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唐勇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張聿青醫案】

 關閉 [複製鏈接]
221#
 樓主| 發表於 2015-3-3 22:18:52 | 只看該作者

二診

 

利膈清咽,熱態稍安,而咽中赤碎痛甚,環口發出熱泡,兩腮碎痛,煩渴欲飲。

 

經色紫黑。

 

左脈弦緊,舌紅邊尖絳刺。

 

邪熱化火,熏灼肺胃,陰津暗傷。

 

恐熱入血室,而致昏喘。

 

磨犀尖(六分沖) 鮮生地(一兩洗打) 大元參(三錢) 柴胡(五分) 丹皮(二錢) 細生地(四錢) 大天冬(三錢) 連翹殼(三錢) 肥知母(二錢) 人中黃(五分) 澤蘭葉(二錢) 青竹葉(三十片)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22#
 樓主| 發表於 2015-3-3 22:18:59 | 只看該作者

三診

 

涼營泄熱和陰,咽赤碎痛稍減,漸能得寐痰,稍爽利。

 

舌絳赤轉淡,中心似苔非苔,頗覺黏膩。

 

火得水而漸衰,濕得水而仍濁,濁火蒸騰,仍是熏蒸肺胃之局。

 

擬泄熱化濁。

 

羚羊片(三錢先煎一炷香) 白茯苓(四錢) 黑山梔(三錢) 碧玉散(三錢包) 連翹殼(三錢) 淨蟬衣(六分) 柴胡(五分) 枳實(七分) 水炒竹茹(二錢) 青竹葉(三十片) 竹瀝(一兩沖) 鮮橄欖(去核五枚打汁沖)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23#
 樓主| 發表於 2015-3-3 22:19:07 | 只看該作者

四診

 

咽痛略定,氣逆較平,痰稍爽利,煩熱亦輕,而肌膚仍然作癢,口渴喜涼飲,咽中白腐不退。

 

左脈細弦而數,右脈細數微弱,舌白質紅,舌尖滿布紅點。

 

火熱劫爍肺胃,陰津大傷。

 

咽通於胃,喉通於肺,肺為辛金,在色為白,金因火旺,其腐為白,金之色也。

 

還恐火刑金爍,而致肺喘。

 

再清肺胃之熱,而救肺胃之陰。

 

北沙參(五錢) 大麥冬(三錢) 生石膏(六錢) 真川貝(三錢) 冬桑葉(一錢) 鮮生地(洗打八錢) 鮮鐵斛(洗打七錢) 元參肉(三錢) 天花粉(三錢) 甘中黃(五分) 粉丹皮(二錢) 生赤芍(一錢五分) 冬瓜子(三錢打) 金汁(一兩沖) 青蘆管(一兩五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24#
 樓主| 發表於 2015-3-3 22:19:14 | 只看該作者

五診

 

另定方服。

 

龍膽草(二錢) 杭白芍(二錢) 大元參(八錢) 生甘草(二錢) 生山梔(二錢) 大生地(一兩) 川黃柏(一錢五分) 全栝蔞(三錢) 生石膏(三錢) 馬兜鈴(二錢) 板藍根(三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25#
 樓主| 發表於 2015-3-3 22:19:22 | 只看該作者

六診

 

咽痛白腐布滿,項側耳後腫脹作痛,熱勢不衰,肝膽之火,勢若燎原。

 

大苦泄熱,大寒勝熱,咽痛略減,白腐略退。

 

然熱勢仍熾,經紫色不淨,臍下按之板滯。

 

脈象弦數,舌紅起刺。

 

肝膽之火風,交熾於上,欲行未行之血,凝滯於下,營郁則熱,亦屬定理。

 

再從清泄之中,兼和營滯。

 

以備商酌。

 

