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豐碩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易經証釋】

 關閉 [複製鏈接]
1421#
 樓主| 發表於 2012-8-10 18:17:35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下經-2-經文講義-大壯卦-釋爻辭-31


宣聖講義此申釋爻辭之義也。


以九三爻。


不宜于用壯。


而別求于不用之用。


是君子與小人異其趣也。


小人乘時得勢。


固已壯矣。


則居壯行壯。


無復他慮。


而不知壯之與羸相倚伏。


徒見其壯。


卻忘其羸。


則將如羝羊觸藩。


進退維谷。


君子則不然。


知其壯必有羸。


則?羸以全其壯。


不敢憑陵意氣。


以蹈過甚之咎。


故鑒于小人之用壯。


而類于羝羊觸藩。


乃用有喻于羊角之羸。


而克自在出入。


是君子之行。


必徘徊審慎。


瞻于前後。


推測常變。


定其進止。


人以為可者。


我則未敢遽信。


時以為宜者。


我則未遑逕行也。


皆本于大壯之道。


彖辭之旨。


以大就正。


以利貞成其元亨。


盈虛消息。


孚于天行。


得失成敗。


豫于事先也。


苟明知其壯。


而以壯為可用。


在常時固足快志。


時過境遷。


壯反為衰。


欲其復壯。


已不可得。


則無?守其未壯。


保其長壯之為愈也。


故不用壯而用羸。


適以成甚壯也。


羸者如幼年。


雖今未壯後必有壯時。


若已壯者。


其進必衰。


此羸與壯之異。


在乎時也。


大壯原重在長有其壯。


而上兩陰爻。


待時以起。


則壯之不克長。


亦數也。


君子恐其速衰。


不用壯。


正體彖辭利貞之行。


以壯就正之道。


讀者勿以為君子之畏葸不前為詐取罔道也。


宗主附注大壯卦不獨與夬姤卦辭有關。


即風水渙亦有相通處。


以巽與震對。


而坎與先天乾為對位。


是巽坎合。


有類于大壯之震乾合也。


觀于渙卦初六爻辭。


用拯馬壯吉句。


則知渙亦有壯之用。


以壯為馬。


仍與大畜相應。


而大壯稱畜。


惟及羊。


而夬卦九四亦稱羊。


與大壯九四相近。


皆有悔亡之語。


則皆以壯之為用。


不得過時。


及時為壯。


過時則衰。


如畜類牛羊犬馬之屬皆然。


其致用必其壯時。


如已衰老或猶?弱者。


不足致于大用。


豕類雖以肥腯。


為宜于養生之需。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22#
 樓主| 發表於 2012-8-10 18:17:52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下經-2-經文講義-大壯卦-釋爻辭-32


而其未壯。


即不堪食。


若已老憊。


更不應食。


為其不及或過于壯。


則雖有之。


不足成用。


如花果穀實亦然。


必其正熟。


方可食用。


未熟或既敗。


皆不成用。


不堪食。


是皆非壯。


不及者無論矣。


惟已過時。


則必有悔亡之咎。


謂悔其及時不用。


而坐視時之逝也。


正猶人少壯不努力。


則必有悲歎老衰之日。


此離卦所謂不鼓缶而歌。


則大耄之嗟。


皆以時光易逝。


壯年難?。


而儆人早自惜也。


大壯固已壯矣。


不乘時自愛。


而因循玩忽。


即幾何時。


衰且老。


更何有于德業之成。


心身之泰哉。


此夬初九稱壯前趾。


謂在大壯時已壯矣。


而大壯爻辭一再稱羝羊觸藩。


亦明其不進即退。


不行即止。


苟無所努力于當前。


則必有追悔于既往。


甚哉壯之不易。


而欲長保其壯。


尤不易也。


苟明繹數卦之辭。


自可見易教寓意之深遠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23#
 樓主| 發表於 2012-8-10 18:18:09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下經-2-經文講義-大壯卦-釋爻辭-33


