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8326|回復: 282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養生類要】

 關閉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3-18 13:36:1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養生類要


書名 養生類要


作者 吳正倫


朝代 明


年份 公元1368-1644年分類 養生品質 0% 典籍總表, 吳正倫, 明朝, 養生, 0%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A4%8A%E7%94%9F%E9%A1%9E%E8%A6%81/index

評分

參與人數 1財富 +8000 銀幣 +100 金幣 +50 學習 +1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樓主| 發表於 2013-3-18 13:43:28 | 只看該作者


春岩吳子著養生類要百余條刻成雨田子讀之。


嘆曰:仁哉。


吳子之。


心也。


是可,以言醫矣。


大。


凡醫家者,流得一驗方則藏之。


笥篋惟恐病者,知有妨於售,又惟恐同術者,知有妨於專售甚至,以咀為末易黃為玄曰:庶幾人之。


莫識也。


吁是果醫云:乎。


哉。


吳子徽名家也。


少讀書有志為經生,以病弗果聞湖人陸膚野醫最著往執弟子禮遂得真傳,而歸大江南北人無問數百裡皆走堂下叩之。


所存活者,甚眾自,以為未溥也。


乃走燕齊之。


間居臨清四年將歸掉,而南也。


諸商人留之。


吳子不可好事者,挽其行弗能曰:請為我著書吳子重違群請遂著類要一書蓋,亦少出緒余,以補人日用之。


所需雖未盡罄其所傳於陸子者,其方藥固皆的,而中也。


此書作四方之。


病者,可,以不醫,而愈吳子之。


售愈溥矣。


嗚呼。


方古也。


世醫得之。


則思秘吳子得之。


則思傳其存心不啻霄壤故曰:仁哉。


吳子之。


心也。


況其為書,又參取往哲卓有明驗可,以布,而遠哉。


安知天下後世讀其方書者,不謂河間丹溪輩復有續案若,此耶雨田子謂茲集也。


刻之。


便因其請序序之。


嘉靖甲子春工正月吉旦書於對竹山堂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
 樓主| 發表於 2013-3-18 13:43:42 | 只看該作者

小序


養生類要者,類養生之。


要也。


匪類弗明也。


匪要弗精也。


是編之。


繇作也。


類者,別其科,而比之。


也。


始,以運攝精氣制病於未形也。


故類也。


次,以取制丹鉛竊奪乎。


元神也。


亦類也。


飲食日用,或失則疾類也。


男女居室,或失則天類也。


風寒暑濕古有類也。


未分四時類四時也。


濟陰慈幼古有類也。


未及養老類養老也。


此類之。


例也。


要者,掄其粹,而約之。


也。


方書方藥聚林起漫無紀極弗精也。


要之。


以從精也。


若匯荊玉,而去也。


若匯隋珠,而黜魚目也。


此要之。


例也。


類其要則精,而明動,而有功家無痛夫人其良醫矣。


吳郡章松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
 樓主| 發表於 2013-3-18 13:43:55 | 只看該作者

春岩子傳


春岩子者,歙之。


澄塘人也。


名正倫字子敘系自漢番君及唐少微先生其後廷佩君遷歙為澄塘之。


祖溯自春岩子二十有九世矣。


子少警敏善學業制科已乃目眚自書顧更喜黃帝扁鵲之。


書時竊記誦稍涉大義即雋永不能舍會其大父樂山翁趣之。


成遂取素難,以下歷代名醫家方論悉讀之。


會通其要能參運氣生克傳勝之。


由切脈望色聽聲寫形之。


征湯液醴洒銳石槁引案抗毒熨之。


治出,以療人即多奇驗年未弱冠已稱良醫師矣。


時吳興陸聲野,以青囊術為江左大家子挾往事之。


三年授,以五診六征經脈上下及奇絡結若俞所居皆能盡其學遂北游吳會渡江溯淮歷齊魯海岱之。


墟所過輒,以名聞至清泉清泉居邑者,多鄉人因止春岩子舍人,又市歸之。


有臥沉綿四肢不能用,或溲閉不後足下重女婦不月癰久不決切其脈無敗逆皆立起之。


未嘗見人危稍自沮者,遠近爭相迎致子略不為怫即,又祁寒暑雨不怠也。


性敦朴樂自韜HT嘗衣韋褐浮沉裡間時之。


醫家藝稍稍售即為高車文馬競自粥子弟兀兀無所求聞貴家巨姓有疑疾群醫工室中周章不知為計予徐徐從中起視色督脈一七奏效咸,以為神閑居應對口期期若不能語至論疾所因援經證事移日無冗辭據案施治無甚殊他人者,一遇奇疾操縱裨合猶大將將兵機權神變人始謂不相及也。


