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養生導引秘籍】

 關閉 [複製鏈接]
81#
 樓主| 發表於 2013-3-15 15:37:38 | 只看該作者

真陰陽


《玉皇聖胎訣》言:人常降心火於下田,外境不入,泯絕狂慮;


一氣不散,委於氣海。


腎氣不能上升,其息漸少,縱出之悠悠,然減省也。


故後聖有自然胎息矣,及達磨胎息至理,言人之氣升,自有走失,莫若內視諸世界,游玩自己天宮超清虛妙境。


其法貴乎無漏,一念不生,一意不動。


無漏,則善果成;


不動,而真聖見。


而面壁九年,氣無毫發走失,陰靈自外而身有身。


東人不悟,乃擲缽西歸。


故聖人曰:真胎息也!


及扁鵲解《靈樞》,以冬至之後,真鉛積之一分,狀如戲蕊而鎮丹田。


令人鼻引清氣,閉口不出,以定息二十四數,為火一兩。


四十五日,火進一十六兩而煉就陽胎。


又以夏至之後,汞積之三分,狀如抱卵而鎮絳唇。


亦以鼻引清氣,閉口不出,以定息二十四數,為火一兩。


四十五日,火進一十六兩而煉陰息。


以陰息投陽胎而生真氣,真氣生元神,神形合為一,與天地齊年。


離而為二,身外有身,而為羽客仙子,不在塵世,以返三島十洲者也。


及葛洪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2#
 樓主| 發表於 2013-3-15 15:39:02 | 只看該作者

真陰陽


《胎息論》,曰:凡胎息之要,如在母腹中。


母呼即呼,母吸即吸。


今人不達妙理,縱能閉之少時,隨口出之,喘息不已,非止不能留所閉之息,而又元氣損虛,返為外來陽氣所奪。


若氣未急之前,外身自可停步少時,勿使大急。


未氣急之際,先鼻引清氣一口,續後便以新取之氣,換出舊閉急者之余氣也。


故得奪住其氣,積而形神清爽,可以除療百病。


曲留強住,亦非自然,所以為下等胎息。


真仙上聖而有三品之論也。


鼻引口吐,可以去浮寒,逐客熱,沖結滯,行經絡。


若定息,氣血不交,陰陽自媾。


若定萬息,氣住神藏,大乘之功,不可言也。


補氣之道,此為上矣。


或咽氣救飢渴,行氣以壯肌膚,收氣補下田,養氣以返童顏,運氣以益血脈,雖見小功,終不及胎息之補氣得力,功速且久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3#
 樓主| 發表於 2013-3-15 15:39:12 | 只看該作者

煉法入道


《西山記》曰:以法入道,道故不難,以道求仙,仙亦甚易。


求仙不難,所以難者,所學之道不正。


學道不難,所以難者,所學之法不真。


昔人隱形易貌,留氣返魂,咒白刃不傷,禁毒蟲不害,釘釘自落,履火不焦,使水逆行,回風倒雨,結巾投地而兔走,盤帶輟針而蛇行, 果結實於須臾。


龍魚遨游於傾刻。


若此是其術也而與法不同。


故昔人以冬後陽生,而春分之後余寒誤入腸胃,以為傷寒之疾。


既覺,急居靜室,盤膝正坐,閉目冥心,定息住氣。


以雙手疊之,兜外腎,向前倒身跪禮不過二三十度。


汗出清涼,寒氣自散。


昔人夢泄遺漏,或下元虛冷,乃於日落之後,靜坐幽室,以手兜外腎,以手搓臍下八十一數。


搓手兜腎,兜手搓臍八十一數。


九遍為度,但左右換手而已。


遂丹元補暖,真氣充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4#
 樓主| 發表於 2013-3-15 15:39:26 | 只看該作者

