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近現代名醫驗案類編】

 關閉 [複製鏈接]
1221#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4:08:06 | 只看該作者

9月7日初診


左項癧瘡潰破已達數月,常漏稀黃脂液,根盤散漫,延及耳根,平素夜寐不寧而夢擾,頭痛如錐刺,甚於額前及兩側,脈象細弱,舌苔薄糙,時覺咽乾,是屬肝鬱挾痰火凝結為患,症情纏綿,須悉心靜調,方許圖效。


生白芍6克,珍珠母30克(先煎)生牡蠣24克(先煎)夏枯草9克,白桔梗3克,生甘草3克,栝萎皮9克,大麥冬9克,生熟棗仁各9克,水炙遠志3克,淡昆布9克,淡海藻9克,西黃醒消丸3克(分二次吞)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22#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4:08:19 | 只看該作者

9月14日二診


服藥5劑,症狀如前。


夜寐不酣,食後作脹。


故於原方去栝萎皮、麥冬、遠志,加夜交藤9克,焦白朮6克,麩炒枳殼4.5克、再服5劑。


9月21日三診:瘡口膿毒未清,周圍尚屬潔淨,硬度依然,耳根及項間有牽痛感,頭昏目花,肝陽上升而失潛,睡眠較好,胃脹已減,脈細弱,苔淡薄,糙膩已化,再以平肝消腫軟堅。


生白芍4.5克,珍珠母30克(先煎)杭菊花9克,夏枯草9克,白桔梗3克,生甘草2.4克,象貝母9克,夜交藤9克,生熟苡仁各9克,焦白朮9克,淡昆布9至淡海藻9克,西黃醒消丸3克(分二次吞)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23#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4:08:29 | 只看該作者

9月28日~10月12日(四至六診)


症狀繼見好轉,瘡口白腐已去,肉芽增生,上面之核漸見消退;


惟胸部、脘次尚覺飽悶,且多矢氣。


先後於上方去夜交藤、生熟苡仁、焦白朮,加麩炒枳殼6克,春砂花2.4克,炒烏藥4.5克,采芸麯9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24#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4:08:41 | 只看該作者

10月19日(七診)


瘡口潔淨,膿脂已清,勢將收斂。


惟頭昏脹如束,體質不充,肝陽失潛,再與和營平肝,理氣宣化。


生白芍4.5克,紫丹參4.5克,夏枯草9克,甘菊花4.5克,象貝9克,桔梗3克,生甘草2.4克,昆布9克,海藻9克,春砂花4.5克,炒烏藥4.5克,采芸曲9克,西黃醒消丸3克,吩二次吞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25#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4:08:52 | 只看該作者

10月26日~11月2日(八至九診)


潰口已斂,上部餘塊未消,胃院部尚有氣脹之感,仍與原方五劑後,給西黃醒消丸9克,分六日服,香砂六君子丸60克,每日服9克,早晚分二次吞。


12月7日檢視項部瘡根平滑,餘塊全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26#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4:09:04 | 只看該作者

2.外洽方面


分三個步驟進行治療。


第一步,將痂揭開,以探針在二孔間通過後,用剪剪開,使瘡口敞開,擦淨後撤五行丹(附方①,蓋貼青靈油膏(附方②)。


第二步,瘡口膿液已少,但邊緣皮凸出。


即用剪修光,仍撒五行丹,換貼和合油膏(附方③)。


第三步,瘡面潔淨,膿脂已清,換撒桃花五寶丹(附方④),仍貼和合油膏,至收口為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27#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4:09:15 | 只看該作者

附方


①不行丹:飛寒水克,9克,藤黃4.5克,東丹15克,兒茶4.5至尿浸石膏(煅)15克,紅升6克,二梅片2.4克,研細末,撒瘡面。


②腳青靈油膏:尿浸石膏(煅,水飛)60克,海螵蛸(去硬殼)18克,頂青黛(水飛)9克,四梅片2.4克,研細未,每12克,粉未調入120克,凡士林內,塗紗布上,貼於瘡口。


③和合油膏:尿浸石膏(煅)30克,飛東丹30克,梅片1.5克,共研細末,每12克,調入120克,凡士林內,即可塗紗布上,貼瘡面。


④桃花醜寶丹:水飛東丹24克,尿浸煅石膏30克,海螵蛸9克,水飛陳年柩灰15至三梅片1.5克,共研細未,撒於瘡面(以上均為張氏家傳經驗方)。


(張贊臣治驗,陳之才等整理:治癒癧瘡久潰不斂一例,《中醫雜誌》4:17,1964)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28#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4:09:25 | 只看該作者