平生KT尚倫秩事後毋蔣夫人極孝敬友愛諸季其入絲粟無所內蔣夫人,以其能子特殊愛之。


與人交造次然諾無自食者,人,以是益器重焉。


居嘗曰:聞之。


往聖養人先,以五味五穀次,以五藥使六疾六氣不能相淫民罕疵癘言治未病愈於已病治也。


因著編書曰:養生類要云:漫客曰:余讀太史公書見其所述國工家數十事愈人疾至多奇應人各,以方書相授受率名稱流聞當時輝映遺代然無有不奏功於瞑眩者,未病之。


治蓋寥乎。


未前聞也。


豈慎疾者,固難乎。


王符氏云:療病者,先知脈之。


所次氣之。


所結然後為之。


方則疾可愈,而壽可長為國者,先知人之。


所苦禍之。


所肇然後為之。


禁故奸可塞,而國可安是雖有善方善禁孰若俾氣無結禍無肇勝哉。


故曰:上醫醫國固春岩子著書旨已子將游上都因述斯傳使遘春岩子者,知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
 樓主| 發表於 2013-3-18 13:44:05 | 只看該作者

春岩子傳


春岩子歙醫者,流往粵邑長南溪子寓書稱春岩子才今歷四方,以風候脫過女第叩之。


予乃覯春岩子與語遂大愜至累昕夕不去也。


當津苦臥久群醫不功春岩子一視,而名熱瘧再劑,而瘳春岩子名奕奕,以是起顧其心,又長者,由是東人病必致春岩子不至輒即至聽其延醫不,而忻戚之。


其所至即至眇賤不也。


故東人不可一日去春岩子客四移歷計歸東人振恐因請著書春岩子著書二卷曰:養生類要予讀之。


沾沾喜,又慨焉。


嗟乎。


俞跗亡,而醫無練易佗書毀,而學失湔故曰:人之。


所病病疾多醫之。


所病病道少竊意道少非直病六不治殆方書,或鮮結無從導歟故東人請,而漫無搜錄何,以為春岩子,或言醫案聚春岩子復矣。


予曰:不然蓋五味錯,而食不可勝用諸法錯,而醫不可勝用詳保攝略方脈深攻擊者,忽機宜往往則爾用之。


多梏春岩子首引導食息次時令安懷,以謹未病,以救已病采臠禁方萃術百氏兼列不逸隨索,而足匪曰:賢於先民抑,亦裨所未悉歟太史公曰:聖人知微使良醫早從事病可已身可活也。


春岩子為近之。


春岩子名正倫與南溪子並吳姓南溪子博極群學多仁政春岩子持質之。


必且浸浸弘其詣HT述俞萃不難云: 嘉靖閼逢困敦之。


歲陬月良日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
 樓主| 發表於 2013-3-18 13:44:19 | 只看該作者

前集


逍遙子導引訣(。


凡十六段)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
 樓主| 發表於 2013-3-18 13:44:29 | 只看該作者

水潮除後患


平明睡醒時即起端坐凝神息慮舌抵上閉口調息津液自生漸至滿口分作三次,以意送下久行之。


則五臟之。


邪火不炎四肢之。


氣血流通諸疾不生水除後患老,而不衰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
 樓主| 發表於 2013-3-18 13:44:38 | 只看該作者

火起得長安


子午二時存想真火自涌泉穴起先從左足行上玉枕過泥丸降入丹田三遍次從右足,亦行三遍復從尾閭起,又行三遍久久純熟則百脈流通五臟無滯四肢健,而百骸理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
 樓主| 發表於 2013-3-18 13:44:56 | 只看該作者

