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4384|回復: 5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女丹合編選注】

 關閉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7-20 18:51:1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女丹合編選注


書名  女丹合編選注


作者  賀龍驤


朝代  清


年份  公元1644-1911年


分類  養生


品質   0%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A5%B3%E4%B8%B9%E5%90%88%E7%B7%A8%E9%81%B8%E6%B3%A8/index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5000 金幣 +500 龍幣 +2 學習 +5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樓主| 發表於 2013-7-20 23:33:25 | 只看該作者

女丹合編選注●通俗序


有天地即有男女,男子成仙者多,女子成仙者少,何也?


蓋男子可以游方訪道,女子難以出門求師;


男丹經汗牛充棟,女丹經零星散漫,無有專書;


男能識字解義者十有七八,女能識字解義者百難一二。


設使女丹有專書,女皆識字義,並許其方便出游尋師訪道,則女子之成仙者,未必不如男子之多也。


然女於修行,其弊亦甚,試略言之:


有謗修行之人者;


有鄙修行之事者;


有厭聞修行之說者;


有阻人修行之路者;


有不知修行之美者;


有知美而塵緣難割者;


有割塵緣,入空門,徒享清福,而不勇往前進者;


有幼無依,老無靠,事繁賬逼,賴佛逃生,苟求衣食者;


有鹵莽顢頇,不循階級者;


有籠統乾坤,不知與男丹有別者;


有知男丹經,而不知有女丹經者;


有皈依佛門,念佛修性,而不知點女丹訣竅以修命者;


有皈依玄門,以男子臍下一寸三分中之氣穴,誤指為女玄關者;


有歸入善堂,只知吃齋敬神,念經拜佛,放生行善,邀福免禍,而不知女子修行以斬赤龍為急務者;


有不悔過懺罪,消冤解孽,禳災降魔,立功立德,窮理盡性,輒即下手修命者;


有人雖善良,而習染太深,自高自恃,不求明師口訣,妄斬赤龍者;


有執著玄關,積氣成疾,反以致死者;


有斬赤龍後,不知男丹火候工夫次序者;


有偶經魔考,如刀兵,水火、瘟疫、官非、口舌、謠言及護法師友或病、或死、或哄、或散,因退道心,半途而廢者;


有得一知半解,即自夸大,以為道在是者;


有倫常人,事應了未了,礙難清修者;


有游思雜念,利欲熏心,天人交戰,雖修未修者;


有愿守貞修行,而為娘家眷屬阻擾者;


有愿守節修行,而不見容於婆家眷屬者;


有羨慕仙佛,而不急早回頭,推到來年者;


有欲濃積養道之資,然後修行者;


有貪得無厭,滿腔嗔毒,痴情太甚,不絕房事,愛網交加,不舍兒女,妄求仙緣者;


有氣字未化,憂成包塊,光想成仙者;


有身不莊嚴,心不清淨,口吐是非,甘為妄人。


而望天仙接引者;


有養殺牲命,而藉口於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者;


有不忌葷酒,而藉口於酒肉穿腸道在心,又云酒肉穿腸過,佛在當中坐者;


有口雖齋,而心如野狼虎,視翁姑妯娌如仇敵者;


有誤入旁門,不知正道者,有誤信三姑六婆、降仙、扛神、走陰,觀花、觀水之說,顛瘋失性,或誘入淫室者;


有暗引良女,作人爐鼎,己作黃婆,因而自敗名節者;


有良女為御女家所惑,甘作爐鼎,以求成仙,繼而敗名節者;


有朝山入廟,亂投僧道或善門男師,種下情根者;


有尼姑,道姑及善門師,領天恩充頂航,以符章、咒印、神水、神劍、神打、步斗、燒丹、服餌之術,周流四方,開示女流,借道斂財者;


有得口訣,不圖自利,即欲利人者;


有得口訣傳匪人,泄天機自遭遺責者;


有得人不傳,斷絕道種者;


有錯聽奸僧野道南宮黃白之言,多置丹房、器皿、鼎爐、琴劍,煉服三元大丹,飛身帝闕,到頭無成,傷心破產者;


有亂采日精月華,吞云吐霧,呼吸空氣,或服草木金石,或搬運肢體丹田,致成重病,不可救藥者;


