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周慎齋遺書】

 關閉 [複製鏈接]
621#
 樓主| 發表於 2013-9-27 19:17:42 | 只看該作者

痘疹


人之一身,以胃氣為主,胃氣即天氣,天氣升則地氣方化而後萬物生長。


痘初出於陽而後傳於陰,左腎足,胃亦足,木行旺地,是真陰也,氣血衝和,邪從何來?


黑陷乃胃欠真氣,邪化於火,心以血養,血被火涸,心神失守,故病歸腎。


邪深因虛而起,有餘易治,不足難扶,腎防受邪,初出宜滋陰解毒,不使火土干涸,一出暗昧,神昏氣促,帶白腰痛,非腎而何?


何從救解?


若解而不散,陽陷於陰分,血之陽無上升耳。


宜養陽為主,不可再攻,攻則正空而邪反實,損傷胃氣,不救一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22#
 樓主| 發表於 2013-9-27 19:18:05 | 只看該作者

痘疹


二陽之病發於心脾,痘以二陽為主,已出未出,自汗吐下,雖急不可過用寒涼,過寒則真氣受傷矣。


肝腎有益,脾胃受害,再勿汗、吐、下焉。


蓋肝氣即胃氣,喜濕熱以養。


升麻,麻疹不宜用,防咽喉痛也;


痘證恐灌膿之時,泄而倒塌,故用之也。


小便赤而渴者,升麻葛根東加木瓜、連翹之類。


瀉而小便清,食傷腹痛不渴,五苓、神麯、木香之類。


或吐下無汗,不可妄投發表,待神至自和。


已出者,宜養芽,不使枯槁,宜保元東加芎、歸;


一半未出者,加前胡、桔梗、羌活之類。


火盛仍熱,去保元,用消毒飲退火。


如吐瀉先已傷脾矣,過用出一二日,大便閉結,是血枯腎無以濟也。


又恐灌漿時喉痛而泄,痘不起發,宜早行清涼,重用芎、歸並消毒飲。


痰涎壅塞甚,狂言,加石膏;


便閉燥熱,用大黃。


若早用補法,必成或外有斑疹,是表實而風熱鬱於血分也。


宜蘇葛湯,重用前胡、桔梗、羌活、防風、連翹、三五日,其痘紅紫,四物湯並解毒。


疏痘全在前胡。


熱盛必用沙參。


如盡用寒涼,反逼四五日,賴胃助生發之氣,非善食即無滋潤也。


如無他證,用保元、芎、歸,仍熱甚,用消用寒涼,陷胃無生發之氣,至八九日灰白癢塌,喉痛嘔惡,非胃病而何?


不救六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23#
 樓主| 發表於 2013-9-27 19:18:17 | 只看該作者

痘疹


六七日陰中之陰,盡付於外,而內則空虛,如鍋中甑內之氣,妙不可言,陽長一分,陰長一分。


用芍藥使血歸護,保元加芎、歸、肉桂,再用白芷、木香行滯,不可太用熱藥,恐涸而八九日氣血盡歸於外,則內虛無疑。


如膿黃蠟色,不須治之。


若瘡嫩淡白,保元、白芷養陰丹。


靨後干燥,發熱渴盛,宜救津液,恐津涸陰絕,不救八也。


九十日上體真結痂,下體不至則瀉,不必憂之,陽復內回,氣血下達,不比六七日起灌之時可懼也。


保元、四君子之類。


反用寒涼止塞,致不思飲食,不救九也。


十二三日邪已結完,宜氣平回陽。


面上真痂下多水泡,四君、山楂利之。


面上濕疤,遍體發毒,保元合四物加銀花、連翹之屬。


或血泡,或舊瘡成坑不收,更加發熱,胃無生生之氣,凡小兒痘證發熱,蘇葛散一劑,令其表和;


見點,消毒飲。


血藥隨證加減。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24#
 樓主| 發表於 2013-9-27 19:18:25 | 只看該作者

痘疹


凡痘初熱之時,即宜葛根湯。


蓋痘發於陰分,從陽引陰,此為至當也。


痘因表藥太過,遂至不發,用理中湯一吐,其痘盡出。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25#
 樓主| 發表於 2013-9-27 19:18:40 | 只看該作者

痘疹


凡痘唇口破裂,口乾不渴,的系血燥,用芎歸東加連翹,或四物加蓮子之類。


大便閉,痘起灌膿,飲食不進者,紫蘇湯磨山豆根,服之即開。


外痂薄宜滋潤之。


泄瀉寒戰切牙麻初出於陰而傳於陽。


人之一身,惟火甚速。


肺金居上,畏火者也;


脾土居中,畏木者也。


火炎上則肺有虧矣。


火宜發之。


疏通血脈、滋潤皮毛而肺無傷,則左腎足,木得其潤澤,肝血潤則脾血藏,脾陰又何傷乎?


脾通血脈,胃主四肢,胃氣上升,肺津乃降,滋生元氣,萬物生長,心之神化,脾得其真火,化從何起?