煉法入道


昔人以幽居靜室,絕念忘言,一向下心火,閉目存想,如火輪炎炎。


積日氣海堅固,顏色異常。


日久下盡諸穢,自耐寒暑也。


昔人以飲食過度,胸臆注滿,或寒熱凝滯,或痛結雍塞。


當靜坐,鼻引清氣,口閉不開,多入少出,攻所病之處。


大緊方放其氣,不下三五次。


自然消除,永絕萬病。


昔人心上為陽而陰不能到,以腎下為陰而陽不能及。


故涌泉之上,氣升而不降,血注而不升,致使腳膝沉重,陰凝而陽散,又況終日奔馳,無時休息,當夜後湯灌二足。


此外益而功少,不若高舉二足,使氣倒流於涌泉,逆流於丹闕,即日足輕,行及奔馬,其步如飛也。


昔人以四肢小疾,五臟微 ,或而凝滯雍塞。


靜坐澄清,閉目絕念,運心氣於所病之處,暫閉息少時,無攻不勝。


以上皆法也而與道不同。


夫道者無所不包,無所不通,何止為技藝之能,治疾病之功而已。


因術識法,因法知道,道本一陰一陽而已。


陰陽相交相合,故天地有春夏秋冬之四季,日月有弦望晦朔之四候。


惟人也,於一日之間,丑末寅初,陽合陰也;


辰末巳初,陽交陽也;


未末申初,陰合陽也;


戌末亥初,陰交陰也。


悟陰陽交合,何道之遠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5#
 樓主| 發表於 2013-3-15 15:39:38 | 只看該作者

煉形化氣


《西山記》曰:形者氣之舍,氣者形之主。


借形養氣,氣壯而形固矣。


運氣煉形,形全而氣自真矣。


故人之真氣,大運隨天。


春在肝、夏在心、秋在肺、冬在腎。


人之元氣,小運隨日。


子在腎、卯在肝、午在心、酉在肺。


古先達士,識破天機。


以氣度合天度,以日用參年用。


自子至午,氣生之時,而用聚氣還丹之法。


自午至子,氣散之時,而用收氣煉丹之法。


彭玉真人訣曰:午前煉乾,午後煉坤。


自寅至午,乃升身靜坐,冥目忘言,鼻息遲遲,密想心宮,如夫婦相見之儀,久久成功而得長生不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6#
 樓主| 發表於 2013-3-15 15:39:51 | 只看該作者

煉形化氣


昔元 真人訣曰:自晨起不語,以舌攪上 下 ,惡濁之津咽之而呵出心中所積喜怒哀樂之氣。


真氣上升,寄留面目,以手握之,次居靜室,宴坐不語。


至午未之間,氣盛神昏,側臥閉口而睡。


積日安樂延年,亦可留形住世。


此知其時候,悟其交合,而無采取之法也。


西山上聖,知其子時腎氣生,卯時肝氣生,午時腎氣交心氣。


積氣生液,還於丹田,而曰玄珠。


若火候無差,乃成大藥。


腎氣之中,暗藏真一之水;


心液之上,暗藏正陽之氣。


以陰抱陽,用水承氣,此大道之本,長生之藥。


如何使之不走失?


當辰巳之間,幽室靜坐,神識內守,滿口含津,勿咽勿吐。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7#
 樓主| 發表於 2013-3-15 15:40:05 | 只看該作者

煉形化氣


鼻息少入遲出,綿綿若存,自然二氣相交,凝結如露。


一百日無差藥力全,二百日聖胎堅,三百日仙完而真氣生,氣中有氣而可煉氣成神。


故鐘離曰:昔有三真頌金丹六訣矣,若以修行不悟此,世人學道謾勞功。


又曰:閑庭無事憶江南,華滿春城水滿潭。


若見揚州風物好,是須穩駕虎龍船。


此名曰龍虎交媾,又曰采藥之法也。


及自午至子,而用收氣煉丹之法者,而為火候,古今不同。


夫不悟真理,不識天機,而達造化之宜者,惟扁鵲解《靈樞》。


以鼻引清氣,入而留之,四息為一銖,二十四銖為一兩。


火,夏至之後,以巽卦天 運二十五度,行之煉真汞而為陰胎。


冬至以乾卦靈符運二十五度,行之煉真鉛而為陽息。


陽息投陰胎而變金丹,金丹一粒,可長生不死。


廣成子教黃帝,自晨至暮,靜坐忘念,屏絕外慮,神識內守,一意不散。


降心火於丹田,存臍下如淨瓶。


淨瓶之中,有一珠如彈丸,用炎炎火不計晝夜而下燒之,至於胎成息住。


自然不飢不渴、不畏寒暑,可以留形住世。


此進火得時,亦無聚氣之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8#
 樓主| 發表於 2013-3-15 15:40:17 | 只看該作者