有謂身屬破體,隘漏難修,自甘暴棄者。


凡諸流弊,皆難證果。


若欲證果,必明丹經,以書證身,以身證書。


以書中所有之理,身中所現之象,質諸師,叩諸友,以分正邪,以決從違,庶不為盲師邪友所惑,中諸流弊。


若已中諸弊者,急早改悔。


未中諸弊者,尤宜提防。


吾以一言決之曰:「身外無道」,再揭其要曰:「道在自心」。


而乾坤丹源初分繼合之理,尤不可不為女流明辨之。


厥綱有三:一曰秉性,二曰形體,三曰功法。


如男屬陽,陽則清。


女屬陰,陰則濁。


男性剛,女性柔。


男情急,女情緩。


男念雜,女念純。


男主動,動則氣易泄。


女主靜,靜則氣易斂。


男為離如日,一年一周天。


女為坎如月,一月一周天。


男氣難伏,女氣易伏。


此秉氣之不同也。


男喉有結,女喉無結。


男乳無汁、小,女乳有汁、大。


男基凸,女基凹。


男曰精室,女曰子宮。


男命在氣穴中,女命在乳房中。


男以腰為腎,女以血為腎。


男為精,其色白,名白虎。


女為血,其色赤,名赤龍。


男精陽中有陰。


女血陰中有陽。


男精之氣充足,女血之氣些微。


此形體之不同也。


男先煉本元,後煉形質。


女先煉形質,後煉本元。


男陽從下泄,女陽從上升。


男修成,不漏精,謂之「降白虎」。


女修成,不漏經,謂之「斬赤龍」。


男精逆行而成仙,女血直騰歸心竅。


男七蓮難放易收,女七蓮易放易收。


男修曰太陽煉氣,女修曰太陰煉形。


男曰胎,女曰息,男白虎降,則莖縮如童體。


女赤龍斬,則乳縮如男體。


男出神遲,成道亦遲。


女出神速,成道亦速。


男可自異,女必待度。


男必面壁,女少還虛。


男成為真人,女成為元君。


此功法之不同也。


若性命之理則無不同。


吾告女流,必先於不同處求其同,又於同處求其不同。


凡不同者,皆在赤龍未斬之先。


凡同者,皆在赤龍已斬之後,此萬古不易之定論也。


所以女丹經中,每言女子斬赤龍後,煉藥還丹、火候節次,宜參看男丹經,如伍守陽《天仙正理》、《仙佛合宗》、柳華陽《金仙證論》、《慧命經》等書,尤為切要。


女子果能明其理,用其法,行其功,層次不亂,度數不差,又何致瞎煉盲修,自罹奇疾。


然吾始亦不知女修有此利弊也。


吾父兄俱好佛老。


曾憶先君嘗語家慈曰:「女修一事,少女行之可以化氣;老婦行之,可以卻病;孀婦行之而守節之心更見堅固。


若成仙成佛,又在女流功德之大小,功夫之淺深,不可同年而語也。」


此家慈所以樂此,幾三十年不倦也。


厥後,吾嫂、吾侄女、吾外家、吾女、吾族親,諸姑伯姊,相繼樂此者,甚不乏人。


言戒言定,亦有進境,而叩其命功則茫然。家慈憂之,命吾放下體心,凡遇三教修行人,即覓女丹經、詢女訣竅。


參訪數年,均未如愿。


嗣由雪岑上人得《摩尼燭坤集》一部,約七十余種。


大抵言性則詳,言命則隱,非鈍根人所能夢見也。


吾懼無以報家慈之命,中心如焚。


庚子年僻處峨山,因不舍晝夜,旁收道典,凡有言女丹者,輒摘抄之,匯集成帙,有十余種,顏曰《女丹合編》。


質諸家慈,甚喜。


命珍藏之,以為吾家女修秘本。


癸卯冬,赴成都二仙庵,校勘《道藏》,見閻、彭二公所刻《坤緣覺路》,僅《坤元》、《坤寧》二經與吾家抄存秘本同。


夫坤維不乏道器,女丹少刻專書。


閻、彭二公真先得我心也。


知己難逢,故呈《女丹合編》,敬求參訂。


閻、彭二公果稱善,慫恿付梓。


以公同好,吾不敢吝,然一隅之見,愧何如之。


惟愿另有善本者,轉示鄙人,以滿家慈之愿;


拋磚得玉,尤幸甚也!


再囑女流,凡有奉此編者,務須絕七情,除六欲,掃三心,飛四相,萬緣放下,五蘊皆空,百折不回,遇魔不退。


煉血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還無。


果證金仙,億劫不壞,上朝王母,下度眾生。


吾想蟠桃會上,當不讓男仙獨出其右。


女流勉之,予日望之!


牧語 ,用通俗眼,識者鑒諒,幸勿哂焉。


時光緒乙巳秋,井研賀龍驤序。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
 樓主| 發表於 2013-7-20 23:37:33 | 只看該作者

壺天性果女丹十則(一卷)●第一則養真化氣


凡男子修行,皆從初功運煉築基起手。


若是女子修行,與男子不同:男子陽從下泄,女子陽從上升;


男子體剛,女子體柔;男子用丹田陽精,常常保守不致外泄。


積之既久,用火鍛煉,使精化為氣,氣化為神,神化為虛,由漸而進,功完了道飛升;

若女子則不同,女子乃是陰濁之體,血液之軀,用乳房靈脂變化氣質,久久運煉,自然赤反為白,血化為氣。


血既化氣,仍用火符鍛煉,亦能氣反純陽,了道歸真。


女子初功,先煉形質,後煉本元,不似男子之功,先煉本元,後煉形質。


其體各殊,其功自異,若不分門立教,何以能造化陰陽,男女共濟也。


吾於往昔,詣師前問道時,便請女子修行功課,師言:「至矣哉,汝之心有濟世之心也,吾當與爾言明,後日將度世上男女。」


因此,蒙師逐一講明女平交道訣。


吾今業已了脫塵凡,救世之心未嘗拋置,故將師授口訣,錄之編後,以開後世誠念女子、了俗道姑,同登彼岸,共出迷津。


上可以報師尊之遺意,下可以救孳海之女流耳!


