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方格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奇症匯】

 關閉 [複製鏈接]
61#
 樓主| 發表於 2013-7-7 09:40:20 | 只看該作者

奇症匯●卷之二舌


《奇病方》云:人有患舌縮入喉嚨,乃寒氣結於胸腹之故。


急用附子、肉桂、乾薑各一錢,白朮五錢,人參三錢,服之則舌自舒矣。


又云:有人患舌吐出,不肯收進,乃陽火盛強之故。


以冰片少許,點之即收。


繼服全舌散,二劑自安。


丁志云:臨安民有因患傷寒,舌出過寸,無能療治,但以筆管通粥飲入口,每日坐於門。


一道人見之,咨嗟曰:吾能療此。


頃刻聞耳,奈藥不可得,當竭力訪之,不肯告而去。


明日又言之,至於旬時,會中貴人罷歸,下馬觀病者,道人適至,其言如初。


中貴問所須,乃梅花冰片也。


笑曰:此不難耳,即遣仆馳取以付之。


道人即研為末,糝舌上,隨手而縮。凡用五錢,病立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2#
 樓主| 發表於 2013-7-7 09:42:45 | 只看該作者

奇症匯●卷之二舌


《王明清余話》云:王貺,字子亨,本士人,為南京宋毅叔婿。


毅叔醫名擅南北,貺初傳其學未精,薄游京師,甚淒然,會鹽法有變,有大賈觀偈示,失驚HT 舌,遂不能復入。


經旬遂不食下咽, 羸日甚,國醫不能療,其家憂懼。


榜於市曰:有治之者,當以千萬為謝,貺利其所售之濃,始往應其求。


既見賈之狀,忽發笑不能止,心以未易措手也。


其家人怪而詰之,貺診為大言笑之曰:所笑輦轂之大如此,乃無人治此小疾耳?

語主人家曰:試取《針經》來。


貺漫檢之,偶有與其疾似是者,貺曰:爾家當勒狀與我,萬一不能治,則勿擾我。


我當為針之,可立效。


主病者不得已,亦從之。


即針舌之底,抽針之際,其人若委頓狀,頃刻舌遂伸縮如平時矣。


其家大喜,謝之如約,又為之延譽。


是時翕然名動京師,家既小康,始得盡心《肘後》之書,卒有聞於世。


事之偶然有如此者,貺後以醫得幸。


宣和中,為朝請大夫,著《全生指迷論》,醫者多用之。


《聖惠方》云:有人忽舌硬如鐵,血出不止,用木賊煎水,漱之即愈。


〔源按〕經云:心脈系舌本,脾脈絡舌旁,系舌下,故舌病多二經之所致也。


又云:心熱則生瘡,脾熱則強硬。


舌尖腫脹疊濃,為重舌。


舌腫硬而不柔和,挺然脹滿,或退場門者為木舌。


乃心脾二經之火上壅。


急以針砭,刺出毒血,以殺其標,然後以瀉心脾之藥,治其本可也。


觀此則舌硬如鐵,而血出不止,則火已開泄,可不用針砭,獨用木賊一味,升散火邪,乘其勢而提之,故但漱而愈。


《良方》云:一人無故舌上出血,仍有小竅,醫者不曉何疾,偶曰:此名舌衄。

炒槐花為末,摻之而愈。


又云:人有患舌痹或麻,此痰氣滯於心胞絡也,服順氣豁痰湯自愈。


〔源按〕舌痹,亦有患心血不足,不可作風熱及痰治,須用理中湯合四物湯治之。


立密云:先兄口舌糜爛,痰涎上涌,飲食如常,遇大風欲撲地。


用補中益氣湯及八味丸即愈。間樂數日,仍作。


每勞苦,則痰盛目赤,漱冷水舌稍愈,頃間舌益甚,用附子片含之即愈,服煎藥諸症方痊。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3#
 樓主| 發表於 2013-7-7 09:46:13 | 只看該作者