九四。


貞吉。


悔亡。


藩決不羸。


壯于大輿之輹。


宣聖講義此大壯九四爻辭也。


九三稱羝羊觸藩。


羸其角。


此九三時位之所象也。


至九四則已變矣。


前之觸者今已決。


前之羸者今已壯。


是以九四由九三之進而獲時地之宜。


天數之孚。


人事之得。


皆稱是占也。


九四已屬外卦。


為震之初爻。


互兌之中爻。


兌為決。


合乾成夬。


亦決也。


卦既出外。


已成決藩之象。


而以震之一陽。


下連乾剛。


乃成大壯之體。


以壯至九四為極。


過則為陰爻而非壯。


故大壯自初九始。


至九四終。


乃克稱壯。


壯原指陽言。


六五上六皆陰爻。


不得以壯用。


而九四之壯。


又勝前三爻。


則以壯由內而外。


內外皆充實。


故獨壯。


若僅內充而外不足。


猶非至壯。


如九三已壯而非至壯。


猶有羸角之喻。


九四則不羸矣。


外得與兩陰協。


而內得初九之應。


剛柔克和。


故藩決而行無阻。


惟九四本外卦之始。


以其屬陽。


交接內卦之勢。


德用亦與內同。


故有貞吉悔亡之占。


貞吉者以內合九二。


自反于正。


而以剛行柔也。


悔亡者外本多悔。


今以行同于內德。


孚于坤故無悔。


又悔亡亦含自悔已往之意。


亡已往也。


悔其以往。


善其未來。


壯哉此行直前無阻。


行之所立。


必賴于車馬。


大輿者行之利器。


而輹者輿之要機。


輿脫輹則不能行。


大小畜之所稱。


皆以其行之未壯也。


今九四有輿輹之利。


以壯其行色。


則所行無不得志。


亦孚貞吉悔亡之占。


在初九爻辭。


稱征凶。


言其于利于往。


九四則反是。


以初九壯之始。


僅具其趾。


車馬未備。


不良于行。


九四則既壯矣。


至壯矣。


身之所需。


物之所欲。


無不壯矣。


壯必有行。


故先見于輿輹焉。


藩已決。


則阻障除。


輿輹壯。


則遠行易。


此九四之所志也。


爻象外鄰兩陰。


本剛以臨柔。


正如馳駿馬于坦途。


御輕舟于順水。


其行之利可以見矣。


而以九四持秉貞正之德。


內合剛健之情。


外既克成千里之行。


中又能持終身之守。


是不獨壯于輿輹為威儀之偉岸可觀。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24#
 樓主| 發表於 2012-8-10 18:18:28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下經-2-經文講義-大壯卦-釋爻辭-34


即以其內守無虧。


亦貞固之德行不貳。


斯誠壯矣。


大壯矣。


夫壯于內者。


恆弱于外。


壯于表者。


恆弱于中。


皆非大壯。


為其守則難行。


行則難守。


初九有守矣。


而征則凶。


九三可進矣。


而近有阻。


是皆失其一也。


惟九二九四則兼具焉。


九二尚未大。


九四則已至矣。


故九四較各爻皆壯。


不獨無缺無?。


且宜或守。


或行。


守則孚貞吉悔亡之占。


行則獲藩決輹壯之利。


是其志可達。


而功可成也。


大壯原有可為。


徒以壯必有衰。


故君子策之萬全。


不肯躁進。


為恐以乾之剛。


而逢震之躁也。


至九四則陽爻已止于此。


再進則屬柔爻。


柔以協剛順以和躁。


則大壯不致易衰。


而行健之德。


克孚安貞之吉矣。


此爻辭明曰貞吉悔亡。


言既貞吉自免于悔耳。


悔由已往言。


則有之。


若九四則無可悔。


以其守正而行適宜。


尚何悔乎。


凡易辭稱悔。


多以不能守正。


而行違時宜也。


九四有守。


又利于行。


自無悔矣。


大壯之用。


亦于是爻可以見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25#
 樓主| 發表於 2012-8-10 18:18:46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下經-2-經文講義-大壯卦-釋爻辭-35


象曰。


藩決不羸。


尚往也。


宣聖講義此申釋爻辭之義也。


九四居外卦之始。


得與六五上六協。


剛柔相濟。


主客相洽。


如人有良朋益友。


相與偕行。


則所之無不如意。


既以九四之壯。


內本行健不息之乾。


且孚震動之用。


震之本用在此一陽。


陽進而升履乎柔位。


剛動而上。


合于外情。


在邇有親。


在遠有助。


懷柔四方。


無不歡洽。


故曰尚往。


嘉其行也。


既決九三之藩已壯。


九三之羸。


其勢盛矣。


可孚貞吉之占。


且獲悔亡之慶。


其道大矣。


盛大之行。


更何往而不宜哉。


夫大壯之用。


在能永保其壯。


九四一爻誠為壯之所稱。


蓋九三爻雖剛。


未及于外。


至充其用。


不過泰之祇平。


未可與言壯矣。


惟大壯以九四一陽。


連附于乾。


承其盛氣。


發為外儀。


則充實而有光輝之象。


斯壯之所以名。


而以兩陰協合。


內外相得。


柔以達其剛。


外以成其內。


裁培有道。


溉潤及時。


斯壯之所以長保。


既有其本。


又宏于用。


是九四之象。


宜有行于天上而遂其進取之志。


收其大成之功也。


易卦大旨。


均以人爻為成功開業之本。


九四與九三皆中爻。


雖屬重剛。


卻喜得六五居其外。


六五九二。


互成其德。


天地和合。


陰陽交孚。


則在其中者。


無不欣欣向榮。


悠悠自得。


正如三春草木。


莫不競長爭華。


此可往之時。


宜往之地。


謂之尚往。


良有故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26#
 樓主| 發表於 2012-8-10 18:19:10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下經-2-經文講義-大壯卦-釋爻辭-36