大生地(七錢) 龍膽草(一錢五分) 黑山梔(三錢) 桑葉(二錢) 生甘草(七分) 板藍根(三錢) 生赤芍(二錢) 丹皮(二錢) 酒炒延胡索(一錢五分) 單桃仁(三錢去皮尖打) (另)上濂珠(二分) 上西黃(四厘) 西血珀(四分三味研末蜜水調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26#
 樓主| 發表於 2015-3-3 22:19:32 | 只看該作者

七診

 

清泄肝膽,兼化營滯,熱勢減輕,咽痛碎腐大退,略能安穀。

 

人之一身,營衛陰陽而已矣,周流貫通,無一息之停。

 

衛者陽也,所以衛閉者則生寒。

 

營者陰也,所以營郁則生熱。

 

蓋營郁則陽氣屈曲,自然生熱。

 

熱重復輕,其勢起伏,以營鬱而陽不得宣,屈曲而熱,鬱極而通,熱即轉輕。

 

迨周流至營郁之處,陽氣復阻,屈曲復熱,此熱勢起伏之情形也。

 

昨進藥後,少腹微微攻動,旋即大便,堅而且黑,甚覺安舒,未始非滯血之所化。

 

然少腹尚覺板滯,項側耳後,腫硬漸甚,外瘍大有起發之勢。

 

其腫硬之處,營血亦必停阻,肝膽之火亢甚,夫人而知之矣。

 

而營氣不宣,陽氣屈曲,積薪助火,安得而不燎原乎。

 

再從和陰泄熱,兼化營滯。

 

羚羊片(三錢先煎) 粉丹皮(二錢) 人中黃(五分) 大生地(六錢) 元參(三錢) 霜桑葉(二錢) 龍膽草(一錢五分) 澤蘭葉(二錢) 大貝母(三錢) 丹參(三錢) 生赤芍(一錢五分) 十大功勞葉(二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27#
 樓主| 發表於 2015-3-3 22:19:40 | 只看該作者

八診

 

辛涼重劑,原為清熱解毒,救液熄風而設,何以喉間更痛者。

 

曰、紅爐潑水,烈焰飛騰也。

 

何以少腹痞硬者。

 

大氣欲泄而不泄,腸間之氣,反為痹阻也。

 

經云、其始則異,其終則同。

 

斯之謂歟。

 

今諸款見松,喉腐亦定,痛勢且緩,獨是遺毒脹痛,更甚於前。

 

脈小數弦,口乾作渴,唇吻燥痛。

 

分明鬱伏之邪火,由臟出腑,由腑出經,痛雖不堪,而症則由此轉順矣。

 

所嫌者本質陰虛,又當邪火燔灼之余,氣傷液耗,熱猶未已,而遺毒之痛,亦起心火,則火化風而劫液,實為可慮。

 

急急存陰清熱,導腑解毒,安內攘外之法,未識當否。

 

羚羊片(三錢先煎) 桑葉(二錢) 銀花(三錢) 元參(三錢) 連翹(二錢) 丹皮(二錢) 人中黃(五分) 赤芍(一錢五分) 石膏(八錢) 川貝母(二錢) 枯芩(一錢五分) 鐵皮斛(五錢) 知母(二錢) 猴棗(二分) 金汁(一兩沖) 蘆根(一兩)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28#
 樓主| 發表於 2015-3-3 22:19:48 | 只看該作者

王(右)

 

伏暑感新涼而發,凜寒而熱有起伏,胸悶惡心欲嘔,適及經來,少腹不舒。

 

脈細數而滯,舌苔白膩。

 

此伏邪夾濕,郁阻氣機,深恐內閉昏痙。

 

大腹皮(二錢) 川朴(一錢) 鬱金(一錢五分) 赤豬苓(各二錢) 澤蘭(二錢) 製半夏(二錢) 橘紅(一錢) 延胡(一錢五分) 光杏仁(三錢) 桔梗(一錢) 炒枳殼(一錢) 羌活(一錢) 竹茹(一錢) 玉樞丹(四分佛手湯先化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29#
 樓主| 發表於 2015-3-3 22:19:56 | 只看該作者

