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章以論疾診尺。從外知內。論疾者。謂論其疾而知其證。診、視也。診尺者。謂視其尺膚而知其內。不待視面王之色。持手太陰之脈。獨調其尺。以知其病也。夫胃者。水穀血氣之海也。
故行於脈中者。至於太陰之兩脈口。持其脈以知臟腑之病。血氣之行於脈外者。從手陽明之大絡。循經脈之五裡。而散行於尺膚。故審其尺之緩急大小滑澀。肉之堅脆。而病形定矣。蓋太陰主陰。陽明主陽。
臟腑雌雄相合。氣血色脈之相應也。故臟腑邪氣篇曰。脈急者。尺之皮膚亦急。脈緩者。尺之皮膚亦緩。脈小者。尺之皮膚亦減而少。脈大者。尺之皮膚亦賁而起。脈滑者。尺之皮膚亦滑。脈澀者。尺之皮膚亦澀。閔士先曰。小兒視虎口紋。乃手陽明之色。與手太陰之脈相應者也。
視人之目窠上微癰。如新臥起狀。其頸脈動。時咳。按其手足上。 而不起者。風水膚脹也。(壅癰同 窈同)
此論其疾而知其病也。足太陽之脈。起於兩目。而下出於頸項。太陽之上。寒水主之。太陽之氣。
營運於膚表。
此水隨氣而溢於皮膚之間。故目窠微腫。頸脈動而膚脹。咳者。水留於皮毛。而動其肺氣也。風水者。因外受於風。風行而水渙也。
尺膚滑其淖澤者。風也。尺肉弱者。解 安臥。脫肉者。寒熱不治。尺膚滑而澤脂者。風也。尺膚澀者。
風痹也。尺膚粗如枯魚之鱗者。水 飲也。尺膚熱甚。脈盛躁者。病溫也。其脈盛而滑者。病且出也。
尺膚寒。其脈小者。泄少氣。尺膚炬然先熱後寒者。寒熱也。尺膚先寒。久大之而熱者。亦寒熱也。
此論診尺而知外內之病也。夫津液淖澤於皮膚。
故尺膚滑其淖澤者。知風在於皮膚。而鼓動其津液也。脂者。肌肉紋理間之脂膜。尺膚滑而澤脂者。風在於肌肉間也。夫在外者。皮膚為陽。筋骨為陰。病在陽者。
名曰風病。在陰者。名曰痹。如尺膚澀者。此風痹於筋骨間也。此以尺膚之淖澤滑澀。
而知風邪之淺深也。肌肉者。五臟元真之所通會。脾土之所主也。故尺肉弱者。主脾土虛而解 安臥。
解者。懈惰也。脫肉者。形損也。寒熱者。陰陽血氣虛也。陽虛則發寒。陰虛則發熱。陰陽形氣。
皆已虛脫。故為不治。如枯魚之鱗者。皮膚起寒粟也。寒者水之氣。此水邪 飲於內。
故寒色見於外也。溫病者。寒毒藏於肌膚。至春發為溫病。故尺膚熱甚而脈盛躁者。知其為病溫也。其脈盛而滑者。
知病且出於外也。尺膚寒其脈小者少氣。蓋氣者。所以溫膚熱肉。從陰而生。自內而外。故知其泄於內而虛於外也。此診其尺而知內因之病也。尺膚之先熱後寒。先寒後熱。而皆為寒熱者。尺膚主三陰三陽之氣也。
肘所獨熱者。腰以上熱。手所獨熱者。腰以下熱。肘前獨熱者。膺前熱。肘後獨熱者。肩背熱。
臂中獨熱者。腰腹熱。肘後粗以下三四寸熱者。腸中有蟲。掌中熱者腹中熱。掌中寒者腹中寒。魚上白肉有青血脈者。胃中有寒。
夫手太陰之脈。從指井之少商。過於輸。行於經。而入於肘之尺澤。脈外之氣血。從手陽明之五裡。走尺以上魚。相逆順而行也。
是以脈要精微篇。論兩手之尺寸。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脛足中事也。蓋以尺上寸。以候身半以上。寸下尺。以候身半以下。夫身半以上為陽。身半以下為陰。
故以寸之陽以候上。尺之陰以候下也。肘所。自寸而下尺也。手所。自尺而上寸也。肌所獨熱者。腰以上熱。手所獨熱者。腰以下熱。此診尺膚以候形身之上下。
故與脈候之上下反其診也。肘前乃手厥陰之曲澤處。肘後乃手少陽之天井處。蓋以兩手下垂。上以候上。下以候下。前以候前。後以候後也。夫所謂肘所手所者。
論手臂之背面臂中掌中魚上。乃手臂之正面。背面為陽。故候形身之外。正面主陰。故候腰腹腸胃之內。即尺外以候季脅。尺裡以候腹中之大義相同也。