奇症匯●卷之二舌


《醫說》云:一人中仙茅毒,舌脹退場門,漸大與肩齊,即以小刀 之,隨破隨合, 之百數,始有血一點。


曰:可救矣。


煮大黃、朴硝與服,以藥摻之,應時消縮。


此皆火盛性淫之人,過服之害也。


戴人治南鄰朱老翁,年六十余歲,身熱數日不已,舌根腫起,和舌尖亦腫,腫至滿口,比原舌大三倍,一外科以燔針,刺其舌兩旁,下廉泉穴,病勢轉凶。


戴人曰:血實者宜決之。


以排針磨令鋒極尖,輕砭之,日砭八九次,出血約二三盞。


如是者三次,漸覺血少,病減腫消。


夫舌者,心之外候也。


心主血,故血出則愈。


又諸痛癢瘡瘍,皆屬心火。


燔針艾火,皆失此義也。


薛新甫云:凡舌腫脹甚,宜先刺舌尖,或舌上,或邊旁出血,泄毒以救其急。


惟舌下廉泉穴,此屬腎經,雖當出血,亦當禁針,慎之。


甄立言治一婦,正產之時,收生婦以溫水進之,誤用鹿角脂,女子塗鬢發也。


因哇而舌出,產後數日不能收,醫藥屢不應。


甄以朱砂塗其舌,仍命作產子狀,以兩婦人掖之。


乃使人潛於壁外,多奉缶器,向危處擲地作聲。


聲聞而舌收矣。


薛己治一小兒,舌斷半寸許,敷洪寶丹,服四物東加柴胡,痛定血止。


次服四君子東加柴胡、山梔,月余而舌自完。


〔源按〕小兒跌撲斷舌,須乘熱接上。


古法急用雞子輕擊周遭,去硬殼,取膜套舌,以洪寶丹敷膜上,自然接續。


若良久舌已冷,不必用接,但以洪寶丹敷之,其舌亦生。


予同郡有一富家婦,年五十余,忽一日舌出不收,別無他恙,醫作風痰治不效。


一醫於風痰藥中,加蘄蛇舌一枚,煎服而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4#
 樓主| 發表於 2013-7-7 09:56:58 | 只看該作者

奇症匯●卷之二舌●全舌散


黃連 人參 白芍(各三錢) 柴胡 菖蒲(各一錢)


水煎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5#
 樓主| 發表於 2013-7-7 09:59:43 | 只看該作者

奇症匯●卷之二舌●順氣豁痰湯


半夏(一錢半) 茯苓 橘紅 栝蔞 貝母 黃連 桔梗 枳殼(各一錢) 香附(七分) 甘草(四分)


薑三片,水煎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6#
 樓主| 發表於 2013-7-7 10:00:44 | 只看該作者

奇症匯●卷之二舌●理中湯


白朮(土炒,二錢) 人參 乾薑(炮) 甘草(各一錢)


水煎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7#
 樓主| 發表於 2013-7-7 10:01:31 | 只看該作者

奇症匯●卷之二舌●洪寶丹


天花粉(三兩) 薑黃 白芷 赤石脂(各一兩)


上為末,茶湯調敷患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8#
 樓主| 發表於 2013-7-7 10:02:22 | 只看該作者

奇症匯●卷之二舌●補中益氣湯


(見項門)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9#
 樓主| 發表於 2013-7-7 10:03:33 | 只看該作者

奇症匯●卷之二舌●八味丸


(見手足門)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0#
 樓主| 發表於 2013-7-7 10:04:34 | 只看該作者

奇症匯●卷之二舌●四物湯


(見頭門)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1#
 樓主| 發表於 2013-7-7 10:36:1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方格 於 2013-7-7 10:37 編輯

奇症匯●卷之三口


夏子益《奇疾方》云:有人病臥床,四肢不能動,只進得食,好大言說吃物,謂之失說物望病。


治法:如說食豬肉時,便云你吃豬肉一頓,病者聞之即喜。


遂置肉令病患見,臨要卻不與食,此乃失說物望也。


當自睡中涎出便愈。


〔源按〕此症為陽盛於內,故好大言,而善說吃物。


且陽盛則氣壅,氣壅則脈絡不利,故四肢不能舉動。


治法:說所食之物,而即許食之,使病患心喜。


即經所謂喜則氣散。


然置物令見而卻不與食者,所謂食入於陰,長氣於陽,故但使其望見彼見所喜之物,而不得食,故便能使口中涎出。


蓋涎即痰也,痰即火,火即氣,同物而異名。


涎出則氣自衰,而病自愈也。


又云:有人患口鼻出腥臭之水,以碗盛之,狀如鐵色蝦魚,如粒米大,走躍不住。


以手捉之,即化為水。


此肉壞也,任意饌食雞肉自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2#
 樓主| 發表於 2013-7-7 10:39:02 | 只看該作者

奇症匯●卷之三口


〔源按〕此症因口鼻所出腥臭之水,而名肉壞。


良由患毒於內膜之處,因化肉如膿若水,故所出之水腥而臭也。


以碗盛之,狀如鐵色蝦魚,亦由患腎臟所屬之分使然。


蓋腎屬水,其色黑,得腎臟之氣所化,故色如鐵,而狀如水族之物也然。


此水何故不從內下?