夢失封金匱


欲動則火熾火熾則神疲神疲則精滑,而夢失也。


寤寐時調息思神,以左手槎臍二七右手,亦然復,以兩手槎脅腹擺搖七次咽氣納於丹田握固良久乃止屈足側臥永無走失

形衰守玉關


百慮感中萬事形勞所,以衰也。


返老還童非金丹不可然金丹豈易得哉。


善攝生者,行住坐臥一意不散固守丹田默運神氣衝透三關自然生精生氣則形可,以壯壽可,以延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
 樓主| 發表於 2013-3-18 13:46:09 | 只看該作者

鼓和消積聚


有因食,而積者,有因氣,而積者,久則脾胃受傷醫藥難治孰若節飲食戒嗔怒不使有積聚為妙患者,當升身閉息鼓動胸腹俟其氣滿緩緩呵出。


如,此行五七次便得通快即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
 樓主| 發表於 2013-3-18 13:46:17 | 只看該作者

兜禮治傷寒


元氣虧弱腠理不密則風寒傷感患者,端坐盤足,以兩手緊兜外腎閉口緘息存想真氣目尾閭升過夾脊透泥丸逐其邪氣低頭屈抑。


如禮拜狀不拘數,以汗為度其疾即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
 樓主| 發表於 2013-3-18 13:46:29 | 只看該作者

叩齒牙無疾


齒之。


有疾乃脾胃之。


火熏蒸清晨睡醒時叩齒三十六通,以舌攪牙根之。


上不論遍數津液滿口方可咽下每作三次乃止及。


凡小解之。


時閉口緊叩其齒解畢方開永無齒疾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
 樓主| 發表於 2013-3-18 13:46:40 | 只看該作者

升觀鬢不班


思慮太過則神耗氣血虛敗,而鬢班,以子午時握固端坐凝神絕念兩眼含光上視泥丸存想追攝二氣自尾閭上升下降返還元海每行九遍久則神全氣血充足發可返黑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
 樓主| 發表於 2013-3-18 13:46:48 | 只看該作者

運睛除眼翳


傷熱傷氣肝虛腎虛則眼昏生翳日久不治盲瞎必矣。


每日睡起時跌坐凝息塞充垂帘將雙目輪轉十四次緊閉少時忽然大睜開行久不替內障外翳自散切忌色欲並書細字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5#
 樓主| 發表於 2013-3-18 13:46:56 | 只看該作者

掩耳去頭旋


邪風入腦虛火上攻則頭目昏旋偏正作痛久則中風不語半身不遂,亦由,此致治之。


須靜坐升身閉息,以兩手掩耳折頭五七次存想元神逆上泥丸,以逐其邪自然風邪散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
 樓主| 發表於 2013-3-18 13:47:06 | 只看該作者

托踏應輕骨


四肢,亦欲得小勞譬。


如戶極終不熊經鳥伸吐納導引皆養生之。


用也。


平時雙手上托。


如舉大石兩腳前踏。


如履平地存想神氣依按四時噓呵二七次則身健體輕足耐寒暑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
 樓主| 發表於 2013-3-18 13:47:17 | 只看該作者

搓塗自美顏


顏色憔悴良由心思過度勞碌不謹每晨靜坐閉目凝神存養神氣衝澹自內達外兩手搓熱拂面七次仍,以嗽津塗面搓拂數次行之。


半月則皮膚光潤容顏悅澤大過尋常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
 樓主| 發表於 2013-3-18 13:47:27 | 只看該作者

閉摩通滯氣


氣滯則痛血滯則腫滯之。


為患不可不慎治之。


須澄心閉息,以左手摩滯七七遍右手,亦然復,以津塗之。


勤行七日則氣通血暢水無凝滯之。


患修養家所謂干沐浴者,即,此義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
 樓主| 發表於 2013-3-18 13:47:36 | 只看該作者

凝抱固丹田


元神一出便收來神返身中氣自回。


如,此朝朝並暮暮自然赤子產真胎,此凝抱之。


功也。


平時靜坐存想元神入於丹田隨意呼。


吸旬日丹田完固百日靈明漸通不可,或作,或輟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
 樓主| 發表於 2013-3-18 13:47:47 | 只看該作者

淡食能多補


五味之。


於五臟各有所宜若食之。


不節必致虧損孰若食淡謹節之。


為愈也。


然,此淡,亦非棄絕五味特言欲五味之。


沖淡耳仙翁有云:斷鹽不是道飲食無滋味可見其不絕五味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4 18:59 , Processed in 0.406247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