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名老中醫經驗集】

 關閉 [複製鏈接]
13261#
 樓主| 發表於 2013-9-21 19:45:44 | 只看該作者

學術精華


1珍珠母、草決明、石決明、鉤藤:用於老年眩暈(包括高血壓、腦動脈硬化等病),因該病的特徵證是風陽翥動,四藥合用,正可潛陽熄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262#
 樓主| 發表於 2013-9-21 19:45:51 | 只看該作者

學術精華


2丹參、鬱金、葛根:用於胸痹(包括冠心病、肺心病等)之宗氣鬱滯這一特徵證,有行氣解鬱活血之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263#
 樓主| 發表於 2013-9-21 19:45:58 | 只看該作者

學術精華


3杏仁、桑葉、茯苓、蘇梗:用於新疆地區普通感冒。


以杏仁、桑葉宣肅肺氣而潤肺燥,茯苓運脾濕,蘇梗則理氣寬中,兩調脾肺,與西北地方肺燥脾濕特點切合,凡患普通感冒,在辨證用藥的同時,必以此四藥配合,療效滿意。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264#
 樓主| 發表於 2013-9-21 19:51:57 | 只看該作者

學術精華


4桑葉、杏仁、枇杷葉、山梔:用於熱咳(包括上呼吸道感染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265#
 樓主| 發表於 2013-9-21 19:52:04 | 只看該作者

學術精華


5麻黃、杏仁、甘草:此直用三拗湯為預製配伍,用於風寒咳嗽(包括慢性支氣管炎等)。


本方麻黃小其量,亦用於治西北地方頑固性皮膚病如皸裂、牛皮癬(銀屑病)等,取辛以致潤,甘以養榮,為張氏治西北燥病用藥特色之一。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266#
 樓主| 發表於 2013-9-21 19:52:13 | 只看該作者

學術精華


6白芍、川楝子、香附、鬱金:用於脅痛(包括慢性肝炎、膽石症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267#
 樓主| 發表於 2013-9-21 19:52:21 | 只看該作者

學術精華


7淮小麥、百合、白芍:用於癔病、臟躁,三藥酸甘合化,心、肝同治,對神經衰弱綜合徵、前列腺炎病人,在辨病用藥基礎上加用此藥,常能收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268#
 樓主| 發表於 2013-9-21 19:52:29 | 只看該作者

學術精華


8礞石、竹茹、菖蒲、鬱金:用於癲、狂、癇(包括各類精神病和癲癇),以墜痰豁痰,清心開竅為法。


用藥後若見大便下黏液稠濁之物為病與藥應,個別見有吐出大量痰液涎沫者,效果更為顯著。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269#
 樓主| 發表於 2013-9-21 19:52:38 | 只看該作者

學術精華


9麻黃、附子、細辛、桂枝:用於心悸脈結(含房室傳導阻滯、病竇綜合徵等)。


方從麻黃附子細辛湯化出。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270#
 樓主| 發表於 2013-9-21 19:52:56 | 只看該作者

學術精華


10木防己、白人參、石膏、桂枝:用於哮喘(包括支氣管哮喘等)。


本方為《金匱》木防己湯,原治支飲喘滿,心下痞堅,今以此治哮喘,合以其他對證而施的藥物常能收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271#
 樓主| 發表於 2013-9-21 19:53:38 | 只看該作者

學術精華


11當歸、連翹、赤小豆:用於虛淋(包括慢性尿路感染)。


本方取《傷寒論》麻黃連翹赤小豆湯與《金匱要略》赤小豆當歸散合方加減而成,以利濕清熱和血為法,對虛淋之小便不利、腰酸尿痛甚宜。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272#
 樓主| 發表於 2013-9-21 19:53:45 | 只看該作者

學術精華


12鹿銜草、生白朮、福澤瀉:用於虛淋隱伏之症(包括尿路慢性炎症而體徵不明顯者,如後尿道炎等)。


此方為《內經》治酒風方,移用於此,有化濕降濁之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273#
 樓主| 發表於 2013-9-21 19:53:52 | 只看該作者

