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症匯●卷之二耳】 或又問:佛氏無往之語如何?
予曰:無往謂外無往外相,內無住內相,然內無住,則外亦無住,無住而住,則心自降伏,真性亦自然而見。
真性即名真如,天然正覺謂之真,無一不知謂之如,故謂之真如,即聖經所謂明德也。
明德真如,皆明性之本體,本體無形,無形亦無所去來,惟天生自如,而未嘗少動也。
蓋人生而始,有天然自覺之性,只緣情欲障礙,則智慧全失,故心嘗昏昧,若欲超生死而入涅 者,當返觀其內,所觀之法,即所謂內無住,外亦無住,無住而住,則心自寂而相自滅也。
《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佛所演是偈,因試問空生,可以身相見如來否?
答曰: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言所說之如來,非身相如來。
故云即非身相,佛因即告,凡內觀見相,皆是虛妄生相,若能滅除虛妄諸相,而但見空空之性,即如來矣。
蓋如來即是性,自性如來,誠空而無相。
故經末復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言如來不可取相,所演說者,但如如不動而已。
如如,即真性空也。
故不動也,人當返觀,真空如如,則相自滅而心自住也,此即謂之即性而修。蓋性即佛,修佛即所以修性,佛即法,故又不可以佛法名之。
即經云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猶恐人泥佛法耳。
又云:是法平等,無有高下。
法即謂真性,平等言上自諸佛,下至蠢動含靈,其真性皆同。
故云平等而無有高下,即所謂無(梵語阿)上(褥多羅)正(三)等(藐)正(三)覺(菩提)也。
蓋真性即佛,以真性無得而上之,故云無上,然此性正相平等,故云正等。
其覺無偏無虧,故云:正覺,然所演說真性,不曰如,而曰如如,凡一切為聖為賢為仙為佛,總是一如故名如如。
所謂如來者,即諸法如義耳。
如所修之人,已登彼岸,而謂之如來。
若如未來之時,當十二時中,無一息不內照真空,則真性自現,現即所以入涅 而成正覺也。
正覺即知其如來,如來者從真如來,故能成正覺以化眾生,而為之如來佛也。
凡菩薩謂之覺有情,同佛所證之謂覺,無明未盡之謂情。
因無明未盡,不能滿覺,故尚有情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