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wzy_79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靈樞識】

 關閉 [複製鏈接]
1781#
 樓主| 發表於 2013-3-1 09:55:06 | 只看該作者

廣腸傅脊


(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82#
 樓主| 發表於 2013-3-1 09:55:24 | 只看該作者

長二尺八寸

 
馬云。廣腸者。


直腸也。


廣腸附脊以受回腸之物。左環葉在脊之上下盤。


辟大八寸。徑二寸寸之太半。則是二寸七分也。


張云。廣腸、大腸下節也。


亦名直腸。直腸居後。繞脊而下。


故曰傅脊。傅、布也。


葉脊上下言。疊於脊之上下而至尾?也。


辟、?同。以其最廣。故云辟大八寸。志云。


廣腸、肛門內之直腸。徑二寸寸之太半者。


徑二寸七分半也。


簡案、傅脊。馬釋附脊。乃傅字之訛。張注難通。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83#
 樓主| 發表於 2013-3-1 09:55:46 | 只看該作者

腸胃所入至所出

 
張本。所、作初。張云。此總結上文自口而入。自便而出之全數。三十二曲。合小腸大腸而言也。


四十二難楊注云。據甲乙經言。腸胃凡長六丈四寸四分。所以與此不同。難經云。腸胃凡長五丈八尺四寸者。


甲乙經從口至回腸而數之。


故長。此經從胃至腸而數之。


故短。亦所以互相發明。非有謬也。


丁曰。前腸胃徑圍大小不同。其言胃大一尺五寸。徑五寸者。


即是圍徑一也。


小腸徑八分。大二寸四分則是也。


今言二寸半。即分之少半。回腸徑一寸半。即大四寸五分。今言大四寸。即少五分也。


廣腸徑一寸半。即大七寸五分。今言八寸。即有剩五分也。


其升斗寸尺者。


先立其尺。然後造其升斗秤兩。皆以同身寸之為法。以尺造斗。斗面闊一尺。底闊七寸。高四寸。


俱濃三分。可容十升。凡以寸為指節者。


方一寸為兩。十六兩為斤。此制同身寸尺升斗之度。為人之腸胃斤重長短之法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84#
 樓主| 發表於 2013-3-1 09:59:50 | 只看該作者

平人絕穀篇第三十二


精微?悍滑疾?下焦下溉諸腸

 
甲乙。作下溉泄諸小腸。張云。精微 悍滑疾。言水穀之精氣也。


下溉諸腸。言水穀之質粕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85#
 樓主| 發表於 2013-3-1 10:03:26 | 只看該作者

水六升三合合之太半

 
王文潔注四十二難云。分之少半。蓋八分半也。


合之太半。共六升三合六七勺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86#
 樓主| 發表於 2013-3-1 10:03:43 | 只看該作者

回腸大四寸?徑一寸寸之少半

 
徐靈胎經釋云。以圍三徑一之法約之。


則大四寸者。


徑當一寸三分分之少半。難經云。一寸半。疑誤。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87#
 樓主| 發表於 2013-3-1 10:04:06 | 只看該作者

廣腸


(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88#
 樓主| 發表於 2013-3-1 10:05:39 | 只看該作者

八分合之一

 
徐靈胎云。廣腸大腸以下至肛門。受穢滓之處。俗名?腸。以其最廣。故曰廣腸。


按、廣腸止云受穀。而不及水。義最精細。蓋水穀入於大腸之時。已別泌精液。入於膀胱。惟糟粕傳入廣腸。


使從大便出。故不云受水多少也。


此義諸家之所未及。簡案、王文潔評林云。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者。


蓋言九升三合八勺一抄也。


此說似不必然。當考。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89#
 樓主| 發表於 2013-3-1 10:05:58 | 只看該作者

五丈八尺四寸

 
張云。乃止合腸胃之數。非若前篇總計唇口咽門而言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90#
 樓主| 發表於 2013-3-1 10:06:15 | 只看該作者

九斗二升一合合之太半

 
四十二難作八斗七升六合八分合之一。徐靈胎云。靈平人絕穀篇云。九斗二升一合合之太半。乃為合數。而此數則與上文不符。未知何故。或傳寫之誤。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91#
 樓主| 發表於 2013-3-1 10:06:31 | 只看該作者

血脈和則

 
諸本則、作利。當改。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92#
 樓主| 發表於 2013-3-1 10:06:50 | 只看該作者

神者水穀之精氣也

 
志云。六節藏象論曰。五味入口。藏於腸胃。味有所藏。以養五氣。氣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故神者水穀之氣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93#
 樓主| 發表於 2013-3-1 10:07:19 | 只看該作者

日再後後二升半

 
四十三難作日再至圊。一行二升半。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94#
 樓主| 發表於 2013-3-1 10:08:21 | 只看該作者

七日而死者

 
馬一龍農說云。蓋此民之生。以食為天。而無穀氣七日死者。


其天絕也。


王芳候云。


病患不飲食。七日不死者。


米穀留積故也。


蓋留積則為病矣。


簡案、三斗五升。兼水穀而為言。則後亦兼大小溲而言也。


若唯穀二斗。而大便一日五升。則四日而盡矣。


知所謂絕穀者。


必兼水飲而在其中也。


漢食貨志云。


今一夫挾五口食人月一石半。又後漢南蠻傳。計人稟五升。注云。古升小。故曰五升也。


則知人一日食五升也。


而七日得三斗五升。則方合其數。而水飲不預焉。


七日蓋以陰陽五行之數論之耳。


七日不食。豈有死者乎。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95#
 樓主| 發表於 2013-3-1 10:12:28 | 只看該作者

海論篇第三十三


四海

 
書禹貢。四海會同。爾雅釋地。九夷、八狄、七戎、六蠻。謂之四海。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96#
 樓主| 發表於 2013-3-1 10:12:57 | 只看該作者

胃者水穀之海


(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97#
 樓主| 發表於 2013-3-1 10:13:18 | 只看該作者

三裡

 
張云。人受氣於水穀。水穀入口。藏於胃。以養五臟氣。故五臟六腑之氣味。


皆出於胃。而胃為水穀之海也。


其胃氣營運之輸。上者在氣街。即氣衝穴。下者至三裡。在膝下三寸。(動脈篇曰胃為五臟六腑之海太陰陽明論曰陽明者表也五臟六腑之海也痿論曰陽明者五臟六腑之海主潤宗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98#
 樓主| 發表於 2013-3-1 10:13:58 | 只看該作者

衝脈者


(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99#
 樓主| 發表於 2013-3-1 10:14:26 | 只看該作者

上下廉

 
張云。此即血海也。衝脈起於胞中。


其前行者。


並少陰之經俠臍上行。至胸中而散。其後行者。


上循背裡。為經絡之海。其上行者。


出於頏顙。下行者出於足。故其輸。上在於足太陽之大杼。下在於足陽明之巨虛、上下廉。(順逆肥瘦篇曰夫衝脈者五臟六腑之海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00#
 樓主| 發表於 2013-3-1 10:14:42 | 只看該作者

膻中者


(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13 00:39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