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
簡言之,就是夏季太陽射到地面的熱,經秋降入土下,經冬藏於土下的水中,經春由土下的水中,升出地面,經夏浮於地面之天空,再同夏季太陽射到地面的熱,降入土下。
升降一周,則生中氣。
圖中之太極圖,表示中氣之所在。
中氣者,萬物之生命也。
秋收冬藏,秋降冬沉,春生夏長,春升夏浮。
升者,陽熱升也。
浮者,陽熱浮也。
降者,陽熱降也。
沉者,陽熱降也。
藏者,藏陽熱也。
收者,收陽熱也。
長者,長陽熱也。
生者,生陽熱也。
吾人的在北溫帶地面。
夏至之時,見太陽往南,地面之天空上的壓力向下,地面上的太陽熱力,遂往下降。
冬至之時,見太陽往北,壓到地面下之水中的壓力,仍往上收,壓到降下水中的太陽熱力,遂往上升,周而復始,遂成二十四節氣之春溫夏熱秋涼冬寒。
所謂大自然的宇宙,如此而已。
甚尋常事耳。
一日之卯午酉子,一年之春夏秋冬也。
傷寒論腸胃之熱證,申酉時必熱加。
遺精白帶,半夜病作。
春病溫病,夏病霍亂,秋冬人則身體特別健康。
皆大氣運動整個發現之事實。
所以學中醫學,必先學知大氣。
必先學知二十四節氣。
讀此圖要整個的讀。
在讀陽升,就要注意陽降;
在讀陽降,就要注意陽升。
在讀地面之上,就要注意地面之下。
在讀地面之下,就要注意地面之上。
在讀春,就要注意秋。
在讀冬就要注意夏。
在讀右下左上,就要注意中。
將圖的左右上下,合在自己的身體的左右上下看,便知人身一小宇宙一氣運行之妙,而得到治病的竅要。
節氣的節字,就是竹節。
節與節之間,是滑利的。
一到節上,便難過去。
宇宙大氣,交節必鬱而後通。
久病之人,交節前三日多死。
大氣鬱人身亦鬱。
久病之人,腠理乾塞,交節不能通過,是以死也。
凡病節前起色,以後即愈得快。
可以見中醫學是人身一小宇宙之學矣。
故學知二十四節氣,須用功夫,一點不可含糊。
務必於事實上,隨時隨地找出憑據,欲找憑據,須在病人身上去找。
我常謂在家讀醫書,不如醫院的「看護士」容易明白,時時與病人不離開也。
中醫無醫院,唯讀空書耳。
書再不好,更無法學。
二十四節氣的圓運動圖,中醫的醫院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