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名老中醫經驗集】

 關閉 [複製鏈接]
11241#
 樓主| 發表於 2013-9-17 15:03:26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1)中弱元虛型:為中氣虛弱、元氣虛損,治循治痿獨取陽明之法。


陽明者,五臟六腑之海,主潤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關節。


治宜益中固本,方選補中益氣湯合六味地黃湯治療,效緩功著。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242#
 樓主| 發表於 2013-9-17 15:03:33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2)肝腎虧虛型:則因元氣敗傷,腎虛不能灌溉,血虛不能營養者,治宜補益肝腎,開創性地使用地黃飲子成功調治肝腎虧虛型頸椎病痿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243#
 樓主| 發表於 2013-9-17 15:03:40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3)氣血不足型:氣血不足則推動乏力,筋脈失養,感覺不敏,屈伸不利,甚者部分肌肉萎縮。


亦符合脾主身之肌肉,脾氣虛則四肢不用,血虛則不能營養的基本理論。


治宜調補氣血,方選歸脾湯加減。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244#
 樓主| 發表於 2013-9-17 15:03:48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4)脾虛濕重型:脾虛不能運化水濕,則因於濕,首如裹,濕熱不攘,大筋軟短,小筋弛長,軟短為拘,弛長為痿。


故脾虛濕重,怠惰嗜臥,四肢不收。


治宜健脾化濕,方選香砂六君丸。


臨證中,痙證、痿證常見病情錯綜復雜,虛實夾雜,用藥當靈活兼顧。


施氏指出,頸椎病痙證屬陽證,頸椎病痿證屬陰證。


但究其病因,無論屬陰屬陽,最終離不開氣滯痰瘀。


故治療突出以氣為主、以血為先、痰瘀兼顧的原則。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245#
 樓主| 發表於 2013-9-17 15:03:55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一、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案邵某某,男,10歲。


初診:1994年12月24日。


主訴:右髖疼痛、行走困難、跛行1年。


病史:1993年12月起右髖疼痛,並逐漸加重,行走困難。


同年12月底經某醫院X攝片及同位素掃描檢查,被診斷為「股骨頭缺血性壞死」,並立即被施以減壓術治療。


朮後疼痛略緩解,3個月後,疼痛又逐漸加重。


1個月前再度經X攝片及同位素掃描檢查,證實右股骨頭仍處於缺血壞死狀態。


現胃納不適,大便2~3日一行。


檢查:行走困難,呈跛形。


右大腿肌肉萎縮明顯。


右髖叩擊痛(++),後腹股溝中點壓痛(++),右髖關節旋轉試驗(+),內收肌痙攣(+)。


苔薄白膩,脈細。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246#
 樓主| 發表於 2013-9-17 15:04:03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辨證:氣滯血瘀,痰濕同結,生風化熱,熾傷元陰而致肝腎虧虛。


治則:行氣活血,祛風通絡,健脾化濕,補益肝腎。


處方:炙黃耆30克、全當歸9克、赤白芍各9克、紅花9克、薑半夏9克、陳皮5克、佛手片5克、生米仁12克、川牛膝9克、肉蓯蓉12克、大蜈蚣2條、骨碎補12克、雞血藤12克、漢防己12克、炙甘草5克、大紅棗6只。


28劑,每日1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247#
 樓主| 發表於 2013-9-17 15:04:13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二診(1995年2月20日):右髖疼痛減輕,胃舒納佳,大便通暢,日行1次,苔薄脈細,仍擬益氣養血調中,補肝益腎養血。


處方:炙黃耆15克、全當歸9克、赤白芍各9克、川桂枝9克、漢防己12克、補骨脂12克、生熟地各9克、香穀芽9克、炙甘草5克。


以該方加減藥味調攝一年後。


再診於1996年2月5日:複查X攝片示右股骨頭缺血狀態改變。


故再以補中益氣湯合六味地黃湯,調中益氣、補益肝腎。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248#
 樓主| 發表於 2013-9-17 15:04:21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1995年8月26日復片示:骨骺已癒合,僅有局限性低密度陰影,局部無壓痛,旋轉試驗(-),再守上法調攝。


