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氏方治痢十法】
凡下痢惡寒發(熱身)頭俱痛,此謂表症宜微汗和解用蒼朮川芎陳皮芍藥甘草生薑三片煎其,或腹痛後重小便短,此為裡症宜和中疏氣用炒枳殼製厚朴芍藥陳皮甘草滑石煎其,或下墜異常積中有紫黑血,而,又痛甚,此為死血症法當用檑細桃仁滑石行之。
或口渴及大便口燥辣是名挾熱加黃芩,或口不渴身不熱喜熱手熨是名挾寒加薑桂其,或下墜,在血泄之。
後,此氣滯症宜於前藥加檳榔一枚其,或,在下則纏住,在上則嘔食,此為毒積未化胃氣未平當認其寒則溫之。
熱則清之。
虛則用參朮補之。
毒解積下食自進其,或力倦自覺氣少懶食,此為挾虛症宜加白朮當歸身尾甚者,加人參,又十分重者,止用,此一條加陳皮補之。
虛回,而痢自止其,或氣行血和積少但虛坐努簀,此為無血症倍用當歸身尾卻,以生芍藥生地黃,而,以桃仁佐之。
復,以陳皮和之。
血生自安其,或纏墜退減十之。
七八穢積已盡糟粕未實當用炒芍藥炒白朮炙甘草陳皮茯苓煎湯下固腸丸三十粒然固腸丸性燥恐尚有滯氣未盡行者,但當單飲,此湯固腸丸未宜遽用蓋固腸丸有去濕實腸之。
功其,或痢後糟粕未實,或食粥稍多,或飢甚方食腹中作痛切不可驚恐當,以白朮陳皮各半煎湯服之。
自安其,或久痢後體虛氣弱滑下不止,又當,以藥澀之。
可用柯子肉豆蔻白礬半夏甚者,添牡蠣可擇,而用之。
然須,以陳皮為佐恐大澀,亦能作痛,又甚者,灸天樞氣海上前方用厚朴專瀉滯凝之。
氣然厚朴性大溫,而散久服大能虛人滯氣稍行即去之。
余滯未盡則用炒枳殼陳皮然枳殼,亦能耗氣比之。
厚朴稍緩比陳皮稍重滯氣稍退,亦當去之。
只用陳皮,以和眾藥然陳皮去白有補瀉之。
兼若為參朮之。
佐,亦純作補藥用。
凡痢疾腹痛必,以白芍藥甘草為君當歸白朮為佐惡寒痛者,加桂惡熱痛者,加黃芩達者,更能參,以歲氣時令用藥萬舉萬全豈,在乎。
執方,而已哉。
火症有虛實輕重輕者,可降重則從其性,而折之。
實火宜瀉虛火宜補陰虛火動難治宜滋陰降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