夫人生於天地六合之內。其血氣之流行升降出入。應天運之環轉於上下四旁。是以脈要精微論。以寸尺之外內前後上下。候形身之外內前後上下。
此章以手臂皮膚之前後外內。候形身之上下前後外內。蓋脈內之血氣。
應地氣之上騰於天。脈外之氣血。應天氣之下流於地。人與天地參也。
尺炬然熱。人迎大者。當奪血。尺堅大。脈小甚。少氣。 有加。立死。( 悶同)
尺炬然熱。人迎大者。三陽之氣偏盛也。故當主奪血。夫皮膚為陽。血脈為陰。尺堅大。脈小甚者。陽盛而陰絕於外也。少氣 有加者。陽盛而陰絕於內也。
目赤色者。病在心。白在肺。青在肝。黃在脾。黑在腎。黃色不可名者。病在胸中。
此以目色而候五臟之血氣也。五臟之血氣。行於脈中。而變見於寸口。五臟之氣血。變見於色。
而出於目中。
蓋五臟之精。皆上注於目而為之睛也。前節視目窠以知皮膚之水。此節視目色以知五臟之陰。皆從外以知內也。
胸中。膈中也。黃色不可名者。色黃而有黑白青赤之間色也。病在胸中者。五臟之氣。
皆從內膈而出。故所見之色若是。
診目痛。赤脈從上下者太陽病。從下上者陽明病。從外走內者少陽病。
太陽為目上綱。故目脈從上下者主太陽病。陽明為目下綱。故從下上者主陽明病。少陽之脈。
循目銳 。故從外走內者。主少陽病。上節視目色以知五臟之陰。此診目脈以知三陽之氣。夫色為陽。
脈為陰。此陰陽之變換。
診寒熱。赤脈上下至瞳子。見一脈。一歲死。見一脈半。一歲半死。見二脈。二歲死。見二脈半。
二歲半死。見三脈。三歲死。
此論血脈主於手少陰心主。而本於足少陰腎臟。寒熱者。水火陰陽之氣也。心主包絡之氣。發原於腎。歸於心下之部署。為一形臟而主脈。瞳子者。腎臟之骨精也。水臟之毒。上交於火臟。而火臟之氣復下交於陰。所謂陰陽交者死不治。
朱衛公曰。此論水臟之毒瓦斯。隨正氣相交而死。故凡論疾。
皆當體會其正氣焉。診齲齒痛。按其陽之來有過者獨熱。在左左熱。在右右熱。在上上熱。在下下熱。
馬仲化曰。齒痛曰齲。上齒屬手陽明大腸經。下齒屬足陽明胃經。故按其陽脈之來有過者。必為獨熱。其脈在左右上下。則病熱亦分左右上下也。
診血脈者。多赤多熱。多青多痛。多黑為久痹。多赤多黑多青皆見者寒熱。
此以皮部之色。而知血脈之寒熱也。皮部論曰。凡十二經脈者。皮之部也。其色多青則痛。多黑則痹。黃赤則熱。多白則寒。五色皆見。則寒熱也。
身痛而色微黃。齒垢黃。爪甲上黃。黃膽也。安臥。小便黃赤。脈小而澀者不嗜食。
此論中土之病。統見於五臟之外合。土灌於四臟也。身痛。病見於肉也。色黃。病見於皮也。齒垢黃。病見於骨也。爪甲上黃。病見於筋也。黃膽。脾家病也。脾病故解 安臥。小腸為赤腸。心之腑也。心主血脈。小便赤黃。脈小而澀。病見於脈也。小便赤黃。下焦熱也。不嗜食。上焦虛也。蓋土位中央。而上下四旁。皆為之應。
人病。其寸口之脈。與人迎之脈。小大等。及其浮沉等者。病難已也。
此論人迎氣口。與手太陰兩寸口之脈。各有所候也。寸口者。手太陰之兩脈。分寸關尺三部。以候臟腑之血氣者也。人迎氣口者。候三陰三陽之氣也。人病。其寸口之脈。與人迎之脈。大小浮沉等者。此表裡陰陽血氣留病。
故為難已。按人迎氣口。以左為陽而右為陰。手太陰之兩脈以寸為陽而尺為陰。是以宋崔紫虛四言舉要曰。關前一分。人命之主。左為人迎。右為氣口。蓋亦有所本也。夫寸口者。在太淵之分。關前一分者。寸關之間也。寸關尺三部。以候內之五臟六腑。人迎氣口。以候外之三陰三陽。所候不同。而所取之部位。亦有別也。
是以手太陰之兩寸曰寸口。人迎寸口。又曰脈口。又曰氣口。蓋各有部位之分。