何以謂之養真?


大凡女子之性必剛,女子之意必雜,女子之情易漓,女子之氣易動,……種種塵心難於制伏,其體烏可長存,其功焉能有濟?


故起手之功,貴在養真。


這真者,不是真實之真,不是真偽之真。


女子之心,原是易動易滅。


若是叫他長守於內,便生煩厭。


煩厭一生,諸念皆起,似此何能進道?


故起手先教他一個養真之法,自然煩厭少釋,四體安和,方能進步。


這真字之義,乃是有形有象之法。


大凡女子修持,定要教他念念歸真,方為了當。


如何又是有形有象之法?


女子之功先煉形質,形質功完,赤龍變化,那時方才是陰返為陽,血化為氣,從此逆修,方可還丹。


這有形有象之法者,上丹坐煉之時,或平日行持之際,用氣機運動。


從丹田血海,之中,運動氣機,照著心內神室之地。


覺有青氣一縷,自血海而出,定久之際,其氣必動,隨其氣機鼓舞,自然向上飛騰,衝上泥丸,復轉下降,斯時微以意引之。


隨著氣機,從泥丸降下重樓。


此時切不可用意,恐傷形體,即隨氣機自重樓下至兩乳間,內有空穴,凝聚良久。


若有動機,照前行持。


行之不過四五十日之間,其氣以透,血化為氣。赤反為白。


斯時丹元已露,道心已誠,若能堅持靜守,再求上進,苟能朝夕不懈,時刻用功,何患大丹不結,女仙不成者哉!


此乃女子第一步功課,錄之編首,以教後世女子。


若能將此段功夫,行到那極玄極妙的地位,以後工夫皆從此有進也。


女修之子士宜加勉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
 樓主| 發表於 2013-7-20 23:39:47 | 只看該作者

壺天性果女丹十則(一卷)●第二則九轉煉形


夫形者,天地之所生,父母之所養,稟五行之氣而成,感陰陽之變而產。


未受此身,先具此形,是形之與性命相生相感而有得焉。


然形既為我有,何必用煉?


女子之體。


原屬陰濁,不若男子之體,實秉陽剛。


苟不陶煉,不能使血還為氣,如何孕得出先天,產得出真氣。


若不得真氣,仍然一片純陰,又焉能復得了還丹,成得了大道。


故女子之形是必先煉,而後可然。


煉形者,是調攝之義也。


血液屬陰,實重濁凝,居於下,藏於血海胞裡,化於五蘊山頭,灌溉一身,榮養百脈,循環不已。


游溢諸經,變為渣滓之物,去而不用。


直待二百四十刻漏,三十時辰已周。


那時熔華復露,先天化形,留為生人之用。


此即所謂氣之清者上升於乳;氣之濁者下流為瘀。


生人生仙之機,實分於此。


故女子修煉,予先認定清濁,方能養得真形。


夫形何以煉,當其坐時,用神機運動,候口中液滿,微漱數遍,俟其清澄;


然後用鼻引清氣,隨同玉液然咽下重樓,入於心舍,下降黃房,至關元血海而止;


略凝一凝,從血海運至尾閭,升上夾脊,透頂門逕入泥丸;


仍從泥丸復行下降,至兩乳間而止;


停聚良久,使津化為氣,是為一轉。


如是者三。


三轉既畢,方用兩手運兩乳,回轉三十穴。


轉畢以兩手捧至中間,輕輕運至血海而止。


仍又依前運煉一番,三轉三番,共得九轉煉形。


倘女子沉潛莊重,根深器濃者,行之不過百日,而形已煉成,長生有路矣。


從此往上再進,大丹可期。


獨憐閨閫女子,孳海佳人,不得親覯正傳,以修無上真正之道。


勸諭後世女子,早求師授,共證菩提可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
 樓主| 發表於 2013-7-20 23:41:12 | 只看該作者