煉形化氣


西山有頌曰:佳人才子正當年,華落黃昏聚會難。


不避主公腸欲斷,時來須索閉陽關。


此戌末亥初,氣隨真液還丹之際,陰交陰而氣欲散失。


當居靜室,息不必閉也,但少入遲出,心火下降,至意留在丹田。


恐腎氣升而不停,心火降而不住,乃微以肚腹輕脅,丹田自熱,煉日中所得之藥。


始也一百日乾卦,次一百日兌卦至乾卦,次一百日坤卦至乾卦。


乾坤相見,火候無差,若此加減合宜,如說抽添,須肘後飛金晶也。


故古先上聖,於離卦采藥,乾卦進火,三百日結就內丹而為陸地神仙。


形神俱妙,浩劫不死。


故煉形之道,非真氣不可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9#
 樓主| 發表於 2013-3-15 15:40:31 | 只看該作者

煉氣成神


《西山記》曰:以氣煉形,形化氣而體骨輕健,入水不溺,蹈火不熱。


其大平龍虎交媾而成大藥,火候無差,以變金丹。


若以神煉氣,氣煉成神,非在於陽交陰會,其在於抽鉛添汞。


致二八之陰消,換骨煉形,使九三之陽長,三百日仙胎完而真氣生,不可再采藥也。


肘後飛金晶,自腎後尾閭穴升之而到夾脊,自夾脊雙關升之而至上宮。


不止於腎氣補腦,而午後降真火以煉丹藥,致陰盡陽純也。


如是子時腎氣方生,靜室清心,閉目正坐,斂身而腎氣自聚,微微升身,偃胸直腰,先到夾脊,次到上宮。


自子丑至辰巳,定一百日一撞三關。


而又積心之真火,鍛煉下元內丹。


陰固陽凝,氣自紛紜。


是日氣中有氣,前升入頂,後起入腦,前後俱起。


但升身勿動,以焚身逐陰鬼。


一燒增一氣,十燒增一神,百燒延萬年,千燒出塵世。


古先上聖,恐火大過而又有澆灌之法也。


始以采藥,是玉液還丹。


次以肘後金晶入腦,自上田復入下田。


是金液還丹之法也。


以鼓兩頰而噓咽納氣是也。


丹就而真氣生,以真氣煉五臟之氣。


《九仙經》云:煉神劍金槌,本以五臟之氣。


《中黃經》云:閉之千息,以煉五臟。


五臟各出本色,氣聚而上以朝元。


三陽合而升之入頂,是則不出五臟而無修煉之時,又無鍛煉之法也。


西山有煉氣之法,妙且玄矣。


采藥進火,三百日大藥成。


還丹煉形,二百日真氣滿。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0#
 樓主| 發表於 2013-3-15 15:40:45 | 只看該作者

