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近現代名醫驗案類編】

 關閉 [複製鏈接]
1281#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4:41:17 | 只看該作者

6月2日(二診)


服上藥第四天後,少腹疼痛減輕,但腰疼未減,少腹仍有脹痛;


小便通利,澀痛減輕,小便中徘出黃白渾濁之蛋白狀液體;


舌苔黃而乾燥,脈弦滑,此乃肝氣鬱滯不宣、濕熱壅遏之故。


更方如下:川萆薢15克,茯苓9克,牛膝6克,鹽炒杜仲9克,甘草梢3克,小茴香3克,3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82#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4:41:38 | 只看該作者

6月5日(三診)


腰痛顯著減輕,昨下午會陰部劇痛、隨即從小便中排出20餘粒如綠豆大之結石,諸症霍然:少腹雖有輕微脹痛,乃正虛之空痛。


即於上方去滑石,加熟地15克,以滋補腎氣。


張元素曾云:「臍下痛屬腎經,非熟地黃不能除」。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83#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4:42:08 | 只看該作者

6月9日(末診)


諸症消失,惟小便色黃而數,以清熱健脾法善其後。


後追蹤一年餘,未見復發。


(蔣玉伯主治,朱曾柏等整理,中醫治療輸尿管結石的經過,《上海中醫藥雜誌》3:22,1964)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84#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4:42:19 | 只看該作者

評按


輸尿管結石,大致見於中醫臨床文獻的石淋、尿血、腰痛等門,與石淋的關係尤為密切。


此病在病理上多屬下焦濕熱蘊結所致。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85#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4:42:29 | 只看該作者

例一


初治用豬苓湯以滋陰清熱利水,後以石葦散加減清利濕熱、排石止痛。


所用方藥,配伍精而藥效專,辨治頗見功力。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86#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4:42:42 | 只看該作者

例二


症見腰酸絞痛,溺短赤淋瀝。


辨證係腎虛、相火旺,膀胱氣化不利,濕熱蘊結成石。


治以通淋化石為主,輔以疏肝法。


前後數診均著意於清利濕熱,末以清熱健脾收功。


全案方治能於實中求虛,運意靈巧。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87#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4:43:01 | 只看該作者

(二十二)慢性前列腺炎


任××,男,31歲。


初診日期:1972年11月7日。


患者一年多以前,在無明顯誘因的情況下自覺腰部酸痛,掣引雙股,少腹脹滿,小便頻數,排尿終末有白濁滴出,輕度澀痛,倦怠乏力,常有頭暈目眩,心悸耳鳴。


曾在××醫院就診,作前列腺按摩,前列腺液鏡檢:膿細胞20個/高倍視野,卵磷脂小體少量。


既往有高血壓病,血壓達160~180/90~110毫米汞柱。


檢查:體溫36.4℃,血壓160/85毫米汞柱。


面色蒼白,苔薄白,脈沉遲。


辨證:腎虛陽亢,寒濕凝滯(西醫診斷:侵性前列腺炎,高血壓)。


治法:平肝潛陽,散瘀開竅,利水法濁。


方藥:珍珠母30克,歸尾川克,赤芍10克,生磁石30克,菖蒲12克,豬苓12克,生石決30克,澤瀉10克,雲苓10克,琥珀面2.4克(衝)車前子10克,甘草3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88#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4:43:13 | 只看該作者

11月20日(複診)


按上方服藥14劑後,自覺頭暈、耳鳴及心悸目眩均減輕,腰酸痛及尿頻亦見好轉。


仍覺倦怠無力,排尿終未尚有白濁滴出。


血壓150/70毫米汞拄,舌苔薄白,脈沉細。


改用平肝溫腎、散寒利水之法。


方藥如下:珍珠母30克,菊花15克,豬苓10克,上肉桂6克,澤瀉10克,萹蓄10克,紫石英30克,牛膝10克,歸尾10克,車前子10克,川芎10克,琥珀面2.4克(衝)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89#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4:43:32 | 只看該作者

12月7日(三診)


按上方服藥14劑後,頭暈目眩已止,偶有耳鳴,腰仍酸痛,已無尿痛及白濁。


血壓140/80毫米汞柱,舌苔薄白,脈沉細弱、兩尺更弱。


再以補腎柔肝、活血利濕之法治其本。


方藥如下:菟絲子18克,熒實15克,杜仲10克,枸杞子24克,歸尾12克,川斷18克,杭白芍15克,澤瀉12克,牛膝10克,上肉桂10克,車前子10克,雲苓10克,另服腎氣丸,早晚各服一丸。