六五。


喪羊于易。


無悔。


宣聖講義此大壯六五爻辭也。


六五居外卦正位。


為震卦中爻。


以陰加陽。


內與九二應。


剛柔原相協也。


而以五本乾位。


柔來履剛。


乃成喪羊之象。


全卦以陽盛為用。


六五無陽。


故有失也。


羊猶陽也。


九三上六。


均有羝羊觸藩之喻。


皆以陽言。


謂陽不得竟行前進也。


六五則不獨不前。


且將喪其原有。


則以時地使然。


易猶埸也。


古字通用。


埸易乃牧羊之地。


非畜羊之所。


故有喪失之虞。


羊本家畜之物。


至易忽失。


亦猶岐路亡羊之喻。


前在藩中。


不虞其亡。


今放之埸易。


自不免于走失。


其失也。


或為人盜。


或為羊自逃亡。


雖不同。


而其為失則一。


在六五上接上六。


無復遮欄。


正如廣埸無籬柵之防。


則易喪失。


原在意中。


曰無悔。


言無可悔也。


明知其易失。


而不留意。


雖喪之。


無異棄之。


將何悔乎。


且喪羊者六五也。


以為陰爻。


不克畜陽。


不似大小畜之相畜也。


故有羊而竟喪之。


喪之于易。


足見其失在易也。


正以六五地位卑平。


外無防範。


有如埸也。


然大壯本以陽盛得名。


六五陽已盡。


陰繼之。


在前為羝羊之被拘。


至此變而為放弛。


在前為觸藩之不克行。


至此變而為廣埸任所之矣。


此爻象剛柔之別。


而人事得失之殊也。


凡卦爻之用。


有主有客。


有利有害。


陽爻為利。


至陰則反。


主人為得。


至客則異。


六五與九二應。


與九三同功異位。


九二視為利者。


六五則否。


九三以為有者。


六五則亡。


此理數然也。


蓋陽履陰為得。


陰加陽為失。


五雖全卦正位。


六則非爻之宜。


以坤加于乾。


猶臣上于君。


僕上于主。


謂之逆也。


故全卦以陽自卑諧協于陰為正。


而六五則以陰竊位比並于陽為失。


此二者吉凶利害。


因其位而有殊也。


要知大壯全卦。


以壯為用。


六五以上已失其壯。


卦用亦乖。


僅以其得正位。


為陽所親。


故雖喪羊。


終無尤悔。


此無悔云者。


謂既無可悔。


亦無庸悔。


時地所使。


悔又奚為。


六五外卦本多悔。


以正位。


故無悔。


雖爻之剛柔不當。


而位之中正可貴。


讀者勿泥其辭。


而疑大壯全體大用。


前後不同。


致失聖人立辭之旨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27#
 樓主| 發表於 2012-8-10 18:19:25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下經-2-經文講義-大壯卦-釋爻辭-37


象曰。


喪羊于易。


位不當也。


宣聖講義此申釋爻辭之義也。


位猶地也。


地位不宜。


乃召來損失之咎。


則以六五陰居外卦正位。


下與九二相應相錯。


成互易之象。


爻辭易字。


不獨指其地。


亦兼明其事。


不獨示其勢必如此。


亦且見其原有其由。


謂六五以柔居外。


而內藏剛陽過盛。


陰難以協陽。


外難以御內。


比之庸懦之主。


其下悍暴。


不易統率。


歸女之政。


其臣驕橫。


不易裁抑。


則由位言為失人。


由人言為位不當。


正如放羊于易。


為非其所。


羊固失矣。


此由位不當。


即地不宜。


亦由處措乖常。


動止違道。


雖有其位。


仍無當也。


然大壯本以二五兩爻。


上下交和。


剛柔互易。


以孚泰與既濟之象。


六五反稱不當。


何也。


則全卦合內外言。


而六五以一爻論。


陽為正。


陰為變。


正則可為。


變則易失。


故九二為當。


六五則否。


大壯既以陽稱。


六五非陽而欲自壯。


終招亡失之害。


是未有其德。


徒據其位之喻也。


羊固有之矣。


至放非其地而喪之。


則以地之易失。


與牧之非宜。


其失由于無嚴固之防。


非全由于貪安逸之害。


皆以所居非當。


志意易驕。


所事非宜。


防閑未密。


是其蔽也。


震本樂勤動為用。


加以在外正位。


方謂無憂無慮。


而不知禍生反易。


咎由輕忽。


此爻辭有無悔之戒也。


蓋六五果鑒于柔居高位。


而先自防。


不任放恣。


則如羊有牧。


雖放之原野。


亦無喪失之虞。


慎以責成。


則事有專任。


嚴以糾察。


則物無逃亡。


此彖辭先利貞而釋文重大正也。


不貞不固。


不正不當。


六五雖正位。


徒以爻之非陽。


遂成不當之占。


此可見取人之不易也。


自來國政。


為一二女主所敗者甚多。


何非大壯六五之類。


故權位在人。


治亂在德。


六五已有位矣。


尚不免于失。


況無正位而欲肆行者乎。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28#
 樓主| 發表於 2012-8-10 18:19:43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下經-2-經文講義-大壯卦-釋爻辭-38