故名亦有別也。五色篇曰。脈之浮沉。及人迎與寸口氣小大等者。病難已。蓋左右三部之脈。以候血脈。左右之人迎氣口。以候三陰三陽之氣。
故曰氣口。朱衛公曰。此篇論尺。故兼論人迎。蓋尺膚與人迎氣口之相應也。
女子手少陰脈動甚者妊子。
此論人之始生。本於先天之水火也。手少陰者。兩手之少陰腎脈也。蓋胞系於腎。
故少陰之脈動甚也。夫妊始成形。先生兩腎。猶太極中之陰陽。陰陽分而五行備。五行備而形始成。
是以女子手少陰脈動甚者。主妊子也。閔士先曰。此篇論診尺。若以手少陰心脈論之。則失其經旨矣。且本經云。
陰搏陽別。謂之有子。夫寸為陽。尺為陰。陰搏者。尺脈滑利也。陽別者。與寸關之有別也。
趙庭霞曰。動甚者。動脈也。厥厥動搖。狀如小豆。與滑脈之流利如珠同形。蓋有諸內而形諸外也。
朱衛公曰。動在左者。先感天一之氣。故主男。動在右者。先感地二之氣。故主女。越人以胞系於命門者。謂氣之所感。非著於右腎也。試按男子之胎。多偏於左。
嬰兒病。其頭毛皆逆上者必死。
此論人之血氣。本於先天所生。而上下環轉者也。嬰兒者。始生之兒。毛髮者。血之余。少陰精血之所生也。發復下垂。以應人之血氣。從下而升。復從巔而下。若發上逆。是惟升而無降矣。升降息。故不免於死亡。
耳間青脈起者掣痛。
腎主骨而開竅於耳。故耳間青脈起者。當主筋骨掣痛。此承上文而言。人之血氣始於先天腎臟之所生。
大便赤辦。飧泄。脈小者。手足寒難已。飧泄脈小。手足溫。泄易已。(辦葉辨內從力飧葉孫)
辦、別也。大便赤辦者。謂黃赤之間別也。蓋中焦泌糟粕。蒸津液。乃化而為血。獨行於經隧。
命曰營氣。水穀常並居於胃。成糟粕而俱下於大腸。濟泌別汁。而參入於膀胱。如大便赤辦。
乃中焦之血。與糟粕並下矣。飧泄大腸虛而不能濟泌矣。此腸胃虛泄於下。中焦之汁。不能營於脈中。故脈小也。若手足溫者。
得下焦之生氣。故泄易已。此言中焦水穀之精微。有藉下焦之生氣以合化。閔士先曰。本經凡論針論。
疾之中 括陰陽血氣之生始出入。能明乎正氣之所從來。然後知邪病之淺深外內。學人當體認毋忽。
四時之變。寒暑之勝。重陰必陽。重陽必陰。故陰主寒。陽主熱。故寒甚則熱。熱甚則寒。故曰寒生熱。熱生寒。此陰陽之變也。
此言人之陰陽血氣應四時之寒暑往來。而有寒熱陰陽之變。蓋變化者。陰陽之道也。邵子曰。少不變而老變。故重陰必陽。重陽必陰。寒甚則熱。熱甚則寒。
故曰。冬傷於寒。春生癉熱。春傷於風。夏生飧泄腸 。夏傷於暑。秋生 瘧。秋傷於濕。冬生咳嗽。是謂四時之序也。
此承上文申明陰陽寒熱之變。冬傷於寒。春生癉熱者。寒毒藏於肌膚。至春時。人之陽氣外出。
寒隨氣而化熱。故春發為癉熱之病。夏傷於暑。秋生 瘧者。暑氣藏於募原。至秋時。人之陰氣外出。
邪隨氣而發為 瘧。 瘧者。陰瘧也。此寒暑之伏邪。隨人氣之外內出入也。夫天之寒邪。化為癉熱。
天之暑邪。化為陰瘧。此天之陰陽。又隨人氣之變化也。夫陽者。天氣也。主上。陰者。地氣也。主下。風乃天之陽邪。
故傷於風者。上先受之。濕乃地之陰邪。故傷於濕者。下先受之。陽病者上行極而下。
是以春傷於風。夏生飧泄。陰病者下行極而上。是以秋傷於濕。冬生咳嗽。此天地之陰陽。又隨四時之上下升降也。
趙庭霞曰。人之陰陽出入。隨四時之寒暑往來。故曰四時者變。寒暑之勝。至於陰陽寒熱之變。有因於天氣者。有因於人氣者。
閔士先曰。冬時陽氣伏藏於內。裡氣實。故寒毒藏於肌膚。夏時陽氣發越於外。裡氣虛。
故暑熱藏於募原。長夏濕土主氣。太陰之氣。主七月八月。故秋傷於濕。募原者。臟腑之膏膜。在腸胃之外。
是瘧邪盛而透發不出者。若流於空郭之中。則成鼓脹。近時多用斷瘧之法。其誤人不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