末診(1997年12月1日):右髖疼痛緩解,行走正常。


再度復片,提示右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已愈。


體格檢查:右大腿肌肉較之健側略細,內收肌痙攣(-),腹股溝中點壓痛(-),髖叩擊痛(-),髖關節旋轉試驗(-)。


該案獲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249#
 樓主| 發表於 2013-9-17 15:04:31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評析]該病又稱扁平髖、Perches病,由股骨頭骨軟骨炎,造成其病理特徵是股骨頭骺的骨化核缺血性壞死。


施氏認為小兒臟腑嬌嫩,氣血未充,為稚陽之體,易實易虛,若因先天不足,素體虛弱,髖關節受跌撲扭閃或活動過多,虛邪深入筋骨,寒凝於裡,經脈受阻,而致氣血凝滯,營衛不通,從而引起股骨頭部失去正常的氣血溫煦和濡養,造成無菌性壞死。


該病屬中醫「骨蝕」範疇。


《靈樞?刺節真邪》中曰:「虛邪之於身也深,寒與熱相搏,久留而內著,……內傷骨為骨蝕」。


故本案是由虛而致氣滯血瘀、痰濕內結,鬱久生風化熱,耗傷元陰,加重腎虧之象。


首診時,施氏以黃耆、當歸氣血雙補,當歸、赤芍、紅花、雞血藤活血養血,陳皮、佛手行氣消導,米仁、陳皮、半夏、佛手、白芍、甘草健中化痰利濕,牛膝、骨碎補、肉蓯蓉、白芍補益肝腎,蜈蚣、雞血藤祛風剔毒通絡,甘草、大棗調和諸藥。


施氏認為:該案中便秘,非腑實而致,而是腎虛陰虧液枯所為,故用肉蓯蓉養陰增液,潤腸通便。


諸藥共作行氣活血、祛風通絡、健脾化濕、補益肝腎之功。


待「標證」緩解,則以調本為主,用六味地黃湯合補中益氣湯,補中益元,緩固功效。


2年後,病兒逐漸康復而未遺留諸殘之症。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250#
 樓主| 發表於 2013-9-17 15:04:39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二、朮後腸梗阻案方某某,女,69歲。


初診:1997年12月1日。


主訴:術後腹痛腹脹,便秘10天。


病史:患者1992年冬患多發性腦梗塞,腦萎縮,經治後逐漸好轉。


惟近年波折又起,1994年迄今手術四次。


1994年4月,因右腎盂癌手術切除,同年11月又因膀胱癌手術切除,今年11月因卵巢囊腫及附件手術切除。


幾度風險,尚能安然。


10天前,因腹痛來本院就診,診斷為腸梗阻,對症治療略緩解,惟口膩,胃脘脹滿,便秘未解。


苔脈:苔黃膩,根灰黑,質紫,舌下靜脈如蚯蚓狀,色暗紫,脈沉細。


辨證:患者多次手術以後,真氣耗散,氣血虧虛,而致三焦失調,痰濕夾瘀,鬱而化熱,腑濁內結。


治則:固氣養陰,調治三焦,清化痰濕,通腑滌腸。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251#
 樓主| 發表於 2013-9-17 15:04:48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處方:藿香12克、佩蘭12克、製蒼朮9克、川厚朴9克、生川軍6克、元明粉12克、炙黃耆30克、潞黨參30克、炒白芍12克、天麥冬各12克、南北沙參各12克、炒枳殼12克、砂蔻仁各6克、炙甘草5克、大紅棗10只。