壺天性果女丹十則(一卷)●第三則運用火符


女真之道,原與男子之功大不相同(男子之道貴在養精,女子之道,貴在煉形)。


藥是以前段功夫,逐一講明,果能旦夕行之,虔心進步,使身中五臟之血皆返為氣,自然化生。


若真氣潛生,將陰濁之體變為純陽,功夫至此,方能用火行符,才與男子同等。


若不分門別類,其功焉能有濟。


故男子先煉藥,後煉形;女子先煉形,後煉藥。


因其體相攸分,故前後功夫差別。


吾今立法教人,不得分明指示,方使學者無虧學道。


女子照依前段口訣,用心行持,若行到丹田血海之中,氣機溫暖,自然有清氣一縷上衝心舍,直至兩乳。


此時切不可動念,仍前依舊行功運轉,他自然復行下降,仍舊歸於血海。


斯時氣機已動,真氣已生,赤血之陰,變為白氣之陽,若不用火行符,其氣仍然化為赤血,白者復變為紅,枉費功夫。


到此時,當用真火以煉之,又用真符以應之。


符到火足,其氣必凝。


當此氣凝之候,別有景象,倘不分明講出,恐用火過當,用符差錯,必定有壞丹元。


修真至此,宜細心熟記,毋自忘失。


若此刻工夫有誤,不惟前功枉費,後功難修,而且有傷身命,防有血崩之患,終難治療,學人當記清楚。


然其景象何等相似,當其氣歸血海時,此氣是血化成,並非是血,故血海不相應,如人出外變相歸家,即家人婦子皆不能識認,安能如前日之相投。


血既化氣,與血不相類,仍是不相投。


故其下降血海時,血海之中,必如魚吸水一般。


斯時四肢若醉,身體難容,如夫婦交媾相似,莫能禁止。


到此地位,必須拿定主宰,切忌不可放縱。


一念凝守中宮,停聚良久,他自然向上衝關,升入泥丸,化為玉液,以意引下重樓,還至兩乳間而止;


用凝氣之法,以混合之,使其聚而不散。


久久行之,自能達本還元,以通胎息。


若胎息一通,則仙道可計日而至。


女貞修煉之者,當共勉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
 樓主| 發表於 2013-7-20 23:43:05 | 只看該作者

壺天性果女丹十則(一卷)●第四則默運胎息


女丹修法,其理原本不繁,當其運煉,亦自不雜。


諸丹經內,不傳女子修煉者多。


何以不傳女流?


蓋因未能男女雙度故也。


吾今垂法教人,實愿男女雙度,故此於丹書後編接列女道十則,以度有緣之輩。


何以女丹之道至簡不繁?


女子之性純全,女子之身安靖,但得一點功夫,便能徹底造就,不似男子之念頗多偏僻。


故其身心所向不同,其功亦當淺顯發明。


行持之際,原有順逆之分。


女真修士,果能照前口訣盡心行持。


自然真氣日生。


真氣既生,血化為液。


其液自兩乳中間流通百脈,潤澤周身。


此液是血化成,常用身中玉乳以養之,始能鎮靜中田,以為超生之本。


玉乳者,是身中呼吸之氣也。


呼吸由中而生,亦由中而定。


倘得玉液歸根,故用此氣以凝之,其液方無走失,可倚此而結成還丹。


呼吸者是運煉之呼吸,非口鼻之呼吸也。


運煉之時,其勢不著於口鼻,而實不離於口鼻。


雖有呼吸之名,實無呼吸之相,何也?


是借呼吸以為呼吸之義也。


何以云是借用呼吸?


口鼻之呼吸,由先天之呼吸而生。


此時是用先天,不用後天,故先天之呼吸有名無形,隨後天口鼻之呼吸一出一入,自然升降。


若女功運煉,亦只用中宮內運呼吸,隨著口鼻之呼吸而行,出入自由,無礙無滯。


久久行之,自然息息歸根,呼吸之氣,覺得不由於口鼻一般。


行持一月,胎息已成。胎息若成,女仙不難造就。


女子修此,宜當盡心。


此段功夫,極細極微。


女子修行至此步功夫,必待前功養純,性情煉熟,方可行此。


若不純熟,必得奇病,為害不小。


女子修此,當自謹省。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
 樓主| 發表於 2013-7-20 23:44:33 | 只看該作者

壺天性果女丹十則(一卷)●第五則廣立功行


女子修行,原本屬至靜之理。


靜而生陽,方謂之動。


一動一靜,皆由內之所養,非屬外面事也。


雖然靜養一身,尚屬至真妙道,只守靜而無外行幫扶,靜何能久。


若女子果能潛修至道,已經產得先天,復行煉得玉液,又兼保住胎息,初功至此,已過半矣。


雖然功夫業已小成,必假外行以培養之,方才內無所虧,外有所補,內外兼成,仙道可期。


當其外行,如何行法?


女子之身常居內室,終日閨閫,未嘗出外,如何行得了功行?


這等看來,是外行定不能立了。


然亦有不須出外而可立功立行者。


譬如翁姑在堂,朝夕孝敬,視膳問寢。


善事翁姑,此便是第一大功,第一大行。


果能盡心竭力而為之,則仙女便可立地成就。


凡與人應接,當存忠濃之心,切勿瞞心昧己。


若見苦貧孤老尚存憐憫矜恤之心,必須損己待人。


灶前勿厭穢,廚下勿高聲,供奉神明,尊敬師長,謙恭長幼,和恤鄉鄰。


舉動勿輕浮,言語勿暴慢,與夫一切舉動行為,在在皆歸理法之中。


久久行之,自然氣質沖和,行動賅理。


不求功而功行,不思行而行立,平心處事,常在道中。


行到那極則的地位,雖非天上之仙卿,卻是人間之雅婦。


苟能若此,行何及焉。


凡屬女流,常存內守,切不可出外迎神拜佛,假托行修。


似此所行,終屬鬼眷,如何超得過生死,了得脫性命,成聖真於高上者耶!女真修士宜自勉旃。


此則雖屬外行,實為女子修行莫先於此一著。


若先行得此,則功夫前進,不難至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
 樓主| 發表於 2013-7-20 23:46:19 | 只看該作者