二診

 

熱勢起伏不減,胸悶惡心,每至熱起,輒覺頭昏暈冒,汗不獲暢。

 

脈滯數不揚,舌苔淡黃,而中帶干毛。

 

無形之暑,有形之濕,交蒸不化,心胸遂成氤氳之鄉。

 

更以經來澀少,血因熱滯,深慮內竄昏厥。

 

炒香豉 廣鬱金 廣杏仁 五靈脂(酒炒) 桔梗 上廣皮製半夏 延胡 竹二青(鹽水炒) 絲瓜絡 荷葉邊 西血珀(四分) 上西黃(三厘二味研細先調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30#
 樓主| 發表於 2015-3-3 22:20:06 | 只看該作者

三診

 

今日熱起,大為減輕,惡心亦得較定,昏暈煩渴,與昨迥殊。

 

足見伏氣與濕交蒸,心胸即如雲霧矣。

 

但脈仍糊數。

 

邪勢尚甚,還恐起伏生波也。

 

連翹 烏藥 光杏仁 赤苓神 淡子芩 南楂炭 天水散 延 澤蘭 製半夏 鬱金 竹葉心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31#
 樓主| 發表於 2015-3-3 22:20:14 | 只看該作者

四診

 

熱勢雖未大起,而猶戀戀未退,胸悶惡心,臍上作痛,經事已淨,較諸尋常尚覺澀少。

 

脈左關弦大。

 

良以暑濕交蒸於氣分,肝胃之氣,亦由此失和。

 

再參調氣。

 

半夏 香附 廣皮 鬱金 枳殼 澤瀉 赤苓 杏仁 竹茹 佛手 左金丸(佛手湯先服) 張 熱勢起伏,起則煩擾不寧,語言錯雜,胸悶頻渴欲飲,汗多不解。

 

舌紅苔白,脈濡。

 

此暑從內發,暑為天之熱氣,所以一經熏灼,即亂神明。

 

經水適來,深恐熱入血室,而致昏厥。

 

光杏仁 益元散 鬱金 煨石膏 桔梗 炒竹茹 川桂枝 通草 製半夏 澤蘭 元胡索 鮮佛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32#
 樓主| 發表於 2015-3-3 22:20:23 | 只看該作者

 

翰臣

 

症起七日,先寒後熱,寒則震戰,熱則煩渴,惡心胸悶,汗出溱溱,而氣味甚穢。

 

脈象弦滑,苔白質膩。

 

病起之際,適值失精,若論邪勢直入陰經,則喻氏治黃長人房勞後傷寒論極詳細。

 

此蓋由時感之邪,與濕混合,阻遏於少陽陽明,名曰濕瘧。

 

所恐少陽之邪,並入陽明,而轉但熱不寒,或熱而不退,便多變局,以少陽主半表半裡,無出無入,而陽明胃絡,上通於心也。

 

若有寒有熱,當無大患耳。

 

用小柴胡以和解表裡,合達原飲以達募原之邪。

 

即請商政。

 

淨柴胡(五分) 草果仁(五分炒) 花檳榔(八分) 赤茯苓(三錢) 橘紅(一錢) 黃芩(酒炒一錢五分) 製半夏(一錢五分) 枳殼(一錢炒) 制川朴(一錢) 竹茹(一錢五分薑汁炒)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33#
 樓主| 發表於 2015-3-3 22:20:33 | 只看該作者

周(江陰)

 

久咳屢次見紅,痰阻營衛,陰陽不能交通,寒熱三日而至,其營衛郁勃之氣,欲借陽經泄越,間有襯交,氣血由此凝滯,偏左有形。

 

脈象弦滑而帶微數。

 

陰氣有漸傷之慮。

 

欲和陰陽,當通營衛之痹。

 

擬白虎加桂法,參宣通搜絡之品。

 