7劑。


二診(1997年12月8日):諸恙已緩,二便調而少暢,苔薄膩,質淡紫,脈沉細,守前法加減調攝。


處方:炙黃耆15克、潞黨參12克、紫丹參12克、炒白芍12克、全當歸9克、大川芎12克、赤白芍各12克、生熟地各12克、山萸肉12克、懷山藥12克、豬赤苓各12克、澤瀉12克、車前子12克、生川軍6克、大紅藤15克、砂蔻仁各4克、陳香櫞9克、生熟米仁各12克、六一散30克、大紅棗10只。


28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252#
 樓主| 發表於 2013-9-17 15:04:55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三診(1998年1月15日):諸恙均緩,便暢,小溲量也多,兩脅有脹痛,苔薄質淡紫,舌下微瘀結,脈細。


再益氣健脾、調養肝腎。


處方:炙黃耆15克、潞黨參12克、紫丹參12克、炒白朮12克、全當歸9克、大川芎12克、赤白芍各12克、生熟地各12克、山萸肉12克、懷山藥12克、雲茯苓12克、福澤瀉12克、生川軍6克、軟柴胡9克、炒枳殼9克、甘草5克、大紅棗10只。


14劑。


14劑後,症緩病癒。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253#
 樓主| 發表於 2013-9-17 15:05:05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評析]該案屬多次手術以後,真氣耗散,三焦失調而致氣滯濕阻、痰濕夾瘀、鬱而化熱、腑濁內結之症,是本虛標實,上盛下虛的典型表現,屬虛實夾雜之雜病範疇。


首診方中以黨參、黃耆各30克托補真氣,以南北沙參、天麥冬、生軍、芒硝、枳殼、厚朴、甘草養陰增液,調胃通腑,滌下腸中濁邪,而以藿香、佩蘭、砂仁、蔻仁、蒼朮,從上、中、下三焦分消濕濁,清化痰熱,甘草、紅棗調和諸藥,共圖托真氣、調三焦、瀉腑濁、化痰濕之功用。


待腑通便解,轉以標本兼顧,調治並用。


二診時,以一味大黃替作承氣,減其量而取其意也。


並妙用紅藤清利腸中濕熱,配之大第五689黃,一放一收,既瀉腑中濕濁,又止便中清水,大便小溲皆利矣。


而用當歸、丹參、赤芍、川芎等活血化瘀;


車前子、澤瀉、赤苓、豬苓、六一散清熱化濕利尿;


黨參、白朮、茯苓、懷山藥、陳皮、半夏、香櫞、米仁等健脾和胃滲濕,山萸肉、生熟地補養肝腎;


共起清上降下,標本兼治之功。


待標證解除,在三診時,以調本為主,即以六味地黃湯、柴胡疏肝散、參苓白朮散等諸方配用加減,共奏益氣健脾,調養肝腎之功。


本案雖是標本兼備,虛實夾雜之疑難雜症,但施氏憑其在中醫理論上深厚的底蘊和在臨床實踐中豐富的經驗,慎時盡思,三診三辨,由標及本。


一診,固本瀉腑,急則治標;


二診,標本兼治,虛實兼顧;


三診,調本為主,緩圖功效。


思路清晰,條理分明。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254#
 樓主| 發表於 2013-9-17 15:05:14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三、慢性硬腦膜下血腫案陳某,男,46歲。


初診:1981年5月26日。


主訴:外傷後頭暈耳鳴,視物不清4個月。


病史:患者於1981年1月下旬因乘車被人推倒,半月後又因騎車跌撲,頭部兩次震傷,以後即出現頭暈頭脹、目糊、耳鳴等症狀,在外院服中西藥無效。


同年5月2日作頭顱CT檢查,診斷為「左額顳頂部慢性硬腦膜下血腫」。


5月26日來醫院就診後,收入病房。


檢查:眼底檢查示雙側視神經乳頭高度水腫,邊界不清,生理凹陷消失,靜脈擴張,伴出血。


顱超中線波左向右移04cm。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255#
 樓主| 發表於 2013-9-17 15:05:21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苔脈:舌苔薄質紫體胖,脈弦細。