壺天性果女丹十則(一卷)●第六則志堅行持


女真之士,若能覓得明師,求得口訣,又能立得品行,虔心進道,立志潛修,恆久不怠,可謂得訣之真,修身之要,誠如是也。


然女子之性易漓易變,間有不如意之事,或有不投心之行,定然自失其性,必為歧途所引,終不能立志前行,以期了道。


倘存偏僻之見,此道遂不能行了,辜負一生,前功枉費。


可憐九泉之下,沒盡許多紅粉骷髏;枉死城中,藏卻無邊閨閣雅秀。


那時始知身不自由,造物每多遺憾。


孽海翻騰,輪回無盡,要想出頭,怕莫日子了。


吾嘗每至冥司,觀見此等男女,無不悲憫。


蓋因世上遇道者寡,求道者難。往往有真心之女,而不得真傳實授,以致昧死昧生,無有出期,良可嘆矣!


吾今立法教人,故於女丹口訣,顯明指示,愿彼有緣之輩,苟能遇此,頓悟迷津,得登彼岸。


使那夜台無叫苦之聲,閨房得返魂之旨,長守不失,享樂無窮。


雖然此舉口訣易得,人心難齊。


若是真心女流,得授至真妙道,便能長一而修,終無悔念。


志向純一,不為歧途所惑,更兼道心永久,自可造就出塵之相。


若彼奇忒之婦,口是而心非,前行而後悖。


不慎言語,妄與女友而示奇懷;不守師盟,輒以矢口而泄妙道。


言行相違,居心苟且,假借修行而望長生。


德寡行微而期體健。


如此之人是孽海中之物耳,生受五苦之厄,死遭陰律之刑。


吾門不度此輩耳。


日後有緣廣度之時,定宜詳審方可示授。


若是真修女流,一心守吾門清規,行吾門口訣,日夕不懈,旦暮施功,自始至終總要廣務行持。


功夫行滿,那時言清行實,身強體健,正氣充溢,返老還童。


從此進修,成仙可冀,切不可乖道念,自將本體喪失了。


吾有規戒,女真記之。


戒規列後:第一戒 要孝養翁姑。


若無翁姑,凡族親以及尊長於我者,皆宜謙恭盡道,敬老尊賢。


第二戒 要端方正直。凡行動舉止以及服飾衣物,宜從朴實莊重,勿致奢華。


第三戒 要謹慎言語。凡應接上下,宜小心說話,以及他人是非,彼此議論,並師授妙諦,皆宜忍口,恐生嫌言致禍。


第四戒 要小心行持。凡坐煉功夫,宜居淨處,倘在穢側、路旁以及浸濕喧HT 之地,大宜避忌。


第五戒 要尊師重道。凡遇高明,請教必當謙受,毋致謗語崇興,矢口相對,自高自恃,不能受益。


第六戒 要立志存心。凡進道修行,必誓以終身,或期以數世,毋失堅心苦志,有誤前程。


以上六戒,誠為女子修行要道,著實功夫。倘不從此規戒,當逐出門外,任他自棄可矣。姑錄於此,女真鑒觀。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
 樓主| 發表於 2013-7-20 23:47:35 | 只看該作者

壺天性果女丹十則(一卷)●第七則調養元神


女子之功,比男子便捷些,女子從養真至胎息,其功已得三分之二;


不若男子之功,便有許多作用,方能到得調神地步。


所以女道丹書,從養真直至胎息,功畢便接錄外行功修,俟其外行有餘,方可煉調神一段事體。


夫神何以調?


因其前日運煉氣血時,已將血化為氣,氣因血住,其氣便化神了。


到此時候,若不陶冶性情,輔立外行,恐將來凝之不住,反失丹道,有誤前功。


故修行到此,必須使他照依戒規,嚴遵法度,將他心性磨煉成一塊頑石相似。


必須煉而復煉,磨而復磨,直至養道心花開發,本體光明。


到此時候,性已養純,神已入定,內外貞白,表裡玲瓏。


此誠所謂「萬傾冰壺光射目,一輪明月映深潭」,纖塵不染,體相皆空。


行到此地,若運煉之時,自有一番清靈善化之機,照映在腔子裡。


定久之際,渾然若死人一般,不動亦不言,不食亦不飢。


此時必須用人扶養,不可因其入定,便妄驚叫喊,若妄驚動,恐傷神體,必走入魔營,為害不淺也。


女修至此,當留心著意,毋致差失。


當其入定之後,只見他氣息不存,顏色不改,任其自聚自散。


或一二日,或五七日,或十余日,皆不可動,須當用人日夜護持。


待等他鼻息微微,神光半露,方可低聲呼之。


倘彼出定之後,即凡飲食衣服,隨心所適。


以後必須著著防危,庶免丹元有失。


此後功夫,直至養到出神之後,方無危險。


學人記之,慎之勿忽。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
 樓主| 發表於 2013-7-20 23:48:41 | 只看該作者

