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wzy_79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靈樞識】

 關閉 [複製鏈接]
1661#
 樓主| 發表於 2013-2-28 11:35:56 | 只看該作者

以脫之

 
張云。脫者拔絕之謂。先刺以過之。


去其標也。


後刺以脫之。


拔其本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62#
 樓主| 發表於 2013-2-28 11:36:43 | 只看該作者

黃帝曰?善?此痛安生


(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63#
 樓主| 發表於 2013-2-28 11:37:05 | 只看該作者

命曰周痹

 
樓氏移此一節於上文更發休也。


下云。周痹當作眾痹。夫周痹邪在分肉血脈。今云邪獨居分肉之間。而命曰周痹者。


是眾痹之誤為周痹也明矣。


神歸之則熱。熱則痛。解者所謂更止更居也。


痛解則厥。厥則它痹發者。


所謂更發更起也。


自黃帝曰善此痛安生。至此一百十四字。元誤在後刺其下以脫之上。今移於此。且刪帝曰善余已得其意矣九字。張云。九字乃下文之誤。復於此者今刪去之。


邪氣客於肌表。漸入分肉之間。則迫切津液而為汁沫。沫得寒則聚而不散。故排裂肉埋為痛。痛則心注其處。


故神歸之。


神歸即氣歸也。


氣歸則熱。熱則寒散而痛暫解。然其逆氣仍在。故痛雖解而厥未除。則別有所聚。


故或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他痹發矣。


真氣不能周。即氣閉不行也。


故曰痹者閉也。


志云。帝曰。善。余已得其意矣。


此句宜衍。當以下文接上節。簡案、馬得其意矣。


下注云。缺。岐伯曰非也。


周痹諸方。見於聖濟總錄二十卷中當參考。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64#
 樓主| 發表於 2013-2-28 11:38:07 | 只看該作者

其下之六經

 
甲乙作上下之大經。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65#
 樓主| 發表於 2013-2-28 11:38:26 | 只看該作者

其?堅?轉引而行之

 
甲乙作其?緊者。


轉引而行之。


馬云。其行螈且堅者。


乃轉引而行之。


張云。


其螈堅轉者。?急轉筋之謂。當針引其氣而行之也。


簡案、志注同。馬乃與甲乙符矣。


今從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66#
 樓主| 發表於 2013-2-28 11:38:47 | 只看該作者

九者?經巽之理

 
馬云。九針為用最大。故嘆九者乃至恆至順之理。凡十二經之病。不可不用者也。


張云。意者病之情也。


事者治之法也。


九者針也。


巽者具也。


言其意其法在乎九針。而經具其理。凡十二經脈陰陽之病。無不盡於是也。


志云。經當巽順之理。所以明十二經脈陰陽之病也。


簡案、巽訓順見於易疏。巽、具也。


出說文。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67#
 樓主| 發表於 2013-2-28 12:10:50 | 只看該作者

口問第二十八


辟左右

 
馬云。辟、?同。孟子云。辟土地。張云。此下十二問。既非風寒之外感。又非情志之內傷。論不在經。所當口傳者也。


故曰口問。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68#
 樓主| 發表於 2013-2-28 12:20:53 | 只看該作者

 
馬云。欠、音牽。江左謂之呵欠。張云。欠者張口呵吸。成伸辟展腰。以陰陽相引而然也。


夫陽主晝。陰主夜。陽主升陰主降。凡人之寤寐。由於衛氣。衛氣者晝行於陽則動而為寤。夜行於陰則靜而為寐。


故人於欲臥未臥之際。欠必先之者。


正以陽氣將入陰分。陰積於下。陽猶未靜。故陽欲引而升。陰欲引而降。


上下相引而欠出生也。


今人有神疲勞倦而為欠者。


即陽不勝陰之候。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69#
 樓主| 發表於 2013-2-28 12:21:44 | 只看該作者

陽氣盡


(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70#
 樓主| 發表於 2013-2-28 12:22:55 | 只看該作者

寤矣

 
張云。大惑論曰。衛氣不得入於陰。常留於陽。留於陽則陽氣滿。陽氣滿則陽蹺盛。不得入於陰則陰氣虛。故目不瞑矣。


衛氣留於陰。不得行於陽。留於陰則陰氣盛。陰氣盛則陰蹺滿。不得入於陽。則陽氣虛。故目閉也。


吳玄綱曰。覺與陽合。寐與陰並。覺多者魂強。寐久者魄壯。魂強者生之徒。


魄壯者死之徒。是皆陰陽盛衰之義。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71#
 樓主| 發表於 2013-2-28 12:23:46 | 只看該作者

瀉足少陰?補足太陽
 

張云。衛氣之行於陽者自足太陽始。陰盛陽衰。所以為欠。故當瀉少陰之照海。陰蹺所出也。


補太陽之申脈。陽蹺所出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72#
 樓主| 發表於 2013-2-28 12:24:06 | 只看該作者

真邪相攻?氣並相逆

 
甲乙無氣並二字。馬云。真氣即胃氣。邪氣即寒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73#
 樓主| 發表於 2013-2-28 12:24:27 | 只看該作者

補手太陰?瀉足少陰

 
張云。手太陰肺經也。


足少陰腎經也。


寒氣自下而升逆則為噦。故當補肺於上以壯其氣。瀉腎於下以引其寒。蓋寒從水化。噦之標在胃。噦之本在腎也。


汪云。呃逆有實有虛。有寒有熱。


病源病候。種種不同。此特言其一端耳。


若以噦作嘔吐。則呃逆亦病中要症。二經者豈漫無一字及之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74#
 樓主| 發表於 2013-2-28 12:24:47 | 只看該作者

 
馬云。唏、許幾切。釋文言哀痛不泣曰唏。張云。唏、欷同。?欷也。


釋義云。悲泣氣咽而抽息也。


一云泣余聲。一云哀而不泣曰唏。悲憂之氣生於陰慘。故為陰盛陽虛之候。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75#
 樓主| 發表於 2013-2-28 12:25:09 | 只看該作者

補足太陽?瀉足少陰

 
馬云。當於足太陽膀胱經。陽蹺脈氣所出者補之。


足少陰腎經。陰蹺脈氣所出者瀉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76#
 樓主| 發表於 2013-2-28 12:25:38 | 只看該作者

振寒


(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77#
 樓主| 發表於 2013-2-28 12:25:55 | 只看該作者

補諸陽

 
張云。振寒者。身怯寒而振栗也。


補諸陽者。


凡手足三陽之原合。及陽蹺等穴。


皆可酌而用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78#
 樓主| 發表於 2013-2-28 12:26:18 | 只看該作者

 
張云。噯氣也。


釋義曰。飽食息也。


按、此節與上文之噦。皆以寒氣在胃而然。但彼云故寒氣者。


以久寒在胃。言其深也。


此云寒客於胃者。


如客之寄。言其淺也。


故厥逆之氣。從下上散。則復出於胃而為噫。簡案、噫、說文飽食息也。


而馬云。噫、不平聲也。


此為五噫之噫者。


誤甚。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79#
 樓主| 發表於 2013-2-28 12:28:44 | 只看該作者

補足太陰
 

(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80#
 樓主| 發表於 2013-2-28 12:29:35 | 只看該作者

眉本也

 
張云。補足太陰陽明二經。使脾胃氣溫。則客寒自散。而噫可徐。眉本、即足太陽經攢竹穴。是亦補陽氣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12 14:45 , Processed in 0.218751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