此乃感人氣血之靈,故能走躍水中。


所以得隨上升之氣,從口鼻而出。


若捉之又即化為水,此氣散故也。


凡毒從肺氣所化,其膿色多白。


蓋肺屬金,其色白,得從化而為白也。


此毒生於內膜,在腎臟所屬之分,非肺之當令,故即隨是臟之氣所化,以得是臟所屬之色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3#
 樓主| 發表於 2013-7-7 10:42:35 | 只看該作者

奇症匯●卷之三口


雞肉補虛溫中,而又能攻毒。


蓋至陰之毒,非攻不可,攻之則毒散,即《內經》所謂其治宜毒藥是也(俗蒸雞汗發痘瘡,其效立見,此攻毒之驗也)。


又云:有人患口中生肉球,有根如線五寸余,如釵股。


吐出乃能食物,捻之則痛徹心者,麝香研末一錢,水服之,日三,自消。


〔源按〕此症口生肉球,而但云口內,此必生於舌。


經云:心脈系舌本,脾脈絡舌旁,系舌下,凡舌病,皆心脾二經之所致也。


故捻之痛應於心。


此由脾土不利,經脈不順,而有是患。


所謂子病母亦病,而又實者當瀉其子。


故但用麝香入脾治肉之味,通其土氣,開其經絡,則怪肉消而病自愈也。


又云:有人忽氣上喘,不能言語,口中流汁,吐逆,齒皆搖動,如欲脫狀。


氣喘轉大,悶絕復蘇,名曰:傷寒並熱霍亂。


用大黃、人參各半兩,水三盞,煎至一盞,去滓熱服自安。


又云:有人飲油至五斤方快意,不爾則病。


此是發入於胃,氣血裹之化為蟲也。


雄黃半兩為末,水調服之,蟲自出。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4#
 樓主| 發表於 2013-7-7 10:43:23 | 只看該作者

奇症匯●卷之三口


《奇病方》云:有人患唇上生瘡,久則瘡口出齒牙於上唇者,乃七情憂郁,火動生齒故也。


方用柴胡、白芍、當歸、生地各三錢,黃芩一錢,天花粉二錢,白果十枚,水煎服。


外用冰片一分,僵蠶一錢,黃柏炒,三錢共為末,摻之齒自消也。


張雞峰《備急良方》云:有人患牙齒日長,退場門難食,名髓溢病。


用白朮煎湯漱服,即愈。


《搜神記》云:桓宣武有一督將,因時病後虛熱,便能飲馥茗一斛二斗乃飽。


若減升合,便以為不足。


後有客造之,更進五升,乃大吐一物,如升大有口,形質縮縐,狀似牛肚。


客乃令置之盆中,以斛二斗馥茗澆之,此物 之都盡而止,覺小脹。


又增五升,便悉混然從口中涌出,既吐此物遂瘥。


或問此何病,答曰:此病名斛茗瘕。


東坡《物類相應志》云:齊諧記載江夏安陸縣,隆安中有人姓郭,名垣。


得天行病後,遂能大餐,每日食至一斛,五年家貧,行乞於市。


一日大飢,至一園,食薤一畦,大蒜一畦,便悶板臥地。


須臾大吐,吐一物如籠,漸漸縮小,有人撮飯於上,即消成水,而病遂瘳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5#
 樓主| 發表於 2013-7-7 10:44:10 | 只看該作者