宗主附注大壯六五爻辭。


喪羊于易。


為六五陰爻。


陽能攝陰。


陰不能攝陽。


故在九四九三。


均有羊之喻。


至六五則喪之。


非固無有。


乃已有而失之。


可見陰之不克畜物也。


易者埸也。


埸易無亡失之患。


亦猶用人者必飽之以食。


安之以居。


範之以職。


使盡心竭力。


孳孳朝夕。


以在左右。


不然則不縱之使?肆而無防。


必至苛之使怨恚而攜貳。


是用人者之失。


不得咎及被用者也。


大壯六五之無悔。


正如此喻。


悔者有所改也。


今羊已喪。


改亦無益于事。


故雖悔。


亦于事無濟。


且明知其得喪。


而竟置之。


是喪在易之也。


易埸百通用。


不曰埸而曰易。


亦有深意。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29#
 樓主| 發表於 2012-8-10 18:20:00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下經-2-經文講義-大壯卦-釋爻辭-39


謂其易亡故也。


廣埸不藩。


任其所之。


是雖在易。


猶逐于野。


放于郊。


馳驅于歧路。


既無牧者。


有不走失乎。


曰無悔。


言無可悔也。


悔尤同義。


無可悔。


即不得尤人。


不得怨天。


亦不得罪物也。


人之所有物。


必有以保守之。


固護之。


如牛之有圈。


豕之有柵。


雞之有塒。


以備其豢養之具。


而後物畜得宜。


喪羊由于昏昧無覺耶。


抑魯莽未慎也。


則悔在自己之過。


不干于物。


正如拋珍品于道中。


儲米粟于野外。


慢藏誨盜。


更奚悔哉。


爻辭無悔云者。


正貴其咎有應得。


悔有不及耳。


猶戒人爾無後悔之意。


明示其不可為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30#
 樓主| 發表於 2012-8-10 18:20:16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下經-2-經文講義-大壯卦-釋爻辭-40


上六。


羝羊觸藩。


不能退。


不能遂。


無攸利。


艱則吉。


宣聖講義此大壯上六爻辭也。


上六居全卦之終。


為大壯之盡。


而以柔居上。


以陰反初。


卦本圓象。


上反為初。


變巽之初爻。


有天風姤之象。


下與九三應。


內剛外柔。


亦似六五。


卻因數極則變。


柔反為剛。


亦與九三。


同有羝羊觸藩之喻。


然已異于六五矣。


六五喪羊。


正以外無防閑。


上六之外轉為初九。


變成藩籬。


羝羊在內。


觸而難出。


既不能進。


復不能退。


遂者猶罷也。


欲罷不能也。


凡事可直逕行曰遂。


言其順也。


不能遂。


猶不克遂己之意。


遂與隨相近。


觀澤雷隨卦辭。


可證上六爻之用。


上六在震之上。


而反下為乾。


有無妄之象。


故曰無攸利。


艱則吉。


以上六必本艱貞之德。


方孚吉利之占也。


羝羊已壯。


而觸藩猶未失也。


不退則必進。


不遂則必艱。


雖此時無利。


而持之以堅。


守之以恆。


則終獲吉利。


此與九三又不同也。


九三在卦中。


不克堅持。


不能恆久。


故雖壯而羸其角。


上六則不復羸。


惟以進退不易。


必待艱貞不屈。


忍苦耐勞以須時之至。


然後藩不阻。


而能防。


羊已肥。


而可食。


不徘徊于中道。


當黽勉于將來。


此易辭之微義。


明其?咎不久即解。


而成大壯之全功。


仍不外利貞之行。


艱者利貞之本。


事未有易而保全艱貞者。


亦未有艱貞而畏事之難者。


大壯本已固。


中已充。


苟外能孚艱貞之行。


則終必獲吉利之果。


此大壯大用。


全在一艱字也。


人知壯為時義。


不知艱為正道。


故徒用壯。


而忽其羸。


徒見羝羊。


而忽其藩。


此六五之不免于喪失也。


同二羊也。


六五失之。


九三上六藩之。


是由地位之殊。


時勢之異。


人情往往敗于驕肆。


成于艱貞。


苟合全卦觀之。


則知聖人立辭之意。


有由來矣。


各卦上爻多不可用。


大壯反占吉。


則以大壯陽多。


惟五上為陰。


陰以少為貴。


且其行降。


陰之在上。


同于陽之在初。


前途遼遠。


正可自勵。


故必艱而後吉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31#
 樓主| 發表於 2012-8-10 18:20:39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下經-2-經文講義-大壯卦-釋爻辭-41