蓋火是邪,邪從虛起,有餘易去,不足難扶。


未出之先,肺先受邪,當發其表,邪從汗散。


假如救汗不至,或汗多,疹或隱或見凶,皆是元氣不足,脾虛不統故也。


當補脾陰之不足,血藥之中,少加參、桂,亦無害也。


庸醫未見其理,謂麻宜清涼,痘宜溫補;


痘有先清後補之別,則麻無有溫之之意。


求汗不至,不可再攻,攻則化而為火,肺熱無救,一也。


未出或已出,自汗吐下,真氣已傷,脾肺先受害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26#
 樓主| 發表於 2013-9-27 19:18:58 | 只看該作者

痘疹


麻以二臟為主,切宜斟酌,再無汗、吐、下也。


胃喜濕熱而上升,清氣下陷,小便赤而渴者,葛根、前胡、桔梗、甘草、牛蒡、連翹、木通之類;


或飲食所傷,腹痛泄瀉,小便清而不渴,屬寒,五苓加神麯,山楂、砂仁之類;


或吐下無汗,不可再攻,宜緩候,待養得神至自和,不可不察。


元氣虛弱,照依常例行之,醫死而不悔者多矣。


自經汗、吐、下者十余日不退,久病無陽,宜陽生陰長,四物加參可也。


熱甚加沙參,不可過用寒涼,過用則脾氣絕,二也。


出作兩次而不齊者,已出者宜養芽,不使枯槁,用芎、歸、赤芍、木通;


未出者宜表,蘇葛加前胡、桔梗、牛蒡,喉痛加元參;


或血經妄行,宜犀角地黃湯,或升麻葛根東加沉香、梔子、連翹之屬,切莫忘陰而攻表,以成陰血動,三也。


麻不宜發綻,綻者凶;


亦不宜隱,隱而不現無神者斃。


出未至足,便作出盡,不行消毒,純用寒涼,使裡血凝滯而陰不發越,熱傳於血室,或吐或下,或熱鬱於內,變成疳勞,或一月、二月而安,或傳而至死,四也。


已出三四日而不沒者,內有熱也,四物加芩、連、梔子、木通;


七八日後有熱,內虛而邪盛不散,當扶正以卻邪,宜養陰以滋脾肺,使無克勝,黃芩、白芍、燈心、人參、沙參、天冬、麥冬、當歸、山藥、蓮子,煩加竹葉、棗仁,看輕重加減治之,不養陰而誤滋陰,五也。


痰涎涌甚,譫語發渴,屬裡,宜救陰,宜白虎湯;


若用消毒飲疏散正氣,肺絕而亡,六也。


大便閉,經血燥,宜用芎歸東加紅花、麻仁,因血虛不能養肝,胃氣不能上升故也;


而反用柴胡,瀉肝血致腎絕,七也。


出一二日,滿口細瘡,全無空地,火鬱宜發之,消毒散加甘草、桔梗、牛蒡、木通、連翹;


如反純用寒涼,逼毒內攻,八也。


靨後口內黑點瘡者凶,恐胃爛不治,或一月、半月余熱不退,發渴屬虛,宜生脈散兼四物湯,調養氣血,不致干涸,但久病無陽,莫依常例治之,致脾虛不食,或四五六日口舌硬瘡,變成疳疾,或致胃爛,宜消毒,甘桔加元參、沙參、炮薑;


如反用白虎,損傷胃氣,九也。


麻後痢,只因脾虛不醒,宜用芎、歸,白痢煨生薑,赤痢香連丸,切莫大下,瀉痢不愈,宜大補氣血;


若大下則泄盡元氣,黃脹而死,十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27#
 樓主| 發表於 2013-9-27 19:19:10 | 只看該作者

痘疹


發表一節,冬用麻黃、羌活、白芷,並消毒飲;


春、夏用蘇葛根加連翹、甘草、桔梗,喉痛用之。


嘔用陳皮、貝母、薑汁、竹茹。


前後咳嗽,乃風寒所感,宜表中卻邪。


過於清者絕胃家生發之氣,過於補者動胃火,二者皆非疹之正治。


惟補陽中之陰,隨證施治,莫偏於寒,莫偏於熱,則元氣足,易起易發;


若元氣衰則毒郁於表,表熱而火土涸,真陰絕而不救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28#
 樓主| 發表於 2013-9-27 19:19:31 | 只看該作者

外科雜證


凡毒,血氣不足而成;


氣血凝滯,毒之所由發也。


在初解散,三五日後,調補氣血。


若寒涼太過,則胃氣受傷,不可救也。


脈洪滑粗散者難愈,微澀遲緩者易痊。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29#
 樓主| 發表於 2013-9-27 19:19:48 | 只看該作者

治無名腫毒方


人參(五錢) 黃 (一兩) 肉桂(二錢) 大黃(五錢) 麻黃(二錢) 水煎服。


面為諸陽之會,邪所不容。


面上生瘡,是邪陽勝,正陽虛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30#
 樓主| 發表於 2013-9-27 19:19:56 | 只看該作者

治發背、諸般腫毒效方


大黃(三兩) 貝母 連翹 白芷(各一兩) 為末,每服三錢,陳酒送下,以醉為度。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31#
 樓主| 發表於 2013-9-27 19:20:04 | 只看該作者

楊梅瘡


宜十全大補湯,每味各一錢,加土茯苓四錢,金銀花二錢。


多服。


痔瘡用兔屎、乳香共末,酒服,日三次即愈。


又用水楊梅不拘多少,煎水洗三五次,立痘癰,芝麻炒煙盡,帶白色搗成膏敷,即消。


凡口內、大小便出血者,不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32#
 樓主| 發表於 2013-9-27 19:20:12 | 只看該作者

驗案


一人背瘡不收口,用鮮黑魚皮蓋之,日三四易,即收口。


一人痔瘡,失血過多面黃,此脾氣下陷,宜升陽為主,補中益氣加五味三分,細辛一分一人遍體風癬,寒熱往來。


用歸身三錢,赤芍三錢五分,甘草、白芷、苡仁、神麯各一,服三十帖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33#
 樓主| 發表於 2013-9-27 19:21:05 | 只看該作者

全篇完!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4 18:53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