奇症匯●卷之三口


《酉陽雜俎》云:和州劉錄事者,大歷中罷官,居和州傍縣,食兼數人,尤能食 。


嘗 味,未嘗果腹。


邑客乃網魚百余斤,會於野處觀其下箸。


劉初食 數碟,忽似小哽,因咯出一骨珠子,大如豆,乃置於茶甌中,以碟覆之。


食未半,怪覆甌碟傾,側舉視之,骨珠子已長數寸如人狀,座客共觀之,隨視而長,頃刻長及人。


遂摔劉,因相毆流血,良久各散走。


一循廳之右,一轉廳之左,俱及後門相觸翕成一人乃劉也,神已痴矣,半日方能語。


訪其所以,皆不省之,劉自是惡 。


《廣異記》云:句容縣佐吏,能啖 至數十斤,恆食不飽。


縣令聞其善啖,乃出百斤,吏快食至盡,因覺氣悶,久之吐一物,狀如麻鞋。


令命洗出安 所, 悉成水,醫莫能名。


令命小吏持揚州賣之,冀有識者試之,若有買者,當高舉其價,看還幾錢。


有胡求買,增價至三百貫文,胡輒還之。


初無酬酢,人謂胡曰:是縣令句容家物,問此是何物。


胡云:是銷魚之精,亦能消腹中塊病。


患者以一片如指端,繩系之置病所,其塊即消。


我本國太子,少患此病,父求愈病者賞之千金。


君若見賣,當獲大利,令竟賣半與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6#
 樓主| 發表於 2013-7-7 10:45:00 | 只看該作者

奇症匯●卷之三口


《宣室志》云:永徽中徐爽有,每食生魚三斗乃足。


一日飢,作 未成,忍飢不禁,遂吐一物如蝦蟆,自此不復能食矣。


《名醫錄》云:虞侍郎,蘇州人,平生喜食生魚 。


中年病腹堅,倒身不得,每發病疼痛幾死,累治不效。


一善醫切脈曰:侍郎右關脈伏,伏為積聚,有生冷之積,成瘕在腹,則疼不可忍,可以藥取之,令用橄欖汁,吞丸子藥數粒,晚下利一盆許,是魚 婁,前一截皆成魚矣,從此遂安。


《說淵》云:陸 吳郡人,自幼嗜面食,食愈多而質愈弱,胡人以藥吐一蟲,長二寸許,色青狀如蛙,此名消面蟲,實天下之奇寶也。


其說甚異,不具述。


玉田隱者云:一女子忽嗜河中污泥,每日食數碗方快。


有一醫用壁間敗土,調水飲之遂愈。


丹溪云:吃泥,胃氣熱也。用黃芩、白朮、茯苓、軟石膏煎服。


《楊氏經驗方》云:益昌伶人劉清嘯一娼,名曰花翠,年及逾笄,好食生米。


惠民局監趙尹,用蒼朮,米泔水浸一宿,銼焙為末,蒸餅和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米飲湯下,日二服,兩旬而愈。


此症因食生熟物留滯腸胃,遂至生蟲。


久則好食生米,否則終日不樂,至憔悴萎黃,不思飲食,以害其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7#
 樓主| 發表於 2013-7-7 10:45:52 | 只看該作者

奇症匯●卷之三口


《醫說》云:昔慎恭道,肌瘦如勞,唯好食米。


缺之則口出清水,食之頓便如常,眾醫莫辨,有蜀僧道廣,以雞矢同白米合炒為末。


以水一鐘調服,良久吐出如米形,即瘥。


又云:汪丞相徽之,祁門人,平日好食動風物,性尤嗜蟹,或作蟹 、蟹簽,恣啖之。


一日得風熱之疾,齒間壅出一肉,漸大脹塞,口不能閉,水漿不入,痛楚待盡。


已而有一道人言能治此疾,丞相命醫之,不日而愈。


其法用生地黃汁一碗,豬牙皂角數挺,火上炙令熱,蘸生地汁令盡,末之。


敷壅肉上,隨即消縮。


《聖濟錄》云:有人患時復嘔吐,腹中有水聲者,此酒癖也。


川芎、三棱炮,各一兩,為細末,每服二錢,蔥白湯下。


鎮陽有士人嗜酒,日當數斗,至午夜飲興一發,則不可遏,一夕大醉,嘔出一物如舌,視無痕竅,至欲飲時,眼偏其上,矗然而起,家人沃之以酒立盡,至常日所飲之數而止,士人由是惡酒。