按上方辨證加減,至1973年1月26日複診,諸證悉愈,前列腺液檢查亦屬正常。


隨訪三年,未再復發。


(《房芝萱外科經驗》)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90#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4:46:49 | 只看該作者

評按


此案病已經年,屬慢性。


雖以腰痛、尿頻尿濁澀痛為主症,病理上屬於寒濕瘀凝。


但患者有腎虛陽亢、高血壓等症,故治以平肝潛陽、散瘀開竅、利水祛瘀法,見效後繼之以平肝溫腎、散寒利水。


由於患者虛實夾雜,疏邪扶正的尺度、方法應掌握合宜,終之以補腎柔肝、活血利濕,是為治本之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91#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4:47:05 | 只看該作者

(二十三)臁瘡


姚××,女,25歲。


門診號:78478。


於1962年8月13日來診。


患者在三年前,左足背部生瘡,初起有粟米樣膿頭,繼則潰爛擴大。


起病後即至某醫院治療,潰瘍日漸縮小,但至直徑2釐米大小時,即不再癒合,時流膿水;


工作勞累及站立長久後,則局部腫脹疼痛,休息後可減輕。


後至某醫院治療,但至今未愈。


檢查。


左足背有1×1.5釐米大小的潰瘍,邊緣不整齊,創面肉芽新鮮,四周有肥厚性疤痕。


足背輕度腫脹,壓之無明顯凹陷。


診斷:臁瘡(下肢慢性潰瘍)。


治療:局部先用電吹風吹15分鐘,然後在潰瘍面撒以生肌散。


再用生肌白玉膏攤乾消毒紗布上,蓋貼患處。


最後用繃帶自足背近趾端纏縛至踝關節上方。


每天換藥1次。


治療7天,潰瘍全部癒合,足背腫脹消失。


附方:生肌白玉膏(經驗方)尿浸石膏90%,制爐甘石10%,石膏必須尿浸半年(或用熟石膏),洗淨,再漂淨二月,然後煨熟研粉,再加入制爐甘石粉和勻,以麻油少許調成藥膏,再加入黃凡士林(配製此膏時,用藥物約3/10,油類藥物7/10)。


(顧伯華《外科經驗選》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92#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4:47:20 | 只看該作者

評按


臁瘡(下肢潰瘍)以脛前部為多見,此例位於足背部,純以外治法治療,其法是在古人基礎上有所變化發展。


顧氏所用生肌白玉膏,治潰瘍腐肉已盡、瘡口不斂者,有潤膚、生肌、收斂之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93#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4:47:33 | 只看該作者

(二十四)脫疽

 

例一


王××,男,45歲,幹部。


住院號:32243。


住院日期:1973年3月25日。


1958年冬季在某地工作時,兩足凍傷,以後即局部隱痛,寒冷時加重。


1962年開始間歇性破行,足趾發紫、發冷、蒼白,有肢端動脈痙攣現象,雖經數次治療,症狀仍逐漸加重。


到1965年冬,左足第2、3、4趾已先後潰爛。


近半年來疼痛劇烈,常全夜不能入睡,抱足而坐。


某地擬行高位截肢術,病員不願,故特來我院中藥治療。


檢查:兩下肢肌肉萎縮,皮膚溫度明顯減低,汗毛脫落,趾甲變厚,足背動脈搏動消失,脛後動脈和膕動脈搏動也減弱。


左足第2、3、4趾端潰爛,膿水較多,腫脹漫延前足背,周圍皮色暗紅。


左手食指不能伸屈,指端呈乾性壞死,兩側橈動脈搏動減弱。


實驗室檢查:血色素13.3克,紅細胞460萬/立方毫米,白細胞13,500/立方毫米,中性85%,出血、凝血時間2分鐘,血小板計數10萬,紅細胞沉降率12毫米,抗「O」333單位。


膿液塗片培養,金黃色葡萄球菌生長,綠膿桿菌生長。


診斷: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壞死期)。


治療:第一階段(一個半月,1974年3月25日起):脫疽已壞死,瘡面膿水淋漓,臭穢不堪,疼痛劇烈,夜不能眠,苔薄舌紅。


僅右手橈動脈搏動微弱,呈細數(88次/分)。


寒濕鬱久化熱,已成火毒,經絡阻塞,氣血凝滯。


先擬養陰清熱,和營活血。


元參12克,生地30克,銀花9克,四季青30克,蛇舌草30克,川牛膝12克,當歸12克,赤芍15克,杜紅花9克,野赤豆18克,虎杖15克,生山楂15克,外用:慶大黴素溶液浸泡後,再敷紅油膏摻九一丹。