學術精華


13銀花、蒲公英、黃連、人中白:用於狐惑(包括白塞氏病)。


為氣分血分兼顧之制,蒲公英不惟清熱解毒,還可療虛,人中白祛頑固之結毒,對復發性口炎亦有顯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274#
 樓主| 發表於 2013-9-21 19:54:00 | 只看該作者

學術精華


14川斷、狗脊、桑寄生:痹證腰痛用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275#
 樓主| 發表於 2013-9-21 19:54:09 | 只看該作者

學術精華


15桔梗、甘草、木蝴蝶:咽痛用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276#
 樓主| 發表於 2013-9-21 19:54:18 | 只看該作者

學術精華


16柴胡、前胡、銀柴胡:低熱用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277#
 樓主| 發表於 2013-9-21 19:54:27 | 只看該作者

學術精華


17元胡、川楝子、鬱金、佛手:脘痛用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278#
 樓主| 發表於 2013-9-21 19:54:35 | 只看該作者

學術精華


18旋覆花、茜草、絲瓜絡:用於肝著,亦治伏梁(包括慢性肝病、胃炎、食道炎、胸膜炎等),取法旋覆新絳湯。


上述數種預製配伍為張氏臨床常用,有了「預製凝固構件」之後,便是臨證「組裝」成方的問題了。


有的處方由一個預製配伍件合以它藥而成,有的則是兩個預製件合以它藥而成。


後者如治老年病癡呆、眩暈等,常用老年眩暈和胸痹預製配伍共7味藥組成珍珠藥方加味。


一般而論,預製配伍多對病而設,是以該病的特徵證為依據訂定的,而「組裝」則兼顧病證,在預製配伍藥之下結合病人體質等辨證依據,增加用藥。


兩種形式的配合也反映了前文所述的病分初中、證有主客的理論。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279#
 樓主| 發表於 2013-9-21 19:54:47 | 只看該作者

學術精華


(四)量善權衡,跌宕見巧工張氏用藥師法葉氏,其劑量亦以輕巧靈驗見長。


一般處方用藥少則6、7味,多則13味,平均每方106味藥,比葉氏方藥味數稍多。


今從張氏治案方中和葉天士、蒲輔周醫案方中分別隨機抽取10方,並從當代一般醫家醫案中亦隨機抽取10方,將各方的藥量X化為標準相對藥量X′(見《新疆中醫藥》1991年第4期8頁周銘心文:《傅青主女科》方藥特色淺探及作者考識方藥計量化嘗試),用下式計算:Xi′=2XiXimax+Ximin式中X為各藥實際用量,分別為中藥教材法定的各藥之最大用量和最小用量。


然後分別計算各家方藥之方均用藥數n。


方總藥量均值ΣX′,單位藥均藥量X′,方內各藥量標準差均值S,每方最大最小藥藥量均值Ximax和Ximin,並計算其標準變異係數均值C,極變異係數均值G和主藥突出指數均值Z。


分別用C=1/nΣnI=1Si/Xi,G=1/nΣnI=1X′imax-X′iminX′imin和Z=1/nΣnI=1X′imax-X′iX′i定義。


結果見表3。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280#
 樓主| 發表於 2013-9-21 19:54:57 | 只看該作者

學術精華


表3張氏與各家用藥劑量9種指標的比較方藥來源nΣX′X′SX′maxX′minCGZ葉天士6345066042141023063513113蒲輔周10398095051202039053423114張絢邦10694089054197030060556121其他醫家121133110033173059030193057表中顯示,張氏用藥劑量較小(全方總量944,較一般醫家的133為小),單味藥量均值亦較小(089,亦比一般醫家的110為小),但最大與最小的藥量差值大(167大於一般醫家的114),其三項相對指標也十分接近甚至大於葉氏,說明其用藥不但輕巧,而且藥量跌宕錯落,變化突出。


這種跌宕用藥之法亦淵源於仲景。


張氏認為,《傷寒論》方用藥味數不多,但劑量變化很大,有時大刀闊斧,異軍突起,有時巧刪輕減,謹細慎微,正是仲景用藥精神所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5 15:47 , Processed in 0.093744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