煉氣成神


大運不必隨天,但可以小運應日,閉氣煉氣。


如甲乙日煉肝氣,甲日肝氣先進於艮卦,閉息至巽卦為期,如青氣現,運而在頂。


乙日養肝氣,與彼法同,凡起火識五行生克也。


丙丁日煉心氣,丙日心氣先進於巽卦,閉息至坤卦為期,如赤氣現,運而在頂。


丁日養心氣,凡起火識五行生克也。


戊己日煉脾氣,先進於春,則辰時一時閉息,夏則未時閉息,秋則戌時閉息,冬則丑時閉息,凡起火識五行生克也。


庚辛日煉肺氣,庚日肺氣先進於坤卦,閉息至乾卦為期,如白氣現,運而在頂。


辛日養肺氣,凡起火識五行生克也,壬癸日煉腎氣,壬日腎氣先進於乾卦,閉息至艮卦為期,如黑氣現,運而在頂。


癸日養腎氣,凡起火識五行生克也。


十日一翻,煉遍五臟。


凡二百五十日,各煉二十五日數。


真氣自聚,開河車,搬五彩之物,笙簧女樂車馬旌旗,各分方號隊陣,喜笑熙熙,上朝帝闕,共入天宮。


或而陰鬼作梗,邪魔為障。


但於靜室中,閉目冥心,升身正坐,三昧真火自起,一燒而魔鬼消散。


火過清涼,了無一物。


前件侍從歌樂,轉加繁盛。


終日默坐,內觀明達,並無厭足,奇驗異證,不可備錄。


既覺身形常似飛騰,意氣飄揚,難以制御。


常用調神出殼,乃超凡入聖之時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1#
 樓主| 發表於 2013-3-15 15:40:57 | 只看該作者

煉神合道


《西山記》曰:修真之士,志在玄元而甘寂寞。


一日氣滿功盈,五氣朝元,三花聚頂,血凝氣聚,萬神朝真,並在上宮,富貴華盛,樓台車馬,士女笙簧,殆非人世所有,勿得認為真境。


是自身上宮未能超脫內院,因循不出,是為困在昏衢,形神俱妙,不能超脫,止為陸地神仙,難以棄殼而返十洲三島。


西山上聖,前功已滿,而出殼之法不可不備錄詳記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2#
 樓主| 發表於 2013-3-15 15:41:11 | 只看該作者

煉神合道


昔海蟾公功滿數足,陽神欲出,方在上宮,而靜室孤坐,如鶴出天門,龍生舊穴,猛撞天門自開,棄殼而去。


鐘離公功滿數足,靜坐內觀,如登七級寶台,自下而上,一級至一級,上盡到時,勿忽忽,則變殼不出,止為陸地神仙。


登之既盡,閉目下跳,如夢中方寐,身外有身,如嬰兒大瑩潔可愛。


勿得遠游,速須復入本軀。


入而不出,與天地齊年;


出而不入,與凡俗異處。


呂公出法,七層寶台,三級紅樓,一如鐘離之法。


方當內觀,紫河車搬神上入天宮,留戀紫華而不肯超出。


故起真火而於煙焰中化一火龍,躍出昏衢,乃棄殼之法,最妙者也。


世祖禪師,雖無火候而陰靈亦不散。


方在內觀,而於定中,以神磬聲而去,此止可出而不見入法也。


昔達摩六祖禪師,雖是陰神出殼,始以形如枯木,心若死灰,集神既聚,一意不散。


神識內守,從心地涌起。


一升復一升,直過三十三天,化樂天宮,如道家之在上宮也。


當跪禮前進,從三門之中門而出,此亦出而不能入也。


西山上聖功滿數足,其出也,雖不離內觀,中起大歌樂過中門。


故起火是搬神入頂,過門是調神出殼。


方在內觀,起火之後,想鬧華深處,有孤村寮舍三二間,始自彼中出。


既遠既近,而回望故園,依依寥落,欲去不可。


回視欲來,則不可錯路。


聖聖相傳,皆得棄殼而無難易也。


頌曰:功成須是出神京,內境繁華勿累身。


回望故園風物好,鬧華深處有孤村。


嗟夫!