壺天性果女丹十則(一卷)●第八則移神出殼


女子之道,原從陰返為陽,陽極而神全。


丹功至此,長守不懈,使那神體煉而復煉,存而復存,直煉至身若冰壺,神如秋水,然不可使之久留身中,如瓜熟自落。


神圓則遷。


若不遷神移出身外,終為守尸之鬼,何足為異。


此時當用出神之法,將神移出身外,倘出之速,恐神迷無所歸,復將所出之神,復轉身內,一出一入,由近及遠,切記不可放縱。


調教老成,方可任其去來,純熟之後,自無畏避。


雖然出法故爾如是,而出神之功,又當分別。


若未出神之前,此神屬至靜,其功仍同養真規矩,直待至神圓,方可止步。


若神既出之後,此神屬動,便不似前面功修,當用逸神之法,使神靈通圓融,並無隔礙,直至煉到神通遠顯,方可休息。


從此以後,務宜逸養元神,或游山而玩水,或靜坐以操琴。


常從樂事,快爽無邊。


遇有功處且行動,當立行時便立行。


神功運用,道妙無窮。


苟能八百行滿,三千功圓,那時金書選詔,龍女降臨,真仙保養,待度飛升。


九重天上果逍遙,蓬萊洞天真快樂。


誠所謂「脫下胎州襖,作個女神仙」,豈不美哉,豈不快哉,信女何憚而不行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
 樓主| 發表於 2013-7-20 23:50:16 | 只看該作者

壺天性果女丹十則(一卷)●第九則待度飛升


女丹之功,業已修成,養就純陽之體,出沒自由,無拘無束。


此時廣行功德,多種善根。


切不可因其神出。


逍遙自得,便將道果置之度外。


或因心用意,而妄泄天機;或扭轉乾坤,而復從世俗,多言泄造物之奇,行乖負天理之正。


種種妄為,罪該天譴。


功夫行到此地,只宜代天宣化,護國救民,功行滿日,自有上聖高真,度脫飛升。


那時上朝金闕,膺受敕封,從茲永住天宮,快樂無邊。


女真修成,何以必用待度?


因其血弱之軀,假內功修煉以成陽體。


體雖成陽,而陰凝之性尚未煉盡,故女子功夫少「還虛」一段,運用未能盡天地之妙化。


所以不得超升世外者,悉由體相之不堅故也。


不若男子之體,已煉成金剛不壞之身,還虛之功養成神光,充滿天地,故不用待度,而可了道成真,親朝上帝,游晏蓬萊。


若女子則不然,女丹修成,務必廣行功德。


倘功德行滿,上聖見而憐之,保奏上帝,方得敕旨,下頒金書選詔,證得人天無上道果。


否則就成一個散仙而已,不能與天地齊壽,終歸運化。


女真修此,若到出神之後,直待上聖拔度歸真,方可了手。


倘功行完滿,永受人間享祀,上可以代天帝不全之化,下可以救世人疾苦之厄,功德圓融,與天地齊壽,日月並明,躲脫輪回,直超劫運,無生無滅。


至此方稱閨中雅秀,閫內高人。


但愿世間有志女子,毋自棄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
 樓主| 發表於 2013-7-20 23:51:15 | 只看該作者

壺天性果女丹十則(一卷)●第十則了道成真


女子修行,所貴者在於成真了道。


若修行未能成真了道,猶如田中之蛙,未出泥途一般,終歸是那孽海之物,焉能躲得脫輪回,超得過劫運,復還為先天之體。


雖然此等道理,只怕人行不到。


若能立志堅心,道念不改,終身由之,而不失其正理,勤勤弗懈,亦不過三五載功修,便能登上乘果位,蓬萊洞天,逍遙自在。


那時生由我生,滅由我滅,天地造化,皆在我掌握之中。


誠所謂「一人成真,九玄皆度」。


斯時德敷宇宙,功及九泉,上帝眷之,天仙喜之,神明畏之,民眾賴之,萬劫長存,千秋享祀。


極人間之快樂,享天上之逍遙,朝游海外,暮宿昆侖,挾持天地,澤遍環宇。


任爾凡夫說長道短,總莫能及修行這一件事。


若舍此而向別求,是人行邪道,豈能了脫生死,證道果於將來。


後世女子,當明鑒之。


偈曰:丹功雖已錄簡編,其中道理妙而玄。


十進步中操得詣,九還丹內覓的端。


不是知音休顯示,倘無緣遇莫陳觀。


苦我類數辛勤力,遺留後世待高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
 樓主| 發表於 2013-7-21 00:19:37 | 只看該作者

女丹合編選注●女金丹序


大道不問男女,皆能有成,故男子道成為真人;


女子道成為元君。


自古丹經言男子修煉之功至詳且悉,女子修煉之道多不論及。


間有論及此者,不過略露一斑。


非薄女修也。推其意,以為人同此性命,即同一功夫。


言男修而女子之功不煩言解矣。

 


