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wzy_79 於 2013-3-22 05:59 編輯
【病傳死期】
九十四(黃帝曰,余受九鍼於夫子,而私覽於諸方,或有導引行氣,喬摩灸熨,刺焫飲藥之一者,可獨守耶,將盡行之乎。)。
靈樞病傳論全○喬,蹻同,焫,如瑞切。
(岐伯曰,諸方者,眾人之方也,非一人之所盡行也。)。
謂當因人所宜以施治,是眾人各有其方也。
(黃帝曰,此乃所謂守一勿失,萬物畢者也。)。
人得其一,釗萬變之道可畢矣,移精變氣論曰,治之極於一,即此謂也。
(今余巳聞陰陽之要,虛實之理,傾移之過,可治之屬願聞病之變化,淫傳絕敗而不可治者,可得聞乎。)。
淫邪傳變,未必即危,正氣絕敗,則不可治矣。
(岐伯曰,要乎哉問道,昭乎其口日醒,窘乎如夜瞑,能被而服之神與俱成,畢將服之,神自得之,生神之理,可著於竹帛,可可傳於子孫。)。
昭乎如醒,道之明也,窘乎如瞑,察之難也,著之竹帛,則澤及於人,傳之子孫,則道私於巳,故不可也。
(黃帝曰,何謂日醒岐伯曰,明於陰陽,如惑之解,如醉之醒,黃帝曰,何謂夜瞑,支伯曰,瘖乎其無聲,漠乎其無形,折毛發理,正氣棋傾,淫邪泮衍,血脉傳溜,大氣入藏腹痛下淫,可
以致死,不可以致生。)。
大氣,大邪之氣也,凡邪之中人,瘖乎其無聲,不丁得而聞也,漠乎其無形,不可得而見也,至其絕敗,則為折毛發理,正氣橫傾等證,故有死無生也,○瘖,音音。
(黃帝曰,大氣入藏奈何,岐伯曰,病先發於心,一日而之肺,三日而之肝,五日而之脾,三日不巳,死冬夜半,夏日中。)。
病發於心而傳於肫火乘金也,三昌而金復乘木,故傳之肝也,五日而木復乘土,故之脾也,再三日而邪氣不退其甚則死,冬月夜半,水王之極也,夏月日中,火王庂極也,心火畏水,故冬則死於夜半,陽邪亢極,故夏則死於日中,蓋衰極亦死,盛極亦死,有所偏絕也,五行之氣,無不皆然,下文之義皆放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