少學無知之徒,止於定中而出陰神,一日誤出天門,不能回返本軀,名曰尸解坐化,迷惑世人,深為有識者之所笑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3#
 樓主| 發表於 2013-3-15 15:41:27 | 只看該作者

煉道入聖


《洞天語錄》曰:世人不悟大理,以塵世石火電光中暫榮暫貴,役使心緒無定。


一日氣弱而病,氣絕而死。


轉轉不悟,流身異類。


透靈於別殼,終不達生死之宜。


夫修養真氣,真氣既成而鍛煉陽神,陽神既出而得離塵世。


方居三島,功成神遷棄殼,須傳流積行於人間。


行滿功成,受紫詔天書而居洞天矣。


稚川《受道記》曰:道成之人,不可不傳。


傳之非人,禍及七祖。


得人不傳,災臨己身。


赤松子戒黃帝曰:道不可私,求必以物。


將其理,當信金而示不變也。


《西山記》曰:所為舍施者,表其受道之人誠心也。


大則舍一身,中則舍兒孫,下則舍田宅。


上則舍施於有道之人,中則舍施於有法之人,下則舍施於有術之人也。


茅真君戒曰:傳道之人,必欲與先聖立教,遇有志之士,勿謂無信金而不傳。


遇無志之士,勿謂得信金而強與。


非特墜教墜道,而又彼此皆無益也。


玉真人請益元德真君曰:上仙入南洲,傳道立教,必欲立盟誓、出金玉者,何也?


真君曰:蓋南洲之人,孽重福薄,不信天機。


輕命重財,愿為下鬼。


若不立信金,彼必有反慮。


若不設盟誓,彼必輕泄。


故取之以金,表其不變。


嗟夫!


人居大眾,萬中無一人奉心清虛,萬中無一人志誠,萬中無一人明者。


明破天機而輕於財貨、委於性命,留意者少矣。


蓋其人假道求財,誑惑有志之士,致使信心者見道流棄之。


遂使高道之士,束手鉗口,見死不救。


若奉道之士,識人而知其賢愚,受法而知其邪正。


節次得事,續續有功。


使泰華為金,未可酬師友之一二也。


保生要錄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4#
 樓主| 發表於 2013-3-15 15:41:40 | 只看該作者


嘗聞松有千歲之固,雪無一時之堅。


若植松於腐壤,不期月而必蠹;


藏雪於陰山,雖累年而不消。


違其性則堅者脆,順其理則促者延。


物情既爾,人理豈殊?


然則所謂調攝之術者,又可忽乎?


臣竊覽前人所撰保生之書,往往拘忌大多,節目大繁,行者難之,在於崇貴,尤不易為。


臣少也多病,留心養生,研究既久,編次云就。


其術簡易,乘間可行。


先欲固其正氣,次欲調其肢體,至於衣服、居處、藥餌之方,蔬果、禽魚之性,有益者必錄,無補者不書。


古方有誤者,重明;


俗用或乖者,必正。


目之曰《保生要錄》。


雖無裨於聞道,粗有資於衛生。


冒昧上獻,伏深戰灼。


蒲虔貫謹序。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5#
 樓主| 發表於 2013-3-15 15:42:48 | 只看該作者

養神氣門


嵇叔夜云:服藥求汗,或有弗獲。


愧情一焦,渙然流離。


明情發於中而形於外,則知喜怒哀樂,寧不傷人?


故心不撓者神不疲,神不疲則氣不亂,氣不亂則身泰壽延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6#
 樓主| 發表於 2013-3-15 15:43:00 | 只看該作者

