天地解而雷雨作。


雷雨作。


而百果草木皆甲坼。


證明解之時用。


正不在交泰之下。


不過交泰當其體。


解則明其用。


交泰指其道。


解則著其功。


此解之與泰。


相因相成。


而其本源則仍地雷復也。


地雷復者。


一陽初動。


震之始見于用。


而解則二陽遞升。


震乃全著其功。


故復卦之震在坤下。


而解卦之震則移坎上。


坎在後天代坤。


正以其有坤之德用。


備坤之事功。


坤為地。


兼水土二者。


坎則天一生水。


為五行之始。


水下有土。


水旁有陸。


無土不能成水之用。


故後天之坎。


為一陽二陰。


剛柔相盪。


而後成其生成之功。


此坎在下代坤。


而非雷地豫之象。


豫者先也。


解則已見。


豫者未著形。


解則已成用。


兩陽上下相倚。


而四陰縱橫相互。


如春日之溫和。


又有雷雨以潤澤之。


缺一則不能竟其德用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38#
 樓主| 發表於 2012-8-11 10:25:17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下經-4-經文講義-解卦-釋象辭-14


故解卦之用。


與諸卦均相關聯。


而其時則自別。


時而坎險。


則無可為。


故曰無所往。


以往仍將陷也。


時尚震動。


則有可為。


故曰有攸往。


以往必有功也。


而其機皆在于變。


變則進于吉利。


不變則雖解亦無所用之。


為其丁蹇之餘。


在險地之內。


逢難之後。


待奮進之機。


此時之可貴。


而惟智者知之。


譬之內功。


靜以生動。


不動則氣不周流。


輕動則神不為守。


此動之先必靜。


而動之後必和。


和而後精液自蒸。


神明自充。


水火既濟之象。


雷雨交作之功。


其機則存于腎與心。


其道則協于剛與柔。


其用則發于氣與血。


其成則達于生與化。


此春日之榮。


萬物生育之時。


推而大之。


即中和位育之事。


彖辭引天地解雷雨作為證。


足見其功行之大矣。


後天之竅閉塞不通如蹇。


而靜功之力。


宣暢入微。


則解也。


解則百脈已和。


全體周流。


神形會通。


長生久視之道。


此解字所取義。


如刀之解牛。


批窾導隙。


迎刃而解矣。


習易者可細味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39#
 樓主| 發表於 2012-8-11 10:26:03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下經-4-經文講義-解卦-釋象辭-15


象曰。


雷雨作解。


君子以赦過宥罪。


宣聖講義此申釋解卦象辭也。


解與屯為同體卦。


是震合坎而成者。


屯則坎在震上。


解則震在坎上。


一上下間。


而稱名異。


取象殊也。


屯為水上于雷。


雷在雲中。


故稱雲雷。


而坎乃以水變為雲矣。


解卦坎水在下。


水在雷下。


是已成雨。


故稱雷雨。


乃升降之別。


功用之不同也。


雲生于水。


而蒸為氣。


上升于空。


猶未竟其用也。


雨則由雲之升。


上遇異氣。


復凝為水。


而後下降其用始明。


雲雨之與水。


蓋一物而三變。


一體而異用。


故在地為水之本象。


經日之熱蒸而變為雲。


經空之冷襲而變為雨。


或雪。


或雹。


不復停留空中。


淅瀝而下。


至地遂變為水。


此三變化。


水之本能。


亦天地絪縕之道。


生化消息之例。


不若火之變少也。


然離卦之象。


亦非一。


如火。


如日。


如明。


如電皆離也。


火在地而日行天。


明則照于物。


電則發于氣。


其用也亦有溫熱與光明。


蒸騰與絪縕之分。


為其體用原相賅。


而所象自不一也。


水之體用。


固與火相並稱。


而其變象則尤明顯。


如雲如霧。


如露如霜。


如霓如霞。


如雪如雨。


皆水也。


皆坎之所象也。


其用尤多。


為潤溉。


為周流。


為儲積。


為濆激。


大若海洋。


小若池澮。


藏若井水。


懸若瀑布。


何非水也。


故坎所象。


實以水之多類。


而其稱名。


視其時地而定之。


如春夏為雨為雹。


秋冬為霜為雪。


此時之異也。


在山為泉為瀑。


在下為江為河。


此地之異也。


而易之取象。


由是辨焉。


故同一坎也。


在屯為雲。


在解為雨。


不得執此例彼。


有違掛物取象之義。


言易卦有限。


而象物無窮也。


解以坎合震。


故其象為雷雨作解。


為雷在雲中未動也。


不見其象。


既動而有光有聲。


則知其為雷。


雷電一也。


而聲光分焉。


雷電既見。


雲中之氣乃化。


所含之水乃凝而下降。


斯為雨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40#
 樓主| 發表於 2012-8-11 10:26:46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下經-4-經文講義-解卦-釋象辭-16


然人知雲之成雨。


由于空中冷氣之侵。


而不知雷電之發。


亦由空中二氣之激。


以陽氣喜宣發。


而陰氣好閉藏。


雷之自地上升。


陽之始動其氣鬱勃。


其勢猛烈。


一至天空。


遇陰冷之抑揭。


遂不覺突然相軋。


轟然成聲。


盪然相磨。


閃然成光。


皆二氣之功錯激盪。


以見其象。


故震卦以一陽在二陰之下。


陽升而陰降。


遂成猝然相遇之象。


陽動而陰靜。


遂成決然相拒之情。


故雷電既見。


雨澤斯降。


為陰陽一戰之後。


其力必洩。


其數必仍復于和平。


故有雷之雨。


輒一瀉無餘。


不似秋雨之清淒。


春雨之綿密。


往往連多日不晴明也。


氣既瀉。


力已盡。


盛者復平。


盈者復絀。


故雷雨之後。


頃刻天朗氣清矣。


此即所謂解之象也。


天以雷雨。


而解放。


萬物遂其生成。


人道乃師之。


赦過宥罪。


不事誅求。


此易教之本旨。


人法天而秉道。


推乾大生之德。


成中和位育之功。


以坎之潤。


震之奮。


猶物之生。


務資其發育。


此天道春夏之令。


而在陽德方盛之時。


古者生殺有時。


必奉天道。


月令所紀。


王制大端。


春夏發育。


則惟助其發揚。


秋冬收歛。


則可事于刑伐。


春不刑人。


夏不興戎。


為恐干天和也。


天方生之。


我則毀焉。


是為逆天。


故解卦君子赦宥罪過。


非棄法也。


而期于法外施仁。


既曰過曰罪。


是以彰其法矣。


而後赦之。


則可見生生之德。


仁慈之心。


如天之春。


無物不長。


罪過且宥。


其無辜者更不虞膏澤之不逮矣。


刑法可緩。


則其餘供應者。


更獲免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8 06:11 , Processed in 0.109376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