川桂枝(四分) 肥知母(一錢五分) 生甘草(三分) 雲茯苓(三錢) 枳實(一錢) 杏仁泥(三錢) 廣鬱金(一錢五分) 石膏(煨研五錢) 粉當歸(一錢五分) 鱉甲煎丸(九粒開水先送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34#
 樓主| 發表於 2015-3-3 22:20:41 | 只看該作者

 

大瘧而轉寒熱疊來,汗多而氣酸帶穢。

 

右脈濡軟,左部細弦。

 

此由痰濕不運,熏蒸陽明,營衛陰陽,亦為之阻。

 

宜和中化痰,兼通營衛。

 

製半夏(二錢) 枳實(二錢) 川桂枝(五分) 炒冬術(二錢) 石膏(煨研四錢) 橘紅(一錢) 澤瀉(一錢五分) 白茯苓(四錢) 竹二青(薑汁炒一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35#
 樓主| 發表於 2015-3-3 22:20:50 | 只看該作者

正蒙

 

暑濕先伏膜原,茲從少陽外達,熱壯煩惡,熱退汗暢。

 

舌苔中黃邊赤。

 

恐成癉瘧。

 

擬方即請正之。

 

肥知母(二錢) 茯苓皮(四錢) 黑山梔(二錢) 廣鬱金(一錢) 大豆卷(三錢) 白蔻仁(五分) 益元散(四錢) 淡黃芩(酒炒一錢五分) 香青蒿(一錢五分) 荷梗(六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36#
 樓主| 發表於 2015-3-3 22:20:58 | 只看該作者

二診

 

暢汗熱達,痰熱未淨,夜寐不安。

 

苔根黃膩,脈弦滑轉甚。

 

擬加味溫膽法。

 

候正。

 

半夏(青鹽水炒二錢) 川石斛(先煎三錢) 廣皮(一錢) 川毛連(薑汁炒四分) 益元散(包四錢) 丹皮炭(一錢五分) 栝蔞皮(三錢) 朱茯神(各三錢) 小枳實(一錢) 黑山梔(一錢五分) 竹二青(鹽水炒一錢半) 荷梗(五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37#
 樓主| 發表於 2015-3-3 22:21:06 | 只看該作者

賈(左)

 

寒熱間作,脈糊不爽,此濕瘧也。

 

和以化之。

 

製半夏(一錢五分) 上廣皮(一錢) 柴胡(五分) 枳實(一錢) 淡黃芩(一錢五分) 大腹皮(二錢) 川朴(一錢) 草果(四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38#
 樓主| 發表於 2015-3-3 22:21:16 | 只看該作者

二診

 

寒熱仍來,汗不獲暢。

 

邪勢為濕所遏,不得外越。

 

再和以化之。

 

柴胡 炒杏仁 製半夏 淡黃芩 草果仁 廣皮 鬱金 赤豬苓 枳實 竹茹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39#
 樓主| 發表於 2015-3-3 22:21:25 | 只看該作者

蕭(左)

 

寒熱間作,汗不獲暢。

 

暑濕阻於表裡之間。

 

先為和化。

 

白蔻仁 大豆卷 柴胡 淡黃芩 川朴 青陳皮 赤白苓 大腹皮 炒枳實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40#
 樓主| 發表於 2015-3-3 22:21:34 | 只看該作者

沈(左)

 

久瘧屢止屢發,刻雖止住,而食入不舒,左脅下按之板滯,胃鈍少納。

 

脈濡,苔白質膩。

 

脾胃氣弱,余邪結聚肝絡。

 

擬和中運脾疏絡。

 

於潛術(二錢炒) 陳皮(一錢) 川朴(一錢) 製半夏(一錢五分) 沉香曲(一錢五分) 焦楂炭(三錢) 茯苓(一錢) 炒竹茹(一錢) 鱉甲煎丸(一錢五分開水先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25 16:03 , Processed in 0.187503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