調肢體門


養生者,形要小勞,無至大疲。


故水流則清,滯則污。


養生之人,欲血脈常行,如水之流。


坐不欲至倦,行不欲至勞,頻行不已,然宜稍緩,即是小勞之術也。


故手足欲時其屈伸,兩臂欲左挽右挽,如挽弓法。


或兩手雙拓,如拓石法。


或雙拳築空,或手臂左右前後輕擺,或頭項左右顧,或腰胯左右轉,時俯時仰,或兩手相捉細細捩,如洗手法,或兩手掌相摩令熱,掩目摩面。


事間隨意為之,各十數過而已。


每日頻行,必身輕目明,筋節血脈調暢,飲食易消,無所擁滯。


體中小不佳快,為之即解。


舊導引方太煩,崇貴之人不易為也。


今此術不擇時節,亦無度數,乘閑便作,而見效且速。


夫人夜臥,欲自以手摩四肢胸腹十數過,名曰干浴。


臥欲側而曲膝,益氣力。


常時濁唾則吐,清津則咽。


常以舌拄上 ,聚清津而咽之。


潤五臟,悅肌膚,令人長壽不老。


《黃庭經》曰:口為玉池大和宮,嗽咽靈液災不干。


又曰:閉口屈舌食胎津,使我遂煉獲飛仙。


頻叩齒令齒牢,又辟惡。


夫人春時暑月,欲得晚眠早起,秋欲早眠早起,冬欲早眠晏起。


早不宜在雞鳴前,晚不宜在日出後。


熱時欲舒暢,寒月欲收密。


此合四氣之宜保身益壽之道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7#
 樓主| 發表於 2013-3-15 15:43:13 | 只看該作者

論衣服門


臣聞衣服濃薄,欲得隨時合度。


是以暑月不可全薄,寒時不可極溫。


盛熱能著單熟衣臥熟帳,或腰腹膝脛以來覆被,極宜人。


冬月綿衣莫令甚濃,寒則頻添重數。


如此則令人不驟寒不驟熱也。


故寒時而熱則減,減則不傷於溫;


熱時而寒則加,加則不傷於寒。


寒熱若時,妄自脫著,則傷於寒熱矣。


寒欲漸著,熱欲漸脫。


腰腹下至足脛,欲得常溫。


胸上至頭,欲得稍涼。


涼不至凍,溫不至燥。


衣為汗濕,即時易之。


薰衣火氣未歇,不可便著。


夫寒熱平和,形神恬靜,疾疹不生,壽年自永。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8#
 樓主| 發表於 2013-3-15 15:43:23 | 只看該作者

論飲食門


飲食者,所以資養人之血氣。


血則榮華形體,氣則衛護四肢。


精華者,為髓為精;


其次者,為肌為肉。


常時不可待極飢而方食,候極飽而撤饌。


常欲如飢中飽,飽中飢。


青牛道士云:人欲先飢而後食,先渴而後飲。


不欲強食強飲故也。


又不欲先進熱食而隨餐冷物,必冷熱相攻而為患。


凡食,先熱食,次溫食,方可少餐冷食也。


凡食太熱則傷骨,太冷則傷筋。


雖熱不得灼唇,雖冷不可凍齒。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9#
 樓主| 發表於 2013-3-15 15:43:33 | 只看該作者

論飲食門


凡食溫勝冷,少勝多,熟勝生,淡勝咸。


凡食熱汗出,勿洗面,令人失顏色,面上如蟲行。


食飽沐發作頭風。


凡所好之物,不可偏耽,偏耽則傷而生疾。


所惡之味,不可全棄,全棄則臟氣不均(如全不食苦則心氣虛,全不食咸則腎氣弱是也)。


是以天有五行,人有五臟,食有五味。


故肝法木,心法火,脾法土,肺法金,腎法水。


酸納肝,苦納心,甘納脾,辛納肺,咸納腎。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木制土,土制水,水制火,火制金,金制木。


故四時無多食所生並所制之味,皆能傷所生之臟也。


宜食相生之味,助王氣也。


王臟不傷,王氣增益。


飲食合度,寒溫得宜。


則諸疾不生,遐齡自永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0#
 樓主| 發表於 2013-3-15 15:43:45 | 只看該作者

論居處門


傳曰:土濃水深,居之不疾。


故人居處隨其方所,皆欲土濃水深。


土欲堅潤而黃,水欲甘美而澄。


常居之室,極令周密,勿有細隙,致風氣得入,久居善中人。


風者天地之氣也,能生成萬物,亦能損人。


初入腠理之間,漸至肌膚之內,內傳經脈,達於臟腑,傳變既廣,為患則深。


故古人云:避風如避矢。


盛暑久坐兩頭通屋,大招風,夾道尤甚。


盛暑不可露臥。


自立春後至立秋前,欲東其首;


立秋後至立春前,欲西其首。


常枕藥枕,勝於寶玉,寶玉大冷傷腦。


其枕,藥性大熱則熱氣衝上,大冷又冷氣傷腦。


唯用理風平涼者,乃為得宜。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4 18:45 , Processed in 0.126945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