辨證:顱腦震挫,由外及內,氣血凝滯,惡血瘀內,久鬱傷氣而致氣虛血傷。


治則:益氣行氣,補血活血。


處方:生黃耆120克、當歸9克、赤芍9克、紅花9克、地鱉蟲9克、川芎9克、丹參40克。


每日1劑,共服28劑。


用藥1周後,症狀即逐漸減輕,視乳頭水腫開始消退,顱超中線波移位減少。


用藥4周後,症狀全部消失,顱超及眼底檢查均正常。


1981年7月5日CT複查,證實在額顳頂部慢性硬腦膜下血腫已全部消失,疾病痊癒。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256#
 樓主| 發表於 2013-9-17 15:05:30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評析]施氏認為外傷必然導致內損,使氣血失和,運行不暢。


《靈樞?賊風》曰:「若有所墮墜,惡血在內而不去……則血氣凝結。


《雜病源流犀燭》亦云:「跌撲閃挫,卒然身受,由外及內,氣血俱傷病也。


慢性硬腦膜下血腫,屬於傷科頭部的範疇,見症多神萎肢軟,頭目暈眩而痛,胸悶納呆,便秘或溏,舌象多為苔薄白質紫而胖,舌邊有齒痕,脈弦細或滑,以往治療該病,多用手術消除血腫,加中藥益氣化瘀法內服治療,也常使用中藥內服治療。


其常用處方是根據清代王清任的「補陽還五湯」加減化裁而成,並遵王氏原旨,重用黃耆120克,其用量為其他活血藥的20~40倍。


施氏等在動物實驗中發現,運用足量黃耆可使鼠的巨噬細胞吞噬率明顯提高,加用當歸、赤芍、紅花、川芎、丹參、地鱉蟲等活血藥後,其吞噬率再略有提高。


故重用黃耆仍是該處方用藥中的特點。


方中以當歸、赤芍、紅花、川芎、丹參、地鱉蟲活血化瘀消症,因丹參「走散有餘,補益不足」,而配之黃耆,則共奏益氣化瘀之功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257#
 樓主| 發表於 2013-9-17 15:05:39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四、脊髓型頸椎病案楊某某,男,52歲。


初診:1996年10月7日。


主訴:雙手麻木、握力弱,雙下肢乏力3個月,加重1周。


病史:3個月前出現雙手麻木、握力弱。


1周前,上述症狀加重,雙手笨拙,持筷係扣不能,雙下肢乏力,易跌倒,束胸感,走路似蹋棉花,二便正常。


檢查:頸椎後伸明顯受限,雙前臂尺側,左手4、5指、中指尺側,右手尺側1個半手指感覺減弱,胸6、7節段感覺減弱,雙手握力減弱,雙下肢肌張力明顯增高,四肢肌腱反射亢進,雙側Hoffmann』s徵、雙Babinski』s陽性。


肌電圖報告:雙手內在肌(尺神經支配)和右尺側腕伸肌失神經改變。


1996年10月10日頸椎MRI(CE,15T)報告:C5、6椎間盤突出明顯,壓迫脊髓。


苔脈:苔薄,脈沉細。


辨證:早期痙證,晚期痿證(脊髓型頸椎病)。


治則:早期益氣化瘀利水,晚期益腎溫經通絡。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258#
 樓主| 發表於 2013-9-17 15:05:48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處方:黃耆30克、川芎9克、白芍9克、白朮9克、漢防己9克、薏苡仁30克、製半夏9克、生甘草5克。


14劑。


2周後,雙下肢肌張力正常,束胸感、蹋棉花感消失。


再予益腎溫經通絡,處方如下:黃耆30克、赤白芍各9克、川桂枝9克、射干9克、生熟地各18克、熟附片9克、補骨脂30克、巴戟天30克、漢防己9克、生甘草5克。


用7周後,除Hoffmann』s徵陽性,雙下肢乏力外,余皆正常。


肌電圖檢查示:右手內在肌少量失神經改變。


續按上法治療3個月,症狀、體徵全部消失。


1997年6月10日在同樣條件下做頸椎MRI檢查示:C5、6突出椎間盤明顯變小,受壓脊髓較治療前變寬。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259#
 樓主| 發表於 2013-9-17 15:05:58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評析]脊髓在祖國醫學中屬奇恆之府,與骨髓統稱為髓,由腎的精氣和水穀精微所化生。