象曰。


不能退。


不能遂。


不詳也。


艱則吉。


咎不長也。


宣聖講義此申釋爻辭之義也。


上六己居極地。


原無可進。


而以下為陽。


陰被阻。


又不可退。


故有不退不遂之語。


蓋壯者。


已壯。


求其再壯。


固不能。


求反于未壯。


亦不可。


此退難而遂不易。


亦猶羝羊在藩之象。


早己在藩。


欲出不得。


而已肥壯。


欲主人久畜不殺。


仍如未肥之時。


是又不能。


此觸藩無濟。


而進退兩難。


釋文稱為不詳。


詳猶祥也。


又包慎密之意。


既以進退不得。


則處地之不祥也。


復以觸藩無功。


則初計之未密也。


明知被人豢畜。


肥則必宰。


而貪于美食。


日求其肥壯。


可見計之未審。


算之未周。


是不詳者。


謂其先事未細思耳。


且詳字?言?羊。


亦言羊之壯。


關夫卦爻之用。


羊固以壯為志。


畜羊者亦盼其壯至而供食為志。


上六已壯極矣。


無可再為留豢之時。


在羊言。


以壯為不祥。


在人言。


以壯為祥。


主客之用有殊。


故不曰祥。


而用詳。


不獨咎羊之未細思于前日也。


不詳二字。


又含有不明不智之義。


明智之士。


決無進退兩難之時。


羊之觸藩。


是其不明不智之咎。


故不退不遂。


謂之不詳。


熟慮審籌。


則先事有所豫。


精思密計。


則臨難有可解。


豫解二卦。


皆震在外。


與大壯同。


用原可參。


是詳不詳。


無間在人在物。


均宜重視之也。


上六處位已高。


臨時已盡。


雖有觸藩之害。


不過一時之?。


雖有不詳之譏。


而終獲艱吉之效。


則以知其不祥而自艱。


戒于觸藩而善保。


時移位易。


仍不得解。


此由于上六處地之易變。


而咎害不久即免。


故爻辭稱艱則吉。


釋文明其咎不長也。


全卦大用。


不外利貞。


而上六之用。


則在艱吉。


其義一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32#
 樓主| 發表於 2012-8-10 18:20:55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下經-2-經文講義-大壯卦-釋爻辭-42


不詳者在以前求壯過急之害。


艱吉者。


在此後正大貞固之功。


雖再三以羝羊為喻。


而易辭之旨。


仍勉人鑒于羊。


而毋自用壯耳。


以羸則成壯。


以艱則成吉。


以貞則成利。


全卦辭一貫之旨。


讀者于此尤宜詳思。


苟忽于用壯之害。


忘其觸藩之?。


以為時地所宜。


而不知天道忌盈。


人道尚謙。


周詳慎密。


為成功之本。


浮夸粗率。


為僨事之機。


上六之得吉。


正以終能艱貞自矢。


又恰遇陰爻在上。


所謂高明柔克者也。


柔足服剛。


且足正下。


時地固嘗變易。


而德用亦克改悔。


人天既合。


神心永孚。


則終大壯。


且獲晉之嘉賞矣。


大壯能保其壯。


則晉得受其福。


此晉卦繼大壯。


而有安康繁庶之占。


可見天所賚者必善人。


神所佑者必德業。


此上六詳字固與祥通。


以祥祉由善德所召。


書曰。


作善降之百祥。


五上天爻。


皆關天道。


不獨重人道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33#
 樓主| 發表於 2012-8-10 18:21:11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下經-2-經文講義-大壯卦-釋爻辭-43