一人自幼好酒,片時無酒,叫呼不絕,全不飲食,日漸羸瘦。


或執其手縛柱上,將酒與看而不與飲,即吐一物如豬肝,入酒內,其人自此遂惡酒。


《異苑》云:宋元嘉中,有人食鴨成 瘕,以秫米研粉調水服之,須臾煩躁,吐出一鴨雛而愈。


孫真人云:如食鴨肉成病,必胸滿面赤,不食,以秫米泔水一盞飲之。


《瘡瘍經驗》云:有人病冷痰,醫用大蒜一枚煮服,吐一物如升大,外痰包裹,開視之,乃雞雛也。


再服,吐十三雛而愈,病名雞瘕。


此因食白淪雞過多故也。


《泊宅編》云:洛陽李敏求赴言東吳。


其妻牙疼,每發呻吟,不堪忍。


用釵股按置牙間,少頃銀色輒變黑,此毒瓦斯所致。


沿路屢醫,殊無一效。


嘉禾僧會海,為制一物,服之半年,所苦良已。


後因食熱面又作,坐間作湯,以進一服而愈。


其神速若此。視藥之標題初不著明,但云活血涼血而已。


敏徐扣之,知是四物湯,蓋血活則涼,何由致壅滯以生疾。


《儒門事親》云:一男子病口瘡數年,上至口,中至咽,下至胃脘皆痛。


不敢食熱物,一涌一泄一汗,十去其九,次服黃連解毒湯,不十余日皆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8#
 樓主| 發表於 2013-7-7 10:46:47 | 只看該作者

奇症匯●卷之三口


《綱目》云:有人患口唇緊小,不能開合飲食,不治殺人。


以白布作大炷安刀斧上,燒令汗出,拭塗之,日三五度,再以青布燒灰酒調服。


〔源按〕經云:肝督衝任四脈,皆絡唇者也。


一有受邪,則唇亦為之病,風則動,寒則緊,燥則干裂,氣鬱則生瘡,血少則澀而無血色。


治法內理脾胃,外敷以藥,無不愈。


乃前案所治,外用鐵物取汗,制肝經之毒,內服青布燒灰,解毒而兼去風。


此不獨為寒所害,而更有風毒為患,治宜審症,不可執治。


《名醫錄》云:隋有患者,嘗肌而吞食,則下至胸,便即吐出。


醫作噎疾、膈氣、翻胃三候治之無驗。


有老醫任度視之曰:非三疾,蓋因食蛇肉不消所致,但揣心腹上有蛇形也。


疾者曰:素有大風,嘗求蛇肉食,風稍愈,復患此疾矣。


遂以芒硝、大黃合而服之,微泄利而愈。


丹溪治一婦,孕三月,吐痰水並飲食。


每日寅卯時作,作時覺小腹有氣衝上,然後膈痛而吐。


面赤微燥,頭眩臥不能起,肢疼微渴,蓋肝火挾衝脈之火衝上也。


一日甚,二日輕,脈和,右手寸高,藥不效者,將二月余。


用沉香磨水,化抱龍丸一服,膈寬氣不上衝,二三服吐止,眩減而安。


一人患氣上衝,口出如煙霧,耳內常鳴,此衝脈逆上。


與八物湯,加炒黃連二分,黃柏三分,數劑而愈。


張子和治一人,年二十余歲,病患口中氣出如登廁,雖親戚莫肯對語。


戴人曰:肺金本主腥,金為火所乘,火主臭,應便如是。


久則成腐,腐者腎也,此亢極反兼水化。


病在上,宜涌之。


以茶調散涌去其七,夜以舟車丸、浚川丸五七行,比旦而臭斷。


羅謙甫治韓子王父,年愈六旬,病消渴,至冬反添燥熱,須裸袒,以冰水噴胸腋乃快。


日食肉面數回,頃時即飢,如此月余。


羅診得脈沉細而疾,以死決之。


子玉泣曰:病固危篤,君盡心救之,則死而無恨。


羅曰:夫消之為病,其名不一,曰食 、曰消中、曰宣疾。


此高粱之所致也。


陽明化燥火,津液不能停,自汗小便數,故飲一溲二,胃熱則消穀善飢,能食而瘦。


王叔和云:多食亦飢,虛是也。


此病仲景所謂春夏劇,秋冬瘥,時制故也。


令尊今當瘥之時反劇,乃腎水干涸,不能制其心,而獨旺於不勝之時,名曰真強,乃孤陽絕陰者也。


且人之身為主,天令為客,此天令大寒,尚不能制其熱,何藥能及。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9#
 樓主| 發表於 2013-7-7 10:50:34 | 只看該作者

