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暈】
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 劉興志 陶怡 眩暈是目眩與頭暈的總稱。
目眩是眼花或眼前發黑、視物模糊;
頭暈是頭運時即感覺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轉、站立不穩。
二者常同時並見,故統稱為「眩暈」。
嚴重的伴有噁心、嘔吐、汗出,甚至昏倒。
造成眩暈的原因,有外感與內傷之不同。
外感所致眩暈,主要是由於六淫之邪外襲,蓋頭為諸陽之會,耳目為清空之竅,外邪侵襲,則表陽與清道首當其衝。
內傷之眩暈多屬肝的病變,可由風、火、痰、虛等多種原因所致。
眩暈最早始見於《內經》。
有關本病的記載,歷代醫籍論述頗多。
歸納如下:①外邪致病,《靈樞?大惑論》載「故邪中於項,因逢其身之虛……入於腦則腦轉。
腦轉則引目係急,目係急則目眩以轉矣」;
漢代張仲景《傷寒論》指出,邪襲太陽,陽氣鬱而不得伸展。
或邪鬱少陽,上乾空竅。
並立小柴胡湯治少陽眩暈;
刺大椎、肺俞、肝俞治太少並病之眩暈。
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論?風頭眩候》云,「風頭眩者,由血氣虛、風邪入腦,而引目係故也。
……逢身之虛則為風邪所傷,入腦則腦轉而目係急,目係急故成眩也」。
唐,王燾《外台秘要》及宋代《聖濟總錄》亦從風邪立論。
②因虛致病,《靈樞?衛氣篇》說,撋閑樵蜓;
《靈樞?口問)云撋掀蛔銛;
《靈樞泛B邸匪擔瑩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脛酸眩冒」。
仲景提出,胃陽虛、清陽不升;
陽虛水泛,上犯清陽。
用真武湯治少陰陽虛水泛之眩暈。
明,李東垣《脾胃論》方補中益氣湯治療中氣下陷,清陽不升所致眩暈。
明?張景岳特別強調因虛致眩,認為「無虛不能作眩;
眩運一證,虛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過十中一二耳」。
在治療上認為「當以治虛」為主。
陳修園把眩暈的病因病機概括為「風」、「火」、「痰」、「虛」四字。
③與肝有關,《素問?至真要大論》云「諸風掉眩,皆屬於肝」;
清?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眩暈》華岫雲按,認為眩暈乃「肝膽之風陽上冒」,其證有夾痰、夾火、中虛、下虛之別,治法亦有治胃、治肝之分。
火盛者先用羚羊、山梔、連翹、花粉、玄參、鮮生地、丹皮、桑葉以清泄上焦竅絡之熱,此先從膽治也;
夾痰者必理陽明,消痰如竹瀝、薑汁、菖蒲、橘紅、二陳湯之類;
中虛則兼用人參,外台茯苓飲是也;
下虛者必從肝治,補腎滋肝,充陰潛陽,鎮攝之治是也。
④因痰、飲致病,仲景在《金匱要略》指出,痰飲停積於心下,清陽不升。
用苓桂朮甘湯、小半夏加茯苓湯、澤瀉湯等治痰飲眩暈。
明,李東垣《蘭室秘藏》所論「噁心嘔吐、不食、痰唾稠黏、眼黑頭旋、目不能開,如在風雲中……」,即是脾胃氣虛,濁痰上逆之眩暈,主以半夏白朮天麻湯,並說「足太陰痰厥頭痛,非半夏不能療;
眼黑頭眩,風虛內作,非天麻不能除」。
元,朱丹溪更力倡「無痰不作眩」之說,《丹溪心法?頭眩》說,「頭眩,痰挾氣虛並火,治痰為主,挾補氣及降火藥。
無痰則不作,痰因火動;
又有濕痰者」。
《醫學六要?頭眩》記載濕痰、痰火證侯立方;
《證治匯補》、《醫學心悟》亦提出濕痰類型及治療。
⑤因瘀致病,明,虞摶在《醫學正傳?卷四?眩運》中說,「外有內嘔血而眩暈者,胸中有死血迷閉心竅而然」。
對跌僕外傷致眩暈已有所認識。
王清任《醫林改錯》提出用通竅活血湯治療昏暈。
⑥因火致病,金?劉完素主張從「火」立論,「所謂風氣甚而頭目眩運者,由風木旺,必是金衰,不能制木,而木復生火,風火皆屬陽,多為兼化;
陽主乎動,兩動相搏,則為之旋轉」。
明,徐春甫的《古今醫統大全?眩暈門》提出「七情鬱而生痰動火」。
《醫學六要?頭眩》及《醫學心悟》分別提出痰火、肝火致眩。
⑦與運氣有關,《素問,六元正紀大論》云「木鬱之發……甚則耳鳴眩轉」。
此外,部分醫家還認識到眩暈與頭痛、頭風、肝風、中風諸證之間有一定的內在聯繫,如元,朱丹溪與明?虞摶認為,眩暈者,乃中風也。
明,張景岳亦謂,「至於中年之外,多見眩仆卒倒等證,亦人之所常有之事。
但忽運忽止者,人皆謂之頭運眼花;
卒倒而不醒者,人必謂之中風中痰」。
清,華岫雲在《臨證指南醫案?眩暈門》按語中更明確地指出,「此證之原,本之肝風;
當與肝風、中風、頭風合而參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