第二階段(一個半月,自5月10日起):脈管炎健康組織與壞死處分界明顯,腐肉尚未全脫,疼痛大減,再擬前法出入。


生地15克,當歸12克,赤芍15克,杜紅花9克,野赤豆18克,川牛膝12克,粉萆薢15克,生甘草6克,第三階段(3個月,自7月1日起):脈管炎瘡面腐肉大部分已脫,膿水極少,疼痛亦止,肉芽新鮮。


苔薄潤,脈濡細。


病久氣血兩虧,擬加調補之品。


生黃耆12克,潞黨參12克,全當歸9克,赤芍15克,杜紅花9克,生地30克,元參12克,蛇舌草30克,忍冬藤30克,生甘草6克,外用:紅油膏、九一丹。


共經6個月治療,瘡面收斂全愈。


病員在院內經功能煅煉,可自動步行一裡,後出院。


(顧伯華《外科經驗選》)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94#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4:47:48 | 只看該作者

例二


焦某,男,34歲。


初診日期:1973年9月9日。


左足發涼麻痛三年,近四個月劇痛難忍。


三年前,發現右足麻痛、發涼,不能遠行,走路則疼痛加劇,左小腿脹麻、沉而酸。


某醫院診為脈管炎,經治療未見好轉,症狀日益加重,四個月前,左足1、2趾劇痛發黑,繼而腫脹,五天前自行破潰,血水滲溢,劇痛難忍,晝夜難眠,食欲大減,五天來大便未解,小便短赤,遂來北京中醫醫院就醫。


檢查:面色晦暗,痛苦表情。


左足掀紅腫脹,1、2趾已乾枯壞死。


趺陽脈、太谿脈均不能觸及,足部皮溫增高。


舌質紅絳,舌苔黃膩,脈弦滑數。


辨證:鬱熱的陰,血瘀蘊毒(西醫診斷: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皿期)治法:清熱解毒,養陰活血鎮痛。


方藥:元參30克,石斛24克,銀花60克,公英30克,連翹30克,地丁18克,元胡9克,當歸18克,赤芍12克,紅花12克,桃仁9克,川軍3克,白芷9克,桔梗9克,甘草9克,牛膝9克,生耆30克,川楝子18克,野菊花24克,罌粟殼15克,每日之劑,每六小時眼藥一次。


外治法:消毒後凡士林紗條包紮患趾。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95#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4:48:08 | 只看該作者

9月12日(複診)


按前方服藥6付,大便已解,其他症狀同前。


上方去桃仁,加雲苓15克,繼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96#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4:48:40 | 只看該作者

9月23日(四診)


仍有疼痛,左足1、2趾壞死,界限已分明。


方藥如下:元參30克,石斛30克,生地18克,銀花60克,公英30克,連翹30克,當歸15克,地丁24克,野菊24克,牛膝9克,生耆30克,雲苓15克,赤芍12克,黨參18克,紅花9克,元胡9克,甘草9克,罌粟殼15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97#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4:49:02 | 只看該作者

9月28日(五診)


在局麻下,將左足1、2趾切除,朮後情況良好,繼服前方,外用止痛生肌散,於上截趾創面,紗布包紮。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98#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4:49:16 | 只看該作者

10月8日(七診)


疼痛已止,腫脹已消,左足焮紅已退,皮溫不高,傷口縮小,已有新肌生長,自覺腰痛。


繼服前方,改為一日一劑,煎三次,早、午、晚各服一次,外治法同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99#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4:49:34 | 只看該作者

10月15日(八診)


傷口繼續縮小,新肌已平,自覺腰痛減輕,脈沉細,舌尖紅。


治以溫補脾腎、通經活絡。


方藥如下:元參30克,生耆30克,銀花15克,黨參18克,石斛18克,雲苓18克,白朮15克,當歸12克,赤芍9克,牛膝9克,甘草3克,菟絲子30克,枸杞子30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00#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4:49:54 | 只看該作者

10月31日(九診)


傷口已癒合,表面結薄痂,左小腿行路多則有酸沉感,腰痛已消失。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5 00:54 , Processed in 0.187500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