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精華】
(六)厚積薄發,采民族醫藥中醫藥學是中華民族在長期的醫療、生活實踐中逐漸形成的具有獨特理論體系和民族風格的傳統醫學,是我國各民族共同創造的偉大財富。
新疆是多民族聚居地區,是絲綢(綠洲)之路的主要通道。
歷代醫家在為促進新疆各民族醫藥學的形成和發展、促進中外科技文化交流過程中,也同時為促進各兄弟民族相互之間的團結進步和學術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張氏在新疆從醫30餘年,同當地的民族醫藥專家和各族群眾,建立了深厚感情。
新疆特殊的自然人文環境,豐富的中藥、民族藥材資源,尤其是自古以來以中原文化為主體的中醫藥學和維吾爾醫學、哈薩克醫學、蒙藏醫學源遠流長的珍貴史料,以及中國傳統醫學在中亞各國和阿拉伯世界越來越大的影響,對他的學術發展提供了豐富的營養和廣闊的天地。
他廣學博采,開拓進取,在理論上汲取兄弟民族醫學精華,在實踐中推廣應用地產中藥,民族藥材,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他認為維吾爾醫學基本理論中火、氣、水、土的「四大物質學說」;
由四大物質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平和與非平和屬性的「氣質學說」;
由膽液質、血液質、黏液質、黑膽質構成的「四種體液學說」等等,很值得中醫在辨別邪正標本虛實、闡發病因病機時汲取和借鑒。
對哈薩克醫學、蒙、藏醫學中有關食療、水療、火灸、刺血等非藥物治療方法和一些動植物、礦物藥材的特殊應用,以及在新疆蒙古族、哈薩克族、錫伯族中廣為流傳的骨折外傷的內服外治方法都很推崇和稱道。
他根據《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所載「飲是以上池之水」,提出「上池之水」應訓釋為居高臨下的「位極云天之水」,如天山瑤池(天池)之水即近此義。
比通常解釋作「未沾地面之水,如草木露水」更覺妥貼實在,且此水源自亙古冰川,流水湧泉,味甘微寒,有和脾胃、潤肌膚、澤毛髮、解毒止渴、益壽延年功效,宣導用以炮製入藥。
他考證天山雪蓮花性味功能,將戈壁肉蓯蓉,西域沙棘果、野阿魏蘑菇和新疆枸杞子等藥與之配伍成具有滋陰扶陽、益氣養血、填精補髓、充形旺神功效的「雪蓮葆春精」。
他通過臨床驗證,指出伊犁薔薇紅景天確有補氣血、祛瘀生新和止血功效;
其適應原樣作用及其耐缺氧,抗疲勞作用,似同中醫通補心肝氣血、調攝肺脾腎精元之氣的功效相一致;
將它同有芳香開泄、強心利濕、理氣化痰的維藥蘇則(唇香草)、中藥丹參等組成「天香丹」對高血壓、高血脂和冠心病有確切療效。
在此基礎上中藥、維吾爾藥並用的「心腦喜康」處方,也廣泛地運用於心腦血管疾病的治療。
他以和田玉屑為主藥修合成「和田碧玉散」,對治療口疳舌瘍和頑固性潰瘍有良好作用。
他將民族藥中具有補中益氣、潤肺補腎的奴乎特(鷹嘴豆)、健脾和胃的比也()、理氣解鬱的卡孜力古力(玫瑰花)同中藥配伍成消導和胃方劑,也在臨床處方中應用取效。
他還常收集少數民族民間簡便有效的單方、驗方,經過篩選,應用於臨床,或入藥、或為餌,作為辨證施治的輔助。
如治肺癌、肺結核用甜巴旦杏仁以補虛潤肺化痰;
久泄用石榴糖漿以調中澀腸;
腎病蛋白尿用無鹽奶茶以補脾腎而利尿;
病後虛羸不足用酸馬奶、精羊肉湯(去浮油)以補精神氣血;
脾腎兩虛用鷹嘴豆、糯米煮粥;
腎虛陽痿、風寒濕痹用雪蓮花泡酒;
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患者囑用紅花籽油取代其他動植物油入菜肴,萎縮性胃炎常飲少量無核乾葡萄酒,斑禿、鬚眉稀落用烏色曼草外擦。
他致力於兄弟民族醫藥之間的學術交流和開發,以及嚴謹求實、繼承發揚的治學精神,對培養各民族傳統醫學後繼人才,促進各民族醫藥共同繁榮和發展,都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和參考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