不知男子外陽內陰,女子外陰內陽,秉性不同,形骸各別,雖同一性命,其行持大有不

同者。


《修真辨難》曰:「男子下手,以煉氣為要;女子下手以煉形為要。」


許祖曰:「男子修成不漏精,女子修成不漏經。」


其初關迥然各別。至煉己、得藥、還丹、溫養、結胎、出神諸事,雖與男子同,而細微節次,未嘗不無大同小異之殊。


壬辰春,適有坤女問道,仆教以多看古書,證其所授。


而丹經言女修者獨少,難以考證異同。


爰不恤泄漏天機之罪,因將其所以同者何如,所以異者何如,並逐節次第何如,形於楮

墨,以為問津程途,俾得尋文釋義,不致魚目以混珠;


深知力行,庶幾金鼎可烹汞,以成無上至道。


而方諸瑤池之會,不難與男仙同謁木公,共拜金母矣。


時大清光緒壬辰歲中和月用中貞一子序於玉帶溪之臥云西軒。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
 樓主| 發表於 2013-7-21 00:20:01 | 只看該作者

女丹合編選注●上卷戒規立志入道


天地陰陽,乾剛坤順,陰無陽不長,陽無陰不生。


剛柔得其中和,水火始能既濟,陰陽必有匹偶,人物由茲孕生。


是乾坤皆稟真元之氣,男女各具不死之身。乾曰大生,可以道成正覺。


坤曰廣生,亦能果證元君。


若謂坤陰難入仙道,何以王母長處昆侖。


蟾蛾竊梁間之丹,永作月宮皇後。


逍遙讀漆 之書,自號瑤池謫仙。


洛神、巫女,自古維昭,紫姑、湘妃,於今維烈。跡載史篇,固可考也。


身秉坤德,豈不能乎!


特以沉溺欲海,不發入道之心,安能跳出迷津,以作登云之女。


性本陰柔,見多偏隘,罔知四德,寧曉三從,過惡當改不知改,福田宜修未能修。


縱無情之欲,喪本性之真,自暴自棄,愈趨愈下,豈知人事如浮云,塵環原孽網,與其將身入輪回,何若回頭登彼岸。


蓬萊信有路,只在目前;


玉京豈無梯,須由心悟。


佛即是心,心即是佛。


仙能傲我,我亦可仙。


玉汞金鉛,實度生之寶筏;


丹經釋典,誠入道之天梯。


特以天梯不輕泄,語多露尾藏頭,即使琅HT 已卒吟,還要參師訪友。


聞一訣方知一訣,進一層更有一程。果能擺脫塵緣,拜明師以求心法,何難步入瑤闕,謁金母,而列仙班。


人須立志,各自勉旃。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5#
 樓主| 發表於 2013-7-21 00:20:54 | 只看該作者

女丹合編選注●上卷戒規●入門戒規十二條


一戒妄念迭生二戒縱欲貪淫三戒剛暴殘刻四戒煩惱嗔怒五戒憂思驚恐六戒目多妄視七戒耳多妄聽八戒多言狂妄九戒慳吝惜財十戒殺生害命十一戒不節腥葷十二戒慢道輕師婦女所當戒者,雖不止十二條,能戒以十二件,去仙不遠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
 樓主| 發表於 2013-7-21 00:22:22 | 只看該作者

女丹合編選注●上卷戒規●一戒妄念迭生


心之所發為念。


念頭正,則所行無不正;


念頭差,則所為無不差。


蓋心為天君,念為役使。


天君泰然,百體從令也。


妄念者,一切狂妄不正之念也,古人所謂無念之念,方是正念,即真意也。


這點真意卻少不得。


有這點真意,方能煉鉛求汞,凝神養胎。


丹經所謂「行住坐臥,不離這個」,這個,真意也。


豈若此不正之妄念,千頭萬緒,莫可名狀。


始則憑空而來,繼則斗境成幻。


一念未已,一念續之,緣此及彼,觸境生心。


想到得意時,不禁自慶自足;


想到失意時,曷勝自怨自悲。


盡日之中,無有寧息宵之寢也,神亦不存矣。


夫所發之念既妄,則見於行者無不妄。


如此妄人,安足語仙道哉。


即使未見諸行事,而無端妄想,神目如電,指視何其嚴乎。


況人之生死輪回,莫不由一念造之。


鐘情之區,即受生之地。噫!


一念之輪回,種無邊之生死,人顧可不慎所發哉。


若夫至人,知此無根無據之妄念,牿亡吾性,死趨六道,精心體認,勤加覺察,此念何自而起,何自而滅,未起之前如何,既起之後如何?


知此一念起,即提慧劍斬之,務拔其根。


勿使潛滋暗長於隱微之中,務令此性空虛靜寂,萬念俱泯,一靈獨存。


瀟瀟洒洒,活活潑潑。


如此,則私欲盡淨,天理流行,仙道不遠矣。


故入門者,先須於此關頭,謹守勿忽,方是果決烈女,道中法器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
 樓主| 發表於 2013-7-21 00:24:04 | 只看該作者

女丹合編選注●上卷戒規●二戒縱欲貪淫


人所最難破者,色欲一關耳。


人胡為有生?


因這點淫根未拔。


見淫事,而性即入男女之身根,以投胎而生。


人胡為有身?