評按


瘰癧相當於頸淋巴結結核,早在《內經》中已知瘰瘍的發病和內臟結核之間的密切關係(見《靈樞經?寒熱》)。


中醫認為多由鬱、痰而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29#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4:09:36 | 只看該作者

例一


屬後期瘰癧,症見氣血虛損,潰後陰虛,膿水淋漓,故治以育陰化毒,參以補益氣血。


如屬輕症瘰癧,可內服消瘰丸(《醫學心悟》方)或內消瘰瘍丸(《瘍醫大全》方)亦有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30#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4:09:47 | 只看該作者

例二


為瘰癧久潰不斂,結合全身症狀從肝鬱夾痰火論治,加服西黃醒消丸(《外科全生集》方)亦屬治瘰常用方。


此案辨證確切,立方自然入彀,其所用外治方,係張氏家傳驗方,配合內服方藥,效驗頗著。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31#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4:09:58 | 只看該作者

(十)痄腮、發頤

 

例一


李×,男,5歲。


1964年2月患腮腺炎,已四五日,發熱惡寒,兩腮於耳下赤腫疼痛,曾用臭靈丹葉搗爛外敷,另服六神丸,效果不明顯,反覺服六神丸後腹中冷痛不適。


症見寒熱未退,兩腮仍腫痛,腹內亦痛,不思飲食,精神疲憊。


脈弦細,舌苔薄白,根部稍顯黃膩。


辨證:風寒外襲,邪遏太陽少陽,經氣受阻,脈絡不通。


治法:疏解太陽少陽,兼以通絡消腫,擬用桂枝、柴胡合方加味治之。


方藥:柴胡6克,黃芩6克,明黨參9克,桂枝9克,杭芍6克,法夏6克,生薑3片大棗3枚板藍根9克,甘草6克,服一劑,發熱退,惡寒減輕,兩腮腫痛消退大半,腹痛已止,已思飲食,脈細緩,舌根部黃膩苔已退,繼上方去黃芩,加甲珠6至、敗醬草6克,連服2劑而愈。


(《吳佩衡醫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32#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4:10:10 | 只看該作者

例二


高女,4歲。


初診日期:1957年3月8日。


發熱,微惡寒,口乾作渴,左側腮頜部高腫焮痛,二便不利。


此係風熱壅滯,陽明、少陽並病,腫已兩日,欲作膿勢,應予舒解,免成發頤之患。


龍膽草6克,白芍6克,山梔皮6克,酒芩6克,花粉6克,銀花6克,連翹6克,酒軍6克,生地9克,苦丁茶6克,夏枯草6克,生甘草1.5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33#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4:10:20 | 只看該作者

二診


前方服兩劑,表裡症俱解,腫消紅退,痛亦大減,可以不致再有他患。


即用前方減味、以散餘毒。


生地9克,龍膽草6克,山梔皮6克,黃芩6克,熟軍6克,連翹6克,花粉6克,澤瀉6克,銀花6至甘草1.5克(尚古愚等整理:王朴誠醫案,《中醫雜誌》6:405,1958)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34#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4:20:57 | 只看該作者

評按


痄腮屬溫毒範疇,西醫稱之為流行性腮腺炎;


發頤多由熱病發汗未盡或疹形未透,以致餘毒壅滯而成,多見面頰一側結腫如核,可延及耳之前後,病久潰膿、咽腫。


常見於西醫所稱下頷骨骨髓炎、齒槽膿腫等病。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35#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4:26:05 | 只看該作者

例一


為痄腮案,按常規治法一般多用普濟消毒飲加減。


但此例屬風寒外襲,邪遏太陽、少陽,經氣受阻,脈絡不通。


故用仲景小柴胡湯合桂枝湯方增損與之。


從其治效聯繫前賢認為《傷寒論》方能為百病立法,是頗有見地的。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36#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4:26:22 | 只看該作者

例二


發頤,辨證係風熱壅滯,陽明、少陽並病。


王氏處方擷取龍膽瀉肝湯、銀翹散方中主藥,方內另有酒軍、夏枯草、苦丁茶等,使清熱解毒消腫之方義尤為突出,堪稱方專效宏。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37#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4:26:39 | 只看該作者