宗主附注古文祥詳羊翔佯數字均通用。


如鍾鼎吉祥作吉羊。


是其明證。


而羊義為善。


祥詳亦作善字解。


祥詳二字通用。


尤屢見經傳。


左傳云。


德刑詳義禮信。


戰之器也。


又云詳以事神。


公羊傳云。


不赦不詳。


吾以不詳道民。


皆本作祥。


即善也。


善字上?羊。


亦取羊性柔善之意。


又詳字包含審析明辨之義。


且有博多延長之意。


詩曰所可詳也。


言之長也。


乃指事之明悉。


言之辨博。


非徒謂其細慎已也。


上六不詳。


既含未善之旨。


又包未備之義。


以進退無定。


出入無方。


在事為未善。


在數為未備。


其下咎不長也。


正與不詳相應。


以不善不備固為咎。


而時移位易則不長。


皆?上三爻羝羊連繫而來。


以前三爻為有善。


為可備也。


善與惡。


猶陽與陰。


三爻為陽。


上六為陰而上易變。


善變則反為惡。


陽變則反為陰。


上六陰爻。


變而就陽。


故仍有羝羊之喻。


若六五則以陰之不變。


而竟喪羊。


可見羊以物言。


善以德言。


詳以事言。


三者一也。


或視為物則為羊。


或視為德則為善。


或視為事則為詳。


此在占者別之也。


爻雖一。


而有變不變之殊。


用雖同。


而有主與客之異。


此易辭不能執也。


詳如作祥。


即失明備之義。


如作羊。


則干物我之情。


故用詳字。


而包羊祥二字之意。


讀者會通釋之自明。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34#
 樓主| 發表於 2012-8-10 18:21:28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下經-2-經文講義-晉卦-總釋象例-44


又曰時交夏令。


按之月卦。


由夬而乾。


而大壯在夬之先。


夬為一陰在上。


至乾乃成全剛。


剛陽過盛。


天地不平。


于時為多?多難之際。


于世為易變易動之交。


蓋五月為姤。


一陰自夬下。


陰陽相爭。


氣勢相迥。


此在平日已如此。


而變亂尤甚。


則以已卯之歲。


木令方張。


而歲運為土。


土木原相生。


卻以後天爭長。


不相能。


木以火煽而成風。


土以木刑而揚塵。


風塵激盪。


霾霧蔽天。


此天空之氣。


感于物而為害也。


天不清。


地不?。


則人不康。


物不精。


地以水土為質。


遇木火而蒸淫。


春猶保其太和。


夏乃鬱為不平。


此泰交之變化。


亦隨時令而紛陳。


苟乾剛不能獨慎。


有背乾惕之心。


則坤地受其牽累。


而失安貞之情。


以陽過則亢而難繼。


陰弱則疑而不禁。


如日月之薄蝕。


徒自損其光明。


而世事乃蒙其害。


人物感于?祲。


非善無以避邪。


非道無以懲淫。


非德無以回數。


非教無以通神。


解鈴繫鈴。


惟在一心。


逆順升沉。


隨時以亨。


則賴夫善人眾多。


善氣盈凝。


化凶為吉。


轉妖為禎。


斯人天之感應。


端在自致于誠也。


今以時交初夏。


關乎歲令。


有須于自警惕。


以免?禍之道。


望大家細體會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35#
 樓主| 發表於 2012-8-10 18:21:46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下經-2-經文講義-晉卦-總釋象例-45


晉卦坤下離上宣聖講義晉上離下坤。


離為後天代乾位之卦。


合先後天言。


上下卦位相對。


與天地否同。


而以坤易坎。


則成火水未濟。


是皆陰陽背馳。


剛柔分立之象。


然晉則不類是。


則以離雖代乾在上。


非天也。


坤雖純陰在下。


而為毋。


離本中女。


女與母合乃成合孝之德。


非否未濟之乖違可比。


全卦四陰二陽。


陽出地上。


成日出天明之象。


離為日為火。


在上則為光明。


在日則為溫育。


後天生化惟離主之。


無離則無生物。


無世界。


冬日寒冷。


生物淍殘。


日不足也。


?洋凝凍。


生物枯寂。


日不至也。


即一日夜。


旦則光明。


夕則昏暗。


大地固未易而景物已大殊。


可見日之光熱為用無窮。


尤以出于地面為最盛。


夏日可畏。


人莫不喜夜之清涼。


酷暑炎熱。


物莫不盼雨之沾潤。


此惟時有特異耳。


若在春秋之時。


則均慕日之明淨。


熱之溫和。


為其為生生之原。


變化之本。


故日出地面。


萬物欣欣。


光照宇內。


群倫煦煦。


此即晉之象也。


晉以離居坤上。


正如日之東升。


光明孔昭。


溫和四達。


在卦雖祇二陽。


而不為四陰所蔽。


陽雖在外。


而不為群陰所驅。


各卦如剝。


一陽在上。


成傷殘之象。


如觀二陽在上。


成垂照之形。


則以陽難久留。


終被陰迫。


而不克竟其德用也。


晉則不也。


二陽在外有似于觀。


而離非巽。


以六五在中。


能挈下三陰以同協也。


一陽在顛。


在類于剝。


而離非艮。


以九四一陽。


能交映成其光明也。


再分三極言。


初二地爻。


皆陰固矣。


而三四人爻。


五上天爻。


則恰孚一陰一陽之道。


剛柔既配。


始終相諧。


是全卦之用。


有優于他卦也。


在卦爻陽升陰降。


除四與上爻外。


餘皆陰。


是降者順而盛。


卻以外卦陽多于陰。


陰不為障。


反助陽成其光明之德。


生化之功。


正如日之光熱。


及地而後顯。


日之功用。


施物而後?。


空中無生物。


以離地也。


愈高愈寒涼。


以離物也。


崇峰積雪。


太空多風。


非日不照。


其德不顯。


其用不?。


為去地遠。


而物無可憑也。


晉則以地在下。


直承日之光明。


厚積日之溫熱。


而後生物以庶。


化育以繁。


故晉之用。


即離日之用。


而徒離不為功。


必以合坤而後見其大用焉。


此離卦六二。


有黃離元吉之占。


正以其下逮坤之正位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36#
 樓主| 發表於 2012-8-10 18:22:03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下經-2-經文講義-晉卦-總釋象例-46