因父母淫 ,而始成此身。


人從淫事而來,故其習染最深,而根株未易拔也。


且人所恃以生者,全憑這點精氣。


貪淫則傷精,精傷則陽關不固,百病交作。


古人謂:「服藥百粒,不如獨宿一宵。」


惜此精氣也。


惜得幾分精氣,即多添得幾年壽數。


基成無漏,陽關一閉,則長生矣。


況婦女之性情易蕩,一貪淫事,則欲火焚身,情難自禁,無夫以遂其欲,必有喪廉之行。


即使不至失身,淫心一動,火逼一身,精氣已不存於中矣。


昔韋十一娘學道,其師化一偉男子,百般調戲,且致逼污,而此心不易,方授仙術。


故淫根未拔者,多失仙緣。


即或僥幸聞法,而此道乃色相中事,亦行不得。


即或行之,而所結之胎,特一淫胎。


一朝出神,必見淫 而投胎,前妒盡廢矣。


天宮仙女,多有謫下紅塵者,莫不因情緣未斷之故,可不戒哉。


戒之之法,要在不思不視而已。


不思,則能禁情於未然;


不視,又能絕念於當境。


文昌帝君云:「未見不可思,當見不可亂,既見不可憶。」


誠戒色良箴也。


然豈不思、不亂、不憶已哉,務要拔盡情根,看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對境忘情,在欲無欲,方可與言仙道。


若抱淫欲之心,以希上真之道,而能有成者,吾未之聞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
 樓主| 發表於 2013-7-21 00:27:26 | 只看該作者

女丹合編選注●上卷戒規●附考


韋十一娘,宋長安貧女也。


嫁同裡鄭氏子。


鄭氏喜游俠,屢諫反目,政和間往邊城從軍,久無音回。


伯子不良,每以言語調戲,韋正色拒之。


因憶趙道姑自幼相愛,況有道術可傳,遂投姑。


姑欣然挈入庵中,教以法術。


日暮姑下山,留韋獨宿,戒曰:「勿飲酒及淫色。」


韋思深山中,焉有此二事。


更余,一男子逾牆入,韋速起,問之不答。


男子近前擁抱,拒不從。


彼求益堅,韋抽劍欲擊,彼出劍相刺,甚精利。


韋知不及,棄劍哀求曰:「外家命薄,久戒塵心,何忍亂我?


且師有明戒。


誓不敢犯!」


彼以劍加頸逼從。


韋引頸受之。


其人收劍笑曰:「知子心不變矣!」


視之則道姑也。


從此盡授其術。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
 樓主| 發表於 2013-7-21 00:29:43 | 只看該作者

女丹合編選注●上卷戒規●三戒剛暴殘刻


剛,美德也。


人無剛則柔懦不振,百無一成。


這個剛字卻少不得。


然剛而無禮,則流於暴,很戾自用,不知退讓,罔顧是非,不恤人言,無禮於舅姑,不和於妯娌,不敬於夫子,虐凌於子侄,苛責於奴婢,是謂「悍婦」。


故剛而繼以暴,每多殘忍不仁,刻薄寡恩也。


夫人必有仁慈之心,而後有胞與之量。


聖母元君視天下為一家,視中國為一人。


凡天上地下,一切物類,莫不保愛。


若赤子一般,何嘗起點憎惡之心,而流於殘刻哉。


觀音大士,稱為慈航,以其仁慈成性,普濟眾生,而為浩劫之慈母也,故神氣亦浩劫不朽。如剛暴,則失坤陰柔順之德;


殘刻,又無坤濃廣生之量。


如此之人,天上選爾何用,地下留爾奚益,不如速死之為愈也,安望長生。


夫惟戒之:性暴者,養以和緩,靄然如春風之宜人,而與物悉無忤也;


殘刻者,易以慈惠, 然如時雨之及物,而無人不沾其恩也。


見於外如此,而性之在中,無不靈明自在,活活潑潑,渾含生機於無窮矣。


而謂慈航觀音,不虛座以待爾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
 樓主| 發表於 2013-7-21 00:30:39 | 只看該作者

女丹合編選注●上卷戒規●四戒煩惱嗔怒


煩惱者,遇事煩勞而生惱恨心也。


人生一世,孰無事業,須慢慢做將去。


不計功過,不辭辛苦,不憚煩勞,事方有濟。


如因煩勞而生惱恨,天下事何者能成。


至養性,更要耐煩。


緣此時馳放已久,一旦操存,如生龍活虎,伏之未肯,即伏降之。


未肯即降,須從容涵養,不拘不束,勿忘勿助,任其自然。


今日養一分,則得一分;明日養一分,又得一分,養到十分,自有圓明時候。


若以難純,而遂生煩惱,其性豈能圓明乎。


嗔怒者,事不如己意,而嗔恨怨怒也。


試思天下事,豈盡能如己意。


未必嗔怒,而事遂能如己意。


何不思之甚也,亦惟安於所遇耳。


況嗔怒心甚者,其心必毒,死多投入毒蛇腹中。


夏臘以嗔怒而化蛇,郗後以嗔怒而變蟒,此固明征也。


但嗔怒有因煩惱起者,煩惱有由嗔怒生者,二者皆為心累,急戒之可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4 22:04 , Processed in 0.141592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