《素問?逆調論》曰:「腎不生則髓不能滿。


《靈樞?五癃津液別》曰:「五穀之津液,和合而為膏者,內滲入於骨空,補益腦髓。


因此,脊髓的形成及其功能與先天之腎氣和後天脾胃之氣密切相關。


根據臨床表現,脊髓型頸椎病常虛實夾雜。


臨床表現以拘攣失用為主症者,見雙下肢肌張力增高,束胸感、病理徵陽性者,多從「痙」論治;


臨床表現以痿軟無力為主症者,見下肢乏力,易跌倒,雙手內在肌萎縮,係扣持筷不能,多從「痿」論治。


通常認為,頸椎間盤突出後,對脊髓形成持續性或間歇性鉗夾作用,引起脊髓內壓力增高,血—脊髓屏障破壞,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組織內產生水腫,進一步加重了脊髓的受壓,引起神經功能障礙。


同時,髓核脫離椎間盤後,其含有的蛋白多糖具有親水特性,髓核吸收水分後充盈、膨脹,也進一步加重脊髓的壓迫。


施氏繼承石氏傷科所提倡的「以氣為主,以血為先,痰瘀兼顧,肝脾腎同治」的學術思想,同時遵循祖國醫學「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的原則,採用益氣化瘀利水法組方,消除脊髓和髓核的水腫,減輕脊髓受壓,有利於神經功能的恢復。


脊髓型頸椎病中手的精細動作障礙,下肢乏力,易跌倒等症實為脊髓前角細胞損傷和白質脫髓鞘之故。


並且也發現椎間盤突出物中有毛細血管形成,形成的毛細血管可促使椎間盤變小或消失。


益腎溫經通絡方藥能促進神經細胞的再生和毛細血管的增多,從而促進脊髓前角細胞的修復及髓鞘再生和髓核的溶解。


近期用該治療原則治療7例脊髓型頸椎病患者,其中男性5例,女性2例,平均年齡48歲(41~56歲),7例病人病程最長6個月,最短15個月,平均病程3個月。


治療2周後主要症狀漸進性消失,3個月後5例治癒,2例好轉。


7例病人突出椎間盤都變小,產生回納,壓迫的脊髓較治療前變粗。


7例病人臨床療效滿意,通常在治療後1~2周肌張力增高恢復正常,束胸感、踩棉花感消失,隨後1~2個月內手部精細動作明顯改善,跌倒次數明顯減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260#
 樓主| 發表於 2013-9-17 15:06:07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五、脊髓型頸椎病術後案曹某某,男,36歲。


初診:1997年3月20日。


主訴:頸段脊髓減壓術後半年。


頸痛胸悶,頭昏目糊,行走困難。


病史:頸椎病史4年,半年前行頸椎脊髓減壓術。


朮後仍感覺頭暈目糊,枕後疼痛,胸悶心悸,軀體裹束感,四肢乏力,行走困難,便溏溲多,夜寐失寧,咽喉疼痛。


檢查:步態不穩,肌張力不高,上肢肌力4+,Hoffman』s氏徵(+),頸椎壓痛(++),咽充血(++),淡紅色。


1997年2月MRI攝片檢查示:C2/3C3/4C5/6椎間盤膨出,C4/5椎間盤突出,脊髓受壓明顯。


苔脈:苔薄膩,脈沉細。


辨證:肝腎虧虛類脊髓型頸椎病(痿證)。


治則:補益肝腎,和營活血。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8 17:18 , Processed in 0.265625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