晉四陰二陽與明夷往來。


而與遯大壯相對。


以遯大壯。


二陰四陰。


且乾坤相對也。


此四卦成一大往來。


由爻位言。


晉與水天需對。


與天水訟錯對。


以先後天乾坤離坎為對。


且易位。


乾之易離。


坤之易坎。


則泰否既未濟。


皆與晉明夷有相關連。


離為陽含陰。


坤為純陰。


先天為母女。


後天為日地。


德合而道應。


坤為貞靜。


離為光明。


貞靜主內。


光明主外。


內外克孚。


體用以協。


此晉之為用。


既在于上下克諧。


剛柔克濟以離日出于地面。


如天之明。


無處不照。


如室之燈。


無物不呈。


傳曰。


晉晝也。


謂猶天之晝。


大地同光明也。


晝與夜對。


晉為晝。


則明夷為夜。


而明夷不曰夜。


而曰誅者。


亦以夜行暗昧。


猶人行不正大。


在法當誅也。


明夷為誅。


則晉宜賞。


以晉如日照大地。


其行光明。


猶人行正大。


道高德盛。


足為模楷在典當賞也。


故晉彖有康候錫馬藩庶之語。


王所賞者。


即天所錫。


物之庶者。


即生之藩。


晝曰光明。


姦私遁形。


君子持躬。


莊嚴謹恂。


盜賊杜絕。


詭譎不行。


比之盛世。


治功以明。


比之正人。


篤修其身。


如斯善德。


懋賞當殷。


此傳稱為晝。


而與明夷之誅相形成對也。


夫暗昧之事。


不與于光明。


卑污之行。


不干于正大。


此君子小人異其趣。


而公正私邪之不相容也。


宵小自來同稱。


暮夜盜竊所幸。


昏晦之不聰。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37#
 樓主| 發表於 2012-8-10 18:22:18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下經-2-經文講義-晉卦-總釋象例-47


惡行之非正。


亂世先毀其紀。


亡國先失其信。


惡行先欺其心。


孽謀先污其性。


故明夷所必誅。


而晉則受夫天命。


光天化日。


德業以昭。


教行法立。


言行可表。


聖人在位。


賞罰不撓。


治世興國。


上下一道。


此晉之道。


如白晝。


正人君子乘時致功之日也。


晉進也。


升也。


由下而上。


由卑而高也。


非如平地之前進。


廣野之奔逐也。


故不曰進而曰晉。


晉下有日。


亦如卦日升于地之象。


晉字如普。


又類日普昭天下之象。


以晉而前。


則德業日新。


以普而登。


則功績日隆。


是晉有為之時。


有成之地。


正如日出地下。


而升于空。


成就世間一切生化也。


晉以離合坤。


坤本安貞之德。


而善順承。


離本光明之用。


而重附麗。


故晉卦上為光明。


內則貞靜。


德孚承順。


用則附麗。


前講離卦。


已詳釋離麗之義。


日麗于天。


而光麗于地。


其光熱必憑物而後顯。


地面之氣。


即空氣。


亦物也。


亦屬于地者。


若去地漸遠。


則空氣漸薄。


愈遠愈稀。


終至于無。


無氣之空。


寒冷難禁。


故離麗必因地而後竟其大用。


今晉正孚離麗之德。


而凡地上所有物。


莫不藉離日之麗以生成化育。


至于無盡。


則日之功用。


亦晉之德用也。


而坤在後天所順承者。


非先天之乾。


乃後天之離。


則以後天離日代乾天而主其用。


天無日無以生成萬物。


是地所承者。


即離日代天生成之道。


譬之草木。


根生于土。


地之德也。


必依日之光熱以溫養之。


更因日之蒸騰雲雨霧露以潤澤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38#
 樓主| 發表於 2012-8-10 18:22:34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下經-2-經文講義-晉卦-總釋象例-48