奇症匯●卷之三口


《內經》云:主勝逆,客勝從,正以此也。


設從君治療,徒勞而已。


固辭而歸,後易醫與灸,數日而卒。


薛己治四明屠壽卿,孟夏,當門齒如有所擊,痛不可忍。


脈洪大而弦。


薛曰:洪弦相搏,欲發瘡毒也。


先用清胃散加白芷、銀花、連翹,痛即止。


至晚鼻上發一瘡,面腫黯痛,更用前藥加犀角十劑。


腫至兩額,口出穢氣,脈益大,惡寒內熱,此毒熾血瘀,藥力不能驟敵。


乃數砭患處與唇上,並刺口內赤肉,各出毒血,再服前藥至數劑而愈。


若泥尻神不行砭刺,或全仗藥力,鮮不誤矣。


吳江史生之內,每產後齒根皆動,必逾日乃止。復懷妊臨月,時薛偶至,言及此症,留十全大補湯二劑,令產後煎服,齒不復動矣。


一婦年三十余,忽不進食,日飲清茶、水果,三年余矣。


薛為脾氣鬱結,用歸脾東加吳茱萸四劑,遂飲食如常。


若人脾胃虛而不飲食,當以四神丸治之。


孫東宿治葉潤齋,年四十,心膈嘈雜,好啖肉,一日不能缺,缺即身浮力倦,神魂無措,必急得肉乃已,見則大嚼,及入腹,腹又大痛,痛極則吐酸水稠涎,然後定。


稍定,又思肉啖也。


其痛苦之態,叫喊之厲難狀,見之酸鼻。


或有諭之曰:與其好肉而受痛,孰若絕肉以無楚也。


久病脾虛,肉入難化,故使作痛,此婦人女子且知之,汝丈夫獨不慎何哉?


潤曰:何吾豈不知絕肉之為愈也?


蓋痛雖苦尚能熬,若嘈雜則遍身淫淫蘇蘇,左右無可奈何,手足無所把捉,頃刻不能自存,有近於死不能熬,急需食肉少蘇。


吾豈縱口求痛哉?


不得已也。


孫診其脈,大小不等,觀其色,唇紅臉黃。


孫曰:據色脈,乃蟲症,非祟也。


予能殛之,先與雄黃丸一服,不瘳。


改用膩粉五分,使君子一錢,為末,用雞子打餅,五更空心飼之。


辰刻下長蟲十條,內有二大者,長尺有咫,自首貫尾皆紅。


下午又下小蟲百余,自此再不喜肉,而嘈雜良愈。


崇禎時,武林姚應鳳,有一人患左唇生一紅痣,別無他苦,姚視之曰:此齒藎也,三年必死。


其人怒不應。


三年齒潰,詣求救,謝曰:君天譴也,不能過期矣。


當湖江希生內政,中年時,每食豬肉即身體戰栗,屢易不效。


後因他病,服逍遙散數劑,舊患亦愈。


汪時在燕京蔣相國家,予過之,言及此症,並問其故。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0#
 樓主| 發表於 2013-7-7 10:55:07 | 只看該作者

奇症匯●卷之三口


予曰:《素問》云:諸禁鼓栗,皆屬於火。


症由食豬肉戰栗,此肝膽素有鬱熱故也。


因食發風動氣之味,徒引動其病,而不能力開其郁,故每食即發。


逍遙散乃開鬱散火之劑,所以偶服得愈。


或問前症,每因食物動其內火,而何以內火動,即戰栗乎?


予曰:素注云,火性就燥,內熱即甚,衛外之陽,皆湊入內,故外反鼓栗。


此症因食物引動其火,至內火益熾,乃衛外之陽,以就火性之燥,皆湊入內,其重虛其外,故即戰栗。


移時火伏氣靜,而衛陽復回,病愈如故。


一婦不月,發熱嗽痰如墨,疏表轉甚。


脈之而尺倍數。


症由經水逆上,痰血相混。


因火極似水,故色黑,而治表反劇。


經云:人有兩死,而無兩生。蓋汗即血之液,病失血,後發其汗,血汗兩傷,此即兩死,無兩生也。


茲當四物東加知、柏、牛膝服四劑,經至而愈。


乙酉春,有紹興楊石林云漕白一人,忽患腹大痛,約二日許,糖粕悉從口出,醫無措劑。


適有醫云:此陰陽錯亂,腎氣逆上,用茯苓五錢數服而愈。


後又有患者,服之亦隨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4 18:45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