(十一)噎膈


劉××,女,23歲。


初診日期:1970年:1月17日。


食後作噎已三個月。


患者於三個月前感到吞咽困難,食後則發噎,進行性加重。


近一個多月來,自感胸骨後堵悶、灼痛,繼而不能吃饅頭、米飯等稍硬食物,食則噎堵難下,甚至嘔吐,僅能進流食。


於1970年:月4日至本市某醫院治療,經X片發現,食道中段週邊有一核桃大小腫物,初步診為「結核」經用抗結核藥物治療無效,後又診為「食道外良性腫物」建議開胸探查,進行手術治療,患者未同意,來我院就診。


當時精神狀況如前,體力尚好,二便、月經均正常。


檢查:X線攝片示食道中段左前斜位有約4×5釐米大小的圓形腫物。


表面光滑,食道呈2×5釐米半月形壓跡,鋇劑通過呈線狀,食管上端輕度擴張;


脈弦滑。


舌苔薄白,舌質淡。


辨證:氣滯血瘀,痰氣凝結客於上焦,聚而成痞(西醫診斷:食道外良性腫物)。


治法:行氣活血,化痰散痞。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38#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4:26:52 | 只看該作者

方藥


代儲石、生瓦楞、刀豆子、澤蘭各30克,板藍根15克,當歸、栝萎各12克,旋覆花、杏仁、橘紅、香附、佛手、赤芍、白芍、山慈菇、焦白朮各9克,1970年1月21日複診:服上藥3劑後,自覺症狀稍有減輕、但不顯著,仍感胸骨後灼痛。


依前方加藕節、南紅花、生牡蠣各15克,元胡9克,當歸、赤白芍、澤蘭改為15克,栝萎改為30克。


減山慈菇、佛手。


服上方12劑後,食物作噎明顯減輕,已能吃饅頭、麵條等食物、胸骨後疼痛亦輕,於1970年2月2日複查,X線攝片所見:食管已增寬為0.8~l釐米,食道外物見小,咽喉部稍感灼痛,仍依前方加減化裁。


繼續服藥三個多月,至1970年5月6日患者自覺症狀已全部消失,不但可以吃饅頭、米飯,亦可吃烙餅等較厚硬之食物,其他一切如常。


有時稍感疲乏無力,容易起急煩躁,特擬一處方長期服用,以鞏固療效。


方藥:括蔞、地丁各30克,代儲石、黨參、赤白芍、丹參各15克,葛根12克,旋覆花、杏仁、橘紅、酒膽草、香附、五味子、當歸、生草各9克、經追訪,患者一直繼續服用上方,前症未犯,精神、體力均如常人。


於1971年三月11日再次複查,從X線攝片中可以明顯看出,食道外腫物已模糊不清,食道已基本上恢復正常寬度(約1.2cm)。


(關幼波:賁門痙孿和食道外良性腫物醫案二則,《新醫藥學雜誌》9:31,1975)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39#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4:27:04 | 只看該作者

評按


噎隔多屬食管惡性腫瘤。


此案西醫診斷為食道外良性腫物,中醫辨證屬氣滯血瘀,痰氣凝聚。


治以行氣活血,化痰散痞。


其方治與古書治噎隔方有所不同。


結合全案分析,治法不離乎逐瘀行氣化痰,後期酌加扶正之品。


方證投契,案明藥當。


(十二)乳癰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40#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4:27:17 | 只看該作者

例一


張某某,女、24歲。


初診日期31972年4月18日。


患者於產後2冬天,突然惡寒發熱,右側乳房脹痛,經醫院檢查診為「急性乳腺炎」,曾注射青、鏈黴素,未見好轉,發病後第三日來北京中醫院就診。


當時仍覺惡寒發熱,噁心。


納少,口乾口渴,心煩不安,大便乾燥,小便黃赤,脈弦數,舌質紅,苔黃膩。


檢查:體溫38.6℃,面色潮紅,呼吸急促,右乳內上方有11×9釐米腫塊,皮色微紅,壓痛拒按,無波動感,右腋下淋巴結腫大壓痛。


化驗:白細胞計數22,600/立方毫米,中性84%。


辨證:毒熱壅阻乳絡,發為乳癰(西醫診斷:急性乳腺炎)。


治法:清熱解毒,理氣活血,通乳散結。


方藥:銀花24克,連翹15克,公英24克,赤芍9克,陳皮9克,竹茹9克,枳殼9克,漏蘆9克,通草6克,川軍6克,薄荷9克,黃連6克,患乳用溫水濕熱敷,行乳房按摩,紅腫處外敷芙蓉膏。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5 02:53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