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法】
昔廣成子教黃帝房中之術,恐走失真氣而虧修養之宜,止欲御敵可欲之境,不說采戰有功而奪婦人之氣。
後人因之以為人補人,采氣還精,損人害己,以望長生,誤也。
廣成子教黃帝依法修養,久不見功。
於崆峒山,凡以內事為法則,煉外丹以補久虛積傷之損。
後人因之以無情金石,鍛煉於煙焰之中,分胎見寶,欲餌之以求上升或不死延年,誤也。
扁鵲解《靈樞》,以鼻引清氣,口吐濁氣,留之二十四息為一。
兩火以煉真鉛如戲蕊而曰陽胎,煉真汞如含蓮而曰陰胎。
胎在息住,息住神存,可以留形住世,積而入聖超凡。
後人因之以多入少出,欲聚氣為胎,閉息為法,誤也。
《九仙經》言:病大用火,病小用水。
用火則納氣復升於身,真氣遍於四大,陰鬼邪魔望之不敢近也。
用水則納氣而復升於身,氣透水如涌泉,定中以意送在所病之處,氣血通流,自無滯礙。
後人因之而獨坐閉氣,以舌為轆轤,左旋右攪,收斂余津,漱而咽之,復隨腸胃傳送於外,乃曰澆灌以長黃芽,欲為大藥,誤也。
《通玄真經》云:守無為之道,得自然之理。
清而不濁,靜而後動,移神於希夷之域,保形於仁壽之途。
一念不生,萬惑俱息,長生延年,安閑自樂。
後人因之不悟擇靜絕跡,默默忘機,終年竟不見功,誤也。
《靈室內觀經》曰:外境不入,內境不出,神志自守,閉目內視。
降君火於下田,布黃云於四大,笙簧車騎,羅列往來,自得壺中之趣。
後人因之形如槁木,必若死灰,謹守頑空,失於昏寂,陰靈出於天門,止於投胎就舍,誤也。
又有開頂縮龜,住山識性,燒煉看讀,布施供養。
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是少識無知之徒,自生小法旁門,互相授受,迷惑後來,致使大道日遠日疏。
殊不知仰視俯察,默合天地陰陽升降之宜,日月魂魄往來之理。
一氣初浮,識自己之陰陽;
五行既分,交自己之水火。
火中有水,水中有火。
火上負陰,恍恍惚惚,其物為真一之水;
水上抱陽,杳杳冥冥,其精力正陽之氣。
二氣交媾,結成內藥,養就金丹,可為陸地神仙者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