而後遂其生成。


達于實用。


此離日之功。


賴地有以承順之也。


日之為用。


必在于晝。


前已言之矣。


晝則日出直照。


熱氣最盛。


若及夜。


則已大減。


是日之功用。


以晝為著。


故傳稱為晝。


謂晉之用猶晝日也。


晝日自東升空。


洎夕西下地面。


受光之候。


天明之時也。


晉乃象之。


而傳又曰晉進也。


釋彖辭亦如是講。


則以其象日之上升耳。


日自地下出于東方。


由地面視之。


其行湧上。


如物之飛升空中。


晉之為行。


亦正如是。


非固守一地不移。


非來去平地不進。


故謂之升。


言其直上猶登也。


自卑而高也。


以晉內卦坤為三陰。


外卦離兩陽一陰。


易以陽為重。


陽在上則為進。


九四為陽之始動。


上九為陽之至高。


是離之象。


即陽日上之象也。


而陽者育于陰。


猶子之育于母。


坤大母也。


離在坤上。


正如子之自母出生。


亦如日之自地下上升也。


其出也得夫時。


其升也合其德。


此晉之為進。


天道自然不為而成者也。


傳曰。


物不可以終壯。


故受之以晉。


言物已壯之後。


必有所為。


有所成。


正猶人之壯年。


身力盛強。


精神煥發。


自當有所作為。


成其德業。


此必有得于晉也。


晉則功業以大。


聲聞以榮。


凡人之情。


皆宜如此。


是大壯之後必繼以晉。


亦自然之理數也。


夫晉非徒進也。


亦猶壯非徒壯也。


壯必有用。


晉必有成。


猶行師也。


進必有功。


若進而敗。


或無所獲。


是不當進。


而晉則當進也。


已壯于前。


有其勢也。


所憑者厚。


有其本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39#
 樓主| 發表於 2012-8-10 18:22:50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下經-2-經文講義-晉卦-總釋象例-49


所動者明。


有其用也。


正大光明。


行之無阻。


此離坤合德而成晉之進也。


故晉有功。


有功則有賞。


有賞則有獲。


以晉象日之升。


勛業炳然也。


其往來卦明夷。


則與之反。


晉有功。


明夷則為罪。


晉有賞。


明夷則為誅。


晉有獲。


明夷則幽囚竄逐。


身幾莫保。


故在晉為安吉。


為富庶。


在明夷為憂勞。


為窮蹙。


在晉為康侯。


為錫賜主。


明夷為文王箕子。


為拘辱。


為逃亡。


其所占恰相反也。


亦不外數之往復。


理之循環。


天道盈虛。


人事窮達。


各有所合耳。


究其為卦。


一離一坤。


未嘗異也。


而晉以離在坤上。


象日之東升。


明夷則離在坤下。


象曰已入地。


光明與暗昧殊也。


安坦與艱危別也。


宵夜者小人之利。


晝日者君子之宜。


凡善惡之辨。


皆如日與夜。


晉為晝。


則明夷為夜。


晉為明。


則明夷為暗。


晉為君子得時。


明夷則小人得勢。


君子得時。


足以防小人之肆。


小人得勢。


足以屏君子之進。


此文王箕子之囚亡。


必在商紂之世也。


雖曰天道人實應之。


治世則賢能并進。


亂世則奸宄同與。


豈皆天道哉。


在上者固有其咎矣。


晉以坤厚在下。


克承天日之德。


離明在上。


克推光耀之施。


此其合也。


而大用以成。


明夷乃反是。


坤無所承。


而不協安貞之占。


離無所麗。


而不著光明之德。


此成兩乖之象。


人物亦感而受其害焉。


故知者察于幾先。


防于未至。


知物之壯。


必有進也。


則促成之。


知行之升。


必有傷也。


則預備之。


則可長保其光明。


永杜其暗昧。


此晉卦之宜珍用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40#
 樓主| 發表於 2012-8-10 18:23:06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下經-2-經文講義-晉卦-釋彖-50


宗主附注大壯之後為火地晉。


晉與明夷為往來卦。


皆四陰二陽。


與遯大壯恰相對。


以遯大壯四陽二陰。


乾居上下。


晉明夷則四陰二陽。


坤居內外。


是成對也。


乾坤為陰陽統帥。


晉明夷皆坤主之。


晉以坤在下。


陰自降。


而卦則升。


明夷以坤在上。


陰變升。


而卦則降。


蓋易以陽為重也。


晉二陽在外卦。


明夷則在內卦。


二陽皆屬離火。


則二卦實與需訟相對。


以離坎乾坤先天對位也。


不獨對位。


且為先後天交易之位。


先天乾坤。


後天離坎。


皆同位。


是晉明夷在後天與需訟對。


若合先天言。


則又與泰否相似。


與重坤者相通。


以離為中女。


而後天代乾也。


中女與坤同為陰代乾。


則與乾相等。


是離坤之合。


既似泰否之天地交。


又近重坤之上下皆陰也。


故欲明晉明夷二卦之用。


必先明其類似相通之象。


不得徒執本卦之象。


而拘拘于上下內外之交合已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5 09:55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